收藏 分销(赏)

有一个美丽的小女孩.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7182768 上传时间:2024-12-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一个美丽的小女孩.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有一个美丽的小女孩.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美丽”女孩 【案例描述】 一个美丽的小女孩,大大的眼睛,苗条的身材,得体的衣着,怎么看都是个讨人喜欢的孩子。 一件特殊的事情让我认识了这个特别的女孩。 事情是这样的—— 我教学的五年级1班与另一个班在同一教室(2班)看光盘,两节课后,各自回班,相安无事。 一会,2班一个同学突然说:“XX同学的笔袋丢失!而且书也被动过!”信誓旦旦,让1班的老师——我,很疑惑:“会是自己班的学生吗?朝夕相处一年来,没发现谁有这毛病呀?”丢失笔袋的同学再找找,也许放到哪里忘记了,未果。 我只好半信半疑回到自己班里:“咱们占用人家教室,人家丢失了东西,如果谁一时头脑发热拿笔袋想看看,赶紧还给人家。”任凭老师怎么说,还是没有人答应。大家都翻动了书包,还是没有。期间有人暗示老师某某同学拿过别人的东西,可是没有证据,谁能轻易就说是她呢?在说翻书包的时候数她最彻底,“老师,你看,我这还有兜呢?”她穿的衣服是羽绒服,还是值得怀疑的,但是老师显然是不能搜身的,事情陷入了僵局。 2班老师找到了我,我提议让在丢失笔袋四周的同学都到办公室来,一进门,我就发现期中的一个女孩,衣服里好像有东西,猜出了几分。之后,我先提示他们,讲了一番道理——面对错误的勇气。此时漂亮女孩说:“也许是他们班同学呢?”此话一出,我又坚定了几分。 然后让他们一个一个来说实情,其中一女孩说不是自己,另外两个男孩一看就是老实孩子,也决做不出这样的事情,最后进来的是漂亮女孩,她一口咬定:“不是我!”此时已经是四个人中的最后一个人了,也宣告我这一轮判案宣告失败。 看她口气很硬,我也没有理由一口咬定是她,四个人又回到办公室,我向他们半开玩笑的说:“一个图书馆,冬天丢书很多,知道最后发现是什么原因吗?原来有人把书夹在衣服里,你们说除了书包,我们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为了避免嫌疑,我们自己抖抖衣服怎样?”四个人齐声说好。 为了给“美丽女孩”留些面子,我让四个人分别走进来。其他三个人穿得少一些,很快抖了完,而漂亮女孩的衣服却不好抖了,先是拉锁拉了少半,接着,半开,我说拉开了,犹犹豫豫拉开了,显然她做了准备,但是衣服敞开了一半,我已经猜出另一半,哗啦,笔袋从毛衣里掉出来……    在事实面前,女孩无可狡辩。    我看了女孩半天,怎么也不觉得漂亮了,从一进门的怀疑,到真相大白,不过三十分钟,可我感觉却像是一个老道的演员,精心地编制着谎言,精心做着伪装。当打开笔袋时,只有空空的笔袋,笔转移到书包里了,一个坚定,一个反问,让你觉得眼前的女孩真的有些可怕、真的有些可怜……    为了教育孩子,我没有通知家长。我跟女孩谈了很长时间,她也为老师给留了面子挺感激我的,虽然五年级的小女孩没什么好听的话语,但从她的眼神中我看到了“感激”。然后我送了女孩一个日记本,我们约定:每天记录自己的行为,有什么心里话写下来告诉老师,日记只允许我们师生两人看。 小女孩很高兴,之后每周她都让我看一次日记,起初的日记很简单,就是记记自己上午下午干什么了。即使这样,我也都写了一些交流意见,表扬她的正确,疏导她的错误。多是鼓励的语言,很少谈到“偷、窃”一类的词语,慢慢地,我发现她的语言越来越丰富了,有时班里、家里的事都在日记中向老师请教,每个周末孩子都期盼把日记交给老师。而且,之后的班级生活中真的再没有出现过前面的事例,我看女孩的眼眸越来越透彻、越来越纯洁了,她依然像我刚刚认识时一样美丽。 【案例分析】 要说现在的孩子什么都不缺,可是喜欢拿别人东西的事却屡屡要做。看来真有一些特殊的孩子,心理问题不少。其实每天我们每天面对孩子的时候,都在和孩子的心碰撞着,交融着,只有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当好孩子的心理老师,才能为孩子随时调整心态,将重心会落到学习上,才有更好的发展,让美丽的女孩美在脸上,更美在心灵…… 学生随便偷拿别人的东西,这个念头往往就是在一瞬间产生的,偷盗成功后,就会产生一种占有别人东西的满足感,如果不及时进行教育就会让学生走上歪路。 但怎样才能处理好这个问题呢?也是最让老师头痛的,因为有句俗语“三声王八好喊,一声贼名难当”,既要破案又不能冤枉学生,否则教育效果就会适得其反。 我认为:对学生要严中有爱,爱中有严。教育学生的手段要多样化,不能讽刺挖苦甚至打骂学生。学生由于年龄的缘故,他们的身体和心理都不成熟,有时他们会控制不住自己,我们要在适当的时候,警醒他们,让他们知道不良的行为是要承担责任的。教育学生的过程,是师生之间的情感交融、心理相容、双向交流、相互尊重和信任的过程。对待学生要真诚、细致,还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情感,尊重他们,与他们心心相通,以诚相待,给他创造一种和谐的氛围,这对于激发他们的自我转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很有效果的。只有靠爱心、靠理解和尊重才能帮助学生取得更大的进步。 【案例思考】 1、心理问题不等同于品德问题。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往往注视着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品德的优劣,而忽略了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尤其甚少注意到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甚至把心理问题当作品德问题来看待,把解决思想问题的方法来解决心理问题。这样做,将使班主任工作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也培养不出学生对学习与生活的健康和积极的态度。 2、本着对学生“身心”负责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有很多小孩子看见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悄悄地拿走,在他们的内心的用意是很单纯的,他们没有社会上的道德观的约束,自己想做就做了,对于这样的孩子,如果加以正确的引导,孩子会慢慢认识到这种做法是不好的,逐渐改掉不良习惯,但如果我们疏忽大意,就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恶果,甚至诱发各种心理障碍乃至心理疾病,给孩子造成无法弥补的遗憾。 3、用研究的心态面对问题。 我们今天怎样做教师?一言以蔽之:面对孩子出现的问题,光有良好的师德是不够的,光激情燃烧是不行的,还要有真正的专业水平,科学的思维方式。 在社会发展日趋多元化的今天,人们也受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扰,现实的严重性,我们不能等闲视之。我们要以对学生终身发展高度负责的精神来重视其心理教育,每一位班主任都应该明确自己是学生的心理顾问及心理保健医生这一特殊角色,应及时发现他们的心理问题,利用班集体的优势和特点,向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满足其心理需求,使他们的生活、学习有目标,充满希望,增强承受各种心理压力和处理各种心理危机的能力,提高心理素质,以迎接未来社会的严峻挑战。 5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休闲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