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清代西域诗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刍议.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17014 上传时间:2024-02-2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0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代西域诗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刍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清代西域诗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刍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清代西域诗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刍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4 4 卷第8 期No.8 Vol.44宁夏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Ningxia Normal University2023年8 月Aug.2023清代西域诗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台议梁新荣(伊犁师范大学边疆中华文史研究中心、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新疆伊宁8 3 5 0 0 0)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灵魂和根基。清代西域诗是中华文化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全方位、多维度地展示了新疆的边地奇景、风土人情以及文化精神,反映边疆热土与祖国内地骨肉相连的情结,承载着中华民族在交流与融合的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一种集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清代西域诗的中华民族共

2、同体意识集中体现为中华民族政治共同体意识、经济利益共同体意识和精神文化共同体意识。清代文人们通过对新疆多民族共同的使命担当、文化传承及历史记忆的书写,在积极传承中华文化精髓的同时,体现了基于爱国情感上的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全面认同,进一步夯实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键词:清代;西域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图分类号:1 2 0 6.2收稿日期:2 0 2 3-0 6-2 0基金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边疆中华文史研究中心开放课题“西域竹枝词中的边疆书写与共同体构建”(BJWSY202207)。作者简介:梁新荣(1 9 7 8 一),女,湖北襄阳人,伊犁师范大学边疆中华

3、文史研究中心、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文学批评史和文化研究。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6 7 4-1 3 3 1(2 0 2 3)0 8-0 0 0 5-0 7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层基础和源头活水。新疆各民族文化是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在长期交融共生的亲密关系中衍生出的结果,体现出一体多元、和而不同的特点。璀璨夺目的中华文化为中华各民族文学广阔的审美空间提供了重要的精神文化内涵。清代西域诗是中华文化史的一个组成部分,记述了文人们在西域的生命历程和情感特质,反映了边疆热土与祖国大地骨肉相连的情结,承载着中华民族在交流与融合的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一种集体意识。本文从国家

4、民族观的角度观照清代西域诗,探究清代西域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而明晰其承载的大一统中华民族观。中华民族是我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个有着共同历史记忆、文化认同、情感关联的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的形成有着久远的历史,它是一个有着共同的历史根基、共享的记忆纽带、共建的文明体系和共塑的民族精神的实体性共同体,而非想象共同体。“所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在体认彼此生存发展的共性条件与历史基础上,秉持共善价值规范与能动维护意愿的复兴凝聚心态。”1 2 0 1 7 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5、,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2 大力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已经成为新时代各项工作思想的主基调和主旋律。基于此,探讨清代西域诗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重要意义。5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各民族作家共同的文一、历代西域诗对中华民族共同学礼赞,既凸显了鲜明的时代风貌,又具有很强的体意识的血脉构建历史传承性。追溯从古至今的西域诗,都自觉不自觉地承在各个历史时期的西域诗中,清代西域诗全载着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使命。先秦方位、多维度地展示了新疆的边地奇景、风土人情西王母与周穆王的瑶池对歌是西域文化在中国

6、以及文化精神,里面蕴藏着中华文化的自觉认同古典诗词中的最早形态,汉朝汉武帝的天马歌意识。清代西域诗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和刘细君的乌孙公主歌是西域文化与中原文化构,凸显了清代西域诗中一体多元文学传统所构关联交融的具体实证,唐代及之后涌现的大量边成的多姿多彩的中华文化,为促进中华民族文化塞诗人如骆宾王、岑参、耶律楚材、陈诚等,留下了向心力的熔铸、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意大量的西域诗篇,推动了西域文化长足发展。这识发挥着推进作用。些西域诗虽然内容和风格不尽相同,但都是基于二、清代西域诗中的中华民族政中华历史文化而创作的,都蕴含着西域与祖国血治共同体意识的凸显脉相连、守望相助的主题内涵。中华

7、一家的和平理想、报效祖国的人生理想、民族团结的和睦之情、讴歌壮丽河山的自然本性和造福边疆的慷慨壮志等是西域诗中蕴含的精神核心,是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所形成的共有的、稳固而独特的民族意识,也是中华民族所有成员普遍认同的精神文化空间,更是西域诗的本质所在。古西域是中华各民族互动融合的重要地域,西域诗就是在民族融合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历代西域诗中出现的山川地理、边塞征旅、歌舞艺术、风俗民情等,都从不同侧面体现了国家大一统的局势和民族融合的趋势。岑参的西域诗就有许多印证,如“琵琶长笛曲相和,羌儿胡雏齐唱歌。浑炙犁牛烹野驼,交河美酒归厄罗。三更醉后军中寝,无奈秦山归梦何”(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反映了西域各

8、民族共享美好生活时的愉悦感受,再现了西域少数民族乐舞盛极一时的历史潮流。“军中置酒夜挝鼓,锦红烛月未午。花门将军善胡歌,叶河蕃王能汉语。”(与独孤渐道别长句兼呈严八侍御)各族将官毫无沟通障碍,共聚话别,情深义重,是民族关系和睦融洽的明证。此外,骆宾王吟咏“不求生人塞,唯当死报君”,王昌龄高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耶律楚材低吟“素袖佳人学汉舞,碧髯官妓拔胡琴”,这些西域诗中既充满诗人们以身许国的民族自强精神,又体现了中央王朝对西域的积极治理,成为响彻各个历史时期西域诗的主旋律。各历史时期的西域诗渗透了西域千百年来蕴籍的文化因子,其中蕴6中华民族是在中华大地上由多民族不断聚集、共生所

9、形成的具有共同历史记忆与命运前途的共同体。中华民族政治共同体是中华各族儿女活动的地理空间和社会空间的结构基础和坚强保障,它既体现了中华各族儿女对国家民族的文化认同,又蕴含着个人与国家血脉相连、休戚与共的政治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既是命运共同体,也是文化共同体,更是政治共同体,它不会与其他民族融合,不仅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且还要与世界上其他同样具有国家形式的民族交往、交流和竞争,并共筑合理的世界体系,促进世界和平。这样的民族,正是近代以来凸显并被公认进而还构建了民族国家世界体系的民族。这样一个与国家不可分割地结合在一起并具有国家形式的民族,往往被称之为国家民族或国族。”3 新疆各族人民在统一

10、的政治框架下和国家主权疆域内同呼吸共命运的理念在清代西域诗中尤为突显。(一)国家认同意识的形塑中华民族政治共同体意识集中表现为对国家的认同。“国家认同是国家内的公民对自已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国家主权、政治道路、政治主张、道德价值观等的认可,它是在一定历史情境中建构的。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国家认同的文化传统,它凝聚与维护着我国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基因。”4 国家认同是各族人民对于国家统一主权的自觉认可和积极维护。个人是认同的主体,国家认同是通过每个个体的外在行为和思想表现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

11、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5 文人们通过清代西域诗表现了对多民族统一国家主权的强烈认同和自觉维护,这正是清代西域诗的独特意义之一。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政治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内容之一。“1 8 世纪中期,清政府先后平定天山北部的准噶尔势力和天山南路的大、小和卓叛乱,完成了统一天山南北、安定西睡的大业。”6 清政府统一天山南北,维护了祖国的安定与统一,既体现了新疆各族人民共有的最高利益和核心价值,又作为一种具体的记忆唤起清代文人们对版图统一的普遍认同。当时身处新疆的文人们纵笔高歌这一历史盛事,抒写了许多饱含爱国情怀的诗作。宁远大将军岳钟琪曾出师人疆征讨准噶尔,戎马您之余挥

12、毫赋诗军中杂咏(其二):“地在乾坤内,人居朔漠间。日寒川上草,松冷雪中山。铁骑嘶沙,金戈拥玉关。楼兰诚狡點,不灭不生还。”7 全诗选取了诗人在西域讨伐准噶尔时军营生活的一个剪影,以雄健的笔力状写了随止随歇的军旅生活,以高亢的格调抒发了战士捍卫祖国疆土,不破楼兰不生还的壮志豪情。“1755年,乾隆又派军讨伐准噶尔叛军首领达瓦齐,在今新疆昭苏县格登山,击败准噶尔部主力,立格登山纪功碑纪念这场战役。至此,清朝完全统一了新疆地区,中国西北国界得以确定。”8 平定准噶尔叛乱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维护了祖国的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自此之后,新疆各族人民在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对国家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达到了新的

13、高度。纪晓岚将他在新疆贬谪两年的所见所感连缀辑为乌鲁木齐杂诗,其所表达的山河一统、和谐万邦的思想深人人心。其乌鲁木齐杂诗自序中展现出乾隆年间新疆统一、百姓安居乐业之繁华社会图景:“古来声教不及者,今已为耕凿弦诵之乡,歌舞游冶之地。”9 和瑛有诗作叶尔城:“羌城古塔绿荫屯,名迹曾探和卓园。百战风霜沈义家,九霄霜月护忠魂。呼鹰尽出桑麻里,戏马闲看果村。镇抚羌儿高枕卧,双歧铜角听黄昏。”1 0 诗人从羌城和卓的豪华居所入笔,深情缅怀和盛赞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时阵亡的将士们。后四句诗以“闲看”“高枕”等词反映了一统政权下西域的安宁和平。祁韵士诗作中频频出现的“王庭”“郡县”“柳中”等词都体现了历代中央政

14、府对西域的管辖,饱含着祁韵士对西域、中原一体的认同,这也是对中华民族政治共同体的认同。他还以激扬之笔抒发了国家一统的自豪和荣耀,如伊犁“伊丽曾闻属定方,蒙池碎叶路茫茫。投鞭直断西流水,始信当年我武扬。”1 祁韵士在诗中自注:“伊犁河水西流,即唐伊丽水。永徽中,苏定方讨突厥至此。”诗人特意提及唐伊丽水这一历史名词,笔锋从唐统一西域转至清政府统一西域,激动之情力透纸背,传达出基于历史记忆的自豪感,表达了对统一西域的高度颂扬。清代文人在这一历史情境中创作的众多诗作既蕴含了国家认同的文化元素,又体现了西域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归属感和向心力,是对中华民族政治共同体意识的生动阐释。祖国统一的强烈自豪感使清

15、代文人们在进入西域时心理上感知到的不再是疏离感,而是归属感。这一心理变化突出表现在清代西域诗中对中华一家的强烈认同上。徐步云于1 7 6 8 年贬成伊犁,其七律诗壮游抒发了对西域乃至对中华一家强烈认同的豪情:“神禹功成贡九州,流沙西去未全收。瑶池漫说周王宴,宛马空烦汉使求。雪岭云开低华岳,玉河秋涨小沧州。得知圣代车书远,万里伊犁是壮游。”1 2 诗作首联认为禹贡所说九州并不完整,因其未包含西域。颔额联进一步阐明从周穆王至张骞所在西汉时期西域中原就本属一家。颈联和尾联写他壮游伊犁,置身于西域的雪岭、玉河之间,却并没有异乡的疏离感,而是充满着与壮游华岳一样的自豪感和中华一家的认同感。颜检进入西域,

16、就吟咏出“天助襟期阔,我欣眼界宽。得游未游景,无作异乡看”1 3 的豁达诗句。史善长踏入西域,面对雄伟的天山写下了望天山一诗,诗中吟咏曾经“屏藩西北限华夷”的天山,“于今六合混车书,伊里和阖尽版图。从教插地撑天绵亘千万里,只得嘘云布雨随从岱华衡嵩拱一隅”1 4 。诗人围绕“天山”这个中心意象,感慨雄伟壮阔的天山在中华一统的背景下,不.7再是屏藩西北的天险,而是与泰山、华山、衡山、嵩山等中华名山共同构成了我大中华美丽河山的一景,显示出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意识。(二)以意象聚焦爱疆情感的表达清代西域诗中的中华民族政治共同体意识还体现在对祖国边疆之地一一新疆的热爱之情上。清代新疆文人们身临边塞,为新疆原

17、始的自然风景、四季更迭变换所吸引。对于新疆的独特的感受与体验,正是通过构建自觉的心灵世界而抒发与表现的。新疆的大漠戈壁、高山湖泊、名瓜异果、塞草松柏、雪峰绿洲,经过文人们的凝练雅化,最后形成一个个意义深广的意象。意象即寓意之象,是创作主体通过艺术思维所创作的蕴含主体思想情感的艺术形象,它是中国古典诗词创作的基本元素。精彩纷呈的意象是构成清代西域诗的重要要素,它们承载着丰富的思想意蕴,呈现了独特的审美空间。同时,清代西域诗中的意象折射出的精神意蕴,得以窥见文人们的心灵轨迹。这些自然物象与文人的情感体验密切契合,成为清代西域诗中的重要艺术符号,传递了文人们对西域山水的情感体验。天山作为新疆具有代表

18、意义的自然物象,在清代西域诗中屡被提及。洪亮吉在赴成之初,其出关作饱含他初见壁立万仞的巍峨天山时内心的波澜:“半生踪迹未曾闲,五岳游完翼乍斑。却出长城万余里,东西南北尽天山。”1 5 诗人跳望天山所体验到的惊喜与震撼穿行于字里行间,气壮情深,倾泻出对天山的礼赞。其代表作天山歌是一首登临寄慨之作,勾勒出一幅气势磅的天山奇景图:“地脉至此断,天山已包天。日月何处栖,总挂松树巅。天山之石绿如玉,雪与石光皆染绿。半空石堕冰忽开,对面居然落飞瀑。君不见,奇钟塞外云奚取,风力吹人猛飞举。”1 6 从他自身精于地奥学的角度发挥想象,传神地描摹了天山的奇景:绿石、飞瀑、云海、长风等,以宏大的气魄赞美了天山的雄

19、伟磅。其诗作下天山口大雪“千峰万峰迷所向,意外公然欲相抗。云头直下马亦惊,白玉阑干八千丈”1 7 ,将翻越天山的惊险情景描摹得淋漓尽致,体现了对天山的典型认知。这正是清代文人们本着祖国山河一体的观念对西域山川胜迹的吟咏和热爱。美丽的河流、湖泊、草原等西域自然景观也是8文人们经常描摹的对象,令读者犹如身临其境。邓廷桢有伊丽河上:“万里伊丽水,西流不奈何。驱车临断岸,落木起层波。远影群鸥没,寒声独雁过。河梁终古意,击剑一长歌。”1 8 从断岸落木到群鸥独雁,丰富变化的意象在极为广阔的空间中呈现出雄奇壮美之意境,全诗以有力的笔触描绘了伊犁河晚秋的剪影,并表达了炽热的爱疆之情。祁韵士的行抵伊犁三台观海

20、子清丽自然,为我们呈现了瑰丽多姿的赛里木湖:“三千弱水竟谁探,巨泽苍茫势远涵。万光分浓淡碧,一查影划浅深蓝。群飞白雁翔初起对舞文鸳浴正。极目寒天明月好,清辉彻夜浸寒潭。”1 9 诗人笔下的赛里木湖犹如一个绚烂的调色盘,忽而“浓淡碧”,忽而“浅深蓝”。湖水如镜,既变幻万千又神秘寒廓,上有群飞的白雁,下有对舞的文鸳,美不胜收,全诗洋溢着作者躬践此地的自豪感和对赛里木湖的赞美之情。正因对大美新疆的热爱,文人们的生花妙笔下,才有祁韵士感慨:“天外奇观似此少,壮游使我歌莫哀。”清代文人成客们为西域浩渺壮丽之景所吸引,忘却个人的离愁,放歌吟诗,勾勒景致,铺叙风物,表达他们满腔的爱疆之情。文人们在诗作中体现

21、出了对新疆的热爱之情,也感染着读者去领略极富魅力的新疆风光,体会新疆与祖国共存共荣、手足相亲的关系。三、清代西域诗中的中华民族经济利益共同体意识的形塑“经济一利益共同体的形塑是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一个核心内容。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演变中,各民族相互往来,互通有无,相互依存度不断加深,形成了一个十分紧密的谁也离不开谁 的经济利益共同体。”2 0 清代西域诗中涉及新疆各地区经济生活状况的诗词多达2 0 0 余首,关乎经济生产条件、物产、田野景象、生产技术和制度等各个方面,既观照了清代新疆大兴屯田以来经济、民生的巨大变化,又体现了中华民族经济共同体的建构向更深一步推进。(一)长足发展:清代西域诗对新

22、疆经济快速发展的全面观照清代是新疆经济全面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清朝政府将“以边养边”“惠养生民”作为大力发展新疆的长远目标,在天山南北展开大规模的移民屯垦活动。“清朝在新疆屯垦,从公元1 7 1 6 年开始,到公元1 9 1 1 年结束,共经历一百九十五年,是中国历史上在新疆屯垦时间最长的朝代。”2 1 众多内地的军民不断迁人新疆,随之而来的还有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农耕工具。兵民共举的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业人口的持续增加,使得新疆的屯垦不断深人,逐渐向制度化、规模化发展。清代西域诗多维度地反映新疆地区经济长足发展的壮丽风貌,全面观照了新疆经济的快速全面发展。国柱的春日口占一诗翔实地记录和盛赞新

23、疆因屯田制度而发生的巨大变化“大野春回晓日瞧,瞻蒲望杏总殷殷。蛰虫辟户翻新土,候雁呼风认旧群。千古屯田贻壮策,几人筹国建殊勋。兵戈销尽为农器,布谷催耕叫塞云。”2 春回大地之际,百姓们铸兵戈为农具,春日之时布谷催耕,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农耕景象,这是屯田所取得的伟大功绩。“布谷催耕叫塞云”一句,巧妙地点出了百姓们“兵戈销尽为农器”的踊跃之情。随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政权的巩固,共同的利益和命运使得新疆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往来愈加密切频繁,事增华,趋于一体化。纪昀在其诗文中曾记载了内地商人在舞榭歌台遍布的乌鲁木齐乐不思蜀,以致家乡的官府都发牌文来催促游人回家:“到处歌楼到处花,塞垣此地擅繁华。军邮岁岁飞

24、官,只为游人不忆家。”2 3 这种不同往日的时代变迁正是新疆同内地经济交流日趋密切的必然结果。曹麟开八景诗中的泳晚渡以整齐的七律形式再现了新疆开发之景:“泳渡口碧洄,漠漠流沙滇色催。几处伏流穿塞合,一支健水划城开。谷蠡遍浇氏羌种,疏勒重屯戊已来。不识劳劳问津者,个中谁是济川才。”2 4 浓墨重彩地描绘了在乌鲁木齐地区渡口、流沙构成的生动风景之下,流水划城而过,屯田开发的勃勃生机,令人惊叹神往。屯垦热潮的持续推进,使新疆与内地结成相互依存的、和衷共济的经济共同体,进而推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中华文化认同。上述西域诗多侧面记录了新疆经济在清代所呈现的可喜变化,这是各民族不可分割的交融与共同繁荣的

25、真实写照。(二)往来不绝:清代西域诗对新疆与内地经济交融的历史见证清代新疆与内地的经贸往来日趋密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泛和密切态势。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经贸合作新格局不仅拉动了新疆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也增进了民族团结,强化了新疆各族人民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成员的心理认同感。在新疆屯垦成边政策的积极影响下,新疆农业的有序开发为新疆经济的全面发展增添了活力,推动了商业、手工业等各行各业的高度繁盛,也吸引了大量外地商人络绎不绝涌人新疆。他们带来了新疆地区匮乏的货品,例如海鲜产品“不重山肴重海鲜,北商一到早相传。蟹黄虾汁银鱼羞,行筐新开不计钱”2 5 。果蔬是清代新疆和内地经济贸易的主要构成要素之一,销

26、量已具规模,成就新疆经济发展的繁荣景象。乌鲁木齐毗邻盛产瓜果的吐鲁番,成为清代新疆最大的瓜果蔬菜交易中心,商业贸易呈现出空前未有的活跃态势。乌鲁木齐杂诗有物产其四:“红笠乌衫担侧挑,苹婆杏子绿蒲桃。谁知只重中原味,榛栗楂梨价最高。”2 6 挑着担子的“红笠乌衫”者是吐鲁番瓜果商人的形象,“栗楂梨价最高”则说明内地水果的受欢迎程度远远超过本地水果,正面反映了新疆瓜果销售市场产品众多、交易火热的情景。清代新疆社会相对安定,经济全面发展,大量人口的迁人带动了新疆贸易市场的繁荣,加强了新疆和内地的联系,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构提供了良好的物质保障。新疆的商品贸易市场逐步发展为开放的市场,同全国各地的商

27、品贸易市场联结起来,许多疆内地区生产的经济产品除了供应本地市场外,还售往内地及国外。祁韵士西睡竹枝词市易一诗吟咏了新疆同国内其他地区以及国外的商贸活动:“深目状貌殊,叩关通市集睢盱。万方玉帛通西极,欲绘成周王会图。”2 7 他以四海诸侯进贡周天子的历史场景来形容新疆贸易市场的繁华景象,体现了新疆与祖国相互依存、共同繁荣发展的经济利益共同体认同。清代西域诗作为清代新疆经济建设和发展的艺术表现和缩影,广泛而真实地再现了新疆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与内地的交融历程,再现了新疆经9济发展的新气象。其从不同维度勾勒出清代新疆各族民众携手共进、交流融合的历史画卷,是中华民族经济利益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实证。四、清代西

28、域诗中的中华民族精神文化共同体意识的彰显中华民族精神文化共同体的认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具有根本性意义。“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2 8 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构建是建立在中华各族人民互相团结、交融共生基础之上的,呈现出一体多元、交互共存的特点。(一)清代西域诗对新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书写千百年来,在西域这片壮阔神奇的土地上,各族人民一直勤劳奋进、守望相助,共同谱写了交往交流交融的和谐篇章,是中华民族和谐大家庭的缩影。清代西域诗中有许多展现各民族文化交流,互通有无的诗歌,在前人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是当时多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鲜活样本和生动实践。这些诗

29、词始终贯穿着居住生活在新疆的各族人民之间交往的深厚情谊,鲜明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文化共同体意识。新疆各民族友好相处的交流融合集中体现在语言上的互通互用和兼收并蓄,这一独特的人文景观在清代西域诗中留下了生动的记录。施补华有轮台歌:“胡麻叶大麦穗黄,百株垂柳千株杨。东村西村通桥梁,鸡鸣犬吠流水长。养蚕作茧家满筐,种豆绕篱瓜绕墙。趁墟日出驱马羊,秧哥杂脊携巴郎,怀中饼饵牛酥香。巴郎汉语音琅琅,中庸论语吟篇章。”2 9 这首诗记述了轮台县各民族百姓安居乐业、欢乐和平的田园景象,其中巴郎积极学习汉语,吟诵论语中庸的景象,道出了各族文化渐趋融合的新气象,反映出中华传统文化已经成为各民族共同传承的精神文化磁

30、场。其托和奈作“山童盘作胡舞,野老钩能汉言。首葡萄笑相献,年来渐识官人尊”3 0 1,充分展现了诗人眼中生动可感的各民族互相交融的生活印象。尽管地处偏僻郊野,儿童能歌善舞,老百姓都可以用汉语与诗人交流,并用首葡萄来热情待客,亲如一家。王树的诗作哈密也云:“彻田公守望,汉语杂胡10戎。”3 1 诗中所云的这种汉语与维吾尔语夹杂使用的现象是新疆多元文化荟萃交汇的有力佐证。清代西域各民族的交往融通更多地表现在频繁的商贸活动中。王曾翼阿克苏先点出了阿克苏两城相连的勃勃生机,又道出其地势的重要性,并进一步描摹出阿克苏商贸繁荣的盛景“地扼襟喉要,人夸贸易便。商多三晋客,货溢百间座”3 2 。诗人用“多”和

31、“溢”字道出内地与新疆商贸往来之密切和贸易货品之充盈,折射出各民族全面交往、深度交融的史实。史善长用写实的手法记录了哈密民族融通、经贸繁盛的风貌:“贸易杂夷夏,飞鸣有燕莺。”3 3 这种经济商贸的密切交流,不仅进一步构筑了新疆与内地的血脉联系,也彰显了国家统一和人民安乐的社会状况。萧雄的乐器中写道:“龟兹乐部起纷纷,调急弦粗响遏云。忽听名呼胡拔四,不禁低首忆昭君。”3 4 诗中前两句概括了新疆少数民族音乐高昂豪迈的特征,后两句通过“胡拨四”这个乐器名称引起对远嫁塞外的王昭君的怀念,也反映出中华各民族之间在文化艺术等方面友好交往的悠久历史。其歌舞也论及新疆歌舞中多元文化荟萃的现象“一片选舞场,娉

32、婷儿女上双双。铜琶独怪关西汉,能和娇娃白玉腔。”3 5 他认为曼妙娜娜的新疆歌舞是中华多元文化相互渗透交融所形成的。这种多元舞蹈文化体现出中华民族文化多元一体的意义。(二)清代西域诗对民族团结的书写新疆自古就是多民族融合交汇之地,有清一代,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在中华大地上进一步交汇融合,各民族携手互助、同心同力开发边疆是当时的大趋势,中华文化在西域大地上显示出极大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西域诗的历史长河中源远流长,清代西域诗中常见吟咏各民族风土人情、颂赞民族团结的诗作。纪晓岚的乌鲁木齐杂诗向读者再现了清代新疆社会发展的历史画卷,记录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给新疆带来的巨大变化。如乌鲁木

33、齐杂诗游览之六“地近山南估客多,偷来番曲演鸯哥。谁将红豆传新拍,记取摩诃兜勒歌”3 6 ,描述了内地来的商人春社时扮作维吾尔族少女演唱歌曲,反映了各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祁韵士西睡竹枝词回乐着力描绘了新疆各族百姓载歌载舞、亲如一家的景致:“琴迭和鼓咚咚,索享迎神祭赛恭。更有韦囊长袖女,解将浑脱姿容。”3 各族人民意笃情深、亲密无间的欢乐和谐之情,力透纸背,蕴含着浓厚的民族团结之情。毓奇在至英吉沙尔即事述怀中描绘了新疆各族同胞热情欢迎远道而来的朋友们的情景:“击鼓吹镜客途,殷勤殊礼竞欢呼,九重威德颁荒僻,万里农桑人版图。”3 8 好一幅万里农桑,各民族友好共存、其乐融融的民族团结风俗画,这种由多元

34、色彩的民俗景观衍生出来的诗歌美学特征,诠释了新疆各民族和谐共存、团结和睦的文化盛况,形成了清代西域诗的独特成就。清代西域诗还有不少诗作悼念了在祖国统一过程中为国牺牲的各族官员,赞扬他们护卫边疆、维护民族团结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如和瑛的哀叶尔羌阿奇木阿克伯克二首选一“玉水冰山战绩存,伤心雯老花门。独怜白冢春原草,不及功成一吊魂”3 9 ,悼念为国建功的各族官兵将领,充分体现了共同对敌之下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精神,彰显了作为共同体的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清代西域诗展示了新疆多元文化融通交汇的别样姿态,凸显了清代新疆各民族间经济、生活、文化融通交流的历史风貌,是中华文化共同体超参考文献:【1 青

35、觉,徐欣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概念内涵、要素分析与实践逻辑 J.民族研究,2 0 1 8(6):8.2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 M.北京:人民出版社,2 0 1 7:3 9.3周平.中华民族:中华现代国家的基石 J.政治学研究,2015(4):22.4管健,郭倩琳.国家认同概念边界与结构维度的心理学路径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 0 1 9(3):2 1 4.5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N.新华网,2 0 1 9-0 9 2 7.6简明新疆地方史教程编写组.简明新疆地方史教程M.乌鲁木齐:新疆教育出版社,2 0 1 9:1 9 2.7星汉.清代西域诗辑注M.乌鲁木

36、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1.8简明新疆地方史教程编写组.简明新疆地方史教程M.乌鲁木齐:新疆教育出版社,2 0 1 9:1 9 3.9周轩,修仲一.纪晓岚新疆诗文M.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 0 0 6:1.越空间、民族、观念等诸多因素的明镜,不仅见证着新疆各族人民的交往交流交融,也是中华民族血浓于水的纽带。五、结语以上围绕清代西域诗的梳理,已经初步揭示出清代西域诗中所呈现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限于篇幅,笔者无法把清代西域诗中所承载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一展开,但可以作出结论:清代西域诗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现为对祖国统一的向往,对新疆浓郁而深沉的热爱,对新疆山水画卷的吟咏,对民族

37、团结之情的珍视,对中华文化的自觉认同。清代西域诗是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框架内创作出来的,它们在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可能有诸多差异,但都坚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熔铸中华文化精神,这一点毋庸置疑。清代西域诗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考中凝练出的归属和认同意识,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的构建发挥着积极的意义。在国家共同体的构建中,清代文人们通过对新疆多民族共同的使命担当、共同的文化传承、共同的历史记忆的书写,在积极传承中华文化精髓的同时,体现了基于爱国思想基础上的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和对中华文化的自觉追求,进一步强化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0星汉.清代西域诗辑注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

38、:214.11修仲一,周轩.祁韵士新疆诗文M.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 0 0 6:1 9 5.12星汉.清代西域诗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271.13 颜检.衍庆堂诗稿清代诗文集汇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 0 1 0:2 6 4.14吴噶宸.历代西域诗钞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225-226.15修仲一,周轩.洪亮吉新疆诗文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 0 0 6:8 0.16修仲一,周轩.洪亮吉新疆诗文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 0 0 6:8 7.17 1修仲一,周轩.洪亮吉新疆诗文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 0 0 6:9 1.

39、(下转第1 7 页):11参考文献:1习近平.儒学:世界和平与发展:在纪念孔子诞辰2 5 6 5 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 J.孔学堂,2 0 1 5(1):2.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 0 1 2:7 0 7.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 0 1 7:5 8.4赵可金.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丰富内涵与理论价值 J.前线,2 0 1 7(5):2 8.5臧峰宇,史海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思想资源与时代内涵 J.江苏社会科学,2 0 2 0(3):1

40、-9.6杨伯峻.论语译注 M.北京:中华书局,2 0 0 6:3 2.7杨伯峻.论语译注 M.北京:中华书局,2 0 0 6:4 8.8杨伯峻.论语译注 M.北京:中华书局,2 0 0 6:1 8 5.9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 0 0 6:1 7 4.10程颢,程颐.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2 0 0 4:1 8 2.11杨伯峻.论语译注 M.北京:中华书局,2 0 0 6:4.12程,程颐.二程集 M.北京:中华书局,2 0 0 4:3 3.13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 0 1 1:4 8.14杨伯峻.论语译注 M.北京:中华书局,2 0 0 6:7 3.(

41、上接第1 1 页)【1 8 吴葛宸.历代西域诗钞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190.1 9 修仲一,周轩.祁韵士新疆诗文M.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 0 0 6:1 6 9.20朱碧波.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多维建构 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1 6(1):2 8-2 9.21方英楷.新疆屯垦史M.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 9 8 9:6 0 7.22星汉.清代西域诗辑注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18.23周轩,修仲一,纪晓岚新疆诗文 M.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 0 0 6:4 8.24星汉.清代西域诗辑注 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

42、92.25周轩,修仲一.纪晓岚新疆诗文 M.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 0 0 6:7 2.26周轩,修仲一.纪晓岚新疆诗文 M.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 0 0 6:7 3.27修仲一,周轩.祁韵士新疆诗文 M.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 0 0 6:2 7 3.28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 M.北京:民族出版社,2 0 1 5:2 5 2.【2 9 吴葛宸.历代西域诗钞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5 杨伯峻.论语译注 M.北京:中华书局,2 0 0 6:2 3 8.16习近平.铭记历史,开创未来 J.中国产经,2 0 1 5(5):1 3.17卢梭.

43、社会契约论M.李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1.18杨伯峻.论语译注 M.北京:中华书局,2 0 0 6:2.19杨伯峻.论语译注 M.北京:中华书局,2 0 0 6:6.20杨伯峻.论语译注 M.北京:中华书局,2 0 0 6:1 5 0.21杨伯峻.论语译注 M.北京:中华书局,2 0 0 6:1 9 7.22陈卫平“仁”和“礼”的紧张:论孔子的人道原则 J.学术界,1 9 9 6(2):3 0.23墨子M.施明,译注.广州:广州出版社,2 0 0 1:7 3.24杨伯峻.论语译注 M.北京:中华书局,2 0 0 6:5.25杨伯峻.论语译注 M.北京:中华书局,2 0 0 6:9

44、 3.26杨伯峻.论语译注 M.北京:中华书局,2 0 0 6:1 9 6.27杨伯峻.论语译注 M.北京:中华书局,2 0 0 6:1 7 4.28朱子语类M.黎靖德,编.北京:中华书局,1 9 8 6:1 0 4 5.29杨伯峻.论语译注 M.北京:中华书局,2 0 0 6:1 0.30习近平.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 0 1 9(0 6):5.2001:179.30吴谌宸.历代西域诗钞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166.31吴噶宸.历代西域诗钞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314.32星汉.清

45、代西域诗辑注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134.33吴宸.历代西域诗钞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222.34吴噶宸.历代西域诗钞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249.35 吴葛宸.历代西域诗钞 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249.36周轩,修仲一.纪晓岚新疆诗文M.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 0 0 6:1 3 0.37修仲一,周轩.祁韵士新疆诗文M.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 0 0 6:2 7 2.38星汉.清代西域诗辑注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156.39星汉.清代西域诗辑注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217.17责任编辑李世荣责任编辑舞李世荣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