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天保工程20年对黑龙江大兴安岭国有林区森林碳库的影响.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16996 上传时间:2024-02-21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017.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保工程20年对黑龙江大兴安岭国有林区森林碳库的影响.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天保工程20年对黑龙江大兴安岭国有林区森林碳库的影响.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天保工程20年对黑龙江大兴安岭国有林区森林碳库的影响.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天然林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和落实国家自主贡献的重要载体。科学评估天保工程对实施区域森林碳汇/碳源特征的影响,对于巩固提升区域尺度森林固碳增汇作用和统筹区域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黑龙江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多期和多类森林调查和统计数据,运用材积源生物量法,将天保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人工造林、森林抚育、木材调减、森林巡护等经营管理活动产生的影响纳入核算过程,测算 19982018 年天保工程对该区域森林碳库的影响。结果表明,(1)通过实施天保工程,20 年来黑龙江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累计产生净固碳量 1.32108 Mg,相当于抵消了同期黑龙江省二氧化碳累计排放量的近 1

2、2%,且相较于生物质能和碳捕集与封存等工业措施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2)对存量森林资源开展森林经营管理所产生的森林碳汇量是研究区净固碳量的最大贡献来源,占比高达 80.0%。(3)人工造林和调减木材任务在空间布局上的不均,是造成研究区净固碳量存在一定程度空间异质性的主要原因。(4)天保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引发的碳排放、碳泄漏会抵消研究区的部分固碳效益,但抵消比例仅为 0.29%,森林固碳增汇的整体效益不受影响。在后天保工程时代为持续稳定发挥研究区的森林碳库作用,建议从固碳、增汇、保汇 3 个方面科学强化天然林的保护与修复成效,避免或减少森林碳库无序损耗,创新天然林碳汇价值实现路径,减少计量与监测不

3、确定性影响,实现森林生态系统固碳增汇效能持续提升。关键词:天保工程;材积源生物量法;碳汇;碳泄漏;国有林区 DOI:10.16258/ki.1674-5906.2023.06.002 中图分类号:Q948;X17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5906(2023)06-1016-10 引用格式:陈科屹,林田苗,王建军,何友均,张立文,2023.天保工程 20 年对黑龙江大兴安岭国有林区森林碳库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32(6):1016-1025.CHEN Keyi,LIN Tianmiao,WANG Jianjun,HE Youjun,ZHANG Liwen,2023.Effec

4、ts of natural forest conservation project on forest carbon pool of key state-owned forest region of Daxinganling,Heilongjiang province in the past 20 years J.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32(6):1016-1025.全球气候变化引发的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非传统安全挑战。国际社会高度重视森林固碳增汇作用,将其视为经济有效的解决方案(Yin et al.,2018;

5、FAO,2020;Wernick et al.,2022)。中国也提出了争取在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天然林资源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和落实国家自主贡献的重要保障。据第 8 次(20142018 年)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显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19),中国天然林面积占森林面积的 64%,森林蓄积量占比更是高达 80%,是中国森林碳库的主要维系者和碳汇的主要贡献者。中国于 1998 年启动实施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天保工程)试点,最初目的是为了限制重点区域森林资源被过度消耗(张志达,2002),扭转区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趋势。随着天保工程的深入推进,建设

6、目标也在不断丰富,尤其是在实施天保工程二期时,已将提高森林资源固碳增汇效益列为工程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国政府网,2011)。截至 2020 年底,天保工程陆续完成了试点期、一期、二期项目,累计投入资金超过 5000 亿元(金旻,2021),是中国开展森林资源保护修复的支撑性重大工程之一。国有林区是天保工程的重点建设区域,也是天然林商业性禁伐政策背景下中国开展固碳增汇行动的重要场所。科学评估天保工程对该区域森林植被固碳增汇的影响,对于量化天保工程对区域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作用、指导区域持续提升森林固碳增汇效益,以及统筹区域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陈科屹等:天保工程 20 年对黑龙江大兴安岭国有林

7、区森林碳库的影响 1017 具有重要意义。关于区域尺度森林碳储量、碳汇量的评估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问题(Haywood et al.,2017;Wang et al.,2020;张颖等,2022;Mathias et al.,2023),相关研究可追溯至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近年来随着全球生态治理力度的持续加大,越来越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热点。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区域尺度森林碳汇的计量与监测、影响机理分析和潜力预测等方面(Yao et al.,2018;刘迎春等,2019;Green et al.,2022),常用的估测方法包括森林清查法、遥感监测法、通量观测法、模型模拟法等(赵苗苗等,2019),各

8、类方法均有各自独特的优势和适用范围,彼此均无法替代各自的作用。当前已有部分学者就天保工程的固碳效益问题专门进行了评估研究,但主要是从森林碳储量或者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视角开展的研究(郭焱等,2015;Jiang et al.,2018;范琳,2019),或者是从全国尺度上开展的宏观评估(Zhou et al.,2014;张逸如等,2021)。并且,由于各研究采用的方法不同,再加之森林生态系统在空间上的异质性和天然群落在演替上的复杂性,导致森林植被碳储量、碳汇量的估算结果存在很大差异性和不确定性,有必要进一步深化上述相关研究。黑龙江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生态区位特殊且重要,以往在宏观大尺度上的研究成果

9、对于指导该区域开展具体工作缺乏针对性。另一方面,以往的测算方法较少将森林固碳效益与天保工程措施活动进行充分联结,对于树种、龄组等森林资源调查统计信息的运用也不够充分,对于天保工程实施过程中导致的碳排放、碳泄漏等过程也缺少考虑,而碳排放、碳泄漏可能会严重削弱其固碳效益(Magnani et al.,2009),这导致估测结果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此外,研究区社会网络结构较为复杂,涉及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林草主管部门、国资委、森工企业、林业职工和当地居民等多元主体,历史遗留问题多,相关的对策建议也不能简单套用其他区域研究得出的经验和模式,有必要基于森林固碳增汇现实状况,并结合当地的林情、社情,提出具

10、有较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鉴于此,基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的多期、多类调查和统计数据,充分考虑天保工程实施过程中开展的人工造林、森林抚育、木材调减、森林巡护等措施带来的正负影响,最大限度利用分树种(组)、分龄组等有效统计信息,科学评估天保工程对区域尺度森林碳汇/碳源特征的影响,为科学评估天保工程的综合效益以及推动区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理论参考和数据支撑。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黑龙江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地处中国纬度最 高 的 边 境 地 区(1211053 1270121E,500702533342N),是国家生态安全重要保障区和木材资源战略储备基地,是最早启动天然林保护工

11、程和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的国有林区,也是历史遗留问题最为复杂、持续推动改革深化难度最大的国有林区之一,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陈科屹等,2022a)。其具体范围涉及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原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所辖的林区(图1),包括 10 个林业局和 8 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图 1 研究区各林业局位置分布图 Figure 1 Location map of each forestry bureau in the study area 1018 生态环境学报 第 32 卷第 6 期(2023 年 6 月)林区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年均降雨量 460 mm,集中在 79 月。森林土

12、壤类型主要有棕色针叶林土、暗棕壤、灰黑土、草甸土、沼泽土等。自然植被类型为泛北极植物区系欧亚森林植物亚区寒温带针叶、落叶林区域,主要树种包括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白桦(Betul aplatyphylla)、山杨(Populus davidiana)、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黑桦(Betula dahurica)等。1.2 数据来源 本研究主要数据包括研究区多期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20042018 年),中国林业统计年鉴数据(19932018 年)和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内部汇编

13、资料(19982018 年)。据数据资料显示,截至 2018 年,黑龙江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森林覆盖率达 85.81%,林地保有量 7.91106 hm2,活立木总蓄积量 5.89108 m3。1.3 研究方法 基于天保工程实施过程中开展的人工造林、森林经营以及木材调减措施估算森林碳汇量,同时考虑因天保工程导致的碳排放和碳泄漏带来的负减排量,在此基础上测算天保工程对黑龙江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森林碳库的影响,并以林业局为单位进行了区域尺度的对比分析。研究区森林净固碳量等于森林碳汇量与负减排量之差(何韵等,2022),表达式如下:NC=AC+MC+FCECLC(1)式中:NC森林净固碳量(Mg);

14、AC人工造林碳汇量(Mg);MC森林经营碳汇量(Mg);FC调减木材碳汇量(Mg);EC森林经营活动碳排放量(Mg);LC调减木材引发的碳泄漏量(Mg)。1.3.1 人工造林碳汇量测算 由于研究区依托天保工程实施的造林主要是在各类宜林地、采伐迹地和火烧迹地等无林地上开展的造林活动,因此该区域天保工程人工造林产生的碳汇量即为天保工程实施的这部分新造林的碳储量。首先,采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提供的材积源生物量法(Volume-derived biomass)对林分生物量进行估算,为提高估算精度,采取基于分树种(组)的基础上再分龄组的计量方式进行测算,最后再用生物量乘以含碳系数得到碳

15、储量(陈科屹等,2022b)。其表达式如下:EF,F,=(1)ijijiijijijiCVDBRAC+(2)C11=jiijijAC(3)式中:Cij 第 j 龄组树种(组)i 的林木生物量(Mg);Vij 第 j 龄组树种(组)i 的单位面积蓄积量(m3hm2);Di 树种(组)i 的木材密度(Mgm3);BEF,ij 第 j 龄组树种(组)i 的生物量扩展因子;Rij 第 j 龄组树种(组)i 的根茎比;Aij 第 j 龄组树种(组)i 的面积(hm2);CF,i 树种(组)i 的含碳系数。各树种的生物量、碳储量测算参数参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应对气候变化司(2014)、李海奎等(2010

16、)的研究结果(表 1)。表 1 各树种(组)生物量模型参数及含碳系数 Table 1 Biomass model parameters and carbon content coefficients of tree species(groups)树种(组)BEF(分龄组)R(分龄组)D CF幼龄林 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 成熟林 过熟林 落叶松 Larix gmelinii 1.416 1.644 1.2811.2291.1500.2120.2050.211 0.188 0.239 0.490 0.521樟子松 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2

17、.513 2.919 1.8641.7891.8270.2410.2410.241 0.241 0.241 0.375 0.522杨树 Aspen spp.1.446 1.496 1.3691.3901.4600.2270.2590.227 0.171 0.209 0.378 0.485桦树 Birch spp.1.424 1.526 1.3961.2521.1090.2480.2290.279 0.235 0.190 0.541 0.491柳树 Willow spp.1.821 1.821 1.8211.8211.8210.2880.2880.288 0.288 0.288 0.443 0.

18、485红松 Pinus koraiensis 1.510 1.558 1.2671.4131.3400.2210.2230.211 0.217 0.215 0.396 0.511椴树 Linden spp.1.407 1.407 1.4071.4071.4070.2010.2010.201 0.201 0.201 0.420 0.439蒙古栎 Quercus mongolica 1.355 1.380 1.3271.3601.4740.2920.2600.275 0.410 0.281 0.676 0.500水曲柳 Fraxinus mandschurica 1.293 1.293 1.293

19、1.2931.2930.2210.2210.221 0.221 0.221 0.464 0.497云杉 Picea asperata 1.734 2.326 1.5161.4731.4270.2240.1850.224 0.244 0.302 0.342 0.521其他温带杉类 1.667 2.300 1.3821.4591.2450.2770.3020.274 0.238 0.218 0.359 0.510其他温带松类 1.631 1.881 1.4611.4561.2000.2060.2130.216 0.202 0.284 0.424 0.511软阔类 1.586 1.729 1.489

20、1.2541.4320.2890.2780.282 0.276 0.412 0.443 0.485硬阔类 1.674 1.799 1.5431.1721.3680.2610.2570.296 0.160 0.294 0.598 0.497陈科屹等:天保工程 20 年对黑龙江大兴安岭国有林区森林碳库的影响 1019 1.3.2 森林经营碳汇量测算 基于多期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测算研究区年平均碳汇量,进而推算天保工程实施过程中存量森林资源在 19982018 年的总碳汇量(剔除天保工程新增人工造林产生的碳汇量)。为提高测算精度,以研究区各林业局为单位,分区域测算不同区域的年平均碳汇量,最后汇总得到

21、研究区森林经营产生的总碳汇量,表达式如下:C,2018C,C1=202018kkk tkBBMt=(4)式中:BCK,2018林业局 k 在 2018 年的森林碳储量(Mg)(不含天保工程新增人工造林);BCK,t林业局 k 在 t 年的森林碳储量(Mg)(不含天保工程新增人工造林)。1.3.3 调减木材增汇量测算 将研究区启动天保工程前5年(19931997年)的平均木材产量作为基准木材产量(VF0),用天保工程启动后研究区每年的实际木材产量(VFt)与基准木材产量的差值作为每年的木材调减量,据此测算因木材调减产生的碳增汇量,表达式如下:2018F0F1998CEF,F1W()=titiii

22、 miiVVFPDBCP=(5)式中:VF0基准木材产量(m3);VFtt 年的实际木材产量(m3);Pi 所采树种(组)i 的蓄积比重,假设各树种(组)的采伐比例与存量比例保持一致;BEF,i,m树种(组)i 为成熟林时的生物量扩展因子;PW出材率参数,参考胡会峰等(2006)采用的出材率 0.59。1.3.4 碳排放量测算 碳排放是指天保工程在实施人工造林、营林等活动过程中,因物资使用和能源消耗造成的碳排放。本文将研究区实施天保工程造成的碳排放活动分为人工造林(含森林基础设施建设),中幼龄林抚育以及森林管护(含巡护、病虫害防治)(刘博杰等,2016),表达式如下:EC=AAEAd+AMEM

23、d+ATETd(6)式中:AA、AM、AT人工造林、中幼林龄森林抚育、森林管护的面积(hm2);EAd、EMd、ETd人工造林、中幼林龄森林抚育、森林管护的碳排放强度(kghm2),参考刘博杰等(2016)关于天保工程区碳排放研究结果,分别取值为 197.18、37.81、0.27 kghm2。1.3.5 碳泄漏测算 碳泄漏是指因天保工程对研究区边界范围内木材产量的调减控制,间接促使研究区边界外用材林造林面积增加进而导致了额外的碳排放(何韵等,2022),表达式如下:2018F0F1998WCAdper()=tiVVPLEV=(7)式中:Vper 研 究 区 单 位 面 积 森 林 蓄 积 量

24、(m3hm2),其余各符号所代表的含义见上文。2 结果与分析 2.1 人工造林产生的碳汇量 由表 2 可知,通过实施天保工程,19982018年黑龙江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由人工造林措施产生的森林碳汇量为 2.45106 Mg,年均森林碳汇量为 1.23105 Mga1。从空间分布来看,人工造林碳汇量主要集中在加格达奇、漠河和塔河 3 个林业局,空间异质性十分明显;其中,加格达奇林业局人工造林碳汇量超过研究区人工造林总碳汇量的一半以上(55.79%)。其余各林业局人工造林碳汇表 2 19982018 年黑龙江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 天保工程人工造林碳汇量 Table 2 Carbon sink g

25、enerated by artificial forestation of Natural Forest Protection Project in key state-owned forest region of Daxinganling,Heilongjiang province from 1998 to 2018 区域 19982010 年 20112018 年 合计 碳汇量/Mg 比例/%碳汇量/Mg 比例/%碳汇量/Mg 比例/%松岭林业局 3.731044.39 7.56104 4.72 1.131054.60 新林林业局 1.711042.01 3.32104 2.07 5.03

26、1042.05 塔河林业局 7.471048.79 1.27105 7.93 2.021058.23 呼中林业局 3.061043.61 5.11104 3.19 8.181043.33 阿木尔林业局 3.251043.80 5.48104 3.42 8.731043.56 图强林业局 2.931043.45 5.67104 3.54 8.601043.51 漠河林业局 1.6610519.55 2.87105 17.93 4.5310518.49十八站林业局 2.921030.34 6.99103 0.44 9.911030.40 韩家园林业局 7.721010.01 8.45102 0.0

27、5 9.221020.04 加格达奇林业局4.5910554.03 9.09105 56.72 1.3710655.79合计 8.49105100.00 1.60106 100.00 2.45106100.00 1020 生态环境学报 第 32 卷第 6 期(2023 年 6 月)量相对较少,占比均未超过 5%。从时间变化来看,通过对两个阶段人工造林碳汇量的对比,研究区年均人工造林碳汇量已由第一阶段(19982010 年)的 8.49105 Mga1提升至第二阶段(20112018年)的 1.60106 Mga1,提升幅度为 88.76%。可见,虽然第二阶段的造林规模已大幅减少(仅为第一阶段造

28、林规模的 14%),但第一阶段人工造林产生的固碳增汇效益已经叠加显现。总体而言,各区域人工造林碳汇量比重在不同阶段略有波动,但以加格达奇林业局人工造林碳汇量占绝对主体地位的状况没有发生变化。2.2 森林经营产生的碳汇量 由表 3 可知,通过实施天保工程,19982018年黑龙江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由森林经营措施产生的森林碳汇量为 1.06108 Mg,年均森林经营森林碳汇量为 5.29106 Mga1,该项活动是研究区天保工程中增加森林碳汇量幅度最明显的措施。从区域分布来看,各区域间森林经营森林碳汇量存在一定的空间差异,但是要远低于人工造林森林碳汇量的空间分布差异。总体而言,19982018

29、年森林经营森林碳汇量最大的塔河林业局为1.85107 Mg,年均森林经营森林碳汇量为 9.27107 Mga1。此外,韩家园林业局、呼中林业局、新林林业局也具有较大的森林碳储量,占比均超过 10%。森林经营森林碳汇量最小者为十八站林业局,与塔河林业局相差约 3.67 倍。从时间变化来看,第二阶段(20112018年)的森林经营碳汇量低于第一阶段(19982010年),这主要是受计量时间尺度的影响。2.3 调减木材产生的碳汇量 由表 4 可知,通过实施天保工程,19982018年黑龙江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由调减木材措施产生的森林碳汇量为 2.43107 Mg,年均调减木材森林碳汇量为 1.211

30、06 Mga1。从区域分布来看,调减木材森林碳汇量空间异质性较为明显,主要集中在呼中、新林、塔河 3 个林业局。其中,19982018年呼中林业局通过天保工程调减木材产生森林碳汇量达 5.04106 Mg,超过研究区木材调减总碳汇量的 1/5(20.69%)。新林林业局也具有较高调减木材森林碳汇量(4.73106 Mg),占比为 19.43%。韩家园林业局和加格达奇林业局因调减木材产生的森林碳汇量极少,占比均不足研究区调减木材总碳汇量的 1%。从时间变化来看,研究区调减木材年均森林碳汇量已由第一阶段(19982010 年)的 9.65106 Mga1提升至第二阶段(20112018 年)的 1

31、.47107 Mga1,提升幅度为 52.21%。其中,十八站林业局和韩家园林业局增幅明显。韩家园林业局由于木材生产任务较重,在第一阶段依然维持着较高的采伐量,导致其在第一阶段的碳汇效益为负值。总体上,研究区木材调减量的逐年增加,尤其是 2014 年以后研究区在全国率先启动了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大大增加了由调减木材产生的碳汇量。2.4 森林经营活动产生的碳排放量 由表 5 可知,通过实施天保工程,19982018年黑龙江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由森林经营措施产生的碳排放总量为 2.12105 Mg,年均碳排放量为 1.06104 Mga1。从区域分布来看,各区域间森林经营碳排放量占比处于 7.4

32、5%14.34%之间,表明空间差异相对较小。碳排放量最大的是加格达奇林业局(3.05104 Mg),最小的是图强林业局(1.58104 Mg)。从具体的措施来看,因森林抚育活表 3 19982018 年黑龙江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 天保工程森林经营碳汇量 Table 3 Carbon sink generated by forest management of Natural Forest Protection Project in key state-owned forest region of Daxinganling,Heilongjiang province from 1998 to 2

33、018 区域 19982010 年 20112018 年 合计 碳汇量/Mg 比例/%碳汇量/Mg 比例/%碳汇量/Mg 比例/%松岭林业局 4.94106 7.78 3.29106 7.78 8.231067.78新林林业局 6.50106 10.25 4.34106 10.25 1.0810710.25塔河林业局 1.11107 17.53 7.41106 17.53 1.8510717.53呼中林业局 6.95106 10.95 4.63106 10.95 1.1610710.95阿木尔林业局 5.75106 9.07 3.83106 9.07 9.591069.07图强林业局 5.15

34、106 8.11 3.43106 8.11 8.581068.11漠河林业局 5.78106 9.11 3.85106 9.11 9.631069.11十八站林业局 3.03106 4.78 2.02106 4.78 5.051064.78韩家园林业局 9.05106 14.26 6.03106 14.26 1.5110714.26加格达奇林业局 5.18106 8.16 3.45106 8.16 8.631068.16合计 6.34107 100.00 4.23107 100.00 1.06108100.00 表 4 19982018 年黑龙江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 天保工程调减木材碳汇量 T

35、able 4 Carbon sink generated by cutting timber output of Natural Forest Protection Project in key state-owned forest region of Daxinganling,Heilongjiang province from 1998 to 2018 区域 19982010 年20112018 年 合计 碳汇量/Mg 比例/%碳汇量/Mg 比例/%碳汇量/Mg 比例/%松岭林业局 5.651055.861.53106 10.38 2.091068.59新林林业局 2.0410621.19

36、2.69106 18.28 4.7310619.43塔河林业局 1.7510618.142.13106 14.53 3.8910615.96呼中林业局 2.6810627.772.36106 16.04 5.0410620.69阿木尔林业局1.1010611.441.20106 8.18 2.311069.47图强林业局 1.0410610.801.40106 9.50 2.4410610.01漠河林业局 5.691055.901.30106 8.82 1.861067.66十八站林业局2.671052.771.55106 10.52 1.811067.45韩家园林业局 3.801053.93

37、5.45105 3.71 1.651050.68加格达奇林业局 6.371030.077.83103 0.05 1.421040.06合计 9.65106100.00 1.47107 100.00 2.43107100.00 陈科屹等:天保工程 20 年对黑龙江大兴安岭国有林区森林碳库的影响 1021 动导致的碳排放量达 1.57105 Mg,占比高达73.72%,年均碳排放量为 7.83103 Mga1,是研究区在实施天保工程过程中最主要的碳排放活动,该项措施各区域间的碳排放量差异不大。研究区碳排放量较小的活动为人工造林,其碳排放量占比仅为7.74%,但区域之间的空间差异较大。从时间变化来看

38、,相对于第一阶段(19982010 年),第二阶段(20112018 年)的森林经营碳排放量下降了40.23%,这主要是受造林规模减少,以及森林抚育和森林管护累计工作量相对较少的影响。2.5 天保工程引发的碳泄漏 由表 6 可知,通过实施天保工程,19982018年黑龙江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由调减木材导致的总碳泄漏量为 1.74105 Mg,年均碳泄漏量为8.69103 Mga1。从区域分布来看,调减木材碳泄漏量空间异质性较为明显,主要集中在呼中、新林、塔河 3 个林业局,三者碳泄漏量之和占比超过研究区总碳泄漏量的一半(56.98%)。韩家园林业局和加格达奇林业局由于年木材产量相对较少,木材调

39、减的空间也较小,由此引发的碳泄漏量也随之而小,两者碳泄漏量占比均不足研究区总碳泄漏量的1%。从时间变化来看,相对于第一阶段(19982010年),第二阶段(20112018 年)的碳泄漏量上升了 52.17%。2.6 天保工程净固碳量 由表 7 可知,通过实施天保工程,19982018年黑龙江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累计产生净固碳量为 1.32108 Mg,年均产生净固碳量为 661106 Mga1。从区域分布来看,各区域净固碳量存在一表 5 19982018 年黑龙江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天保工程森林经营碳排放量 Table 5 Carbon emission generated by fores

40、t management of Natural Forest Protection Project in key state-owned forest region of Daxinganling,Heilongjiang province from 1998 to 2018 区域 碳排放量/Mg 人工造林 森林抚育 森林管护 合计 比例%松岭林业局 1.32103(1.07103/2.50102)1.46104(8.79103/5.83103)3.82103(2.37103/1.46103)1.98104(1.22104/7.54103)9.30(9.19/9.48)新林林业局 7.3810

41、2(5.67102/1.71102)1.87104(1.12104/7.53103)4.87103(3.02103/1.86103)2.44104(1.48104/9.55103)11.46(11.13/12.02)塔河林业局 9.98102(8.28102/1.71102)1.92104(1.14104/7.79103)5.16103(3.19103/1.96103)2.53104(1.54104/9.92103)11.91(11.57/12.48)呼中林业局 1.12103(7.96102/3.29102)1.78104(1.08104/6.97103)4.35103(2.69103/1.

42、66103)2.33104(1.43104/8.96103)10.96(10.78/11.26)阿木尔林业局 6.53102(4.43102/2.10102)1.24104(7.49103/4.93103)3.10103(1.92103/1.18103)1.62104(9.85103/6.32103)7.61(7.41/7.95)图强林业局 5.39102(4.47102/9.20101)1.25104(7.48103/4.98103)2.84103(1.76103/1.08103)1.58104(9.68103/6.15103)7.45(7.28/7.73)漠河林业局 1.49103(8.7

43、1102/6.18102)1.33104(8.08103/5.25103)3.34103(2.07103/1.27103)1.82104(1.10104/7.14103)8.54(8.28/8.98)十八站林业局 6.17102(4.33102/1.84102)1.39104(8.55103/5.40103)3.34103(2.07103/1.27103)1.79104(1.10104/6.85103)8.42(8.31/8.62)韩家园林业局 5.17102(2.93102/2.23102)1.68104(1.01104/6.67103)3.93103(2.43103/1.50103)2.1

44、2104(1.29104/8.39103)10.00(9.67/10.55)加格达奇林业局 8.45103(8.34103/1.18102)1.74104(1.06104/6.79103)4.66103(2.89103/1.78103)3.05104(2.18104/8.69103)14.34(16.38/10.93)合计 1.64104(1.41104/2.37103)1.57105(9.45104/6.21104)3.94104(2.44104/1.50104)2.12105(1.33105/7.95104)100.00(100/100)括号内为不同阶段产生的森林经营碳排放量或比例(199

45、82010 年/20112018 年)表 6 19982018 年黑龙江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 天保工程碳泄漏量 Table 6 Carbon leakage generated by forest management of Natural Forest Protection Project in key state-owned forest region of Daxinganling,Heilongjiang province from 1998 to 2018 区域 19982010 年 20112018 年 合计 碳泄漏/Mg 比例/%碳泄漏/Mg 比例/%碳泄漏/Mg 比例/%松岭林

46、业局 4.04103 5.86 1.09104 10.38 1.491048.59新林林业局 1.46104 21.19 1.92104 18.28 3.3810419.43塔河林业局 1.25104 18.14 1.53104 14.53 2.7810415.96呼中林业局 1.92104 27.77 1.68104 16.04 3.6010420.69阿木尔林业局 7.89103 11.44 8.58103 8.18 1.651049.47图强林业局 7.45103 10.80 9.97103 9.50 1.7410410.01漠河林业局 4.07103 5.90 9.26103 8.82

47、 1.331047.66十八站林业局 1.91103 2.77 1.10104 10.52 1.301047.45韩家园林业局 2.71103 3.93 3.89103 3.71 1.181030.68加格达奇林业局 4.55101 0.07 5.59101 0.05 1.011020.06合计 6.90104 100.00 1.05105 100.00 1.74105100.00 表 7 19982018 年黑龙江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 天保工程净固碳量 Table 7 The net carbon sink generated by Natural Forest Protection Pro

48、ject in key state-owned forest region of Daxinganling,Heilongjiang province from 1998 to 2018 区域 19982010 年20112018 年 合计 净固碳量/Mg 比例/%净固碳量/Mg 比例/%净固碳量/Mg 比例/%松岭林业局 5.521067.494.87106 8.34 1.041077.87新林林业局 8.5410611.577.02106 12.03 1.5610711.78塔河林业局 1.2910717.529.65106 16.52 2.2610717.08呼中林业局 9.6210613.057.01106 12.01 1.6610712.59阿木尔林业局6.871069.325.08106 8.69 1.191079.04图强林业局 6.201068.414.87106 8.33 1.111078.38漠河林业局 6.501068.825.42106 9.28 1.191079.02十八站林业局3.291064.463.55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