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上海剪纸在动画创作中的运用探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16789 上传时间:2024-02-21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3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剪纸在动画创作中的运用探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上海剪纸在动画创作中的运用探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上海剪纸在动画创作中的运用探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45上海剪纸在动画创作中的运用探究张蓥桦 柯玲摘 要上海剪纸作为上海工艺美术的优秀典范,在时代发展中不断探索新形式、提出新思路,近年来推出了相关的动画作品。文章在分析上海剪纸艺术进行动画创作可行性的基础上,探讨了当前在动画中的应用,并提出了将剪纸作品中的场景描绘直接运用、角色造型进行再设计以及将剪纸作品中的色彩风格与动画美术风格相融合的创作思路,以期为上海剪纸的动画创作提供借鉴关键词上海剪纸;剪纸动画;非物质文化遗产;动画创作1.上海剪纸概述及剪纸动画创作概念1.1 上海剪纸概述上海剪纸是在上海多元文化的碰撞中,逐渐形成了自身包容创新的艺术风格与文化内涵。2007 年,“海派剪纸”被上海市人民

2、政府正式列入第一批上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 年,包括海派剪纸在内的“中国剪纸”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和其他地区以省市命名的剪纸项目相对应,“海派剪纸”也由此更名为“上海剪纸”。2010 年其作为中国剪纸的子项目,被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予以保护。本文沿用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名录中“上海剪纸”这一名称。据史书记载,20 世纪 30 年代,上海的剪纸艺人来到市区摆设地摊,向上海市民剪卖鞋花、枕套、门笺、窗花等,内容也多为富有吉祥寓意的实用性图案。这些剪纸艺人大多来自江浙地区,因此,最初上海的剪纸作品也呈现出江南地区剪纸精致秀丽的

3、艺术风格。但这一时期的上海由于开埠通商受到西方文化的浸染,他们的剪纸创作也逐渐融入了上海都市文化特征,推动了上海剪纸的产生与发展。20 世纪 80 年代随着王子淦先生和林曦明先生艺术风格的成熟,上海剪纸真正形成自身特色并在上海工艺美术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共同开创了“海派剪纸艺术”,并将其推上了中国剪纸艺术的大舞台。近年来,在相关部门以及传承人员的努力下,上海剪纸的人才队伍进一步扩大,松江地区剪纸与颛桥地区剪纸等都被纳入其中。上海剪纸之所以能够成为上海工艺美术的典范,是与各地区不同风格的剪纸分不开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产生活的快速转变令上海剪纸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变异,传承人老龄化、传承方式单一等

4、问题日益凸显。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以及多方努力下,上海剪纸取得了一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在创新发展方面也取得了诸多积极成果,近几年陆续推出了上海剪纸相关的动画作品,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1.2 剪纸动画创作概念世界上对剪纸动画最早的记载是 1926 年创作于德国的阿基米德历险记。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是一部剪影动画,其黑白风格与我国剪纸动画大不相同。我国的剪纸动画主要依靠色彩和线条来表现人物和背景,其绘画风格多种多样。1958 年,在我国动画大师万古蟾的带领下,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诞生了我国第一部剪纸动画片猪八戒吃西瓜。他本人曾在 1960 年在光明日报上对剪纸片进行过介绍:“剪纸片这种样式并

5、不是从外国移植来的,而是吸取民间的皮影戏和窗花等传统艺术的精华,结合电影的特殊技术,经过多次试验而成。”他认为剪纸片是独具中国特色的、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23/03461986 年出版的电影艺术词典正式对剪纸片做出了解释,其中使用了万古蟾对剪纸片的说明,认为剪纸片是借鉴了皮影戏和民间剪纸等传统艺术发展而来,属于美术片的一种。此外,还对其表现手法和拍摄方法进行了简要介绍,提到平面雕镂艺术是剪纸片人物造型的主要表现手段,制成平面关节纸偶,吸取皮影戏装配关节以操纵人物动作的经验。环境空间则由绘制的纸片贴在玻璃板上构成前后景。玻璃板之间相隔一定距离以便分层布光,把纸偶放在玻璃板

6、上进行拍摄,将分解动作采用逐格拍摄的方式一一拍摄,最后通过连续放映形成活动的影像。这一说法被之后许多动画相关的书籍所采用,如宫承波主编的中国动画史,纪元元主编的中外动画简史等。但随着二十一世纪计算机技术的兴起,传统剪纸动画依靠人工制作的模式也逐渐转向计算机制作,电脑的全数字化制作使其制作过程更加方便、更加快捷,为剪纸动画提供了新的创作空间。本文中所指“剪纸动画”既包含传统人工制作、拍摄的剪纸动画,也包含当前流行的计算机制作的剪纸风格动画。2.上海剪纸进行动画创作的可行性2.1 动画产业的崛起目前在互联网的推动以及国家对动画行业的大力扶持,中国动画产业已经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形成了动画电影

7、、电视动画以及网络动画多轨同步发展的良好局面,三者共同加快了动画产业的崛起。动画电影方面,前些年上映的大圣归来大鱼海棠让国内观众看到中国动画电影的回归。到 2019 年的白蛇:缘起以及票房超五十亿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将中国动画推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再到 2021 年的现实主义题材的雄狮少年等优秀动画作品让国内观众看到了国产动画的崛起。在电视动画方面,根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关于全国国产电视动画片制作备案公示,2022 年 1-6 月共有 203 部剧目。一大批制作精良、人物形象生动、故事情节有趣的国产动画占据市场,电视动画的发展势头也十分强劲。互联网时代下的网络动画虽受疫情影响,需求量也大幅上升

8、,B 站、腾讯等头部视频平台也纷纷加入了网络动画的创作当中,吸引着全年龄段观众的目光。从动画作品的创作题材来看,动画影片与电视动画的内容已经开始从依赖经典热门 IP 的再创作转向原创剧本的全新创作。新生代动画导演们凭借着原创内容逐渐实现了艺术与商业的对接,肩负起中国原创动画的重任。而网络动画也凭借高人气网文的改编贴近年轻群体,动画作品的题材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涵盖了武侠、悬疑、情感、搞笑等类型,为国产动画注入了新的活力。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虽然中国动画产业起步较晚,成熟度距离日本、美国等国家还有一定差距,但动画产业链的经营模式可以为上海剪纸的动画传承带来有益的启示,为上海剪纸进行动画传承提供

9、更多的可能性。2.2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动画的广泛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优秀文化资源。国家在“十四五”时期提出,要促进文化资源数字化转化和开发利用,推进与数字技术的新形式新要素结合,让优秀文化资源借助数字技术“活起来”,指明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趋势,许多保护组织也已经开始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动画结合的发展之路。例如孔雀公主是一部具有傣族剪纸特色的动画影片,故事改编自傣族民间故事召树屯与楠目诺娜。导演及动画设计是由傣族剪纸德宏州代表性传承人樊涌担任。影片将傣族剪纸与数字动画技术相结合,以民族化的题材内容和独特的剪纸风格动画讲述了傣族传说,充分展现了民族风格特色。该影片也曾在丝路光影国际

10、微视频影展中荣获微动漫单元最佳微动漫奖,为傣族剪纸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动画与剪纸类非遗项目的结合,既能有效推动其图1 樊涌剪纸动画 孔雀公主 视频截图(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号“德宏发布”)47传承与发展,也为动画创作带来了新的启迪。首先,动画与剪纸类非遗项目的结合使剪纸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传播方式更加现代化,吸引更多的年轻力量加入传承队伍中来。其次,动画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结合还使动画影片的内涵更加丰富,为我国创作出富有民族特色的动画影片提供更多的可能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动画的结合顺应了行业发展的需求,也实现了动画与民族文化的良好对接,为我国创作出富有民族特色的动画影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1、3.上海剪纸当前的动画实践随着各项非遗保护工作的开展以及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上海剪纸也在积极探索新时代下传承与创新的新路径,对上海剪纸的动画实践进行了尝试。目前完成的动画实践主要以“守白艺术”为主,或与高校合作,或与其他领域艺术家合作,抑或是独立完成,都可以看作是上海剪纸与动画结合的成功尝试。2017 年,“守白艺术”B 站视频号发布了上海守白文化艺术有限公司与上海大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科普类动画视频纸想对你说。影片时长五分钟,简单讲述了中国剪纸以及海派剪纸的由来、特点以及用处。其中大部分角色造型以及背景并没有体现上海剪纸的风格,只是普通的动画造型,而涉及上海剪纸的部分多为剪纸作品的展示

12、。但其生动活泼的动画形式对上海剪纸进一步的推广与普及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019 年,“守白艺术”与同济大学交互动画创作团队合作,将李守白剪纸作品 上海童谣 长卷制作成动画,搭配上海方言歌曲,生动有趣,获得了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打破了近年来上海在中国民间艺术“工艺美术”项目上无缘“山花奖”的局面。上海童谣本身是一幅长 17 米、高 0.9 米的巨型静态作品,呈现了 100 多位人物形象以及一些动物形象,也展示了老上海的弄堂文化。而后与高校合作制成的动画时长四分钟,通过持续并缓慢平移镜头的方法展现整幅作品,画面中的人物、动物都会作原地不动的循环动作,其他景物也会有小幅度的动态表现,再配以上

13、海方言的童声使得整幅影片趣味十足。2021 年,上海市青文联会长、舞蹈家黄豆豆、上海剪纸传承人李诗忆等人联合创作了跨界作品忆张思德。这部作品的前身是黄豆豆的舞蹈作品,追忆为人民牺牲的张思德同志创作。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他们再次将这部作品改编和升级,与剪纸艺术相融合。使得这部影片带给观众全新的体验。影片全长三分半,背景采用上海剪纸传承人李诗忆的剪纸作品,后期抠像时将人物黄豆豆进行了描边处理,使其更加贴合影片的艺术风格,通过剪纸艺术的结合突破了舞蹈传统的表现形式。虽然这部作品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动画影片,但它通过数字艺术完成了二维剪纸与三维舞蹈的融合,为上海剪纸开辟了新的展示窗口。当前传承人对上海剪

14、纸与动画结合的积极探索,丰富了上海剪纸的表现形式,使得传统的剪纸艺术以崭新的面貌走入当代人民的生活,令其在更大的范围传播。虽然这种尝试对于上海剪纸来说还只是一个开始,但是它预示着剪纸艺术传承发展的新趋势、新潮流。动画的融合将成为上海剪纸创新发展与活态传承的必经之路。4.上海剪纸进行动画创作的应用思路4.1 将剪纸作品中的场景描绘直接运用在上海剪纸作品中,不乏描绘自然风景与生活场景的作品,这些剪纸作品可以直接作为动画影片的背景使用。因此,在动画影片的场景设计中,创作人员可以选取传承人有代表性的剪纸作品,获得授权后,或进行数字技术的处理,制作剪纸风格的数字动画,或直接使用,人工制作剪纸动画,实现剪

15、纸艺术与动画创作的结合。为了使场景设计更加贴合故事剧本,创作人员也可以邀请传承人为动画影片量身定制剪纸作品,让观众直观感受上海剪纸的艺术魅力。在动画影片中,场景设计不但可以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和环境,也是影片中烘托氛围、深化主题和塑造人物形象的有效手段。直接运用描绘场景的剪纸作品作为背景,可以明确地在动画影片中表现出剪纸风格的特征,也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上海剪纸的风格特色,让观众直观地领略到上海剪纸的魅力。比如,上文提到的短片 忆张思德就采用这种应用方法,直接运用上海剪纸传承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23/0348人李诗忆的剪纸作品作为影片中的背景,经过数字技术处理后添加到动画影片的制作中。片中整体

16、的动画场景设计充分吸收了上海剪纸的风格特色,利用颜色的深浅变化体现画面中前后景的空间距离,描绘山川水流的剪纸线条流畅、凝练,增强了画面的视觉效果,使影片呈现出全新的风貌。但在使用剪纸作品作为背景时,也要注意剪纸作品与整体动画影片美术风格的契合度以及背景与人物之间的主次关系。若将剪纸作品生硬添加到动画影片作为背景使用,不但会影响影片的整体效果,也会令上海剪纸陷入不伦不类的尴尬境地。4.2 将剪纸作品中的角色造型进行再设计从剪纸形象到动画艺术形象的转化同样是艺术创作的过程。将剪纸作品中的角色造型进行再设计是指在保留剪纸人物造型特点与程式图案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符合动画规律的转化。制作传统剪纸动画需要

17、人工绘制纸偶,并将其按照角色运动规律进行拆解,再通过安装关节的形式把分开的部分组装起来从而进行动态动作的演绎。同一个人物的不同角度、不同表情、不同尺寸等都要按照动画运动规律来进行剪刻和绘制。而当代制作剪纸风格的动画则需要借助数字技术对角色进行骨骼绑定,通过对其动作的调试使影片达到更加生动流畅的效果。动画影片中的角色造型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存在,它直接影响着一部动画的成败。好的动画角色不但可以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也会更好地诠释剧本,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创作人员将剪纸作品中的角色造型再设计,就是要根据剧本故事重新设计角色的身形比例、五官形态,再通过服饰道具的点缀以及个性化的动作设计来塑造角色,让观众

18、接受这个角色、记住这个角色。因此,在对剪纸作品中的形象进行再设计时,要根据剧本故事对角色进行分析和定位,充分考虑角色性格,从而完成对其造型上的设计以及动作上的设计,使角色的造型具备剪纸风格的同时,符合影片的剧情需要。4.3 将剪纸作品中的色彩风格与动画美术风格相融合动画经历了从黑白影片到今天彩色影片的发展历程,色彩也成为动画影片中十分重要的视觉元素,对角色塑造、推进剧情、丰富画面、表达情感等起到了关键作用。没有了色彩,动画影片的趣味性和感染力也将大大减弱。不同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进程,其人民对于色彩也有着不同的偏好。我国民间艺术色彩斑斓,具有中国浓郁的民族特色。红色一直是中国人最

19、喜爱的颜色,这一点在中国民间剪纸中得到充分体现。大部分地区的剪纸都以红色为主,上海民间剪纸最初就是以红色的单色剪纸为主,发展到今天也呈现出丰富多样的色彩组合方式。将其剪纸作品中的色彩风格融合到动画中,也将创造出与上海剪纸艺术风格相统一的动画影片。在将剪纸作品中的色彩风格融入动画时,首先要符合影片整体的造型要求,关注剪纸作品中的色彩风格与动画影片的题材、造型、风格的和谐,实现两者的统一后再进行构思,根据剪纸作品规划出影片整体的美术风格。结语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自开发剪纸动画以来,凭借强烈的民族特色获国内外大奖无数。历经了数十年,最终不再创作剪纸动画。如今将上海剪纸与动画结合,为剪纸这项古老的民间艺

20、术注入新的活力,使其以更加生动、更加有感染力的形式呈现在世人面前,打开了剪纸艺术传承的大门,也期望能够创作出具有我国民族特色及文化内涵的剪纸动画作品,为我国创作出民族风格的剪纸动画作出新的贡献。注释:1许南明主编:电影艺术词典,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第 599 页。2 习文,季金安主编:上海群众文化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群众文化志,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9 年 8 月。3 颜慧,索亚斌:中国动画电影史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 年 12 月。4钟鼎:新瓶盛陈酿浅析动画中“非遗”传统文化的表现,美术学报2013 年第 4 期,第 88-90 页。张蓥桦 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柯 玲 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教授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