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随其政体,护己侨民:辛亥革命期间美英的护侨决策.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15755 上传时间:2024-02-20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1.5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随其政体,护己侨民:辛亥革命期间美英的护侨决策.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随其政体,护己侨民:辛亥革命期间美英的护侨决策.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随其政体,护己侨民:辛亥革命期间美英的护侨决策.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随其政体,护己侨民:辛亥革命期间美英的护侨决策卢宇扬内容提要辛亥年间,中国民变不断,清廷统治日暮西山,动荡的时局使旅居中国的英美侨民倍感不安。武昌起义爆发后,美国政府准备组织列强“联合护侨”,但该建议遭到英国等传统列强的反对,传统列强担心他国借“护侨”之机侵犯其势力范围。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英美等国纷纷以“护侨”为名向中国增兵,形成心照不宣的在华“军备竞赛”。同时,在护侨问题上各行其是的列强,却在保卫外资铁路问题上实现通力合作。清廷与革命党均提出过保护外国侨民的口号,但因战局激烈而未能实现。英美政府希望中国能有稳定的政府来处理外侨赔偿事宜,这也促使英美支持袁世凯等旧朝实力派官员。关键词 辛亥革

2、命 美英侨民 联合护侨 保卫铁路 侨民赔偿中英五口通商章程 签订以后,数以万计的外国侨民曾在中国居住生活。1911 年,在华外侨总数超过 15 万人。关于辛亥革命前后英美在华侨民的具体人数,学界尚无准确统计。据现有资料,辛亥年间英国在华侨民不少于 10256 人,美国在华侨民不少于 3470 人,仅次于日本和俄国,位列各国在华侨民人数的第三、四。然而,辛亥年间,中国各地民变不断,清廷自身难保,无暇顾及外侨。革命党人向来不受英美列强信任,武昌起义初期,革命军与清军的激烈交战又殃及租界,更加深英美在华侨民的担忧和惊恐。如何保护侨民并维持其在华势力,逐渐成为辛亥革命前后英美对华24美 费正清主编 剑

3、桥中华民国史(上),杨品泉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第 165 页。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英美在华侨民人数只位列第三、四,但日俄两国在华侨民主要集中于中国东北,受革命冲击较大的长江流域,则以英美侨民为多数,因而两国政府对此特别关注。政策的核心考量。从传统外交史的角度讲,关于西方列强承认中华民国政府的研究业已充分,对清廷在清帝逊位前在国际上的主体地位和袁世凯政权的法统继承有较为明确的解释。就辛亥年间英美对华政策而言,学界已从英美“佯示中立”,旨在破坏中国革命的观点,转而认识到英美对辛亥革命的“不干涉”和“中立政策”。不过,前辈学者多从一战前列强“无暇东顾”、清廷“无可救药”、美国“孤立主义

4、”和“门户开放”等角度出发,阐释英美政府对辛亥革命的态度。换言之,已有研究多集中于中外政府间的互动,对英美政府保护其本国侨民的决策探究较少。事实上,英美侨民及其在华利益是影响两国决策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梳理英美两国在辛亥革命前后的护侨决策、护侨行动和侨民赔偿,将中国视为列强争夺与合作的场域,为研究辛亥革命期间的国际关系提供新的面向。一 武昌起义前后的租界危机与护侨需求保路运动发生后,川鄂的动荡局势迅速蔓延至全国各地,从清廷要员到普通民众,均感到大厦将倾前的危机四伏。此种情形下,外国侨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也难以得到保证,报中常见外国侨民遭抢劫等事。依常理而言,外国在华侨民应受中国政府保护。如顾维钧在

5、其 1911 年写作的博士论文中所言:“外人之居住游历内地者,其生命财产之保全,当然唯地方官是赖。”事实上,列强也曾将侨民安全寄托于清廷督抚的保护。美国驻广州领事曾照请保护侨民,其言道:“革党倡乱凡有党人轰动之处,亟须将美国教士及其物业保护,贵督院与本领事应有同情照请分别札饬文武34随其政体,护己侨民:辛亥革命期间美英的护侨决策侯中军:“成立在我,承认在人”辛亥革命期间中华民国承认问题再研究,近代史研究 2012 年第 5 期;杨天宏:清帝逊位与“五族共和”关于中华民国主权承续的“合法性”问题,近代史研究 2014 年第 2 期。廖大伟:辛亥革命时期英国对华政策及其表现,史林 1992 年第

6、2 期;崔志海:美国政府与清朝的覆灭,史林 2006 年第 3 期。张振鹍:清末十年间中外关系史的几个问题,近代史研究 1982 年第 3 期;张小路:美国与辛亥革命,历史档案 1990 年第 4 期。盛端二人之自危,申报 1911 年 7 月 13 日,第 4 版。The North-China Daily News(1864-1951),28 Jun.,1911,p.7.顾维钧:外人在华之地位,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第 200 页。各地方官极力设法保全本国侨民生命财产。”然而,彼时中国正值政权鼎革之际,清廷与革命党均不知自身前途何往,遑论保护外国侨民。武昌起义爆发后,泰晤士报

7、 驻华记者莫理循(G.Morrison)不无戏谑地写道:“今日清廷刚对总督予以褒奖,未曾想总督如今便逃到中国兵舰上,并到外国租界请求英国兵舰保护。同时,他照会总领事,言其不能保证汉口租界的安全,要求英国舰队提供援助。”是日,正住在汉口的英国传教士计约翰(J.Archibald)也在日记中写道:“外国租界的代表通知这里的外国领馆,革命党人已拿下武昌,总督出逃。通知还说,总督已不再能保护外侨安全,所以各国外侨应采取办法保护自己。”在一起“浙江强盗抢掠炮艇武装,占领警察局并枪杀两人”的事件后,英国人做出如下判断:“目前的军队和警察对社会治安毫无用处,他们根本无法保护这里的公民。”上海光复之初,沪军都

8、督陈其美也曾照会各国驻沪领事,敦促各国加强在华自卫能力,其明确讲道:“惟念上海租界辽阔,本军政府现在军事旁午之际,势难代谋,请贵领事即加派警队,格外防护,实为德便。”起义爆发之初,外侨对革命党人的性质甚感忧虑,担心这又是一次排外的义和团运动。计约翰写道:“10 月 16 日,有位外国人在汉阳听到有杀洋鬼子 的喊声。那里驻军很少,一些赖民在肆虐,不时有石块横飞。”彼时住在汉口的 大陆报 英国记者丁格尔(E.Dingle)也认为“租界周围交战双方有 6 万军队,且哪一方对外国人都无好感”。不仅如此,受革命党人与清廷士兵尖锐对立情绪的影响,任何形迹可疑的外国人都会被当作间谍,或遭严加审问,没收财物,

9、或被关押禁闭,驱逐出境。1244近代史学刊(第 28 辑)申报 1911 年 7 月 24 日,第 11 版。“Serious Rising at Wuchang,”The Times,12 Oct.,1911,p.8.英 计约翰:辛亥武昌战守闻见录,余绳龄等译,刘萍、李学通主编 辛亥革命资料选编 第 2 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第 184 页。“The Robbers of Chekiang,”The North-China Daily News(1864-1951),20 Dec.,1911,p.7.沪军都督给各国驻沪领事的照会,上海市档案馆编 辛亥革命与上海 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

10、档案选译,中西书局,2011,第 255256 页。英 计约翰:辛亥武昌战守闻见录,刘萍、李学通主编 辛亥革命资料选编 第 2 卷,第 197 页。英 埃德温J.丁格尔:19111912:亲历中国革命,陈红民等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第 99 页。月初,清军以“刺探情报”罪名抓获一名德国人,他被清军判处死刑,后在多方营救下被送交德国领事馆。经审讯,领事认为此人并未刺探情报,但为避免清军误会,德领事馆还是将其驱逐出境。经过这类事件的影响,各国领事先后对本国侨民的行为做出约束。英国驻汉口总领事葛福(H.Groffe)对英国侨民做出如下规定:“不许任何外国人走出租界凡忽视命令擅出租界者,应由军

11、事当局逮捕。”事实上,侨民即使走出租界,也不能随意行动。莫理循在文章中讲到他乘坐去往汉口的火车在信阳站被清军拦下,不许他们继续前行,因为“政府无法保证外国人的安全”。10 月下旬,革命的战火烧到租界边缘。10 月 16 日,萨镇冰乘炮舰到达汉口时曾保证其海军行动不会危及租界。但这项保证只维持了十天,27日,萨镇冰以“一旦交战必有损及租界之虞”,向“各国军总指挥官”川岛少将要求将各国侨民撤退;革命军都督黎元洪亦向川岛少将要求此事。以其时军事冲突之危急而言,此项要求虽然合理却不易实行。一方面,外侨在撤离过程中缺少沿途保护;另一方面,战争就发生在租界周边。11 月初,清军在大智门十字路口和老高尔夫球

12、场架设十余门大炮,“革命军的炮火要想到达清军的这些炮队,必须穿过英租界,没有射中目标的所有炮弹都落在租界内”。显然,清军视租界为掩体,试图将革命之火烧到侨民身上,借此迫使英美卷入其中,而侨民所面临的危险确实为美英武力护侨提供了依据。早在 10 月 17 日,驻京各国钦使团就因“汉口外国租界在两军交战地带,危险外侨不浅”,决议“通牒北京政府及革命军务设法去此危险”。然而,这种抗议收效甚微,清军允诺却不予照办。两周后,清军便在允诺移54随其政体,护己侨民:辛亥革命期间美英的护侨决策英 计约翰:辛亥武昌战守闻见录,刘萍、李学通主编 辛亥革命资料选编 第 2 卷,第 252 页。英 计约翰:辛亥武昌战

13、守闻见录,刘萍、李学通主编 辛亥革命资料选编 第 2 卷,第 220221 页。“Grave Situation in China,”The Times,23 Oct.,1911,p.8.英 计约翰:辛亥武昌战守闻见录,刘萍、李学通主编 辛亥革命资料选编 第 2 卷,第 196 页。盛京时报 1911 年 10 月 22 日,第 2 版。英 计约翰:辛亥武昌战守闻见录,刘萍、李学通主编 辛亥革命资料选编 第 2 卷,第 220221 页。盛京时报 1911 年 10 月 17 日,第 2 版。英 计约翰:辛亥武昌战守闻见录,刘萍、李学通主编 辛亥革命资料选编 第 2 卷,第 222 页。走大炮

14、的同一位置向革命军开炮,而那里距离英租界不足 300 码,丁格尔认为此事使“英国人在中国人面前丢尽了脸”。接着,英租界后方的清军大炮引起革命军炮兵的特别注意,革命军在汉阳山、武昌城和江边的炮队同时向棺材山上的清军大炮开火,“英租界的所有街道几乎没有不挨到炮弹的,教堂、医院、孤儿院、商行均被攻击,甚至商船和炮艇也不能幸免”。与身处战火之中的汉口外侨相比,其他租界内的外侨更多感受到的是混乱和无序。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的 警务日报 如是记录道:“大批难民在进入租界,还有大批乞丐涌来。”英国媒体将此时的上海租界形象地称作“避难之城”,因为包括总督、巡抚和其他高官在内的大量难民都涌入上海租界。随着战火的持

15、续,在华外侨愈发认识到使战火远离租界乃至于调停战争都是不可能的,他们便将重点放在请求本国政府派兵到中国武力护侨上。9 月初,旅居四川的各国侨民便“因川民争路风潮剧烈,恐有变故,纷纷电请各该国驻京公使设法保护”。武昌起义后,英国领事确实将侨民之诉求告知英政府。然而,11 月 6 日,英国驻华海军总司令却拒绝这类请求,其在电文中称“虽然驻在沿海各通商口岸的英国领事们均要求调派军舰前往他们那里,但由于汉口方面的战事仍在继续中,因此无法同意这些要求”。对此,不明就里的丁格尔认为英国领事的不作为是英侨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这种担忧体现在他的文字中:“租界中的外国人比任何时候都处于更加直接的危险中。在港口停

16、泊的战舰上应有 500 人,然而在危险逼近时,这点力量却相形见绌。”11 月 18 日,英国侨民在汉口租界举行集会。经过讨论,他们给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J.Jordan)发去电报,提出了他们对局势的三点意见并强烈64近代史学刊(第 28 辑)英 埃德温J.丁格尔:19111912:亲历中国革命,第 99 页。英 计约翰:辛亥武昌战守闻见录,刘萍、李学通主编 辛亥革命资料选编 第 2 卷,第 233 页。警务日报 1911 年 11 月 5 日,辛亥革命与上海 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档案选译,第164 页。“The Chinese Problem,”The Times,25 Dec.,1911,p.

17、6.时报 1911 年 9 月 5 日,第 3 版。直到 11 月 28 日,报刊上仍能见到“英使要求政府,各省英人所经营之矿山均须派英兵保护,俾英侨无失所忧”的报道。详见 盛京时报 1911 年 11 月 28 日,第 2 版。辛亥革命与上海 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档案选译,第 284 页。英 埃德温J.丁格尔:19111912:亲历中国革命,第 101 页。要求英国政府派兵护侨。在这封电报中,“汉口英国居民要求派军队保护租界群众集会委员会”写道:“(1)事实是水兵、当地志愿者和警察都未能完好地保护英租界,受保护的范围被降到最低限度。(2)这里并非没有战争,灾难性的战争自从 10 月 27 日发

18、生以来一直持续到现在这里的财产遭到破坏,有关 一切恢复正常 的情景,自从战争爆发以来便一直未出现。(3)我们希望不但英国官方,而且美国、德国、法国、俄国领事都能保证合理地从驻中国的分遣舰队中抽调一些军舰到这里。”二 美英“多国联合护侨”计划的尝试与失败英国侨民的呼声传回英国国内,在英国议会引起激烈讨论。在汉口侨民集会之前,英国驻华海军部已认识到租界形势之危急,但苦于“已无舰船可供调遣”,因而“无论如何也无法派出足够军队来应付此事”。他们建议“同美、日、德、法等有关国家的政府进行会商”,并认为“只要每个国家能派出少量军队,安全即可得到保障”。1911 年 7 月,美国驻华参赞韩慈敏(P.Hein

19、tzleman)首先提出“多国联合护侨”计划。他在发给美国国务院的电报中称:“沿江港口的美国社区规模较小,在发生危及外国人生命财产安全的起义和动乱时,他们完全不能保护自己。因此,我认为指示我国驻这些港口的领事与他们的英国同僚合作,以便为保卫这些定居点的一致行动做出安排是最合适的。这些定居点的美国居民无疑会从国际防卫计划中受益在任何保卫这些定居点的国际协同计划中,外国军人在长江上的分布是最为重要的因素。”随后,韩慈敏给国务院附上英国驻华公使馆给美国驻华公使馆发的备忘录,其中写道英国正在考虑一项“在发生涉及外国人生命危险的骚乱时,可以保卫长江港口国际定居点”的计划。显然,英国此时也有“联合护侨”的

20、打算。但是,韩慈敏的电报发出后便石沉大海,直至 9 月 27 日才得到美国国务院的回复。在回信中,美国代理国务卿威尔逊(H.Wilson)通知美驻华公使74随其政体,护己侨民:辛亥革命期间美英的护侨决策英 埃德温J.丁格尔:19111912:亲历中国革命,第 102104 页。辛亥革命与上海 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档案选译,第 284 页。The American Charg dAffaires(Peking)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25 Jul.,1911,Papers Rela-ting to the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21、States(以下简称 FRUS),Washington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19,pp.161-162.馆:国务院已批准美英当局进行全面合作,采取一致行动保卫两国侨民的定居点。英美两国有此类思想绝非偶然,两者在此前的在华活动中有过密切合作。保路运动爆发时,驻重庆的英国领事就曾“暂时兼摄美领事”,并下令“英美侨民出境就近处暂避”。此外,时任美国总统塔夫脱(W.Taft)倡导“用大国之间的相互合作代替权力政治下的破坏性竞争”。这种“大国合作”理念在“联合护侨”计划中得到了体现。武昌起义爆发初期局势不明,美国政府秉承西方大国联合行动的思想,寻求与其他国家的协

22、作,将这些国家的在华侨民集中于开放港口。在美国国务院发给美国驻中国公使及驻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日本和俄国大使的电报中,国务卿诺克斯(P.Knox)提到:“鉴于中国目前动乱的严重性,本政府建议各国通知正在受影响地区的国民集中到外国军人容易到达的开放港口。在采取这样的行动之前,本政府希望确定你所派驻的政府是否同意我们的意见,以及在这种情况下是否需要各国共同采取进一步措施来保护各国利益。”然而,美国的计划并未得到欧洲传统列强的支持。对于诺克斯的建议,美国驻法大使首先回复称:“法国政府认为目前的情况不值得采取美国建议的行动,没有证据表明对外国人有危险。”持此意见的还有意大利政府,其“不倾向于采取

23、任何措施”。此外,曾试图与美国合作的英国在此时也转变态度。英国认为当保路运动爆发时,在重庆采取类似的步骤就遇到很大困难,“而目前正在进行的运动并没有反外国人的特点”。认为外国人留在原地所冒的风险,不足以证明将他们大量迁往港口所带来的费用和不便是合理的;此外,中国政府很可能不愿承担保护传教士财产的责任,如果84近代史学刊(第 28 辑)The Acting Secretary of State to the American Charg dAffaires,27 Sep.,1911,FRUS,p.162.时报 1911 年 9 月 17 日,第 3 版。王立新:踌躇的霸权:美国崛起后的身份困惑与

24、秩序追求(19131945),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第 22 页。The Secretary of State to the American Ambassadors to France,Germany,Great Britain,Italy,Ja-pan and Russia,and to the Minister to China,14 Oct.,1911,FRUS,p.162.The American Ambassador to France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16 Oct.,1911,FRUS,p.163.The American Charg

25、dAffaires at Rome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25 Oct.,1911,FRUS,p.164.他们离开,其财产可能蒙受损失。英国的政策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革命党人对外策略逐渐明确的影响。孙中山在 10 月下旬的 通告各国书 中写道:“三、满政府于我军未起事以前关与各国之租界,一律保全。四、居留中国之外人及其财产,担任切实保护。”此后,革命党人在各地均发表声明称会保护当地外国侨民。胡汉民在 致北京公使团电 中表示:“广东军政府经已成立,各国留粤商民,现已极力保护,地方安谧。”此时,如果按美国的方案联合撤侨,既是对革命党人的不信任,容易激化矛盾,也可能在迁

26、徙过程中引发更大的混乱。11 月中旬,英国政府撤销对孙中山进入香港的禁令,并强调“局势已大为改变,目前排斥他似乎不仁,且可能亦属不智”。不过,美国的“联合护侨”计划得到新兴列强的支持。美国驻德大使馆回复诺克斯道:“德国政府倾向于同意你的意见,谨慎的做法是不公开宣布,因为公开集中侨民可能会惊动中国政府和激怒当地居民。目前的形势不需要列强采取在中国水域集结战舰之外的行动。”德国在中国的传统利益范围是山东半岛,在长江流域并无任何优势和特殊地位。其提出可以集结战舰至长江流域,本意应不局限于保护侨民,也有借此扩大势力范围之嫌。此时的列强正处于激烈的军备竞赛之中,如何在海外掠夺资源以保证其优势地位成为各国

27、关注的重点。此种联系并非空穴来风,传统势力范围同样不在长江流域的日本也对派遣军舰格外关心。“日本政府对美国关于集中侨民的可取性不能形成意见。但日本正考虑再派三艘装有无线设备的轻型炮艇到长江,以便在汉口和上海之间建立快速通信。为此,至少每 100 英里必须有一艘炮艇。”日本借武昌起义后长江流域的紧张状态,以保护侨民为由,向长江流域渗透其军事力量,既可担道义行动之名,又可避列强阻挠之实。显然,传统列强希望维持现状不变,而新兴列强意图通过护侨改变在华军事格局。94随其政体,护己侨民:辛亥革命期间美英的护侨决策The American Ambassador to Great Britain to th

28、e Secretary of State,20 Oct.,1911,FRUS,p.164.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等编 孙中山全集 第 1 卷,中华书局,2017,第 582 页。大汉热心人辑 广东独立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东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 广东辛亥革命史料,广东人民出版社,1981,第 142 页。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编 辛亥革命史资料新编 第8 卷,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第104 页。The American Ambassador to Germany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17 Oct.,1911,FRUS,p.164.The Amer

29、ican Charg dAffaires at Tokyo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16 Oct.,1911,FRUS,p.163.在列强的回复中,俄国的态度变化最为显著。起初,俄国支持美国的提议。10 月 16 日,美国驻俄国圣彼得堡代办回复美国国务院,转达俄国意见:“俄国虽然在那些区域没有传教士,商人也很少,但将所有外国人集中在可到达的港口是非常可取的。”然而,10 月下旬,俄国突然转变态度称:“由于没有外国侨民伤亡的报道,俄国方面认为不宜做其他干涉。”俄国态度的转变是有迹可循的,其对领土的渴望矢志不渝。正如保罗肯尼迪(P.Kennedy)所言:“4 个世纪以来

30、,俄国一直向西部、南部和东部扩张,尽管受到挫败,也没有任何要停止的迹象。”1911 年初,俄国向清廷提出俄人可于蒙古和长城以北的中国境内自由居留等六条要求,被清廷拒绝,两国关系因此陷入僵局。10 月,俄国与清廷勘定边界,清廷希望勘界之事速定,既可修复两国关系,也可腾出精力专心镇压革命运动。驻俄特使陆征祥在 11 月 1 日发给清廷外务部的电文中说道:“外部据称界务开议二年,政府切愿速结所指界线如不以为然,可由华员将所争所议尽头处另图指告俄员,彼此不难和衷商定。”受困于内忧外患的清廷迫切希望尽快解决与俄国的边界勘定,对边界定位并非锱铢必较。俄国知晓清廷统治者心理,只要不在此时做出挑衅清廷的举措,

31、勘界之事必可获利,乐享其成。而且,只有“支持清王朝从而使其苟延残喘”,才能达到勘界获利的目的。令人意外的是,美国驻华公使馆的意见与俄国殊途同归。与俄国更多考虑勘界利益而放弃联合行动不同,美国驻华使馆认为集中侨民到港口的政策存在实际执行的困难和沿途的风险。在 10 月 26 日美国驻华参赞卫理(E.Williams)发给诺克斯的电报中,有对中国局势的详细分析:“美国人散布在中国各地。他们中的许多人要经过一个月或更长时间的行程才能到达港口,而且在整个国家都处于动荡的状态下,那些住在遥远地方的人最好留在他们熟悉的地方,而不是集中到达港口。鉴于冲突双方都急于保护外05近代史学刊(第 28 辑)The

32、American Charg dAffaires at St.Petersburg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16 Oct.,1911,FRUS,p.163.The American Ambassador to Russia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26 Oct.,1911,FRUS,p.165.美 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15002000 年的经济变革与军事冲突(上),王保存等译,中信出版社,2013,第 241 页。黄季陆主编 中华民国史料丛编民立报 第 4 册,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69,第842 页。使俄陆征祥致外部黑省勘界事俄

33、外部称宜和衷商定电,王彦威辑,王亮编 清季外交史料清宣统朝外交史料 卷 23,外交史料编纂处,1935。章开沅、林增平主编 辛亥革命史(下),东方出版中心,2010,第 1141 页。国人和他们的利益,他们对美国人进行攻击的可能性较小。此外,外国人普遍涌向港口会引起恐慌。”美国政府与其他列强交换意见后,最终放弃了“集中侨民,联合防卫”的计划。虽然此项计划因遭普遍反对而没有实施,但这种尝试依然可被视为列强为共同利益谋求合作的典型案例,与传统认知中一战前列强的剑拔弩张有所不同。三 辛亥年间英美的护侨行动、军备竞赛与保卫铁路自 辛丑条约 签订以后,列强军队便长期驻扎于各国在华租界附近,即使在动荡的辛

34、亥年间也是如此。计约翰在其日记中提到,英、美、德、日在汉口港内泊有 5 艘炮舰,所有炮舰均处于升火状态。但是,如此规模的军事力量还是不能带给外国侨民足够的安全感,他们对革命和动乱充满恐惧。10 月 26 日,德国士兵首先在汉口登陆。英国驻华海军总司令在 11 月3 日发给英国海军部的电报中明确讲到上海租界的紧张局势,声称长江其他口岸已无军力维持上海租界之安全。附件中提到:“叛军业已攻占上海吴淞炮台,他们已将制造局的武器和弹药分发给他们的部下,这件事肯定会引起麻烦。我深信不久就会有人请求派兵登陆,因美、法两国水兵早已登陆。如果我巡洋舰水兵登陆的话,舰队将丧失战斗力。”这封电报受到英国政府的高度重

35、视。仅仅四天后,英国海军部便致函外交部称:“现应下令香港驻军做好准备及安排妥运输工具,以便能立即调往上海补充军舰上那些需要登陆的水兵。但在香港军队抵达上海以前,那些水兵只有在紧急需要时才准予登陆。”由此可见,英国政府在侨民集会请求保护之前便已决定调兵前往,只是其登陆的条件“较为苛刻”,即在“紧急需要时”才能行动。但在华侨民和英国政府对“紧急状态”的理解并不相同,从而造成侨民对政界的不满。15随其政体,护己侨民:辛亥革命期间美英的护侨决策The American Charg dAffaires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26 Oct.,1911,FRUS,pp.165-

36、166.英 计约翰:辛亥武昌战守闻见录,刘萍、李学通主编 辛亥革命资料选编 第 2 卷,第 185 页。“The German Landing At Hankau,”The Times,27 Oct.,1911,p.6.辛亥革命与上海 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档案选译,第 284、287 页。辛亥革命与上海 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档案选译,第 286287 页。面对愈发混乱的局势,英国议会展开激烈讨论。英国议员福雷斯特(D.Forest)询问外交大臣格雷(E.Grey):“政府能否向下议院保证,军队并未在中国领土登陆并试图干涉中国的国内纠纷。”对此,格雷和负责外国事务的副外交大臣阿克兰(F.Acland

37、)回复道:“英国政府将继续限制英国军队在中国的行动,但他们的存在可以保护英国人的生命和财产。在有关国家的船只不在现场的情况下,也可以保护其他外国人的生命和财产。”革命的确使英国在华侨民的资产受到严重冲击,但部分议员认为在混乱的状态下,英国派遣大量军舰前往中国会给英国带来更大的消耗和损失。彼时,英国正值自由党政府执政,自由党政府秉持“自由主义”,要求英国人更多地承担起道义责任而非一味追求帝国霸权。对派兵护侨的争论正是英国政府转型期间内部存在分歧的反映,保守派议员不希望英国卷入中国革命,但英国驻华武官倾向于在中国维持军事存在以保护英国侨民。对此,格雷在实际决策中采纳了英国驻华武官的意见。11 月

38、7 日,他在致朱尔典的电报中陈述了英驻华海军司令关于“水兵登陆将使舰队丧失战斗力”的观点,但表示香港驻军会积极待命,如果发生紧急情况,水兵将会在上海登陆。朱尔典回电表示:“革命军当不致蓄意干涉各租界。调遣外国军队进行登陆并占领租界,要比派驻一二艘军舰更易激怒中国人,但派驻军舰已能起到相当大的威慑作用最好立即派一艘或几艘军舰前来。”自中英 天津条约 签订以来,英国船只在中国内河航行已司空见惯。“使用或至少是威胁要使用外国炮舰的行动,在 19 世纪后半期时有发生的 教案 中,是常见的现象。”但派兵登陆无异于又一次“庚子事变”,会极大地刺激中国民众的内心。对中国颇为了解的朱尔典深谙此道,因此更倾向于

39、只派军舰威慑。因在华侨民不断要求派兵且事态紧急,英国外交部未等朱尔典回复,便于 11 月 8 日致电英海军部,要求立即下令香港驻军做好增兵上海的准备25近代史学刊(第 28 辑)China Squadron,8 Nov.,1911,Vol.30 cc.1631-2,HC Deb,Hansard(House of Commons).汉萨文件:英国国会下议院辩论记录。汉萨文件原藏于英国国家档案馆(The National Ar-chives of United Kingdom),现已全部数据化,网络资料地址:https:/api.parliament.uk/his-toric-hansard/in

40、dex.html。“Protection of British Subjects,”The North-China Daily News(1864-1951),20 Dec.,1911,p.7.钱乘旦主编 英帝国史 第 7 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19,第 16 页。辛亥革命与上海 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档案选译,第 288、289 页。美 费正清主编 剑桥中华民国史(上),第 169 页。并安排好运输工具。11 月 10 日,海军部给外交部复函并说明香港驻军的准备情况:“香港陆军当局现正集结下列军队待命,以便在需要时能立即调往上海,其中包括工程兵 40 名,炮兵 80 名,英国步兵 350 名,

41、土著步兵 150名,上述军队携有 4 挺马克沁机枪和 4 门山炮。”这些军队确实在不久之后发挥作用,身在汉口的计约翰在日记中写道:“12 月 14 日,英军的约克郡轻步兵乘广胜(Kwong Sang)轮抵达这里,他们是因为当地英国人的不安而来加以保护的。英国侨民要求派一个营的兵力,但当局认为 162 名官兵的一支部队就足够了。这个人数包括 25 名炮兵,20 名机械兵,两尊 10 磅的炮及各种弹药装备。”从调往汉口的士兵人数可以看出,英国政府对冲突最为激烈的武汉三镇的英国侨民极为重视,这其中或有“汉口英国居民要求派军队保护租界群众集会委员会”渲染了危难局势的因素。在“联合护侨”计划失败后,美国

42、政府的进一步决策晚于英国。直至11 月 21 日,美国驻华公使嘉乐恒(W.Calhoun)才给诺克斯发电报称:“如今无法无天的情况增多,似乎要求我们的公民尽可能地普遍迁往军舰可以到达的港口。”然而,这封电报发出后没有得到立刻回应,美国政府犹豫不决。11 月 28 日,嘉乐恒再向诺克斯求援,要求增加 70 名海军陆战队队员。当天下午,诺克斯便批准了嘉乐恒的请求:“美国政府承认 1901 年议定书规定的权利所带来的义务,并将在马尼拉时刻准备 5002500 人,以便在短时间内迅速派遣。”美国对华政策转变的主要原因是日本于 11 月 23 日决定向中国增兵。日本外务大臣在致日本驻华盛顿代办的电报中说

43、道:“日本政府决定增加在北京附近的使团警卫然而,考虑到英国和法国在天津已经有足够的兵力,而俄国最近又在那里增加了 200 人的兵力,日本决定这次在北京增兵的同时增加在天津的兵力。这是因为日本目前在华北的兵力很少。”事实上,彼时在华的约 26000 名外国士兵和警察中,有 19000 名日本人,其总兵力远超35随其政体,护己侨民:辛亥革命期间美英的护侨决策辛亥革命与上海 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档案选译,第 288、289 页。英 计约翰:辛亥武昌战守闻见录,刘萍、李学通主编 辛亥革命资料选编 第 2 卷,第 252 页。计约翰所记的“机械兵”,应是英海军部电报中的“工程兵”。The American

44、 Minister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21 Nov.,1911,FRUS,pp.166-167.The American Minister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28 Nov.,1911,FRUS,p.168.The Secretary of State to the American Minister,28 Nov.,1911,FRUS,p.168.The Japanese Minister for Foreign Affairs to the Japanese Charg dAffaires at Washington,und

45、atedTranslation,undated,handed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 on Nov.27,1911.,FRUS,p.167.其他列强。而且,日本外务大臣在电报中着重强调的并非日本在华侨民遭受何种程度的危险,而是英、法、俄各国兵力对比,日本借护侨之名扩大其在华军事力量的目的昭然若揭。肯尼迪认为日本所处的更为靠近中国和朝鲜的地理位置是其崛起的关键。但日本在华势力范围主要集中于东北,作为后发国家,其军事扩张长期受到英、法、俄等传统列强的抵制。因此,辛亥年间中国混乱的局势就成为日本在华军事南扩的理由,此举既巩固日俄战争后日本的优势地位,也为其数年后的军事行动

46、埋下伏笔。而日本将在中国增兵的消息无疑催化了美国的增兵决策,各国继而展开了在中国增兵的“军备竞赛”。这种“军备竞赛”与列强在欧洲的行动遥相呼应,共同组成了一战前国际格局的基本特征。在革命中受到冲击的还有由内地通往港口的铁路线。“通过它们的几个贷款契约的规定,英国的投资者实际上控制了京沈线(600 英里)和沪宁线(204 英里)。”这些铁路在辛亥革命期间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10 月底,英国媒体报道清军士气低落,如果没有外国人管理,就很难阻止铁路工作人员的离职,所以汉口铁路和从北京南下的铁路沿线均一片混乱。11月初,北京城内出现骚动,为避免京沈线的利益受损,英国公使馆考虑派兵保护铁路。类似的情况也

47、出现在上海。11 月 4 日,沪宁铁路总管濮爱德(A.Pope)请求英政府给予保护并要求占领上海站,他说该站系英国人的利益。英国驻沪总领事法磊士(E.Fraser)同意保护车站财产,并为此从西虹口捕房调来巡捕看管车站。嗣后,在工部局总董及警备委员会主席的同意下,由两队万国商团把巡捕替换下来。在革命军要求接管车站时,濮爱德要求他们撤回。随即,法磊士将保护铁路的计划告知朱尔典,朱尔典立即45近代史学刊(第 28 辑)美 费正清主编 剑桥中华民国史(上),第 164 页。美 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15002000 年的经济变革与军事冲突(上),第217 页。值得一提的是,在传统世界史与中国史研究较

48、为独立的情况下,少有学者将一战前欧洲列强的“军备竞赛”与辛亥革命后的中国局势联系在一起。事实上,中国是列强“军备竞赛”的重要场域。关于列强派兵保卫铁路的问题,前辈学者已有论述,详见廖大伟 辛亥革命时期英国对华政策及其表现,史林 1992 年第 2 期。但本文从各国联合行动角度出发,与“保护侨民”行动形成对照,突出英美在华的联合行动及其重在保护实际利益的特点。美 费正清主编 剑桥中华民国史(上),第 228 页。“The Chinese Government and the Rebellion,”The Times,27 Oct.,1911,p.7.“The Revolution in Chin

49、a,”The Times,6 Nov.,1911,p.9.警务报告,辛亥革命与上海 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档案选译,第 6 页。回复并批准了这一计划,并表示:“我们的措施是完全公正的,其目的只是为了保卫一个拥有大量英国资金的企业,以及保护与火车站毗邻的公共租界英国人的生命和财产而已。”事实上,在镇压革命的过程中,清廷就是使用铁路运送大炮和弹药,但因不属英国控制,所以没有受到阻止。11 月 4 日,上海光复。11 月 7 日,沪军都督府成立。革命军完全控制了上海,清廷的上海道台刘燕翼躲进公共租界洋务局。英国此时的举动颇为微妙,他们一方面为刘燕翼等清廷官员提供保护,另一方面又要求他们不得以政府官员的名

50、义行使职权。上海局势明朗后,法磊士希望将火车站交给革命军,朱尔典并不同意,但法磊士综合考量实际情况,还是将万国商团撤出,将沪宁铁路车站交给革命军。朱尔典对此非常不满,他说:“如欲重新占领并坚守该车站,其所需军队要比现在可用的兵力多得多。”其实,彼时驻扎上海的万国商团规模已达 1046 人,到 1912 年又增至 1095人。换言之,如果以单纯“护侨”为目的,这些兵力已经足够。但朱尔典的野心不止于此,他想要的是革命党人完全不得染指列强在华的既得利益。朱尔典明确表示:“如叛军取代清朝政府,无论如何也不能影响公共租界的地位。如果有人企图用暴力来改变租界的行政机构,那就必须以外国军事占领来对付之。”随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