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际贸易的基本分类 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同其它国家或地区进行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一些岛国如英日也常用“海外贸易”(Oversea Trade)这一概念。包括货物与服务的对外贸易称其为广义对外贸易,不包括服务在内则称其为狭义对外贸易。 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是指国家之间商品和劳务(Goods and Services)的交换活动。有形贸易(Visible Trade):实物商品的进出口。 “有形商品贸易”(Tangible Goods Trade)、货物贸易(Goods Trade)。无形贸易(Invisible Trade),指
2、一切不具备物质自然属性的商品或称无形商品的国际交换活动,包括运输、保险、金融、旅游、技术转让等劳务的提供与接受以及其他非实物形态的进出口。 总贸易体系(General Trade)又称一般贸易体系,是以货物通过国境作为统计对外贸易的标准。凡是进入本国国境的货物一律记为进口,称为“总进口”(General I);凡是离开本国国境的货物一律计为出口,称为“总出口”(General E),两者之和为总贸易额。 专门贸易体系(Special Trade)又称特殊贸易体系,以关境作为统计对外贸易的标准。例如保税区和自由贸易区的存在使国境要大于关境,而几个国家结成关税同盟,对外统一征收关税,内部则自由贸易
3、互免关税,此时关境要大于国境。 一般贸易:国境内企业单边进口或单边出口货物的交易形式,但投资设备、捐赠等除外。 加工贸易:国内企业从境外进口全部或部分原辅材料、零部件、元器件、配套件、包装物料等,经加工或装配后,将成品或半成品复出口的交易形式。该项业务主要包括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两种贸易方式。 出口贸易:又称输出贸易(Export Trade)是指本国生产或加工的商品输往国外市场销售。从国外输入的商品,未在本国消费,又未经本国加工而再次输出国外,称为复出口或再输出(Re-Export Trade)。 进口贸易:又称输入贸易是指将外国商品输入本国市场销售。输往国外的商品未经消费和加工又输入本国,称
4、为复进口或再输 过境贸易:又称通过贸易,某种商品从甲国经乙国输往丙国销售,该商品的输入和输出对乙国而言即为过境贸易(Transit Trade)。、直接贸易:货物生产国将货物直接出口到消,消直接进口生的货物时两国之间发生的贸易,即由进出口两国直接完成的贸易。 间接贸易:商品生产国不直接向消费国出口,商品消费国也不直接从生产国进口,而经由第三国商人来完成贸易。转口贸易:商品生产国和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的贸易,对第三国而言就是转口贸易(Entrepot Trade)。自由结汇贸易:以货币作为清偿工具的国际贸易,又称现汇贸易(Cash Liquidation Trade) 易货贸易:不以货币为媒介,
5、直接以货物相交换的国际贸易。 水平贸易(Horizontal Trade):经济发展水平比较接近的国家之间开展的贸易活动。垂直贸易(Vertical Trade):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国家之间开展的贸易活动。陆海空邮购多式联运贸易对外贸易的特点 :对外贸易比国内贸易困难:1语言不同2法律风俗习惯不同3贸易障碍多于国内贸易4市场调查困难5交易接洽技术困难多。 复杂:1各国的货币与度量衡差别很大2商业习惯复杂3海关制度及其他贸易法规不同4国际汇兑复杂5货物的运输与保险。风险大:1信用风险2商业风险3汇兑风险4运输风险5价格风险6政治风险。对外贸易额(Value of Foreign Trade)是以金
6、额表示的一国的对外贸易,又称“对外贸易值”,用以说明一国对外贸易的总规模。 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国从国外进口商品的全部价值,称为进口贸易总额或进口总额。国际贸易额世界各国的出口总额之和 贸易差额(Balance of Trade):一国一定时期内(常一年)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间的差额,用以表明一国对外贸易的收支状况. 对外贸易依存度又称对外贸易系数(Ratio of Dependence on Foreign Trade):一国的对外贸易额占其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它是反映外贸在一国国民经济中所处地位的重要指标。对外贸易商品结构(Composition o
7、f Foreign Trade):一定时期内(常为一年)各类商品进出口贸易在一国进出口贸易中的构成。国际贸易的基本特点 一、广泛性:市场空间、信息传递、法律适用、贸易障碍、交易接洽;二、风险性:自然风险、社会风险;三、复杂性:贸易结算复杂、海关制度严谨、运输手续繁多、商业习惯多样。一、国际贸易利益:直接与间接的双重性,现实与未来的关联性;利益获取与代价付出的普遍性,利益分配与利益落实的实践性;二、国家的贸易利益:社会成本利益;社会价值利益; 贸易环境利益;经济增长利益。三、企业的贸易利益:生产效率的提高;企业利润增加;产品周期的调节;企业规模的调整。四、国民的贸易利益:满足国民需求偏好、增加劳
8、动就业、 提高国民的生活水平、国民素质的提高。国际贸易的整体结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与知识产权贸易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地位。国际货物贸易的分类:初级产品(Primary Product):食品和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饮料及烟草、非食用原料、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以及动植物油脂等产品。工业制成品(Industrial Finished Products):化学品及有关产品、各种原料制成品、机械及运输设备、杂项制成品以及没有分类的其他产品。 服务贸易的方式:跨境交付;境外消费(Consumption Abroad);商业存在(Commercial Presence);自然人流动国际技术
9、贸易(International Technical Trade):在不同国家之间所发生的技术转让交易活动。知识产权贸易Trad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狭义的知识产权贸易是指以知识产权为标的的贸易,知识产权的国际贸易内容是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的交易,其表现形式多为国际技术贸易,主要包括知识产权许可贸易,知识产权转让贸易,技术咨询与服务,与合作生产、工程承包相结合的技术贸易,与投资相结合的技术贸易等内容。广义的知识产权贸易,是指既包括以知识产权为标的也包括含有知识产权的产品(知识产权产品、知识产品),特别是附有高新技术的、高附加值的高科技产品。国际分工
10、: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即两个或以上的国家将原来一国在生产活动中所包含的不同职能的操作分开进行。 国际分工的形式:(一)垂直型vertical。(二)水平型horizontal。 (三)混合型compound垂直型与水平型混合起来的国际分工。 国际分工的理论依据: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需求偏好相似说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绝对优势理论absolute advantage(地域分工说):一个国家生产同一单位的某种商品所使用的资源少于另一个国家同类商品的生产,这个国家在这种产品的生产上就具有绝对优势。(亚当斯密:1776国富论the wealth of nations)优
11、势:(1)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2)用本国优势的产品去换来本国劣势的产品。主张自由贸易,反对国家对对外贸易的干预:优化资源配置比较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1817政治经济学和赋税原理):一个国家生产同一单位的某种产品的比较成本相对低于另一个国家,这个国家在这种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要素禀赋理论(HO理论):(1)每个国家应该利用它的相对丰富的生产诸要素(土地、劳动力、资本等)从事生产,就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利用它的相对稀少的生产诸要素从事商品生产,就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因此,每个国家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体系中应该生产和输出要素禀赋丰裕的商品,输入要素禀赋稀缺的商品。(2)国际贸易的直接原
12、因和直接基础是价格差别(3)不同商品生产中需要不同的生产要素配置。(4)商品贸易的趋势是消除工资、地租、利润等生产要素收入的国际差别。产业内贸易理论intro-industry(20世纪70年代格鲁贝尔):一个国家同时出口和进口同种产品以及同一产品的中间产品。出现产业内贸易的原因: (1)同类产品的异质性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基础。 (2)自然条件的差异是造成产业内贸易的直接原因。 (3)获得规模效益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原因。 (4)经济发展水平的相似性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制约因素。 需求偏好相似说 1.企业生产的决定因素不是成本而是需求和市场。2.出口市场的形成是因为与国内市场有着相似优势。3.人均
13、收入水平决定需求偏好和需求结构,而需求偏好和需求结构又决定贸易关系。4.进口国通常会成为下一个出口国。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品生命不同阶段决定生产与出口该产品的国家转移理论。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的基础:(一)国际分工影响着国际贸易的发展速度; (二)国际分工影响着国际贸易的地区分布;(三)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 (四)国际分工影响着国际贸易利益的分配; (五)国际分工的发展使世界经济生活不断国际化;(六)国际分工的发展使贸易方式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影响国际分工发展的因素:(一)社会生产力(决定性因素); (二)自然条件是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三)人口、劳动规模和市场制约着国际
14、分工的发展; (四)资本国际化是国际分工深入发展的重要条件; (五)国际生产关系决定了国际分工的性质; (六)上层建筑推进和延缓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 营销渠道l国际贸易中心的类别与分布:1)国际博览会。(2)商品交易所。(3)国际商品拍卖中心。(4)服务性国际贸易中心。2世界运输网:海运航线港口铁路干线航空线公路网河道和管道运输构成。3世界市场上的销售渠道。4世界市场信息网络 循环经济: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传统经济: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循环经济在经济活动中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上: 1、企业层面
15、(小循环);2、区域层面(中循环);3、社会层面(大循环)。 21世纪国际分工的特点:一、经济全球化促进国际分工;二、信息网络化改变国际分工;三、物流现代化加速国际分工;四、服务贸易扩大国际分工; 五、技术贸易转变国际分工; 六、循环经济约束国际分工;第一产业(First Industrial)农业(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第二产业(Second Industrial)工业(采掘工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和建筑业)。第三产业(Third Industrial)我国为两大部门:流通部门、服务部门。国际产业转移,是指各国之间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和相互转化、整合的过程。 产业集群
16、,是指在某个特定领域内相互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专业化培训、教育、信息和技术支持等 国际产业转移的特点(一)国际产业转移的主体日益鲜明。跨国公司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体。(二)国际产业转移的方式和理念多重并举。跨国企业之间收购和兼并,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方式。(三)国际产业转移在区域经贸集团内不断壮大。(四)国际产业转移的结构向专业和深层次发展 (五)国际产业转移的规模与速度逐步扩大 一、博弈论(对策论,赛局理论):一些个人、团队或其他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约束下,依靠所掌握的信息,同时或先后,一次或多次,从各自允许选择的行为或策略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并从
17、中各自取得相应结果或收益的过程。二、规模经济贸易学说Economies of Scale and Trade Theory(20世纪70年代末: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是以企业生产中的规模经济和世界市场的不完全竞争为基础,解释战后增长迅速的工业国之间的和相同产业之间的贸易理论。国际市场的竞争是不完全的: 不完全竞争即垄断竞争(Monopolistic Competition),是一种垄断和竞争并存的市场结构。三、重叠需求理论,是从两国的需求结构与收入水平来研究相互之间密切关系的贸易理论。如果两个国家人均收入水平越是接近,彼此需求结构的重叠部分就越大,因而两国的贸易关系就越密切,
18、国际贸易往往会在收入水平相当的国家间展开。 五、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指政府通过鼓励特定产业产品的出口或限制其进口来达到改善经济成效的政策体系。六、不完全竞争市场:在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结构中,各国如何制订国际贸易政策的理论。现代国际贸易新理论:一、博弈论 二、规模经济贸易学说 三、重叠需求理论 四、技术差距理论 五、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 六、不完全竞争市场下的贸易政策理论 地区经济集团发展的实践:欧洲经济同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中美洲共同市场,安第斯集团,南方共同市场,澳新更紧密经济关系贸易协定,东南亚联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非洲联盟地区经贸集团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一)地区经贸集团对成员国经济贸易的积
19、极影响 1地区经贸集团促进了集团内部贸易的增长。 2地区经贸集团促进了集团内部国际分工和技术合作。 3地区经贸集团促进了集团内部的贸易自由化。4地区经贸集团提高了集团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和谈判力量。 (二)地区经贸集团对世界经济贸易的消极影响 1地区经贸集团对集团外国家产生一定的排它性。 2地区经贸集团加强了国际贸易中的不平衡发展。 3地区经贸集团加强了集团内部资本的集中和垄断。国际资本移动的主要形式(一)对外直接投资:一个国家的投资者输出生产资本直接到另一个国家的厂矿企业进行投资,并由投资者直接进行该厂矿企业的经营管理。形式:(1)外商独资企业(2)合资企业 (3)BOT(Build-Oper
20、ate-transfer)投资方式:建设运作转让(二)对外间接投资:包括证券投资和借贷资本输出跨国公司在国际资本移动中的作用跨国公司: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企业以本国为基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世界各地建立子公司和分支机构,从事国际化生产和经营活动。三个要素:1.跨国公司是一个工商企业,组成企业的实体必须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从事经营活动.2.企业有一个中央决策体系,有共同的政策,其政策应反映企业的全球战略目标和战略部署.3.企业各构成实体分享资源、信息,同时分担责任。 跨国公司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1跨国公司的发展促进了国际贸易总额的增长。 2跨国公司发展改善了国际贸易商品结构。 3跨国公
21、司影响了国际贸易的地区分布。 4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投资总量增长。 5跨国公司促进了国际技术贸易的发展。 6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影响世界市场价格变动的因素:(一)商品的供求状况 (二)垄断对世界市场价格的影响 (三)国家和国际协定对世界市场价格的影响 (四)其他因素:商品质量、包装、交货期、付款条件等。 世界市场的具体价格种类:(一)实际成交价格 (1交易所价格2拍卖价格3开标价格 4其他由买主和卖主直接交易形成的价格) (二)参考价格 (三)外贸统计价格 (四)常用的几种报刊物价指数 1.伦敦金融时报商品价格指数(Financial Time Commodity
22、 Price Index)2.路透社英国商品价格指数3.纽约道琼斯商品指数 对外贸易政策是各国在一定时期内对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所实行的政策,是各国总的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一)对外贸易政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1对国际贸易秩序的影响。2对国际贸易规模的影响。3对国际贸易流向的影响。(二)对外贸易政策对一国经济的影响 1.对外贸易政策是调节国民经济平衡的重要工具.2.是调节一国以国际收支为主要内容的外部经济平衡的主要手段.3.是实现经济目标的工具。 保护贸易理论:李斯特保护贸易理论的核心是生产力论,提出的保护政策是保护幼稚工业。关境(Customs Territory),又称税境或关境域,是指海关法
23、适用的领域。海关(Customs)是国家行政机关,是设置在对外开放口岸的进出口监督管理机关。关税(Tariff)是主权国家或单独关税区海关对进出关境的货物或物品征收的流转税。 关税的特点:(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一)关税的征税范围是进出关境的货物或物品关税法律关系三要素:关税主体征税主体、纳税主体关税客体货物、物品关税法律关系内容权利、义务(二)关税以货物或物品进出关境为征税环节 (三)关税是一种间接税,并实行复式税则 (四)关税具有涉外统一性,执行统一的对外贸易政策 (五)关税由海关机关代表国家征收 征收关税的作用:(一)关税增加财政收入(二)关税保护国内产业和市场(三)关税调整进出口结
24、构 关税的种类 以“征收对象的流向”作为划分的标准(一)进口关税(Import Duties),又称为一般进口税,指进口国海关在国外货物输入其关境时征收的正常关税。(二)出口关税(Export Duties),是指出口国的海关对本国产品输往国外在出口时所征收的一种关税。 (三)过境关税(Transit Duties),又称通过税,是指一国对通过其关境的外国货物所征收的一种关税。增加财政收入。 以“征税的目的”作为划分的标准 (一)财政关税 (Revenue Tariff),又称收入关税,是指以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为主要目的而征收的关税。(二)保护关税 (Protective Tariff),是指
25、一国为保护本国的工农业而对进口商品征收的关税。保护关税税率要高。大多数国家的关税结构是:工业制成品的进口:较高的关税;半制成品:税率次之,原料:税率最低甚至免税。 以“征税待遇”作为划分的标准(一)普通关税(Ordinary Customs Duties),又称一般关税,是指对与本国没有签署贸易或经济互惠等友好协定的国家原产的货物征收的非优惠性关税。 (二)差别关税(Differential Customs Duties),是指针对不同国家的同种进口商品征收税率不同的关税。(三)进口附加税 (Import Surtaxes)是指一国对进口货物,除了征收一般进口税外,根据某种目的再加征的进口税。
26、1 反贴补税(Countervailing Duty),又称抵消关税或补偿税,是指为抵消进口商品在制造、生产或输出时直接或间接接受的任何奖金或贴补而征收的一种进口附加税。2反倾销税 (Anti-Dumping Duty),是指为抵制外国商品倾销进口,保护国内相关产业而征收的一种进口附加税。3其他进口附加税。如采取保障措施而征收的进口附加税。 (四)最惠国待遇关税 :缔约国双方相互之间现在和将来所给予第三国在贸易上的优惠、豁免和特权同样给予缔约方。(五)特惠税(Preferential Customs Duties)特定优惠关税。它是指对从某个国家或地区进口的全部商品或部分商品,给予特别优惠的低
27、关税或免税待遇。(六)普惠制关税:普遍优惠制(Generalized System of Preferences-GSP),简称普惠制,是指发达国家对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输入的商品,特别是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给予普遍的、非歧视的和非互惠的关税优惠待遇。(税率:最惠国待遇关税普惠制关税普通关税)对受惠商品范围的规定:许多敏感性商品,如纺织品、鞋类及某些皮革制品却排除在受惠商品之外。对原产地的规定(To Source Area Stipulation),即按照原产地标准的规定,产品必须全部产自受惠国或地区,或者规定产品中所包含的进口原料或零件经过高度加工,发生了实质性变化后,才能享受关税优惠待遇,并且
28、采取直运规则。 以“征税的一般方法或征税标准”作为划分的依据(一)从价税Ad Valorem Duties: 以价格为标准计征一定比率的关税,其税率表现为货物或物品价格的百分率。 (二)从量税(Specific Duties),是基于进出口货物或物品的单位数量来征收关税。(三)复合税(Mixed or Compound Duties),又称混合税,是对某一进出口货物或物品既征收从价税,又征收从量税。(四)选择税(Alternative Duties),是对某一进出口货物或物品根据规定的条件,征收从价税或征收从量税。(五)滑准税 (Sliding Duties)(六)差价税(Variable L
29、evy)又称差额税(七)季节税以“保护的程度和有效性”作为划分的标准(一)名义关税(Nominal Tariff),是指某种进口商品进入该关境时,海关根据海关税则所征收的关税税率。(二)有效关税 (Effective Tariff),是指对某个产业每单位产品“增值”部分的从价税率,其税率代表着关税对本国同类产品的真正有效的保护程度。关税壁垒:一国或单独关税区阻碍进口的措施,特别是对进口商品征收高额关税以保护国(境)内市场的措施。关税壁垒的形式:(一)关税高峰(Peak Tariffs):指在总体关税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少数产品维持的高关税。(二)关税升级 (Tariff Escalation):关
30、税税率随产品加工程度逐步深化而不断提高的关税结构。(三)关税配额(Tariff-rate Quota, TRQ):对商品进口的绝对数额没有限定,而对在一定时期内所规定的数量限制(配额)以内的进口商品,采用较低的税率,给予关税的优惠待遇,对超过配额的进口商品则征收较高的关税或罚款。(四)从量关税specific duties:对单位价格较低的低档产品的影响较大。(五)从价关税ad valorem duties:对加工程度高的产品或奢侈品的进口构成障碍。 按商品进口的来源分为全球性关税配额和国别关税配额。 按征收关税的目的,可分为优惠性关税配额和非优惠性关税配额。关税减让(Tariff Sched
31、ule):是缔约方之间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通过谈判,互相让步,承担减低关税的义务。关税谈判基础:货物基础,税率基础。海关税则(Customs Tariff)又称关税税则:一国对进出口商品计征关税的规章和对进口、出口的应税与免税商品加以系统分类的一览表。包括两个部分:课征关税的规章条例及说明、关税税率表【税则号列(Tariff No.或Heading No.或Tariff Item)简称税号;2、货物分类目录(Description of Goods);税率(Rate of Duty)。】 1、单式税则(Single Tariff),又称一栏税则:一个税目只有一个税率,适用于来自任何国家的商品,没
32、有差别待遇。 2、复式税则,又称多栏税则:在一税目下订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税率。对来自不同国家进口的商品,适用不同的税率。依据制定税则的权限,又可分: 自主税则(Autonomous Tariff),又称国定税则:一国立法机构根据关税自主原则单独制定而不受对外签订的贸易条约或协定约束的一种税率。协定税则(Conventional Tariff):一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以贸易条约或协定的方式确定的关税率。通关手续(Goes Through Customs the Procedure) :申报查验征税放行结关。通关环节壁垒(Goes Through Customs the Link Barrier),
33、是指进口国在进口货物通过海关时所设置的种种障碍。 海关估价:1货物本身的成2相同货物的成 3类似货物的成交4扣除法价格5计算法价格6以“回顾”方法确定完税价格。非关税壁垒又称非关税措施(Non- Customs Duty Measure),是指关税以外的一切限制进口的各种措施。新贸易壁垒:以技术壁垒为核心的包括绿色壁垒和社会壁垒在内的所有阻碍国际商品自由流动的新型非关税壁垒。 新贸易壁垒的特点:(1)双重性:有其合法和合理的一面、有意刁难或歧视 (2)隐蔽性。(3)复杂性。(4)争议性。非关税壁垒的特点:(1)灵活性针对性(2)更能直接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3)更具有隐蔽性歧视性(4)更加形式多
34、 控制数量的非关税壁垒进口配额(Import Quotas System),又称进口限额,是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如一季度、半年或一年)以内,对于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所加的直接限制。包括:绝对配额、“自愿”出口配额、关税配额(Tariff-Rate Quota,TRQ)。进口许可证制,是指一国政府规定某些商品的进口须事先申请领取政府有关机构颁发的许可证,才可进口,否则一律不准进口。包括:有配额的进口许可证,无配额的进口许可证。从进口商品有无限制上看,进口许可证分为:自动进口许可证、非自动进口许可证。外汇管制,是一国政府通过法令对国际结算和外汇买卖实行限制来平衡国际收支和维持本国货币汇价的一种
35、制度。 进口押金制(Advanced Deposit),又称进口存款制,在这种制度下,进口商在进口商品时,必须预先按进口金额的一定比率和规定的时间,在指定的银行无息存入一笔现金,才能进口。进口最低限价制(Minimum Price)就是一国政府规定某种进口商品的最低价格,凡进口货价低于规定的最低价格则征收进口附加税或禁止进口,以达到限制低价商品进口的目的。 禁止进口(Prohibitive Import),是指超出WTO规则中相关例外条款规定而实施的限制或不许进口的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是指为了限制进口所规定的复杂苛刻的技术法规、标准与
36、合格评定程序,以及商品包装和标签规定等所形成的贸易障碍。程序:抽样、检测、检验、认可、批准。技术壁垒(Technological Barriers),是指科学技术上的关卡,即指国家或地区政府对产品制定的(科学技术范畴内的)技术标准,达不到一定技术标准的不能进口,阻止低技术产品进口;或达到某种技术标准的产品不能出口,即限制高科技产品出口,从而在技术方面对进出口贸易构成壁垒。 区域经济一体化(Region Economic Integration),区域内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在一个由政府授权组成的并具有超国家性的共同机构下,通过制订统一的对内、对外经济政策、财政与金融政策等等,消除国别之间
37、阻碍经济贸易发展的障碍,实现域内互利互惠、协调发展和资源优化配置,最终形成一个政治经济高度协调统一的有机体的这一过程。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名称:1、联盟(Union);2、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 ;3、集团(Group);4、共同体(Community)5、共同市场(Common Market) ;6、经济同盟(Economic Market) ; 7、组织(Organization) ;8、协定(Agreement) ;9、协会(Association) ;10、理事会(council) ;11、紧密关系(Closer Economic Relations)区域经济一体化
38、进程的阶段:贸易一体化,要素一体化,政策一体化,完全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1、优惠性贸易安排(Preferential Trade Arrangement):在优惠性贸易安排各成员国间,通过协定或其它形式,对全部商品或一部分商品给予特别的优惠关税。 2、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由签订有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组成的贸易区,在区内各成员国之间取消一切贸易壁垒,实行区内商品的自由流动,但每个成员国仍保留它对自由贸易区以外其他国家的贸易限制。3、关税同盟:成员国之间完全取消关税或其它壁垒,同时协调其相互之间的贸易政策,建立起对外的统一关税率。4、共同市场(Common Mark
39、et):商品和生产要素可以在成员国之间自由流动。5、经济同盟(Economic Union):成员国之间逐步废除经济政策上的差异,制订和执行某些共同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向经济一体化的最后阶段迈进。 6、政治经济同盟(Political and Economic Union)或完全经济一体化(Complete Economic Integration):成员国建立起一个超国家的管理机构,完全统一各国的财政、货币和经济政策,使用共同货币,在国际经济决策中采取同一立场,如欧盟。类型(根据成员国构成):发达型国家(东西关联)、发展中国际(南南关联)、南北型(南北关联)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关税同盟理
40、论;大市场理论;协议性国际分工理论;综合发展战略理论 ;整体验证论。 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情况:(1)曼谷协定(2)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中国与巴基优惠贸易安排(4)关于建立了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 次区域经济合作:在相邻国家部分地区借助地理上的优势形成的区域合作模式,而非合作各方整个国家参与的区域合作。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1不断深化2向整个地区扩展3向跨地区发展4已成为各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普遍选择。区域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的原因:(一)WTO成立之前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与发展的原因: 1、经济的重建、恢复与发展是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与发展的历史原因; 2、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及各国生产
41、力发展不平衡性是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与发展的基础;3、维护民族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经济发展是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与发展的内在动因;4、国际经济竞争的需要。(二)WTO成立之后区域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的原因:1、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对各国构成竞争压力;2、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谈判弥补多边贸易谈判的不足;3、因应其他贸易伙伴区域经济一体化实施产生的贸易转移效应。 区域经济一体发展特点:(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数量呈现迅速增长态势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范围和领域进一步拓宽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冲破地理因素约束 (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因素淡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一)对成员
42、国内部经济贸易的影响 1、促进了集团内部贸易的增长; 2、促进了集团内部国际分工和技术合作,加速了产业结构的优化组合; 3、区经贸集团促进了集团内部的贸易自由化;4、增强和提高了集团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和谈判力量; 5、加强了集团内部资本的集中和垄断。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世界经济贸易的积极影响:1、通过降低交易成本和流通费用,通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通过推动新区域经一化的产生,从最终效应上促进了国际贸易。2、促进了国际投资,并且起到了优化世界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的效果。3、是实现全世界产品贸易自由化、产品市场一体化、生产过程一体化的一个重要步骤。 4、能够推动成员间经济合作关系在贸易自由化的基础上继续得到发展深化,由此可能对区域共同货币、世界共同货币的产生,对世界各国经济利益共同性的强化,乃至对世界政治以和平方式实现一体化的进程产生积极影响。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世界经济贸易的消极影响 1、有一定程度的排他性; 2、加强了国际贸易中的不平衡发展; 3、增加区外国家的贸易成本; 4、化加剧国际竞争。 贸易救济的措施:调解,调停,仲裁,诉讼。绿色壁垒的主要形式: 1.环境附加税2.绿色环境标志制度3.产品加工标准制度4.绿色包装和标签制度5.绿色卫生检疫制度6.绿色补贴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