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桩基础知识 一请说明各种桩机的主要生产厂家?答:抱压机:湖北武汉毅力牌、湖南长沙山河智能、天河、苏州吴江良工;筒式柴油锤:佛山力源。二管桩场地堆放及运输应注意哪些事项?答:管桩场地堆放应注意:1. 管桩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才能出厂;2. 灌装调运应轻吊轻放,严禁碰撞;3. 管桩堆放、吊运支点为两头分别距离桩头0.207倍桩长处,起吊时,吊绳与桩的夹角应大于等于45度;4. 施打前管桩吊点位置绳索吊起一头离桩头0.293倍桩长处;5. 管桩的堆放场地应平整、坚实;6. 管桩应按不用规格、长度及施工流水顺序分别堆放;7. 当场地条件允许时,宜单层堆放,叠层堆放时,外径为500600mm的管桩不
2、宜超过7层,外径为400450mm的管桩不宜超过8层,外径为300350mm的管桩不宜超过9层;8. 叠层堆放管桩时,在垂直于管桩长度方向的地面上应设置2道垫木,垫木应距离端0.2倍桩长处,底层最外缘的桩应用木楔塞紧以防滚动;9. 垫木宜选用耐用的长木枋或枕木,不得用有棱角金属构件代替。管桩的运输:无论是汽车还是铁路运输或是船运,均应该将管桩一根挤一根平行放置,一层叠一层错位放置,大直径短桩放上层,一堆成一个整体,汽车运输更要注意要用长挂车,桩的悬臂不超过1.5m.三管节焊接前应注意哪些事项?答:1、 当管桩需要接长时,其入土部分段宜高出地面0.51.0m2、 下节桩的桩头处已设导向箍以方便上
3、节桩就位。接桩时上下节桩段应保持顺直,错位偏差不宜大于2mm.3、 管桩对接前,水下端板表面应用铁刷子清刷干净,坡口处应刷至露出金属光泽。4、 焊接时宜先在坡口周围上对称点焊46点,待上下桩节固定后拆除导向箍再分层施焊,施焊宜有两个焊工对称进行。5、 焊接层数不得少于二层,内层焊渣须清理干净后方能施焊外一层,焊缝应饱满连续。 6、 焊好的桩接头应自然冷却后才能继续锤击,自然冷却时间不得少于8分钟;严禁用水冷却或焊好即打。四管桩施打前有哪些准备工作?1、 认真检查打桩设备各部件的性能,以保证正常作业;2、 检查管桩外观质量,注意在运输过程中有无损伤,管桩标记是否清晰;3、 根据施工图绘制桩位编号
4、图;4、 测定和标出场地上的桩位,其偏差不得大于20mm;5、 在桩身上划出以 m为单位的长度标记。五管桩基础工程竣工验收要具备文件资料? A、 桩基设计文件和施工期图,包括图纸会审纪要,设计变更通知书等; B、 桩位测量放线图,包括工程基线复核签证单; C. 工程地址和水文,地质勘察报告; D. 经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包括施工中的变更文件及资料; E. 管桩出厂合格证及管桩技术性能资料 (产品说明书); F, 打桩施工记录总汇,包括桩位编号图、现场绘制的管桩收锤回弹曲线; G. 打桩工程竣工图; H. 成桩质量检查报告; I. 单桩承载力检测报告; J. 质量事故处理资料。 六管桩
5、施打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有哪些?分析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最常见的问题有:1、桩位偏差及桩身倾斜率超过规范要求 (即:桩顶偏位): A. 放线有误,或放样小桩变位而未加以校核纠正; B. 插桩对中工作马虎,尤其是平头十字型桩尖较难对中桩位中心点; C. 先施工的桩被挤动,特别是在软土层中,先施工的短小桩更容易跑位 D. 打桩顺序不当,易引起桩顶大偏位; E. 孤石和其他坚硬障碍物可将管桩的桩尖和桩身挤向一侧;F. 桩端沿裸露岩石倾斜面滑移;G. 两节或多节桩施,接桩不直,桩中心线形成折线,桩顶偏位;H. 基坑开挖时,边打边开挖,或桩边堆土,或桩周围土体高差悬殊引起桩身倾斜偏位; 2、桩身倾斜: A
6、 打桩机导杆不垂直;B 插杆不正,地桩倾斜过大;C 桩身弯曲过大,形成香蕉形,尤其是300的管桩;D 开始打桩时,桩身未站稳就猛烈锤击,或在淤泥软土层中开打时倾斜偏位;E 施打时桩锤、桩帽、桩身中心线不在同一直线上,偏心受力;F 桩垫或锤垫不平,引起锤击时会使桩顶面倾斜而造成桩身倾斜;G, 桩帽太,引起锤击偏心而使桩身倾斜;H. 两节或多节桩施工时,连接不直,产生曲折;I. 遇到孤石和坚硬障碍物,使桩尖跑位桩身倾斜;J. 桩尖沿裸露岩石倾斜面滑移;K. 先打的桩被挤斜,尤其是打桩顺序不当时更显得严重;L. 先打的桩送桩太深,附近后打的桩会往送桩孔的方向倾斜;M. 钻孔植桩法施工时,钻孔本身倾斜
7、而引起桩倾斜;N. 送桩器同桩头套得太松或送桩器倾斜也会引起桩倾斜;O. 基坑开挖时,或边打桩边开挖,或桩旁堆土,或桩周土体不平衡引起桩身倾斜。3.桩头破裂:A. 桩的制作质量差,如桩身的质量差,制作工艺不符合规范要求,配合比不当,水灰比控制不严,混凝土的强度大不到一起,离心制度不当;B. 管桩制作时,桩头严重跑浆,形成空洞;C. 蒸养养护时蒸养制度不当,引起混凝土脆性破坏;D. 桩身混凝土龄期不足;E. 搬运。吊装、堆放过程中碰撞损坏;F. 预应力主筋的墩头高出桩端面;G. 打桩锤选用不当,锤过重,锤击应力过大易将桩头击碎,锤过轻,锤击次数增多,易产生疲劳破坏;H. 施打时桩锤、桩帽、桩身和
8、桩身轴线不能保持在同一中心线上,产生偏心锤击;I. 桩帽太大,太小,太深,或桩头尺寸偏差太大; J 桩帽衬垫材料太薄或未用衬垫、或未及时更换; K 遇到孤石、硬岩石时继续猛打; L 贯入度要求太小或总锤击数过多,或每米锤击数过多; M 预厚度较大的硬隔层需贯穿时易打碎桩头; N 在厚黏性土层中停歇时间太久再重新施打时易打坏桩头;O 送桩器尺寸不合适或倾斜时使桩头击碎。4 桩身断裂:包括桩尖破坏、街头开裂、桩身出现横向、竖向或斜向裂纹及断裂.A. 在砂层中施打开口预制管桩,下端桩身又发生劈裂的可能;B. 遇到孤石或裸露的岩石仍需硬打,桩尖尤其是平头十字形桩尖易击碎;C. 平头桩尖部分嵌入岩层、部
9、分仍在土层中时也会引起桩尖破损;D. 接桩时接头施工质量差引起接头开裂;E. 多节桩的底桩沿倾斜面滑移时易使上面的接头开裂;F. 电焊焊接时自然冷却时间不够,焊好立即施打,焊缝遇水易脆裂G. 对接时接缝间隙只有少数钢板填塞,锤击时传力集中引起接头破损;H. 管桩制作时漏浆严重;I. 蒸养制度不当,桩身混凝土变脆;J. 打桩锤选择不当;K. 打桩时未加桩垫或桩垫太薄或未及时更换L. 打桩时桩锤、桩帽和桩身和桩身轴线不在同一直线上;M. 桩身预应力值不高,不足以抵抗锤击时出现的拉应力而产生横向裂纹;N. 管桩内腔充满水是进行锤击易使管桩产生纵向裂纹;O. 桩身自由段长细比过大,沉入时又遇到坚硬的土
10、层时易使桩断裂;P. 桩身由于各种原因倾斜过大产生偏心锤击;Q. 桩身进入硬土层后倾斜过大,用移动桩架等强行回扳的方法纠偏而产生;R. 桩在堆放、吊装和搬运过程中已产生裂缝或折断而在使用前未加认真检查;S. 沉桩完毕露出地面部分未加保护,受施工机械的碰撞而断裂;T. 基抗开挖时操作不当引起桩身大倾斜大偏位而折断桩身。5沉桩达不到设计的控制要求:A. 勘探资料太粗或有误;B. 设计选择持力层不当或设计要求过严,有时一根桩锤击30004000次还打不到设计标高;C. 沉桩时遇到地下障碍物或厚度较大的硬隔层;D. 打桩锤选择太小,或柴油锤破旧,跳动不正常,或自由落锤下落不顺畅,或蒸汽捶气压不足;E. 桩尖遇到密实的粉土后细砂层时,打桩会产生假凝现象,但间隔一段时间后又可以继续打下去;F. 桩头被击碎或桩身被打断,无法继续施打,这种情况发生的较多;G. 布桩密集或打桩顺序不当,使后打得无法达到设计深度,并使先打的桩涌动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