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为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信息化发展的要求创新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方式(2).docx

上传人:qwe****66 文档编号:7129810 上传时间:2024-12-2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为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信息化发展的要求创新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方式(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为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信息化发展的要求创新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方式(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为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信息化发展的要求创新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方式(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为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信息化发展的要求创新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方式(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为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信息化发展的要求创新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方式(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为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信息化发展的要求创新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方式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系研究 曾照婷,李小涛,陈艳丽 (XX省XX市蠡口实验小学,江苏苏州215133) 摘要。通过分析我国现代远程教育,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笔者从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现状出发。对比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系,寻找出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干部;教育;新农村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人,繁荣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人才是保证。面向新农村

2、建设,要大力培养各级各类农业人才,加快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尤其是农村党员干部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一、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以下简称农远教育) 本文所指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主要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如广播、电视、卫星等先进的现代通信媒体,依托国家各级政府出资,由各省、市、县组织部门所开设的远教办所开展的服务于我国农村党员干部培训的一项工程。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现状 “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概念,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被提出过。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提出“小康社会”概念,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 一。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多次强调要把解决好“三农

3、”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即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三、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意义 (一)过剩人口和返乡农民工的再教育目前,大部分农民基本上从传统的单纯依靠土地来生活的境况中走出来,加入到现代化大都市的建设当中来了。他们只能依靠体力劳动来维持生活,当然也不排除一些依靠技能培训班走上技术岗位的群众,但这毕竟是少数。利用远程教育,既可以培训使之掌握一技之长,又可以发家致富。 (二)农民群众的文化娱乐教育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乡村居民的生活条件大为改善,人们茶余饭后也多了些关于对国家大事的意见。利用远程教育,可以向

4、新农村传递最新娱乐形式,并且各个娱乐活动的组织者可选择适合大家口味的电影电视节目,还可以将一些流行的健身节目引入农村,让大家在闲暇时间走出家门,集体学习一些健身项目,交流感情,提升自信。 (三)a加强了党员干部的学习 作为基层党员干部,应时刻关注国家政策法规的变化,了解外边的最新动态,利用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平台就可以帮助他们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给村民提供思路和点子,带领大家共同学习进步;还可以通过学习正反材料来加强自身党性修养。 四、农远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实施韵关键 (一)教学内容应贴近农村需求 现代远程教育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提供先进的文化、卫生、科学等信息资源,以满足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的生产

5、生活需要,并提高其创业致富的本领。基 于此,在充分利用地方“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学习的同时,要将其重要内容刻 录成光盘随时供村民借阅。 (二)农远教育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搭建平台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加强农村三个文明的建设。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呈现新趋势。积极发挥远教的作用,不但可以给群众提 供精神食粮,还可以激发群众的学习兴趣,营造农村文明健康的生活环境。 五、农远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农远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不到位。数领导干部认为,目前在农村开展远程教育与当前农村党员干部的素质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时机还不成熟,因而存在等、看、拖的心态;有

6、的则认为,远程教育是件花钱的工程,投人高、产出低、见效慢,既浪费资金,又浪费人力和时间;有的还把抓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工作与新农村建设中其他的工作对立起来,看成是一项软指标,存在敷衍应付的态度。 2.管理不到位。在对仪器的日常管理中存在着敷衍的态度,重建不重管的现象依然很严重。有的站点建成后,因为多种原因不能按照使用要求进行维护,诸如一些硬件设备受潮、仪器上灰尘堆积,致使仪器成为了摆设。 3.学习培训组织。由于农村党员干部群众之间存在着年龄、文化、地域和从业类型等多方面的差异,因此,他们对学习的需求也各不相同。例如一些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较低的党员群众渴望了解国家的政策法规和农村的科普常识,而那些年

7、轻、文化程度较高的党员群众渴望了解关于农村致富、市场行情等方面的信息。这些现象的存在导致了教材编写困难,活动组织难,学习需求满足难和学习激情保持难。 (二)几点建议 上述问题的存在,既有客观因素的制约,也有主观认识人为的因素。若这些问题得不至及时解决,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工作就难以取得实效,从而不利于新农村的建设。总结和探索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规律,寻求问题的解决对策,是保证农远教育取得预期效果的客观需求。 1.加强需求调研,增强农远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从针对性和时效性出发,在设计农远教育的教学内容时应做到:首先要搞好调查,积极深入到人民群众之间,深入村组中调查了解他们所盼所需所急的事情,收

8、集第一手资料,为内容的展开打下基础。其次要在坚持“看得懂、听得进、学得会、用得上”的原则下,积极引进 教学资源,大力开发适合本地口味的乡土教材。最后要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参与性。 2.根据农民特点,选择适宜的教学组织形式。依据农村情况,我们可采用“因人施教”“因地施教”和“因时施教”的教学组织形式。因人施教,我们可根据党员群众的文化层次、年龄等特征进行分班教学;对于因地施教,可以针对群众难以统一,村落不集中的情况,采取选派优秀志愿者、专家去讲解亲传;而对于因时施教,我们可以采用农忙时少学,农闲时多学的方针。 参考文献: 【1王晓东,高宏卿现代远程教育理论及应用m】 .北京:科学出 版社,2007,(1). 2杨改学.现代远程教育【m】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 【3】 彭坤明.中国现代远程教育发展论纲.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o). 【4金秀媛.适应需求,扎实推进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u1_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第6页 共6页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规章制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