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科管理制度 输血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布局合理,严格划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污染区:血液检验和处置室。半污染区:办公区。清洁区:血液储存、发放处、成分室、采血室和输血治疗室。 2严格按照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卫生部第85号)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规定的程序进行管理和操作。 3严格血液制品和试剂管理,必须使用取得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发许可证和合格证的血液制品及试剂,并建档登记。 4工作人员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技术和手卫生规范,遵守无菌操作规程。5工作人员必须着装上岗,要求:工作服、口罩帽子、工作鞋。工作人员上岗前应注射乙肝疫苗,定期检查乙型肝炎病毒抗体水平。6接触血液时必须戴手套,脱手套后立即洗手。一旦发生职业暴露,应及时局部处理,并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 7储存冰箱应专用于储存血液及血液成分,定期清洁和消毒,放置污染和霉变,每月对冰箱内壁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不得检出致病菌和真菌。 8保持环境清洁,每日进行空气、地面、物体表面清洁消毒,被血液污染的工作台面应用高效消毒剂处理。 9感染患者自体采集的血液应隔离储存,并设明显标志。 10严格医疗废物的分类处置,废血和血液污染物必须分类处置,及时交接、封闭,并进行无害化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