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统编教材小学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以小学高学段为例.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12325 上传时间:2024-02-19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8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教材小学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以小学高学段为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统编教材小学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以小学高学段为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统编教材小学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以小学高学段为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名师市在线教学研究ELITETEACHERS ONLINE2023年第2 2 期统编教材小学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以小学高学段为例文/徐文秀摘要:统编教材中小学高学段文言文内容复杂,解析难度较大。对小学语文教师而言,如何提升高学段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为提高小学高学段文言文教学质量,文章运用经验总结法和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指出教师如何通过结合教材设计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吟诵理解文言文情感、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融入文言文意境、教会学生文言文解析方法、引导学生在文言文学习期间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等策略开展文言文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关键词:统编教材;小学语文;文言文阅读;

2、高学段教学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 0 9 7-1 7 3 7(2 0 2 3)2 2-0 0 4 0-0 3教材精选的文言文课文有丰富的语言价值、人文价值。高效组织文言文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还有助于学生感受先贤的慧语情思,获得宝贵的生命启迪。在小学高学段文言文教学期间,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深度解读文本,但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经验不足,文言文阅读能力不强。教师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策略,很容易出现教学活动高消耗、低收益的情况。因此,笔者认真总结小学高学段文言文教学经验,在本文中结合统编教材教学案例,分析小学高学段文言文阅读教学策略。一、重教材,教材为本,定目标在

3、小学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期间,教师要以教材为依托。教师应认真分析教材,在教学设计期间基于单元整体教学理念深度解析文本,科学设计教学目标。统编教材采取“双线组元”的单元整体编排模式,即同时照顾“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两条主线,前者重视让学生体会文字背后的艺术、情感和文化之美,后者旨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单元人文主题。因此,在文言文教学期间,教师应拓宽教育视野,站在单元整体角度,设计文言文教学目标。例如,在古人谈读书一课第二节文言文教学期间,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教材分析顺序,设计文言文教学目标。(一)关注“双线组元”一一深度解读文本在单元导语板块,教师可以从“旧书不厌百回读,40扫描二维

4、码,获取更多本文相关信息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一诗句中找到单元的人文主题读书之道。而由“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和“根据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突出重点”两个语文要素,可以发现本单元的语言教学重点为帮助学生提升信息梳理能力和信息分析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深度解读教材文本,提炼出朱熹读书的方法和态度,并归纳朱熹谈读书的技巧。(二)关注课后习题一一巧用“资料袋”对学生而言,课后习题是学习任务,而对教师而言,课后习题是教学设计环节的“资料袋”,有助于更好地设计教学目标。在本课课后习题中,根据“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大意”这一习题,教师可以自然地将本课教学与单元导语板块的语文要素结合,鼓

5、励学生探究朱熹表达观点的看法,而针对“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说课文中的哪些内容对你有启发”这一习题,教师可以将教学目标与单元人文要素自然关联。通过细致分析与解读教材,教师便可以顺利设计本课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每句话的意思,理清文章重点;(2)引导学生梳理文章结构,分析朱熹论证自己观点的技巧;(3)让学生在自由表达的过程中受到启发,调整自己的读书方法和态度。这样,在明确、科学的教学目标的辅助下,教师可以更合理地设计后续教学活动,保证学生的文言文学习质量,并教学研究2023年第2 2 期名师市在线ELITETEACHERS ONLINE使学生理解单元人文主题,掌握文言文解析方法。二、重

6、吟诵,吟诵为基,通意情解析文言文,吟诵是基础。在吟诵期间,学生不仅会关注生字的发音和含义,还要考虑吟诵结构和语调2 。实践证明,组织吟诵活动有助于学生掌握文章主人公或作者的情意。然而,小学高学段学生的文言文吟诵经历较少,经常无法理解“吟诵”的意义,以字词发音准确为唯一目标,难以真正在吟诵过程中与文中主人公或作者产生共鸣。对此,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期间加大吟诵活动的指导力度。例如,在自相矛盾文言文教学期间,教师可以设计以下吟诵环节。(一)教师系统指导一一体悟情意教师鼓励学生初步浏览课文,在此基础上,邀请12位学生尝试吟诵。在吟诵“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这句话时,学生可以在教材注释的辅助下准确读出“

7、盾”这一生字并轻松断句,但缺乏情感。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请学生分析这句话的含义,学生会解释“盾牌很坚固,没有东西能刺破”。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如果同学们是卖家,手中有这么坚固的盾牌,大家会用什么样的语气向别人介绍自己的盾牌呢?”当学生提出“骄傲”的想法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吟诵的过程中融入这一情感。在该学生完成吟诵后,教师可以请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此时,其他学生可能会提出“声音应该更大一点”的观点,并大声使用“骄傲”的语气吟诵卖盾与矛之人对自己盾与矛的评价。这样,随着师生交互的推进,教师便可以更好地完成吟诵指导,帮助学生体悟文言文主人公的情意。(二)学生分组吟诵一展示情意教师在完成系统

8、指导工作后,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吟诵练习。在练习期间,各组学生可以根据本组的实际情况,开展领读、齐读等活动3 。在学生吟诵期间,教师可以展开个性化指导,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主人公的思想。此外,为提高各组吟诵的积极性,教师还可以设计组间竞赛活动,即在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随机选择2 个小组进行团体吟诵展示,并请其他小组学生担任“评委”,分析哪一个小组的吟诵作品更能展示文中主人公的情感和文章的哲理。三、重想象,想象为桥,入画境文言文的特点在于句子精练,但意味深远,简短的语句便可描绘出精彩的画卷4 。为增强文言文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教师应在教学期间重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通过想象

9、搭建文本与画面的桥梁,进入生动的画境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说、写、画、演等活动,让学生展开思考,想象具体画面。例如,在伯牙鼓琴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以下想象环节。(一)启发想象练说一一使“琴艺之高”可视化理解伯牙琴艺之高是帮助学生理解伯牙与子期之间友谊建立的重要环节。学生吟诵课文期间,只能浅显地提出“巍巍乎若太山”“汤汤乎若流水”两句能表示钟子期对伯牙琴艺的赞叹,却无法真正理解“伯牙的琴艺之高”。鉴于此,教师可以以“练说”的方式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让学生感受到伯牙琴艺之高。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视频,理解注释中“巍巍”“汤汤”分别指“高大的样子”和“水流大而急的样子”,在此基础上让学生

10、用自己的话阐述“方鼓琴而志在高山”的含义,并提供说的模板。“刚刚伯牙弹琴的时候,情志在高山,弹奏出的音乐让人感觉”。这样,结合教师分享的视频,学生便会提出“让人感觉很沉稳”“让人感觉有力量”“让人感觉很安静”等观点。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想象钟子期在听伯牙鼓琴期间想象到的丰富画面。教师可以提出“原来,伯牙的琴声可以让人产生这么多的联想”,使学生感受到伯牙琴艺之高。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讨论分析“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九个字中体现的深刻内涵,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伯牙的琴艺,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进人伯牙鼓琴的画卷中,深刻理解伯牙在琴声中抒发的情感。(二)启发想象练写-一一使“相遇之喜”可视

11、化“伯牙鼓琴”与“伯牙绝弦”两个情节关联紧密,但学生难以真正理解“伯牙绝弦”的原因。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设计“练写”活动,让学生发挥想象力,与伯牙、子期相遇之喜共情。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如下练笔模板:伯牙得遇知音,欣喜万分,挝掌笑日:“。”鐘子期答日:“在练写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回忆自己与朋友相处时的情境,回忆自己被理解后欣喜的情感,感受伯牙与钟子期相遇之喜。以上,教师在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进入画境中,感受伯牙的高超琴艺,并体会他遇到知音的喜悦,理解“知音难觅”的道理。这样,在画境中,学生便可以更好地理解伯牙与子期之间的深厚情感,在理解“喜”的前提下更好地理解伯牙绝弦背后隐藏

12、的“悲”。41扫描二维码,获取更多本文相关信息”,。名师在线教学研究ELITETEACHERS ONLINE2023年第2 2 期四、重方法,巩固之中学会“渔”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单课教学中教会学生吟诵,引导学生想象均属于“授人以鱼”的过程,而要想真正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使学生能够主动阅读课外文言文作品,利用课余时间诵读与品味古典文学作品,教师应引导学生在收获“鱼”的同时学会“渔”,即掌握文言文诵读与品味方法。为达成这一目标,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与课后巩固活动,使学生在课后巩固期间掌握文言文解析方法。例如,在书戴嵩画牛文言文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以下巩固活动。(一)古韵

13、悠悠起唇齿一一反复读为使学生形成独立解读文本的能力,教师可以布置课后诵读任务,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通过分析断句,探究语调,自然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并感受文言文学习的乐趣。针对本课文言文教学,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多途径“读”课文。首先,学生可以结合教师分享的微课,跟随教师播放的音乐进行诵读,体验文言文吟诵技巧。其次,学生可以尝试独立诵读,摆脱对教师的依赖。最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课文誉写到积累本中,晨读时长期、多次阅读。在反复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感受到文言文中的古韵,并自主想象其中的画面,主动分析上下文之间的关联,提升文言文解析技能。(二)译文注读解古意一一背注释对于文言文,教材会引入多个注释

14、。而在巩固环节,很多学生都会忽视这部分内容。鉴于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照注释,多次翻译文本。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自然记忆注释中词汇的含义。在本篇课文中,“所”“挝掌”“股”“乃”“然”等词将会频繁出现在学生今后的文言文阅读环节中。教师如果能够使学生明确上述词语在文言文中的含义,无疑有助于其在自主阅读期间快速理解文言文的内涵,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为避免对学生施加过大的压力,教师不应给学生布置过多的课后巩固任务。在其他文言文教学期间,教师还可以结合文章特点和学生的课堂表现,巧妙补充查阅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分析词句等文言文解读技巧,提升学生文学素养。五、重传承,品味之中学文化文言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

15、就是培养学生的传承意识,使学生在品味精妙文言文的过程中学习传统文化。例如,在学奔教学活动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改写文本,将学奔改编为学琴学语文学画等。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掌握“惟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等句式。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文言文仿写,可以让学生在今后的书面表达中达到“言语带古味”的效果。这样不仅可以使读者眼前一亮,还可以用简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深刻情感,并意识到文言文的独特韵味与魅力,增强对祖国文字的情感。六、结束语简而言之,在小学高学段语文教学期间,教师应高效组织文言文教学活动。教师可以通过“重教材、重吟诵、重想象、重方法、重传承”的教学策略,实现提质增效的目标,让学生学好

16、每一课文言文知识,提升文言文赏析能力,并在文言文学习期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之情,达成立德树人的根本教学任务。参考文献1季冬梅.小学文言文教学三问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 0 2 1,3 7(4):6 2-6 4.2王晶晶.品学融合:构建小学文言文多元化教学J.汉字文化,2 0 2 1(2 4):1 1 4-1 1 5.3陈冀华.浅谈小学文言文教学的重点和策略J.西部学刊,2 0 2 1(2 2):9 1-9 3.4】曹秋华.部编本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探讨J.教师教育论坛,2 0 2 0,3 3(6):4 0-4 1.作者简介:徐文秀(1 9 7 7.1-),女,甘肃武威人,任教于甘肃省武威市?州区四坝镇九年制学校,一级教师,本科学历。42扫描二维码,获取更多本文相关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