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员识别卡领取管理制度 一、识别卡的申请 人员识别卡申请领取人员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参加四级培训中心72小时的培训,培训合格、有记录、有档案。 2、出具由培训中心颁发的上岗证件及身份证复印件。 3、填写人员定位识别卡领取申请表。 4、科队出具证明,由分管领导签字,人员定位系统主管领导审核。 二、由人员定位系统值班人员按申请表批示意见,对待发放卡进行信息登录,登录时必须认真核对科队、工种、工号、姓名等重要信息。确定发卡信息无误后,即可按指定人员进行发放。 三、识别卡的更换、挂失、解挂失和注销 1、在卡的使用过程由于卡的电量或其它因素等需要更换时,必须认真填写人员识别卡补办申请,待逐级审核同意
2、后,连原卡一起交给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员方可办理。 2、当卡需要暂停使用,可提出申请由系统操作人员对识别卡进行挂失,暂停使用。待重新使用时,可在挂失的列表中“解挂失”。 3、人员识别卡丢失后,可提出申请,由系统管理员首先对该识别卡进行挂失,挂失后一个月进行注销,如丢失后找出可恢复使用。确认该卡无法再次使用,可选定卡号,进行永久删除。 四、人员识别卡的报废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可以报废: 1、识别卡出现故障不能正常显示人员动态情况或信号传输不准无法进行修复的。 2、系统升级后识别卡不能使用或超过规定使用年限的。 3、通过修理虽能恢复性能及技术指标,但一次修理费用超过设备原值80%以上的。 4、失爆不
3、能修复的。 5、受意外灾害、损坏严重,无法修复的。 6、不符合国家行业标准规定的; 7、国家或有关部门规定应淘汰的。 第二篇:人员定位系统识别卡管理规定2第一种:人员定位系统识别卡管理规定 为了有效管理和使用人员定位系统,充分发挥其在矿井安全生产动态管理过程中可靠的安全保障功能,特制定本使用管理规定。 一、识别卡的申领 由科、队提出申请、出具人员名单交监控队核对。之后报安监处审核盖章后持单据与抵押金xxx元/卡交予财务科,由财务科出具证明至监控队领取识别卡。 二、发放卡时进行信息登录,登录时必须认真核对科队、工种、工号、姓名等重要信息。确定发卡信息无误后,即可按指定人员进行发放。 三、识别卡的
4、更换和注销 1、在卡的使用过程由于卡的电量或其它因素等需要更换时,应提出申请,待审核同意后,连原卡一起交给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员方可办理。 2、人员识别卡丢失或损坏后,必须及时提出申请补办,同意后,重新交付押金进行补办。在补办期间,应使用备用卡。 3、人员在调动工作或调离我矿时应交回识别卡,由财务科退回抵押金,报系统管理员删除人员信息。 四、识别卡的管理及处罚 1、人员定位系统识别卡由监控队负责日常维护和保养。 2、人员定位系统识别卡由矿灯房统一保管、回收,并检查外观完好性,发现问题及时反映。 3、人员定位系统识别卡具有一人一卡的唯一性,矿灯房不得发错,领卡人领卡后要进行核对。 4、入井人员必须随
5、身携带人员识别卡。 5、职工入井后不得随意敲打识别卡和用水淋。 6、职工入井后故意损坏识别卡的按原价赔偿。 7、矿类房不准把识别卡乱丢乱甩,若丢失按原价赔偿。 8、职工出井后必须把识别卡交回矿灯房。 9、职工不得随意按“紧呼”按钮,必须在特殊情况下才可按,若在没有特殊情况下按此按钮损坏按原价赔偿。 10、职工严禁拆卸识别卡若发现进行处罚。 11、在井下是不可抗拒的因素造成损坏的,由本单位出具证明,安监处调查属实的,免予赔偿。 五、人员识别卡的报废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可以报废: 1、识别卡出现故障不能正常显示人员动态情况或信号传输不准无法进行修复的。 2、通过个修理虽能恢复性能及技术指标,但一
6、次修理费用超过设备原值80%以上的。 3、受意外灾害、损坏严重,无法修复的。 第二种:人员定位识别卡管理办法 为进一步规范人员安全管理,及时掌握入井人员的分布情况。运行轨迹,实现双向呼叫,精确定位。险情报警等安全管理功能,根据 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经过安装调试后,决定先对人员定位系统进行使用,确保使用正常,特制定本办法。 一、识别卡型号:kj128a-k3识别卡 二、发放地点煤矿监控中心,以队为单位领取。 三、使用方法(由各队队长负责组织员工学习使用方法)入井人员遇到紧急情况时,可使用识别卡对地面系统中心站发送报警。即长按识别卡的“紧呼”键(须在接收器地点附近50米范围内)向地面系
7、统中心站发出报警信息,绿灯闪,表示紧急呼救信号已发出松开按键可持续发送报警信号。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向地面系统中心站发送警报,送出求救信号。注明: 1.出现水.火、顶板、瓦斯等重大灾变时2.附近有其他人员遇险时3.其他重大危险情况 四、考核 1、识别卡统一固定在皮带上,经安全教育培训合格后,入井必须佩戴有标识的识别卡,检身工在人员入井时必须对每个员工进行仔细检查,不佩戴识别卡者不准入井。不听劝阻强行如井的,检身工汇报调度室,给予违反者处罚20元。在井下发现未佩戴识别卡的处罚50元,如发现检身工漏检的,给予检身工处罚10元/人次。 2、对人员定位跟踪系统井下设备.信号基站和无线读卡器,管理人员要
8、定期进行检查,若发现有人为损坏的,必须汇报调度室,按情节轻重进行处罚。 3、各采、掘工作面的读卡器,由所辖队负责管理,若有损坏按价赔偿,并作处罚。 4、佩戴标识卡入井的人员不得互相交换,如发现交换使用的,给予双方各处罚50元。 5、未下井却让他人把标识卡带入井搞弄虚作假的,一经发现,给携带者处罚100元,本人处罚50元。 6、标识卡丢失或损坏应及时上报调度,并进行补卡,丢失的识别卡或损坏的识别卡按原价赔偿(200元/个)。 7、对故意损坏、盗窃人员定位设备者,严格按相关法规进行处罚。 8、使用人员在非紧急情况下严禁使用无线编码标识卡“紧呼”功能,否则对本人作处罚50元/次。 9、上级或其他单位
9、到本矿下井的,在矿领导的陪同下,由监控人员进行发放标识卡。 第三种:井下人员定位识别卡管理规定 为确保下井人员与系统定位人员相符,有效监控、掌握井下人员的动态分布情况,保证井下人员定位系统有效运行,特制订本管理规定。 1、调度监控室负责人员定位识别卡的日常管理,以及定位系统设备的监督检查工作。监控室负责定位系统巡查,每天接班一小时后核对井下人数,及时登记入井人数,以备查。发现设备故障,按规定程序上报,否则一次处罚100元。 2、调度监控室负责人员定位识别卡的发放登记。建立所有入井人员定位识别卡领用、人员信息登记台账,认真核对人员信息,保证信息真实可靠。 3、人员调离井下作业岗位时,持卡人必须将
10、人员定位识别卡上 交调度监控室,并登记销档。如持卡人不交卡,月底监控室将人员花名报矿主管安全领导,经审查属实后,交财务管理人员从工资中扣除定位识别卡赔偿金(标准200元)。 4、所有入井人员必须按规定佩戴人员定位识别卡,否则不准入井。入井人员只能携带本人定位识别卡,严禁一人带多卡入井;出井时,严禁将人员定位识别卡留在井下,发现不按照规定佩戴人员定位识别卡人员一次罚款100元,并且对单位领导罚款100元处理。 5、检身工负责检查出入井人员定位识别卡佩戴情况,违反规定的一律不准登记入井。必须检查出入井人员的定位识别卡是否佩戴,如查处一人违反规定,上报安全科处罚当事人100元。 6、如检身工检查不到
11、位,发现出入井人数与定位系统不符,经核实属于检身工责任,一次处罚100元。 7、如人员定位识别卡在使用过程由于其它因素损坏,需要更换时,必须及时到监控室申请补办人员定位识别卡。如属于人为损坏的,到监控室更换时按原价赔偿,交款后方可给予办理新卡。 8、井口检身工、安检员要随时查看人员定位卡携带情况或低电的定位识别卡人员,应在交接班时立即通知持卡人,并做记录,双方签字确认。 9、矿灯房要配备十个人员定位识别卡,编数字号码为外来人员入井时佩戴,人员定位识别卡由井口矿灯发放工负责保管。 10、调度室根据人员数量和定位卡使用情况,及时向矿主管领导上报购买计划,要保证监控室有30个备用卡,便于人员及时领取
12、、 更换。 11、监控室每月25日前将当月各单位领取、更换定位卡数量及持卡人数上报安全科。同时将定位识别卡损坏赔偿金及人员明细附表交矿财务部门。 第三篇:药品领取管理制度药品领取管理制度 药品在医院内部流动,涉及到各科室、各病区等多个环节,为了实现药品流动全过程的管理,医院本着“厉行节约,杜绝浪费,”的原则,实行“金额管理,数量统计,实耗实销”,现就科室、病区领取药品作以下规定: 一、常规备用药品。抢救车和抢救箱的急救药品、止痛药、镇静催眠药等;麻醉药品、精神药品限相关专业科室并限量配备.手术室、血透室不收费的糖盐水除外。 二、病区、科室的配备药品目录和基数,按目前护理部制定的急救车、急救箱备
13、用药品目录。科主任与护士长根据专业特点需增加的品种,向药事委员会提出申请批准后备用。 三、对于备用药品各病区、各科室提供基数药品清单给药房,基数药品清单本病区、药房各留存一份备查。 四、各病区、各科室所有的配备药品由药房发出,不得从药库领出。 五、病房和科室小药柜所有备用药品,只能便于病人应急时使用,其他人员不得私自取用。基数药品取用后应及时凭门诊处方或病区领药单到药房进行补充基数药品。 六、病区备用药品由专人保管,负责领药和保管工作。定期清点、检查药品,防止积压、变质,如发现有沉淀变色、过期、标签模糊等药品时,停止使用并报药剂科处理。临近3个月的近效期药品需及时以书面形式向药房报告协调更换或
14、到其它科室调用。 七、麻醉、精神等特殊药品,应按特殊药品的管理规定管理,设专用抽屉存放,严格加锁,并按需要保持一定基数,动用后,由医师开专用处方,向药房领回,每日要进行交接班。 八、病区各科室备用小药柜、冰箱存放的药品,由专人责任,口服药、外用药、注射药分开放置,每月查对有记录,急救车、急救箱,要定期检查核对药品种类、数量是否相符,有无过期变质现象;药剂科定期检查麻醉、精神等特殊药品的管理是否符合规定。 九、护士长对本科室、本病区的所有备用药品负责(包括精神药品和麻醉药品),调科室或进修或辞工要对新护士长进行备用药品的交接工作。 2011年11月29日 第四篇。社保卡领取证明社保卡领取证明参加
15、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老年人、无业居民必须选定1家社区医院;居民在领卡前可凭“临时证明”就医。 昨日,市人力社保局发布关于做好本市城镇居民参保缴费与社保卡发放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就参加城镇居民医保的时间、方式、医院选择和领取社保卡等内容进行详细说明。 老人及无业居民 25日前选定点社区医院 据介绍,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中,对老年人和无业居民实行社区首诊制度。也就是说老年人和无业居民看病就医需先到社区医院就诊,激活社保卡。为此,老年人和无业居民选择定点医疗机构中应包括1家定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市人力社保局特别提醒,为保证参保人员明年1月起享受门诊报销待遇,对没有选择定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城镇老年人和无业
16、居民,应在今年12月25日前到街道或乡镇社保所办理选择变更定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手续。 115万“老保民” 社保卡制作完成 市人力社保局社保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涉及人群150万,其中115万“老保民”的社保卡制作已经完成,目前正在发往各区县的街道、社保所以及学校和托幼机构。因此,续保者在续保的同时就可领取到相应的社保卡。 而对于今年12月以后新参保者,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个人信息登记与证件照片采集,这些信息的采集将用于制作社保卡。由于制作社保卡需要一定时间,区县社保部门将为新参保人员发放新发与补(换)社会保障卡证明。在制卡期间,新发与补(换)社会保障卡证明可作为新参保人员的就医
17、凭证。在制卡期间,新发与补(换)社会保障卡证明可作为参保人员的就医凭证,在此期间发生医疗费则需个人全额垫付医疗费用,符合报销条件的,按照手工报销流程办理。采用银行代扣缴费方式的,应存入足够金额,使用北京银行京卡(借记卡)缴纳医疗保险费的,应在保证足额缴纳医疗保险费的基础上多存1元钱。 学生升、转学 领卡需到原参保单位 相关负责人还指出,尽管“老保民”的社保卡已经制作完成,但对于学生儿童这部分人员,存在转学或升学的情况,有可能一部分学生儿童已离开原参保单位。为此,学生家长可以主动去原参保单位领龋同时原参保单位也会通知这部分家长。市人力社保卡特别提醒,如果到2011年3月1日以后,学生家长仍未得到
18、通知,也没有领到社保卡,家长可以先通过社会保障卡客户服务热线“96102”进行咨询确认,然后携带参保人员与本人的身份证或户口簿到居住地附近的社保所办理社保卡申领手续。 此外,“老保民”也可通过“96102”咨询制卡情况。如果因个人基础信息采集未能制卡,可以通过参保单位与区县社保中心联系。 第五篇:社保卡领取流程社保卡领取流程 1、单位填写参保人联系信息 单位通过网上下载参保人员花名册和办理通知,在花名册中填写参保人手机、固定电话、通信地址、邮政编码等信息,在规定时间内通过网站上传。 2、单位下载确认申领单打印并填写确认 社保卡系统将参保人手机、固定电话、通信地址、邮政编码补充到确认申领表,供相
19、关单位下载,各单位下载后按要求打印,将确认申领表和XX市单位职工社会保障卡申领办理告知书一并发放给单位参保职工,并让其选择本人的社保卡对应金融机构后签名确认。对没有XX市二代证信息的需要同时贴上照片。这个过程中,用人单位应确保参保人员个人的金融机构自主选择权,不得由单位统一选择。 3、确认表上报。 参保人员完成确认表填报后,由单位按银行对确认申领表进行分类和汇总,连同汇总表和参保单位统一申领本单位职工社会保障卡凭证送参保地社保卡中心。 人数较多的单位需要将参保人员按分厂、分公司、分院等进行分类的,将确认表先按分厂、分公司、分院进行分类,对每个分厂、分公司、分院再按选择的三家银行进行分类。单位将
20、收到信息确认表但未返回的人员(即未申领人员)名单填信息确认表未返回人员汇总表。 单位经办人随带身份证件到原申领地社保卡中心领取,单位经办人出示身份证件后由社保卡中心工作人员将身份证件信息录入社保卡系统,办理领取手续。社保卡中心工作人员打印领取单由单位经办人签名,领取单由社保卡中心存档,向单位经办人发放社保卡、XX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病历本和社保卡发放清单,由经办人员当场清点。 单位经办人将社保卡发放给参保人员,由每个参保人员在社保卡发放清单上签名确认,发放清单由单位留存作为档案长期保管。如未在领取后6个月内发放的,将参保人员的社保卡退回社保卡中心,并填写社保卡退回登记表。 您所在的单位申领的数据正在复核之中,请携带以下文件至所属的社保卡经办机构: 1、经过职工确认的社保卡申领单 2、单位社保卡申领凭证(加盖公章) 3、单位申领汇总表(加盖公章) 4、未返回人员名单表(加盖公章)第14页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