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生物学科普读物创作选题与手法浅析——以朱洗《现代生物学丛书》为中心.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11110 上传时间:2024-02-19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1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学科普读物创作选题与手法浅析——以朱洗《现代生物学丛书》为中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生物学科普读物创作选题与手法浅析——以朱洗《现代生物学丛书》为中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生物学科普读物创作选题与手法浅析——以朱洗《现代生物学丛书》为中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REVIEWBOOK书评生物学科普读物创作选题与手法浅析以朱洗现代生物学丛书为中心区乔志远(上海通志馆,上海2 0 1 2 0 1)摘要:朱洗(1 9 0 0 一1 9 6 2)是我国现代实验生物学家与科普作家,为我国生物学科普教育做出过巨大贡献。文章通过对朱洗生物学科普领域代表作现代生物学丛书的选题与写作手法进行分析,并以朱洗的科普思想和科普实践为指引,为我国现代生物学科普创作工作提供思路与借鉴。关键词:朱洗;科普;现代生物学;现代生物学丛书生物学科普创作是将抽象、复杂、难以理解的生物学知识通过不同形式,将其转化为社会大众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广泛传播的创造性工作。伴随着时代发展,生物

2、学科普创作也衍变出多种形式,如丛书、视频、音频、漫画、游戏以及文创产品等,取得较好反响。其中,科普读物是生物学科普创作的基础,大量科普视频、音频、漫画、游戏、文创产品等二次科普作品均是以科普读物为知识出处与引用来源,可见科普读物在生物学科普创作过程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撰写科学性、趣味性、前瞻性、通俗性兼具的优秀生物学科普读物,也成为新时代生物学科普创作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新中国生物学科普工作的先驱,朱洗及其著作现代生物学丛书可在选题与写作手法两方面为新时代生物学科普创作工作开展提供帮助。一、朱洗及其现代生物学丛书概况朱洗,实验生物学家,我国细胞生物学和实验生物学的创始人与奠基人之一。1

3、9 0 0 年1 0 月出生于浙江省临海县,1 9 2 0 年5 月赴法勤工俭学,后考人法国蒙伯利埃大学生物学系,进行人工单性生殖、异种杂交、卵细胞分裂节奏分析等课题的研究和实验。1 9 31 年毕业归国,曾任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室主任、副所长与所长,1 9 5 5 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现称“院士”)。他不仅在人工单性繁殖领域成绩卓著,实现了世界上第一次无父母蟾蜍产卵传种,还在印度葩麻蚕引种化、家鱼人工繁殖等应用研究领域作出重大贡献,曾先后获得“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中国科学院科学奖三等奖、国家发明奖、全国科学大会奖、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多项大奖,享誉全国。现代生物学

4、丛书是朱洗于1 9 41 年至1 9 5 0 年间陆续发表、出版的生物学科普著作,共计有6 部,分别为蛋生人与人生蛋我们的祖先重女轻男雌雄之辨智识的来源与爱情的来源,字数总计突破300万字,是我国生物科普领域的鸿篇巨著。该书从生命的起源说起,再说到生物的生殖、两性的形态和区别的作者简介:乔志远,硕士,上海通志馆助理馆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科普作家家协会会员,上海市地方史志学会会员,主要从事史料研究与科普创作工作。Science&Technology Vision|科技视界23DCIENCE&TECHINOLOGYVISION科技视界实质,然后叙述生物的心理、本能和后天的教育,最后是介

5、绍与人类生存和健康有关的物质,展现了各阶段朱洗对生物学普及的深刻思考和孜孜追求。作为我国生物学科研、科普领域不可忽视的重要历史人物,围绕朱洗的科技史学研究并不在少数。在关于记述朱洗的生平事迹与社会影响的著作中,以陈阜的科学巨匠:朱洗一书记载最为完整,但全书较为侧重朱洗在孤雌生殖、蚕种驯化、家鱼繁殖等领域的科研成果,对其在科普领域,尤其是对他所撰写的现代生物学丛书着墨较少 2。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现代生物学丛书的选题与写作手法特色,分析朱洗在早期大众科普方面的个人思考与成果,为我国现代生物学科普创作事业提供思路与借鉴。二、朱洗及其现代生物学丛书在选题与写作手法领域的成功之处无论何种形式的生物学科普创

6、作,选题与写作手法都是最先需要考虑的因素一一出色的选题,能在最短时间内引发受众群体的注意力与阅读欲望,让科普创作内容更好地在社会大众中进行传播,能够提升影响力;优秀的写作手法则能令内容的趣味性与可读性更上一层楼,带给受众群体更好的阅读体验。在现代生物学丛书的创作过程中,朱洗在深人了解受众需求的基础上,在选题与写作手法两方面下苦功,取得社会与市场的广泛认可。朱洗及其现代生物学丛书在选题与写作手法领域的成功之处可归纳为以下3个方面。(一)紧贴公众知识盲区与需求,快速满足读者求知欲望民国时期,人们对于生物学知之甚少,尤其是对生命的来源缺乏基本认识,愚味与落后的旧思想依然占据社会主流。为解决这一难题,

7、朱洗于1 9 39 年完成蛋生人与人生蛋一书的撰写工作,在书中,朱洗从中外古人对于怀孕的推测开始介绍,并循着近代科学研究的发展轨迹,从受孕到分娩,从成长到男女结合,描述出人胎渐变、青春期成长以及孕育后代的全过程。他认为,受社会伦理道德观念的影响,国人对生理知识莫如深,这是不正确的。“了解这些传宗接代的常识,不但有助于人们对于生理知识的普及,而且反而能免去因为迷帼、好奇、幻想而发生的种种不幸事件 3。”朱洗先从文化人手,分别介绍中国古人、印度人、埃及人、犹太人、阿拉伯人、古希腊人、古罗马人对于生产、生育的理解,再循着时间线,介绍中世纪阿拉伯学者以及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学者在生育领域的新学说与新发现;

8、继而从鸡蛋人手,从“兽”到“人”,阐述了动物生殖准备、受精、孕育生命以及分娩的全过程。他还特地介绍了畸形胎儿与双胞胎的起因,呼吁人们正确看待这些胎儿,切莫因愚味思想而将其扼杀在摇篮里。针对当时“重男轻女”的社会氛围,朱洗在生物学角度予以反击与驳斥。在第三册重女轻男一书中,朱洗从简要的生物学知识人手,阐述生育研究领域提出的“唯卵”“唯精”等各种学说,并围绕“女性的卵重要还是男性的“精重要”这一问题,从生物学角度分析雌雄个体在生产子体时的作用。此外,朱洗还通过介绍人工单性生殖实验的发展和理论,推翻了“重男轻女”的固有观念,向读者阐述了生物界“重女轻男”的真相:“母性的卵球确是产生后代的基础,父性的

9、精虫只能刺激卵球,唤起它的发育。”在随后的第四册雌雄之辨中,朱洗以典型动物为例,叙述雌雄异形异性的事实,继而探讨雌雄分性的根据,从外部形态直至内部细胞结构,再从化学领域来说明两性区分和某类物质的分子构造有关。他还特地指出:“两性的区别是比较的,是变动的,绝不是板定的 5”。同时,关于男女变性的问题,他也在书中做了详细的阐述。总而言之,针对社会普遍存在的错误思想与观念,朱洗以时间轴为主线,面面俱到地阐述了生物学针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与思考,让读者可以全方位、又始至终地了解相关知识,满足其求知需求。(二)以自身经历为切入点,将读者快速带入读物之中在第二册丛书我们的祖先中,朱洗先从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人

10、手,对十亿年前的生物进化史做了一个鸟瞰式的观察,继而阐明人类与兽类的亲缘关系,论证人类24科技视罗|Science&Technology VisionREVIEWBOOK书评与猴类是同一个宗系的“兄弟”。此外,他还以相当的篇幅叙述了人类进化的步骤,以及石器、铁器文明的进程。全书以“最初的生物从哪里进化来的?”和“最初的人类祖先从哪里进化来的?”两个设问为切入点,通过严谨的科学实验,对古今人类与动物以及灵长类的生理结构特征进行相互比较,深人浅出地批驳了自然发生学说和神创论。朱洗先生在结论部分指出:“我们是生物之一种。我们没有异于其他动物的特殊原素,没有特殊的细胞,也没有特殊的组织和器官。人类何以

11、能够脱离原始时代生活,臻于文明,征服一切的环境呢?必有若干主要的因素存在其中。这些因素至可宝贵,人人不应忽略:第一是社会生活。第二是创造和发明的意志。第三是工具改善 6”值得注意的是,在批驳自然发生学说时,朱洗特意腾出部分篇幅,以新进中国学界破除自然发生说的经过为题,详细阐述了自然发生学说存在的错误与不足。这篇文章源自朱洗本人在广州中山大学任职期间与广州光华医学院教授罗广庭关于自然发生学说的争论。在显微镜被发明之前,由于人们肉眼无法观察到蚊虫的繁殖情况,便认为生命并非父母交配的产物,而是世间元素的组合,自然发生学说随之应运而生。随着生物学的发展与实验器具的完备,自然发生学说在欧洲已于1 9 世

12、纪末被推翻,但因我国生物学起步较晚,来自国外的错误观念在2 0 世纪依然存在且有较多受众。1 9 33年3月,罗广庭关于支持自然发生学说的论文在中国科学社主办的科学杂志社发表,引起学界震动。不久后,朱洗在自然科学杂志发表化生说的进化一文,全面而又详尽地介绍了自然发生学说在欧洲的起源、盛行与落寞,并在文末强烈批判罗广庭借用过时、错误的科学理论为自己博取功名的行为;6 月,朱洗组织学生复刻了巴斯德的发酵实验,并将实验过程与结果陈列在中山大学生物系的走廊,供市民自由参观;7 月,罗广庭与中山大学教授经讨论后决定,双方各选出3位代表,依照罗广庭的自然发生学说进行实验设计,观察在密闭试管内是否有生物在元

13、素组合中产生;1 0 月初,委员会发现试管内并无生命的存在痕迹,自然发生学说不攻自破。新进中国学界破除自然发生说的经过全文不仅翔实严谨,更包含了朱洗在争论过程中的心路历程,令读者在了解事件与知识之余,也能与作者感同身受,从而对读物内容产生更加深刻、全面的认识。(三)科普知识结合科学精神,让科普内容“活起来”在前四册丛书中,朱洗大多着重围绕某一热点话题进行生物学科普与探讨,对科学精神着墨较少。从第五册智识的来源起,朱洗开始涉足多领域、多学科的科普创作,并在其中穿插了对科学精神的认识与思考。第五册智识的来源是一本涉及生物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多领域科普著作。朱洗认为,人类的形体既然由其他动物的形体进

14、化而来,那么人类的心理和生理行为必然与其他动物存在紧密的关联。他从下等动物简单的“心理”(如向光性、向地性、向电性等等)出发,逐渐追溯到高等动物的反射性和本能;在论述了这些先天性的心理和行为之后,他又进而探讨后天教育的影响,由普通兽类和猴类的教育逐步推演到人类本身的教育一一胎体教育和孩童教育,并提出了自已对于教育的理解与思考 7。第六册爱情的来源于1 9 46 年7 月出版,朱洗在序言中写道:“一般人都说,爱情是玄妙的,是不可思议的。其实,这种简介是不对的。本书转为搜检爱情的来源,为追究爱情进化的迹象,特分作三部分叙述,这就是母子之爱,异性之爱和朋友之爱。”在书中,他详细阐述了3种爱情的由来与

15、特征,并结合社会学与心理学的相关研究,在文末指出:“母子之爱是保证子裔的发育与安全;异性之爱是保证下代的生殖;朋友之爱是建设社会的心理基础(这三种爱)都有物理的原因可考,都有因果的原因可寻,和别种心理现象也有共同之处8。”智识的来源与爱情的来源是现代生物学丛书的最后两部作品,也是朱洗在科普领域的集大成之作。除了书籍本身涵盖的知识,朱洗本人在写作过程中展现的科学精神也通过文字有所展现:对于其他学科内容的引用,朱洗在用词与使用上极为考究,出处也标注清楚,为读者展现了科研工作者的严谨态度。此外,他还在书中反复表明,要做到“念兹在兹”,把观察到的现象和要解决的问题结合起来,才能在科研中有所突破。Sci

16、ence&Technology Vision|科技视罗25DCIENCE&TECHINOLOGYVISION科技视界朱洗的科学精神也对读者产生深远影响,不少年轻读者就受此书影响走上生物学研究之路 9。三、朱洗及其现代生物学丛书对新时代生物学科普创作的影响朱洗以其严谨考究的著书精神、灵活有趣的视角切人、翔实丰富的资料考据与活泼幽默的行文风格完成了全套图书的编纂工作。该套丛书的出现不仅填补了我国建国早期生物学科普领域的空白,更是我国科普文学创作的先驱与典范,对科普工作的后续发展、生物人才的梯队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整套丛书在市场广受欢迎,仅自1 9 39 年至1 9 5 0 年,现代生物学丛书共出版

17、、再版2 2 次,是其出版社“非文学类”丛书中单套图书数量最多、出版次数最多、印刷数量最多的丛书,影响力可见一斑。而基于现代视角,通过分析其在选题与写作手法上的独到之处,朱洗及其现代生物学丛书对新时代生物学科普创作有以下3点积极影响。(一)注重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有机结合在科学诞生以前,人们习惯通过宗教、习俗等载体理解、阐述自然现象,形成根深蒂固的错误观念。倘若不从观念源头人手,逐步破除读者心中的成见,便难以确保科普工作取得实质性效果。朱洗在撰写现代生物学丛书的过程中,多从古人在生育、两性观念等方面的传统认识人手,逐一从科学的角度阐述传统认识形成的缘由、传统认识错误的本质以及科学对于该现象的解

18、释,使得全书脉络清晰、环环相扣,读者能够全面、顺畅地掌握相关科学道理,提升了公众对于科学的受众广度与理解深度。在如今的科普宣传工作中,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也并非截然对立、互不干涉的存在,如何以人文科学为推手,提升自然科学的普及度,是科普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重要方向。(二)贴合生活,以受众为主体开展科普工作自然科学包罗万象,且诸多内容与读者日常生活联系不深,读者很难在阅读过程中获得同感与共鸣,对内容的好奇与关注度便一降再降,使得科普工作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效。朱洗在撰写现代生物学丛书的过程中,特地选取与生活紧密相关的题材,或是彼时热议的科学话题,以确保读者感兴趣;标题在当时的环境中也算标新立异,足以吸

19、引读者的眼球。而在如今自然科学高速发展时代背景下,想要令读者准确理解愈发精细、复杂的自然知识,就必然要寻找受众感兴趣、能理解的切人点,同时宣传方法与手段也应与时俱进,以确保公众对科普保有长久的关注度与参与热情。(三)以科学知识为载体,加强对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的宣传科普宣传不仅局限于各学科知识的基本普及,还与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紧密相连。科学精神可使公民站在客观、综合的角度判断信息与分析问题,科学方法则可使公民拥有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朱洗在撰写现代生物学丛书的过程中,不仅传播生物学知识,更是以科学为引,展现科学家的思维逻辑与实验方法,将科学“求真探索、质疑创新、坚持真理”的本质传递给读

20、者。在深层次科学素质培育工作依然薄弱的当下,我们应更加注重公众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的培养,这也是决定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成败和质量的关键。科普是一项持久的、不断随时代发展而变化的工作,相关人员不仅需要具备较高的科学素养,还要有持之以恒的耐心与灵活变通的创新意识。正如朱洗一生的座右铭:“科学需要一个人的全部生命”,我们也应传承其伟大的奉献精神,在科普工作中奋发作为,有所突破。参考文献1杨春晓.朱洗 J.浙江档案,1 9 9 2,3:472陈阜.朱洗 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 0 0 0.3朱洗.蛋生人与人生蛋 M.北京:新星出版社,2 0 1 5.4朱洗.重女轻男 M.北京:新星出版社,2 0 1 5.5朱洗雌雄之辩 M.北京:新星出版社,2 0 1 5.6朱洗.我们的祖先 M.北京:新星出版社,2 0 1 5.7朱洗.智识的来源 M.北京:新星出版社,2 0 1 5.8朱洗.爱情的来源 M.北京:新星出版社,2 0 1 5.9罗登.怀念朱洗先生 J.生物科学信息,1 9 9 0,4:1 8 8-1 8 9.26科技视罗|Science&Technology Vision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