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深化红色资源在推动乡村振兴的效用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10916 上传时间:2024-02-19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8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化红色资源在推动乡村振兴的效用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深化红色资源在推动乡村振兴的效用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深化红色资源在推动乡村振兴的效用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4 4 卷第4 期2023年7 月文章编号:1 6 7 4-8 1 0 7(2 0 2 3)0 4-0 0 6 0-0 7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Jinggangsha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Vol.44 No.4Jul.2023深化红色资源在推动乡村振兴的效用研究易修政,卢丽刚(华东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南昌330 0 1 3)摘要:红色资源的开发和发展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路径,对完善乡村当前的产业结构、改变单一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和促进乡风文明都有着重要现实意义。通过进一步深挖红色资源的教育功能、处理好景区和全区域的关系

2、、优化红色旅游市场的定位、推动红色旅游国际化发展的路径,将红色资源转化为红色旅游和产业资源,发挥其经济功能,使之为革命老区带来资金流、人员流和信息流,成为推动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从而深化红色资源推动乡村振兴的效用。关键词:红色资源;红色旅游;乡村振兴;效用中图分类号:F32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由此可见乡村振兴的核心目标在于“既要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2,还要解决“人民群众急

3、难愁盼问题。红色资源作为一种特定的历史和文化资源,其内涵和价值都符合党的建设事业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的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一定要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3充分发掘和利用红色旅游资源,不断转变旅游发展方式,提升红色旅游综合效益,将红色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有利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从而自上而下推动城乡统筹配套改革,使其在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乡风文文献标志码:AD0I:10.3969/j.issn.1674-8107.2023.04.007明、生活富裕中发挥作用,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一、红色资

4、源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当前我国有不可移动革命文物3.6 万多处,国有可移动革命文物超过1 0 0 万件(套)4,且在红色资源的分布中,农村地区、偏远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占有很大的份额。这些散落在各个农村地区的红色资源,是“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持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施乡村休闲旅游提升计划”“突出实效改进乡村治理,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效平台载体,启动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 5 的重要因素。(一)有助于形成核心产业,实现产业兴旺国家乡村振兴局指出:“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下一步将强化产业帮扶。”但“因为缺乏区位优势和错失乡村工业化的机遇,占全国农村和农民9 0%

5、的一般农业型地收稿日期:2 0 2 3-0 3-0 8基金项目:2 0 2 1 年度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思想政治工作专项项目“高校运用伟大建党精神铸魂育人的路径探索(项目编号:SZZX21079)。作者简介:易修政(1 9 8 5-),女,江西萍乡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红色文化与思政教育研究;卢丽刚(1 9 6 5-),男,江西余江人,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红色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研究。易修政,卢丽刚:深化红色资源在推动乡村振兴的效用研究区,不再有重新乡村工业化的可能”间,红色资源的开发和发展为形成乡村核心产业提供了新的路径。2 0 1 9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

6、:“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搞活了农村经济,是振兴乡村的好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明确指出:“各级政府应当发挥农村资源和生态优势,支持红色旅游、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乡村产业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发展红色旅游是推动乡村地区产业兴旺的有力抓手。红色旅游契合转变发展方式、调优经济结构的要求,有很强的关联效应、乘数效应,能够形成乡村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能为乡村地区带来丰富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发展红色旅游,将进一步优化乡村产业结构,有助于乡村第三产

7、业的发展,对拉动乡村经济具有促进作用。通过深挖、细掘本地红色资源,再将红色旅游融入整个乡村产业链中,高质量推动乡村产业共同发展,进一步为乡村产业融合发展赋能。依托本地红色资源,因地制宜打造“红色+”旅游产业模式,有效延伸出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生态康养、文化创意、农副产品、农村服务业等新产业链条,使游客在参观乡村红色旅游景点的同时还能欣赏到其他文化和自然风光,同时带动观光农业、农产品加工业、物流业、交通运输等产业发展,促进产业前后延伸、首尾相连、纵横配套,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成为延伸产业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不断深入发展,从而促进乡村的现代化生产体系、产业体系和经营体系的形成,实现农村产业现代化转

8、型升级,实现产业兴旺。(二)有助于提高脱贫成效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活富裕红色旅游产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够为乡村带来大量资金与物资,并带动当地的娱乐、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发展,解决大量农民就业问题,促进农民增收。红色旅游作为促进乡村振兴61的新动力,能够进一步发挥市场主导作用,调动农民参与积极性,更多地参与到红色旅游产品、红色文创产品等红色衍生品制作产业中,为农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打造红色“网红”产品,持续扩大红色文化的影响力,为乡村振兴持续带来新的增长极,实现农村百姓增收致富。(三)有助于生态优化,实现美丽宜居“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无止境地向自然索

9、取甚至破坏自然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我们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保护眼晴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乡村振兴作为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关键一环,在其发展和推进中更需要解决好人与自然、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的关系。将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循环农业充分融合,走出文化与生态融合型旅游循环经济发展道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红色资源的开发,形成红色旅游产业,这就要求农村必须有配套的清洁空气、洁净水源和美丽的田园风光等生态产品,并促进改善水电交通、通

10、信等基础设施,统筹推进山水生态的保护和建设,让农村的人居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叫发展以红色资源为主的旅游业,还可以更好地形成村与村之间、村与镇之间、村与城市之间的以红色资源为媒介的连接,逐步使城乡公共服务趋于均等化,通过构建新型城乡发展关系,形成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的发展局面,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现状。乡村红色旅游使城乡互动更为活跃,既让城市的人可以“欣赏乡间美景,留住心头乡愁”,又可以统筹推进山水生态的保护和建设,并让农村的人居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基本建成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让乡村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62(四)有

11、助于建立乡村治理新体系,实现治理有效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破解目前农村的治理困境。当前我国农村存在一些治理危机,如资源条件恶化、公共事务衰败、公共服务短缺、乡村债务严重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实质“是在农村社会结构深刻转型及农村体制急剧变迁背景下,农村集体行动能力的全面衰落 8,所以必须要形成新的治理体系,才能实现乡村的有效治理。由此可以看出,不论是发展产业还是推动乡村振兴,都离不开乡村治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红色资源的开发和发展是集体行为,这需要全村集中力量来实现,红色资源的管理和经营需要统筹安排,这就能形成集体型经济发展

12、模式。开发红色旅游,可以形成红色民居共同建、大事小事共同帮、公益事业共同干、产业发展共同谋、人居环境共同治、文明村庄共同创、发展红利共享的乡村治理方式,激发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实现“管理民主”,从而形成更良性的治理体系,为构建防止返贫的各类机制提供了保障,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得以顺利推进的重要保证。(五)有助于提高农民素质,实现乡风文明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乡风文明要求深入挖掘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把乡村的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与时代要求相结合来创新性继承,要求农民提高思想觉悟、文明素养和道德水准。开发红色资源,形成红色旅游,打造红色景区就是促进乡风文明的有效实践。红色文化

13、是红色旅游的灵魂,具有精神引领等重要价值,特别是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过程中,进一步发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优势更显其重要性。“三农”问题是当前我国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构建新发展格局、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的重点难点。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然要克服各种困难、面对多方挑战。发展红色旅游能够发挥红色资源的重要作用,以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启迪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人,以党的奋斗精神鼓舞人,以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感召人,不断增强各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精神动力,持续提升乡村的精神风貌,建设好乡村居民的精神家园。红色文化具有辐射带动功能,红色旅游业的发展要求农民具有服务

14、意识和奉献意识,要求从事旅游业的农民具备从业者素质,这样能够有效促进农民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文化知识的提升。红色旅游业的发展还能大力推动农村的人居环境整治、“厕所革命”移风易俗和宗教事务管理等基层治理,从而为群众营造宜居舒适的人文环境和生活环境,并且可以进一步依托红色资源探索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打造乡风文明创建的主要阵地,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培育文明乡风。二、当前红色资源在推动乡村振兴中的机遇和挑战(一)当前红色资源在推动乡村振兴中的机遇红色资源是红色基因传承最生动、最自然、最具有活力的载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红色旅游要把准方向,核心是进行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 9。在新的时

15、代条件下,可以进一步实现向红色旅游和红色教育的转化。2021年,国务院批准了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意见中强调:“要弘扬传承红色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 0 35 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将红色旅游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中央财政也进一步加大红色旅游的专项资金投入,各地各级政府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对红色资源的开发和转化也更加关注和重视,使得脱贫地区的红色资源具有了第一个机遇,即政策机遇。政策的叠加引导为红色资源带来了第二个机遇,即市场机遇。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让全世界人民瞩目,国人进一步坚定了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自信。当前,国家又积极倡

16、导“四史”教育,红色旅游得到游客的喜爱,红色场所和旅游景点成为了各类游客学习教育的易修政,卢丽刚:深化红色资源在推动乡村振兴的效用研究场所。越来越多的年轻消费者进入红色旅游景区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和滋养,使得红色旅游市场发展前景广阔,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消费主体和方式呈现新的变化,让乡村振兴有了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第三个是科技机遇。当前我国科技空前发展,各类技术日臻成熟,高精尖技术的发展开始为红色资源赋能,促进了红色资源和各类红色旅游产品的数字化运营和管理,使得红色资源更具有时代感。同时,科技引领下的红色资源的开发与发展,也能进一步推动农村新发展模式的构建。第四个是国际机遇。中国红色旅游发展报告(

17、2021)指出:“红色旅游国际交流合作稳步推进,红色文化对外传播的影响力和感染力不断增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2 0 1 9 年,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共接待入境游客4 6 7.6 0 万人次,占经典景区接待游客量的1.2%,红色旅游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1 0 7。随着我国“一带一路 政策的持续推进,与中东地区合作力度的加大,红色旅游资源也将迎来更多的世界游客,使革命老区的红色资源有了国际化发展的可能性和可行性。这将进一步提高脱贫攻坚成效的可持续性,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二)当前推动乡

18、村振兴过程中红色资源面临的挑战有机遇就有挑战,革命老区从经济发展、人口素质发展等方面都与中心城市存在着差别,受制于部分老区山区人民识字不多、观念较为陈旧、视野不够广阔、地理环境和交通不够优越等主客观不利因素的影响,当下在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衔接过程中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利用还没达到预期的效果,还面临着不少挑战,第一个挑战是单纯着眼于红色文化的经济建设价值,没有将红色文化资源全面融入乡村生活生产。很多地方对红色文化资源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缺乏全面把握。不少地方过于急功近利,急迫63地想要借红色文化获得经济效益。当前,各地的红色资源开发主要是对红色旧址的遗迹进行维修和复建,注重外在形式的展示,对红色

19、文化资源的精神内涵挖掘深度不够,特别是建党百年中的伟大建党精神内涵挖掘不够,忽视了对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深度挖掘。导致其思想教育功能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没有做到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第二个挑战是没有形成联动式链接。当前革命老区的红色资源转化较为单一,红色旅游收人来源也较为单一,对衍生产品和上下游产业链缺乏带动力。产业链、创新链和人才链之间没有有机衔接,缺乏优秀人才的引入,也导致投融资、管理和机制方面缺乏创新力。第三个挑战是全方位融合发展不足。虽然当前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有了不少成功经验,但全方位的“红色+”方式还缺乏成熟度,红色资源与生态发展、农业发展,红色旅游与非红色旅游

20、等产业形态的融合不足。第四个挑战是当前乡村振兴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依然没有突破传统观念和模式。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观念老旧、收效甚微、资源搁置等问题,甚至出现了红色村庄“千村一面”的现象,没能展现出各地独特的红色文化内涵和自身发展特点。三、深化红色资源推动乡村振兴的对策研究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其核心是实现乡村现代化。在当前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过程中,乡村振兴的目标和要求与红色旅游呈现出相互促进的发展结构。红色旅游可以提升乡村形象和品牌、拉动乡村经济发展、推动乡村产业转型、提升乡民生活品质、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乡村振兴能够完善红色旅游基础设施建

21、设、加快红色旅游产业整合、推动红色文化建设、优化红色旅游生态环境,使其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止地区性返贫中发挥64更大效用。(一)进一步深挖红色资源的精神激励功能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挖掘红色资源、开展红色旅游、传承红色基因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用好红色资源重要论述的具体行动,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应有之义。乡村的红色资源可以转化为培育乡村党政干部、教育人民群众的优质资源。乡村红色资源的转化发展应当进一步与红色教育相结合,

22、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将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作为核心,在红色资源的开发中进一步发掘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和建党百年的丰功伟绩,充分发挥各地红色资源优势。将内涵丰富的红色文化精神融入乡村干部、人才、青少年教育全过程。“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用“红色教育”占领思想阵地,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内涵,立足地方红色资源的特色,开发具有独特性的情景党课、红色艺术党课等,并将此类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开发的红色资源与当地的传统、生产生活结合起来,将红色资源转变为“活态”的党性教育资源,再将党性教育资源转化为旅游开发、产业发展、村民自治的精神实质产品,持续提升红色资源的

23、政治效益和社会效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注重激发脱贫群众依靠自身力量发展的志气心气底气。引导老区党员干部和群众在乡村振兴中自觉发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提升红色资源的精神激励功能,对提升人民群众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决心和信心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二)进一步增强红色资源的联动效应要改变当前革命老区红色资源转化较为单一、红色旅游收入来源较为单一的问题,需进一步增强红色资源的联动效应,以红色文化产业为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线”,将衍生产品、上下游产业链、人才链等“点”进行串联,形成完整的红色产业结构链条。首先,创新丰富红色衍生产品,实现创新赋能。研发生产红色资源的衍生产品,是对红色资源

24、价值转化的最直接实践。当前年轻消费群体已成为红色旅游的主体目标人群,红色衍生品应更能满足年轻受众的诉求。应结合市场需求和当前网络发展的形势创新红色资源衍生品,让红色资源衍生品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创品牌,具有时代感、新奇性、原创性。应将红色资源的精神内核与时代个性的表达方式进一步有机融合,让红色衍生品与年轻游客群体的生活学习工作场景相关联,更好地提升红色资源的认知度和影响力。其次,创新红色资源的内涵表现形式,实现数字赋能。将过去传统的扁平化图文展示和参观,转变为立体化沉浸式形式,充分利用先进科技手段,加强对红色资源的数字化开发和利用。各地可因地制宜对红色景点景区进行智慧化和信息化改造,积极引人现

25、代化技术设施,如可借助VR、A R、MR等前沿科技来打造历史模拟场景,让参观者在历史空间内实现与历史的交汇,让年轻游客体验到真实的红色文化和生动的革命生活场景,还可开发当地红色旅游APP,提供语音讲解,搜索景点周边特色美食等。最后,大力夯实红色旅游的人才基础,实现人才赋能。红色旅游需要大量当地的人才支撑,为更好发展红色旅游,可以通过制定政策,培养和引进一批既了解党史国史又掌握旅游管理专业知识、既重视保护革命遗址遗迹又重视红色文化传播的复合型人才。同时,不断建立健全关于红色旅游工作人员的成熟机制,在从业资格、继续教育、编制待遇等方面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体制,为乡村红色旅游的发展提供有效保障。以红色

26、资源为中心将产品、产业、科技和人才有机整合,通过联动合作,提升红色资源在乡村振兴中的实效性。(三)进一步处理好红色景区和全区域的关系乡村振兴既需要有重点突出的产业,更需要全盘带活。要将红色旅游作为革命老区社会经济易修政,卢丽刚:深化红色资源在推动乡村振兴的效用研究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就需要进一步处理好红色中心景区与当地全区域之间的关系,解决红色资源开发仅集中在“景区”之内的问题 1 2 ,改变老区的红色景区各自为政、缺少联动合作的状况。强化整体意识、促进多元融合是发展乡村红色旅游的必然趋势。“十四五 规划和2 0 35 远景目标指出:“壮大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民宿经济等特色产业 1 3。只有将红

27、色旅游与乡村旅游自然融合才能实现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红色资源进一步保护与开发 4。红色景区与当地乡村环境的全面融合,与老区现有的绿色、古色资源充分组合起来。“红色+产业”增强旅游新动能,“红色+文化”提升地区美誉度,“红色+休闲”增添旅游舒适度,“红色+生态”拓展旅游新内涵,“红色+科技”推进旅游智慧化叫,以“红色+”模式形成瞻仰学习、观光游览、休闲度假等多维度联动的复合型旅游空间。让整个乡村成为一个活态“景点”,使所有乡村元素连起来、活起来,让旅游空间大起来,从而进一步吸引游客,拉长游览时长,创造出更多的新消费,带动效益增长,促进全区域高质量发展,赋予乡村振兴新动能。(四)进一步打造特色

28、红色资源品牌要改变乡村红色资源开发中红色村庄“千村一面”的现象,就需要深挖红色文化资源中的独特点。中国革命宝库资源丰富,各地在革命史上都具有独一无二的作用。各地应根据地域特点、文化传统、当地红色资源蕴含的精神来提取出属于当地的特色红色文化符号,再将符号提升为具备市场价值、匹配红色基因的红色资源品牌。并根据资源分布具体情况,策划出精品红色旅游线路,在线路规划中去深挖文化底蕴、融合产业资源,打造出具有差异性的文化旅游景区。同时,加强对品牌的知识产权保护,让红色资源品牌为乡村振兴赋能。以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为例,该县的甘家村、沿背村等地有毛主席故居、甘祖昌故居和高滩行军会议旧址等。该县依托独特的红色旅

29、游资源优65势,立足将军故里,充分发挥红色旅游教育引领作用,不断创新红色旅游发展模式,一所没有围墙的干部学院一一甘祖昌干部学院已成为一张红色培训新名片,红色文化资源被盘活转化成为教学资源。村庄人气旺了,村民致富路多了,相关的业态日渐红火起来。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加人乡村民宿、“农家乐”的队伍。学员和游客的到来还带动了农产品销售,过去“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土特产如今成为“抢手货”。“将军情”土特产公司、客运车队等企业应运而生,让更多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稳定就业。由村民自编自演的采茶剧并蒂莲花已演出数百场。村民富了“脑袋”,也富了“口袋”。红色培训开办以来,累计接待1 2 1 9 个单位、共61203名

30、学员。累计为当地村民增收1 2 0 0 余万元,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35 0 余万元。沿背村成了全省脱贫攻坚的“样板村”。2 0 2 0 年以来,该县红色旅游接待人次约2 0 0 余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约1 2 亿,通过完善红色景区景点基础设施建设和开展红色教育培训,极大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创造了就业岗位,解决了当地居民就业难的问题 1 5 。红色资源品牌化促进了餐饮、民宿、农产品销售的发展,带动了农村休闲观光及特色农业发展,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对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长效性。在新时代背景下,红色资源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延伸,乡村振兴是红色资源保护和利用拓展出来的一个新内容。红色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对

31、乡村的文物保护、社会发展、环境改善和生态发展等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衔接过程中的强有力抓手。在革命老区的乡村发展中以红色资源发展的红旅产业为依托,推动红色旅游与乡村振兴相融合共发展;将红色资源与当地的资源、环境、生态相结合,补齐短板拉宽长板,促进形成新时代乡村发展新格局,进一步深化红色资源在推动乡村振兴中的效用价值。66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N.人民日报,2 0 2 2-1 0-2 6.2庄晋财.论乡村振兴战略的逻辑起点 J新疆农垦经济,2 0 1 7,(1 1)

32、.3习近平.用好红色资源续红色血脉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 求是,2 0 2 1,(9).4赵晓霞.革命文物家底进一步摸清全国不可移动革命文物逾3.6 万处更多革命文物保护单位将发展为青少年教育基地 N.人民日报:海外版,2 0 2 1-0 5-2 0.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二O二二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 EB/0L.htp:/ 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1 8,(3)。7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强调坚定信心埋头苦干奋勇争先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 NJ.河南日报,2 0 1 9-0 9-1 9.8叶兴庆.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战略论纲 J.改革,2 0 1

33、 8,(1).9尹婕.红色旅游不可走偏 N.人民日报(海外版),2 0 1 8-0 3-1 9.10】王金伟.中国红色旅游发展报告(2 0 2 1)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 0 2 1.11习近平: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J求是,2 0 2 3,(6)12王金伟,刘建平,钟泓,等.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科学内涵、现实逻辑与实践路径:“新时代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专题对话实录 .旅游论坛,2 0 2 1,(6).13王昆欣:“红色+绿色 有机融合乡村旅游更有后劲 N.中国旅游报,2 0 2 1-0 5-2 0.14易修政,卢丽刚,万明.江西高铁新版图下红色旅游与特色小镇融合发展研

34、究 J南昌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1 8,(3).15冷毛玉,樊遂桥,曾斌生.将军故里焕新机 J.当代江西,2 0 2 0,1 0).Deepening Effectiveness of Red Resources in Promoting Rural Revitalization(School of Marxism,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Nanchang 330013,China)Abstract:The development and promotion of red resources provides a new path for

35、 rural revitalization,which is of important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transforming the current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rural areas,in changing the single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production mode,and in boosting rural civilization.By way of exploring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s of red resources,betterhan

36、dl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enic spots and the whole region,optimizing the red tourism market,and promoting the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of red tourism,the red resources can be transformed into red tourism and industrial resources,givingfull play to its economicfunctions,thereby it willbring ca

37、pitalflow,personnelflow and information flow to the old revolutionarybase areas.Red sources can become an important starting point to promote the revitalization of rural areas,consequentlydeepen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red resources in rural revitalization.Key words:red resources;red tourism;rural revitalization;effectivenss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参考文献YI Xiu-zheng,LU Li-gang(责任编辑:江毓君)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