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本页为作品封面,下载后可以自由编辑删除,欢迎下载!!!
精
品
文
档
1
【精品word文档、可以自由编辑!】
桩机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工程名称
华泾港泵站SST1.3标
交底单位
SST1.3标项目部
交底内容
顶管施工
交底日期
2013年10月16日
安全技术交底内容:
1.进人现场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十大纪律。
2.一般要求:
(1)管径小于、等于800mm时,不得采用人工方法掘进。
(2)采用敞开式掘进顶管,土层中有水时,必须采取降水等控制措施。
(3)人工挖土,土质为砂、砂砾石时,应采用工具管或注浆加固土层的措施。
(4)顶管施工中,渗漏、遗洒的液压油和清洗废液等应及时清理,保持环境清洁。
(5)采用密闭式掘进顶管,管口与掘进机、中继间的连接和管道间的接口必须严密,不得漏水。
(6)施工前,应根据顶进方法、管径、最大顶力等对后背结构、顶进设备、中继间等进行施工设计,确定安全技术措施,并制定监控量测方案。
(7)利用已完成顶进的管段作后背时,顶力中心应与已完成管段中心重合;顶力必须小于已完成管段与周边土壤之间的摩擦阻力;后背管口应衬垫可塑性材料保护。
(8)在城区、居民区、乡镇、机关、学校、企业、事业单位等人员密集区和穿越房屋、轨道交通、铁路、道路、公路和地下管道等建(构)筑物时,宜采用密闭式机械掘进顶管。
(9)施工过程中应按监控量测方案的要求布设监测点,设专人对施工影响区内的地面、地下管线和建(构)筑物的沉降、倾斜、裂缝等进行观察量测并记录,确认正常;发现异常应及时分析,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3.设备与辅助装置
(1)施工前,应根据顶进中的最大顶力选择顶进设备和辅助装置。
(2)施工前,必须对顶进设备和辅助装置进行检查,经试运行,确认合格。
(3)安装导轨应安装在稳固的基础上;导轨应安装直顺、牢固;设在混凝土底板上的导轨,应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50%,且不得低于5MPa时,方可安装。
(4)拆除顶进设备必须在停机、断电、卸压后进行;拆除的设备和材料,应随时运走或按指定地点码放整齐。
(5)顶进设备和辅助装置应完好;防护装置应齐全有效;后背结构及其安装应符合施工设计的要求;油泵压力表使用前应经具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标定,并形成文件。
(6)安装后背墙体应平整,并与管道顶进轴线垂直;方木、型钢等组装的后背,组装件之间应连接牢固;后背墙体应与后背土体贴实,缝隙应用粗砂等料填充密实;现浇混凝土后背的结构尺寸和强度应符合施工设计要求;后背墙体埋入工作坑底板以下的深度应符合施工设计要求,且不得小于50cm。
(7)安装(或拆除)洞口密封装置需高处作业时,应支设作业平台,不得垂直交叉作业;脚手架应置于坚实的地基上,搭设稳固;脚手架的宽度应满足施工安全的要求,在宽度范围内应满铺脚手板,并稳固;上下平台应设供作业人员使用的安全梯;平台临边必须设防护栏杆;作业中应随时检查,确认安全。
(8)安装顶铁前,应检查顶铁的外观和结构尺寸,确认完好和符合施工设计要求;顶铁应安装平顺,不得出现弯曲和错位现象;顶铁、千斤顶轴线的中心线应在通过管道轴线的铅垂面上;安装前,应将顶铁表面和导轨顶面的泥土、油污擦拭干净;顶铁与管口顶接处应采用带有柔性衬垫的弧形顶铁;顶铁顺向使用长度,应根据顶铁的截面尺寸确定;当采用20cm × 30cm顶铁时,单行顺向使用的长度不得大于1.5m;双行使用时应在顺向1.2m处设横向顶铁,顺向总长度不得大于2.5m。
(9)安装工具管和顶管机底板混凝土应达到设计强度;导轨应安装牢固,符合设计要求;安装管径2000mm(含)以上的工具管、顶管机时,应支搭作业平台;工具管、顶管机安装完成后,应检查其主要尺寸、紧固或焊接质量,确认合格;油、气、水等管路应经检查,确认畅通、严密;机械设备经调试和试运行,确认合格,并形成文件后方可使用;顶进设备应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安装。
(10)使用液压千斤顶前应检查其活塞阀门和管路,确认完好、无漏油;一旦损坏和漏油应立即更换检修;千斤顶必须按规定的顶力使用,不得超载。其使用顶力应按额定顶力的70%计算;最大工作行程不得超过活塞总长度的75%;千斤顶应放置在干燥,且不受暴晒的地方,搬运时不得扔掷,千斤顶和油箱应单独搬运;顶管同时使用的各台千斤顶的规格型号应一致。
(11)安装液压千斤顶、液压泵、管路和控制系统的配置,应符合施工设计规定;使用一台液压千斤顶时,其顶力线应位于通过管道轴线的铅垂面上,且与后背保持垂直;使用多台液压千斤顶时,宜对称布置在钢制支架上,支架中心线应位于通过管道轴线的铅垂面上,且与后背保持垂直;千斤顶液压系统应采取并联方式,且每台千斤顶都应有独立的控制装置。
(12)使用起重机吊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作业现场及其附近有电力架空线路时,应设专人监护,确认作业现场符合施工用电安全要求。
2)起重机与竖井边缘的安全距离,应根据土质、井深、支护、起重机及其吊装物件的质量确定,且不得小于1.5m。
3)作业前施工技术人员应对现场环境、电力架空线路、建(构)筑物和被吊重物等情况进行全面了解,选择适宜的起重机。
4)配合起重机的作业人员应站位于安全地方,待被吊物与就位点的距离小于50cm时方可靠近作业,严禁位于起重机臂下。
5)起重机作业场地应平整坚实,地面承载力不能满足起重机作业要求时,必须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并经验收确认合格,形成文件。
6)起重机吊装作业必须设信号工指挥。作业前,指挥人员应检查起重机地基或基础、吊索具、被吊物的捆绑情况、架空线、周围环境、警戒人员上岗情况和作业人员的站位情况等,确认安全,方可向机械操作工发出起吊信号。
4.顶进施工
(1)顶进前现场工作坑起重系统、工作坑口平台、顶管机械和配套设备、管路与配电线路应完好;机械设备安装应稳固,防护装置应齐全有效。使用前应经检查、试运行,确认合格;穿越铁路、轨道交通、道路、公路、房屋等建(构)筑物时,加固、防护措施已完成,顶进作业已得到管理单位的同意;监测点已按监控量测方案的要求布设完成,并明确了专人负责。
(2)顶进中,施工人员不得站在顶铁上或两侧。
(3)土质松软、管径较大时,封门宜在空顶完成后拆除。
(4)顶进开始后,应连续作业,实行交接班制度,并形成文件。
(5)穿越铁路、轨道交通顶管,列车通行时,轨道范围内严禁挖掘、顶进作业。
(6)开始顶进时,千斤顶应缓慢地启动,待各个接触部位密贴后,方可正常顶进。
(7)拆除封门应编制方案,规定拆除程序和安全技术措施。封门宜采用静力法拆除。
(8)每班作业前,应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和试运行,确认合格并记录后,方可作业。
(9)顶进过程中,严禁工作坑内进行竖向运输作业;进行竖向运输作业时,必须停止顶进作业。
(10)封门拆除后,应立即将首节管或工具管、顶管机顶入土体内。洞口与管道之间的空隙应采取密封措施。
(11)掘进过程中,必须由作业组长统一指挥,协调掘进、管内水平运输、顶进和竖向运输等各个环节的关系。
(12)一个顶进段结束后,管道与周边土壤间的缝隙,应及时填充注浆;填充注浆应遵守本规程第10章的有关规定。
(13)顶进过程中,应对监控量测情况随时分析,确认正常,当发现异常时,应及时调整施工方法或采取安全技术措施。
(14)掘进中,拆接电路、油管和泥、浆、水管时,必须在卸压、断电后进行;接长的管路不得进入运输限界,并及时固定在规定位置;管路拆接后,应检查接口密封状况,确认无渗漏方可使用;拆接泥、浆、水管时,应在作业点采取控制和收集遗洒物的措施。
交底人
审核人
接受人
临时用电工程安全技术交底
工程名称
华泾港泵站SST1.3标
交底单位
SST1.3标项目部
交底内容
桩机施工
交底日期
2013年10月16日
安全技术交底内容:
1.严格执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按照施工用电组织设计架设三相五线制的电气线路,所有电线均应架空,过道或穿墙均要用钢管或胶套管保护,严禁利用大地作为工作零线。认真贯彻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中临时用电规定。
2.配电箱、开关箱内电气设备完好无缺。箱体下方进出线,开关箱应符合“一机一闸一漏一箱”的要求,门、锁完善,有防雨、防尘措施,箱内无杂物,箱前通道畅通,并应对电箱统一编号,刷上危险标志。保护零线(PE、绿/黄线)中间和末端必须重复接地,严禁与工作零线混接;产生振动的设备的重复接地不少于两处。
3.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和临时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及电气防火措施,必须由电气工程技术人员编制,技术负责人审核,经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
4.安装、维修或拆除临时用电工程,必须由持证电工完成,无证人员禁止上岗。电工等级应同工程的难易程度和技术复杂性相适应。
5.使用设备必须按规定穿戴和配备好相应的劳动保护用品,并应检查电气装置和保护设施是否完好,严禁设备带病运转和进行运转中维修。
6.停用的设备必须拉闸断电,锁好开关箱。负载线、保护零线和开关箱发现问题应及时报告解决。搬迁或移动的用电设备,必须由专业电工切断电源并作妥善处理。
7.按规范做好施工现场临时安全用电的安全技术档案。
8在建工程与外电线路的安全距离及外电防护和接地与防雷等应严格按规范执行。
9.配电线路的架空线必须采用绝缘铜线和绝缘铝线。架空线必须设置在专用电杆上,严禁架设在树木或脚手架、龙门架或井字架上。
10.空线的接头、相序排列、档距、线间距离及横担的垂直距离和横担的选择及规格,严格执行规范规定。
11动力配电箱与照明配电箱应分别设置,如合置在同一配电箱内,动力和照明线路应分路设置。
12.开关箱应由末级配电箱配电,配电箱、开关箱制作所用的材料、箱的规格设置要求及安装技术应按规范执行。配电箱、开关箱最好购合格的成品使用。
13.配电箱、开关箱内的开关电器安装,绝缘要求和箱壳保护接零应按规范执行。
14.每台用电设备应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箱,必须实行“一机一闸一漏”制。严禁用同一个开关电器直接控制二台及二台以上用电设备(含插座)。
15.开关箱内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漏电保护器的选择应符合国标GB 6829-86漏电保护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的要求。漏电保护器的安装要求和额定漏电动作应符合规范要求。
16.总配电箱和开关箱中两级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作合理配合,使之具有分段保护的功能。
17.手动开关电器只许用于直接控制照明电器和容量不大于5.5kW动力电路。容量大于5.5kw的动力电路应采用自动开关电器或降压启动装置控制。各种开关电器的额定值与其控制用电设备的额定值相适应。
18.所有配电箱、开关箱应由专人负责。且应每月定期检修一次。检查、维修人员必须是专业电工,检查、维修时必须按规定穿戴绝缘鞋、手套,必须使用电工绝缘工具。
19.对配电箱、开关箱进行检查、维修时,必须将其前一级相应的电源开关分闸断电,并悬挂停电检修标志牌,严禁带电作业。
20.移动的用电设备使用的电源线路,必须使用绝缘胶套管式电缆。
21.用电设备和电气线路必须有保护接零。
22.严禁施工现场非正式电工乱接用电线和安装用电开关。
23.残缺绝缘盖的闸刀开关禁止使用,开关不得采用铜、铁、铝线作熔断保险丝。
交底人
审核人
接受人
电焊工安全技术交底
工程名称
华泾港泵站SST1.3标
交底单位
SST1.3标项目部
交底内容
桩机施工
交底日期
2013年10月16日
安全技术交底内容:
1.必须持特种作业证上岗,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六大纪律。
2.电焊、气割,严格遵守“十不烧”规程操作。
3.电焊作业要严格执行动火审批规定。
4.每台电焊机要设置漏电保护器和二次空载降压保护器,应放在防雨的闸箱内,拉合闸时,应带手套侧向操作,进出线两侧防护罩完好。
5,操作前应检查所有工具、电焊机、电源开关及线路是否良好,金属外壳应有安全可靠接地,进出线应有完整的防护罩,进出线端应用铜接头焊牢。
6.焊机与开关箱距离不大于3m,保险丝的熔断电流应为该机额定电流的1.5倍,严禁用金属丝代替保险丝。并配专用触电保护器。
7.施焊场地周围及下方,要先清除可燃、易燃物品(包括可燃杂物、废料),并在焊点下方设接火斗,设置警戒,不准行人通过或停留,指定专人带灭火器进行监护。
8.严禁在带压力的容器或管道上施焊,焊接带电的设备必须先切断电源。
9.焊接贮存过易燃、易爆、有毒物品的容器(桶)或管道,必须事先清洗干净,并将孔口盖打开。
10.在潮湿地点施焊工作,应站在绝缘胶板或干燥木板上。在高处作业,必须系挂好安全带。
11.在密闭金属容器内施焊时,容器必须可靠接地,通风良好,并有专人监护。严禁向容器内输人氧气。
12.地下室、基坑内或低坑柱接头焊接,必须通风良好,防止出汗和烟尘中毒。
13.把线、地线,禁止与钢丝绳、外脚手架钢管和井字架接触,更不准用钢丝绳或机电设备代替零线。
14.焊接预热工件时,应有石棉瓦布或挡板等隔热措施。
15.作业中,必须戴防护眼镜、防护罩,穿劳保鞋、长袖衣裤,戴皮手套。更换焊条时也应戴手套。
16.更换场地移动把线时,应先切断电源,并不得手持把线登高。
17.清除焊渣,也要戴防护眼镜或面罩,面部不应对正焊纹,防止铁渣飞溅人眼伤人。
18.多台焊机在一起集中施焊时,焊接平台或焊件必须接地,并有隔光板。
19.钍钨极要放置在密闭铅盒内,磨削钍钨极时,必须戴手套、口罩,并将粉尘及时排除。
20.雷、雨、大雾、大雪或五级大风以上,应停止露天焊接作业。
21.焊机的变压器不得超负荷,温升不得超过60℃,机壳上不准盖放可燃易燃物品。
22.暂停作业,应将焊钳挂起,不得放在楼地面或潮湿场所。
23.工作后,应切断电焊机电源,收好电缆线和焊钳,检查作业地点及下方,确认无起火危险后,方可离开。
交底人
审核人
接受人
气焊工安全技术交底
工程名称
华泾港泵站SST1.3标
交底单位
SST1.3标项目部
交底内容
桩机施工
交底日期
2013年10月16日
安全技术交底内容:
1.进行气焊(气割)作业人员必须持有效的特种工操作证件方可上岗操作。
2.严格遵守气割、电焊“十不烧”规定。
3.操作前检查氧气瓶、乙炔瓶的阀表是否齐全有效。
4. 氧气瓶、乙炔瓶应放在阴凉处,不得在强烈的阳光下曝晒。
5. 氧气瓶与乙炔瓶存放和使用时,距离不得小于5m,与明火或焊炬的距离不小于10m。
6.作业区或焊割部位附近有易燃易爆品,其距离不小于20m,或采取有效安全防护措施,否则严禁作业。
7.氧气瓶严防沾染油脂,有油脂衣服,手套等禁止与氧气瓶,减压阀、氧气软管接触。
8.每班收工时要关好气瓶并清理好现场,并确认无隐患才能离开。
交底人
审核人
接受人
0万U豆体验卡
卡号:50D890668267e3349e33
密码:686d03401eefba96faba
奖品名称:500万U豆体验卡
卡号:50De7a00c543af387fc0
密码:b26488ce65abc1787202
奖品名称:500万U豆体验卡
卡号:50Dbac63885c802fd52e
密码:3d1c344384327b85efff
奖品名称:500万U豆体验卡
卡号:50Dd97f0765bdf6998a3
密码:48db1c14e42a2b321fac
奖品名称:500万U豆体验卡
卡号:50D61215eb41ae3cc919
密码:25bffae5346e7b7d2548
奖品名称:100万U豆体验卡
卡号:10D1cab621456ab278ab
密码:709f65f32865af2559c2
奖品名称:100万U豆体验卡
卡号:10D8f1d6a4b953f3474e
密码:6e2e4017cce30dc7e055
奖品名称:100万U豆体验卡
卡号:10Dd1fc6d6dd529b6892
密码:a5dbdd8338f91d2c0701
奖品名称:100万U豆体验卡
卡号:10D08377b71d4374262b
密码:1d7a7c21ebd99b798a5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