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制度建设与制度创新“能力本位”理念与制度创新 当今时代我们面临两大挑战。一是如何才能巩固社会主义的地位。二是如何才能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这实际上也是我们必须思考和解决的两大根本性问题。 用陈旧的理念、思维方式和体制是解决不了这两大问题的。要解决这两大问题,要求我们的发展有新思路,改革有新突破,开放有新局面,各项工作有新举措。因此,我们必须在理念、思维方式和制度、体制上实现框架性转换。具体来说就是: 一是要确立能力本位的发展理念。我们正在建立市场经济新体制。市场经济由市场配置资源,具有自己的逻辑,必然注重平等的市场竞争。市场竞争实质上是能力竞争,这意味着有为才有位,实力决定一切。这就应该进
2、一步注重个人后天的努力奋斗和能力发挥,注重人的个性、独立自主性以及人的素质和业绩。由此,市场经济内在要求冲破“官本位”的价值观,确立“能力本位”的核心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有利于培养人的实力、自立、民主、创造个性、主体性和业绩意识,这些现代意识和人格有利于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发展。据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要解决以上两大根本性问题,就必须确立“能力本位”的新的发展理念,使社会的制度、体制、机制等围绕着充分发挥人的能力来设计、安排和评价。 二是要实行思维方式的转换。这是围绕能力本位的核心理念而进行的。传统社会的思维方式主要是两极对立思维、给定论思维和客体性思维,它注重先天给定和等靠要,注重出身、
3、门第、血统和身份等先天背景;注重“两极对立”和“对着干”。这种思维方式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巩固。我们应反映现代化建设的时代精神,确立现代性思维方式,也就是要确立实力论、共生论、作为论和主体性的思维方式。主张靠人的后天努力奋斗、能力发挥和有所作为成为自己、实现自己和确立自己;要追求互利共生双赢;要以反映时代先进性的要求来提高自我的主体素质。这些思维方式可以进一步推进思想解放,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以及积极性创造性,焕发广大人民群众的潜能,从而为巩固中国社会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合法性地位提供新思路、增添新力量。 最后是以“能力本位”为核心理念进行制度创新和体制创新。这
4、是最主要的。理念和思维方式的转换最终要落实到制度创新上来。传统的社会运作机制主要是权力本位。这种运作机制易挫伤人的积极性创造性,阻碍基本现代化的实现。由此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和体制创新,主要是干部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的创新。随着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广度和深度的推进,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明显,日趋需要大胆选用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且凭能力和业绩立足的人才。这样做,本质上即确立选贤任能或“能力本位”的干部人事制度。这种制度创新必将集中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鼓励大家一心一意谋求发展,有效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进而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拓宽新的发展空间。 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实质上是鞭打快牛
5、。要鞭打慢牛,必须实行分配制度的创新,也就是要解决人的创新劳动、创新能力和其他生产要素的贡献在分配中的地位,既应把人的创新能力及其贡献作为分配的根据和尺度,也应把进一步发挥人的创新能力作为分配体制创新的目标,并放手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只有这样,才能极大焕发人的创造潜能和发展潜力,从而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因为进行制度创新的目的和目标,就是把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作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途径和新的发展思路。进入21世纪,世界范围内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根本上就是人的素质、人的创新能力和人才的竞争。反映这种发展趋势,江泽民同志在2001年上海召开的全球apec会议上,明
6、确提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思想,认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这实际上为我们找到了一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途径。农业社会,土地和人口是社会发展的关键要素;工业社会,资本和劳动以及自然资源成为社会发展的关键要素。进入高科技的知识经济社会,人的知识、智力和创新能力才真正成为全社会运作的主体和核心,成为社会的第一资本、第一资源。历史发展表明,社会历史越往后发展,人及其创新能力在社会历史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就越增大。显然,知识经济社会必须把充分正确发挥每个劳动者的创新能力作为基本原则。因此,我们应与时俱进地注重人力资源能力建设,要逐步实现由过度消耗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源的发展战略向以开发人力资源为核心的发展战略转变。第4页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