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分级诊疗规章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docx

上传人:asd****19 文档编号:7096088 上传时间:2024-12-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分级诊疗规章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分级诊疗规章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分级诊疗规章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分级诊疗规章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分级诊疗规章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单位: 为做好分级诊疗试点工作,扎实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根据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国办发201570号文件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鲁政办发201555号)精神,经市政府同意,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目标任务 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以提供系统性、连续性医疗服务为目标,以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诊疗为突破口,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能力,坚持群众自愿原则,综合运用医疗、医保、医药、价格等手段,加强政策引导,强化约束激励,建立转诊通道,构建协作机制,稳步推进试点,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双向

2、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就医新格局。2016年,全面开展试点工作,全市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2017年,基本建成分级诊疗服务体系和体制机制,居民2周患病首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比例达到70%以上,县域内住院诊疗病种参考目录中的疾病全部实现县域内住院诊疗。202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分级诊疗制度。 二、明确诊疗机构定位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村卫生室,下同)负责疾病临床初步诊断,按照疾病诊疗规程制定个性化、规范化的诊疗方案;建立健康档案和专病档案,做好信息报告工作;实施患者年度常规体检,有条件的可以开展并发症筛查,开展患者随访、基本治疗及康复治疗;开展健康教育,指导患

3、者自我健康管理;实施向上转诊。二级及以上医院负责疾病临床诊断、急危重症和疑难杂症患者的救治,按照疾病诊疗规程制定个性化、规范化的诊疗方案;实施患者年度专科体检、并发症筛查;实施双向转诊,特别是负责对符合条件的患者向下转诊,并组织专科医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巡诊坐诊;定期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质量和医疗效果进行评估;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 三、创新诊疗服务模式 (一)实行签约服务。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根据服务半径和服务人口,明确签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区域,实行网格化管理。诊断明确的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患者可根据居住地、病情等自身实际情况,按照就近方便的原则,自主选择1家基层

4、医疗卫生机构签订服务协议,纳入分级诊疗管理服务网络。签订服务协议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对签约患者进行病史信息采集、病情评估,并安排具备执业资格的医务人员按照协议约定的内容,提供日常管理、病情监测、健康教育、家庭随访等服务。探索提供差异性服务、分类签约、有偿签约等多种签约服务形式,满足群众多层次服务需求。 (二)畅通转诊渠道。以畅通向下转诊为重点,中心XX县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根据自身情况和地理位置至少与2家以上的二级及以上医院签订双向转诊协议;其他县区以建设各种形式的医疗联合体为主,签订双向转诊协议,建立相对稳定、紧密衔接的双向转诊渠道。双向转诊协议中要明确双方服务功能、转诊程序以及

5、双方责任、义务等内容。自2016年起,由 二、三级医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转诊人数年增长10%以上。 (三)规范转诊管理。转诊时,必须征得患者同意,充分尊重其自主选择权,严格落实转诊制度,履行转诊程序。各级医疗卫生机构间应建立双向转诊沟通机制,做好患者转诊期间的无缝对接工作。上级转出医院要充分运用远程医疗、跟踪回访等形式,指导做好下转患者的后续治疗、康复工作。上级转入医院要为上转患者提供优先就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等便捷服务。鼓励上级医院出具药物治疗方案,在下级医院或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治疗。 四、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一)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以规范医疗行为和提升服务能力为根本,以全科

6、医疗服务为目标,增加医疗卫生资源投入,改善设施设备,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力度,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根据基层医疗业务增长和区域内常住人口数量变动情况,优先保障基层医护人员编制需要。通过组建医疗联合体、对口支援、医师多点执业等方式,鼓励城市二级以上医院医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多点执业、定期出诊、巡诊,提高基层服务能力。推行全科医师基层首诊制。制定落实全市医疗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着力加强全科医师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完善全科医师培养培训、收入分配改革等制度。组建由全科医师、社区护士和公共卫生医生或乡村医生等人员组成的全科医师服务团队,通过签约服务、预约诊疗、巡回医疗等方式,构建新型医患契约

7、关系,建立方便快捷、连续性诊疗服务网络。2017年,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全面达标,每万名城市居民拥有2名以上全科医师,每个乡镇卫生院拥有1名以上全科医师,城市全科医师签约服务率不低于30%。加快实施乡村医生定向培养三年计划,探XX县区管乡用、县乡一体化等基层卫生人才管理模式。深化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完善对口支援政策措施,突出帮扶重点,优化人员使用,强化考核评估,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特色诊疗区建设,推广中医药综合服务模式,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防治中的作用。到2017年,提供中医药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占同类

8、机构之比分别达到100%、100%、85%、70%,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诊疗量占同类机构诊疗总量的比例不低于30%。 (二)提升县级以上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根据服务人口、疾病谱、诊疗需求等因素,合理确定县级医院数量和规模。加强县级医院临床专科建设,重点加强县域内常见病、多发病相关专业,以及传染病、精神病、急诊急救、儿科、重症医学、肾脏内科(血液透析)等临床专科建设,提升县级医院综合服务能力。重点加强县级中医医院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针灸、推拿、骨伤、肿瘤等中医特色专科和临床薄弱专科建设,提高中医优势病种诊疗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提升三级医院对急危重症和疑难杂症的诊疗能力,逐步减少普通门诊和常见病

9、一般诊疗服务。 (三)提高区域医疗资源整体利用效率。鼓励、支持部分二级医院转型为慢性病医疗机构或开展养老、康复服务,提供接续性医疗服务。推进建立区域性病理诊断、影像检查、医学检验机构,向医疗卫生机构提供集中化检查检验服务。二级以上医院现有检查检验、消毒供应等资源,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性病医疗机构、社会办医疗机构开放。进一步扩大临床检验结果互认项目和机构范围,推进医学影像检查结果互认,整体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四)推进医疗服务信息化建设。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进区域医疗协同发展,实现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的连续记录和不同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建立和完善基于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的远程医疗服务体系

10、,将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卫生机构设置规划,为远程医疗服务提供适宜的服务收费、费用报销等政策支持。提升远程医疗服务能力,鼓励上级医院向基层医院提供远程会诊、远程诊断、远程培训、远程预约等服务,提高基层辅助检查设备的使用率,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提高优质医疗资源可及性。到2017年,远程医疗服务覆盖全部县级公立医院和8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 五、强化政策保障 (一)强化医保政策杠杆作用。调整完善住院按病种分值付费方式和门诊统筹支付方式,城乡居民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统筹基金支付比例稳定在75%。实行差别化支付政策,适度拉开医保基金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XX县区级及以上医院的支付起

11、付线和报销比例差距,对参保人员在不同级别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报销比例原则上相差不低于10%;对符合规定的转诊住院参保对象可连续计算起付线,对未经转诊的可适当降低医保基金支付比例。强化医保支付对大型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主动控制患者流量的作用,结算时向基层倾斜,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治患者的积极性。积极探索建立基于医疗联合体等分工协作机制的打包支付模式和利益分配机制,促进医疗联合体内部的双向转诊。 (二)实行差异化医疗服务价格。在完善补偿机制的基础上,继续对全市医疗服务价格进行结构性调整,逐步提高诊疗、手术、护理等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项目价格,降低大型仪器设备检查价格,进一步拉开不同等级医疗卫生机

12、构的医疗服务价格梯度,引导患者分流就诊,就近选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首诊。 (三)保障分级诊疗用药需求。巩固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规范基本药物采购机制,及时调整市级药品增补目录,完善基本药物配备使用,做好二级以上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用药衔接,重点保障慢性病治疗所需药品。 (四)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政策。探索全额预算、差额管理办法,调动基层医务人员积极性。全面推行绩效工资制度,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向一线和重点岗位倾斜,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原则,逐步拉开医务人员收入差距。进一步完善医护人员绩效考核办法,规范考核程序,考核过程民主公开,确保考核结果的公平、公正。 (五)强化对各级医疗卫生机

13、构的监管。按照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患者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为主,急危重症、疑难疾病患者在医院诊疗,康复期患者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的总体原则,参照县域内住院诊疗病种参考目录,引导群众分级就诊。完善签约服务保障和引导机制,签约服务费主要由医保基金、签约居民付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等渠道解决,坐诊补助费主要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支付。调整完善院长年度目标考核办法,将预约转诊占全部门诊量的比例纳入三级医院考核指标,逐步减少普通门诊量。到2017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量的比例不低于65%。 六、健全工作保障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要强化政策设计,细化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加

14、大推进力度,确保完成改革任务。各县区政府要制定分级诊疗实施意见,完善配套措施,确保分级诊疗工作顺利推进。发展改革、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计生、物价等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整体推进落实。发展改革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和督导检查。财政部门要做好资金支持保障工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完善医保支付政策,强化医保基金监管,完善绩效工资分配机制,会同卫生计生部门做好医疗卫生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培训。卫生计生部门要加强对医疗卫生机构规划、设置、审批和医疗服务行为的监管,落实双向转诊制度,优化转诊流程,牵头制定常见疾病入、出院和双向转诊标准等。物价部门要进一步调整完善医疗服务价格政策。其他有关部门要按照职

15、责分工,抓好贯彻落实。 (二)严格督导落实。将推进分级诊疗政策措施落实情况作为当前深化医改的重点任务,建立督导机制。市发展改革委、市卫生计生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有关部门要深入调查研究,加强工作监测和研判评估,定期开展督导检查,及时通报进展情况,确保各项措施有效落实。 (三)加强宣传引导。广泛开展基层首诊、双向转诊的政策宣传,提高社会知晓率。主动回应群众关切,重点解读敏感政策措施,积极争取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理解与支持。广泛宣传疾病防治科普知识,引导群众按照疾病就诊规律进行科学有序就诊。加强培训教育和绩效考核,让医务人员牢固树立分级诊疗意识,积极参与和支持诊疗制度改革,做好患者引导等各项工作。 附件:县域内住院诊疗病种参考目录 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6年5月6日第9页 共9页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规章制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