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1为了预防、控制和减少职业危害及职业病的发生,保障员工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制订本制度。 2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为员工创造符合职业卫生标准和职业卫生要求的环境、条件、消除和减少各种危害因素对员工健康的影响。 第二章 管理机构与职责 1设立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由下列成员组成:组 长:郭宝忠 副组长:杨建红、张丽红 成 员:刘旭梅、徐庆霞、李玉红、李晓峰2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的职责: 2.1分管领导要掌握全线整体职业病防治工作,及时处理请示报告。 2.2制定和修改经理部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并督促实施。 3技安处负责按
2、照职业病防治法要求,提出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和实施目标,推进和监督管理各项具体工作的实施并处理日常对外报表工作。 4人力资源部负责各项防措施的具体落实,统一调度指挥突发性问题。5人力资源部负责救护预案的建立及落实,内容包含: 第一部份:应急预案制度、现场急救箱管理制度、急救站工作制度;第二部份: 各种问题现场急救及指挥现场; 第三部份。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完善和提高、改进。负责完成职工健康监护定期体检工作,建立完善职工健康体检档案管理工作。并将体检结果告知职工。6工会负责宣传、维护职工及作业人员劳动保护的合法权利,收集职工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意见,女工四期保护、女工结婚、分娩、计划生育等管理工作。 7
3、办公室负责新进人员上岗前职业健康的把关;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告知新进人员其作业岗位职业危害因素;对在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应当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安排。 9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人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 第三章 职业病防治管理 1严格执行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申报制度: 1.1对电脑绣车间以及大机车间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2应按照规定向作业工人提供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不断改善工作条件。 3严格执行职工上岗前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转岗职业卫生培训。4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确
4、保职工依法享受工伤社会保险待遇。5认真接受职业卫生监督检查,积极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6对班组岗位落实职业病防治防护措施不力,对个人不按规定使用防护用品,应及时纠正、整改。 7职业危害因素主要防治措施 7.1防噪音措施。防治噪声危害主要从消除或减弱生产中噪声源、控制噪声的传播、加强个人防护着手。例如电脑绣花机以及大机等机械设备定期维护,减少噪音;车间工人一律佩戴耳塞并定期体检。 第四章 劳动用工及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 1单位在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时,要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后果、职业卫生防护条件等内容如实告知职工,不得隐瞒。2员工变更到可能产生职业危害岗位时,单位违反职业
5、卫生如时告知等规定,职工有权拒签劳动合同,单位不得解除终止原劳动合同。 3加强对员工职业病危害教育,提高员工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掌握职业病防治方法,正确使用劳动防护设施、器材和用品。 4所有员工都有维护本单位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和个人职业卫生防护用品的责任和义务,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及可疑情况,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对违反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以及危害身体健康的行业应提出批评、制止和检举,并有权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 5不得因员工依法行使职业卫生正当权利和职责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6单位应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人员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和退
6、休职业健康检查,以及特殊作业体检。不得安排未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的人员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者从事禁忌的工作。 7及时安排女工健康体检。安排工作时间应充分考虑和照顾女工生理特点,不得安排女工从事特别繁重或有害妇女生理机能的工作;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婴儿一周岁内)女工从事对本人、胎儿或婴儿有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生育期女工从事有可能引起不孕症或妇女生殖机能障碍的有毒作业。 第五章 作业场所管理制度 1单位应当请地方有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并实施由专人负责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其检测,评价结果存入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并及时向地方卫生行政部
7、门报告及向劳动者公布。 2对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作业场所应立即采取措施,加强现场作业防护,提出整改方案,积极进行治理。对严重超标且危害又不能及时整改的生产场所,必须停止生产运行,采取补救措施,控制和减少职业病危害。 3根据作业人员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具体情况,为职工提供有效的个体职业卫生防护用品,建立职业卫生防护用品管理台账。 第二篇:职业健康卫生管理制度职业健康卫生管理制度 为推进企业落实职业危害防治主体责任,加强职业健康规范化管理,切实保障劳动者生命与健康权益,根据XX市职业安全健康管理规范的标准和要求,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1、设置职业卫生管理组织,配备专职职业卫生
8、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2、将预防职业病方面所需的安全投入纳入年度生产和资金计划,提留专项资金,用于预防和治理职业病危害、工作场所卫生检测、健康监护和职业卫生培训等费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生产成本中据实列支,要给予资金保证。 3、加强防尘措施。采取密闭、通风、防尘的办法减少和杜绝作业员工接触粉尘的机会,加强对维修车间的防护,做好生产过程中的防尘。 4、为员工配备符合标准的防护用具,为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职工提供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和劳保用品,并建立健全劳动保护用品的购买、验收、发放、使用、更换和报废等制度,并严格执行。 5、员工每两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要制定本公司的防治计划、
9、实施方案,并建立职业卫生档案、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并做好完善、保管工作。 6、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员工,给予适当的岗位津贴。 7、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 8、在与员工订立劳动合同的同时,应将其所从事的工作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如实告知对方,并在劳动合同中注明。 9、公司在录用有职业危害岗位工作的员工之前,需对方提供指定的卫生部门出具的体检证明,要录用者做专项职业健康检查,即岗前检查。 10、不得安排未经岗前职业健康体检的员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职业,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职业。 11、对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的有害岗位员工和从有害岗位调到一般岗位的员工,在终止合
10、同或调离前要进行有害岗位离岗前健康检查。 12、职业健康检查必须到经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机构进行体检。体检结果和相关资料由各公司建档保管,并将检查结果告知被检员工。 13、在设备大、中修时,要同时将改进和检修劳动防护及职业病防护装置列入各项设备检修之中。 14、公司要定期对有职业危害的作业场所进行监测并记录结果在案,并要在做好职业卫生监测的同时要建立职业危害作业场所管理制度和检查纪录。 15、公司职业病防治专职或兼职人员应根据职业病防治法有关规定定期与认证的职业卫生部门取得联系,组织人员进行体检和职业危害因素监测。 16、对从事有职业危害岗位的员工建立健全有关个人的健康监护档案,主要
11、包括:职业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对于离退休或调离职业危害岗位员工的健康监护档案要封存保管,保存期限一年。 17、职工在离岗或退职后,有权索取个人的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管理人要如实提供。 第三篇:职业卫生健康监护制度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制度 1总、则 1.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具体要求,依照职业病防治工作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制定本制度。 1.2制定本制度的目的: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员工身体建康及其相关权益,为员工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
12、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进一步加强公司的职业卫生管理,促进公司生产、经济发展和和谐稳定。 1.3公司鼓励研制、开发、推广、应用有利于职业病防治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限制使用或者淘汰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材料。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属各单位的职业卫生管理和职业病防治活动。 3职业卫生管理各部门职责: 3.1安全部负责公司职业病预防、统计管理工作。负责职业危害因素的辨识、评价,开展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定期每年与疾病防治控制中心取得联系,对各施工生产项目部的粉尘、噪声等职业危害的作业场所进行检测,对现场存在的不合格检测项目,及时通知相关单位落实整改。 3.
13、2经理办公室负责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职业卫生健康档案,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组织职工进行体检。 3.3劳资部负责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工资待遇如实告知员工,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症患者上岗,不得安排未经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上岗;对在职业健康体检中发现的职业病患者,应当及时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安置;对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职工,不得解除或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3.4各基层单位负责落实职业病防治工作,对职业病防治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护、保养和检测,保持正常运转,并按规定发给员工个人
14、卫生防护用品;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症的员工,从事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建立、健全员工职业卫生健康管理档案。 3.5员工在施工生产劳动过程中,应严格遵守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和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并享有职业病预防、治疗和康复的权利。 4内容与要求 4.1总则 4.1.1公司职业卫生工作在业务上纳入公司安全部管理。 4.1.2安全部需配置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在执行任务时,可以进入生产现场了解情况,索取有关资料,生产单位不得拒绝和隐瞒真相。 4.1.3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女工劳动保护的规定,充分照顾女工的生理特点,保护女工在经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的健康。 4.1.4发生急性中毒事故必须就地组
15、织抢救治疗,并在事故发生的七十二小时(重大急性中毒事故应在二十四小时,重大急性中毒事故指一次死亡一至二人或急性中毒三人以上的事故)内向所在地劳动卫生监督机构及企业主管部门及当地劳动部门报告 4.1.5确保用于预防和治理职业病危害、职业卫生评价、检测、健康监护和职业卫生培训等相关费用。 4.1.6患职业病的职工,按照规定享受工伤保险的待遇。 4.2职业健康监护 4.2.1职业健康体检 (1)按结合生产实际对职工实行上岗前、换岗前、退休前及有关特定体检,保证职业健康监护工作的落实。 (2)职工的体检由安全部、医院会同劳资部、公司工会结合用工安排协同制定体检计划。 (3)上岗前体检。新上岗的员工需上
16、岗前进行体检。 (4)换岗前体检。因工作需要进行换岗的员工需进行体检。 (5)退休前体检。到年龄退休的员工需进行体检。 (6)特定的体检。司机,接触粉尘、噪声和危险物品处理人员需定期体检。 (7)建立职业卫生档案室,保管保存相关档案资料。 4.2.3公司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对在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有与所从事的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劳动者,应当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放置,对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4.2.4公司对接触有毒有害工种的员工进行定期健康检查,期限一般不超过
17、二年,危害严重的应每年检查一次,疑似放射损伤的人员或诊断为放射性疾病的员工,每年须检查一次,并由具有资质的职业健康技术服务机构或由职工医院对接触职业危害的作业人员进行针对性职业健康体检。 4.2.5员工在健康检查所占用的生产、工作时间、按正常出勤处理、外出检查、应按出差处理。检查者如需进一步住院治疗,需有XX省劳动卫生职业防治研究所出具住院证明,住院期间,不在享受出差待遇,住院天数超过三十天(含),停发住院期间奖金。 4.2.6员工被诊断患有职业病后,公司应根据职业病诊断机构(诊断组)的意见,安排其医治或疗养,并按国家规定享受职业病待遇。 4.2.7公司应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人员定期轮换
18、。 4.2.8公司一旦发现传染病例,必须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并及时通报公司有关部门以及地方政府相关部门。使得病情在最小范围内得到有效的控制;做好常见传染病防治常识的宣传、普及工作。 4.3职业危害检测 4.3.1粉尘、毒物浓度超过国家标准的作业场所,每三个月测定一次,噪声、振动、放射性物质及其它有害物质强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的作业场所,每六个月测定一次,经验收认定有毒有害物质的浓度、强度未超过国家标准的作业场所,一年测定一次。 4.3.2对存在职业危害的作业场所,必须进行防护措施落实情况、员工劳动保护用品穿戴情况的专项检查,严格落实四级检查制度。 4.3.3对职业危害检测出的异常指标进行分析,找
19、出产生的原因,落实整改措施,努力降低和减少职业危害的产生。 4.3.4公司安全部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粉尘、噪声、有毒有害气体、辐射、水污染等职业危害的检测工作,并做好数据存档。 4.4职业危害控制 4.4.1新建、扩建、改建工程项目的设计必须符合国家工业设计卫生标准,劳动卫生防护设施必须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4.4.2防尘技术措施。 4.4.2.1凡有粉尘作业的单位应采取综合防尘措施和无尘或低尘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使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不超过国家卫生标准(2mg/m3以下),严禁干式作业。 4.4.2.2有粉尘作业的单位应加强对通风除尘设施的维护与保养,并建立操作、维护
20、、检修管理制度;除特殊情况外,任何单位未经公司安全部同意不得停止运行或拆除防尘设施。 4.4.2.3凡进入有粉尘危害的作业场所,必须按规定正确佩戴好防尘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职工使用的防止粉尘危害的防护用品,必须符合国家的有关标准。 4.4.2.4有粉尘作业的单位应加强对职工的防尘知识教育,对新上岗职工需从事粉尘作业的,公司各级安全教育必须要有防尘知识内容,并经考试合格后可从事粉尘作业。 4.4.2.5有粉尘作业的单位应当实行清洁生产,经常保持作业场所的清洁卫生和地面润湿,以减少二次扬尘。 4.4.2.6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超过10mg/m3的产尘点或职工个体呼吸粉浓度超过5mg/m3时,由单位主
21、管生产领导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原因分析,并将分析报告报公司安全部。 4.4.3防毒技术措施 4.4.3.1依靠科学技术,改革工艺,使生产过程机械化、密闭化;禁止使用危害严重的化工产品,加强通风。 4.4.3.2作业人员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操作方法,严防错误操作,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 4.4.3.3消除或减少铅毒发生源,降低生产环境空气中铅烟浓厚,达到国家规定标准0.03mg/m3以下。 4.4.3.4在那些通风不良的电焊作业场所尽量采用低尘低毒焊条或无锰焊条,用自动焊代替手工焊等措施,使空气中锰烟浓度降低到0.2mg/m立方以下,有锰烟作业场所内严禁吸烟,喝水,进食。 4.4.3.5喷漆时,
22、用采用密闭的操作或局部抽风排毒等综合性预防措施,使苯在空气中的浓度下降到国家卫生标准(40mg/m3)以下(甲苯、二甲苯为100mg/m3)。 4.4.3.6在进入密闭的场所,如地下室、油罐等环境工作时,应戴防毒面具。 4.4.3.7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作业场所,有害物质发生源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放射不同有毒、有害物质生产过程布置在同一建筑物内时,毒害大与毒害小的应隔开。 (2)有毒、有害物质的发生源应布置在工作地点和机械通风或自然通风的下风侧。 (3)如布置在多层建筑物内时,对散热和有气体的生产过程应布置在建筑物的上层,如必须布置在下层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上层的空气。 (4)经
23、常有人通行的地道应有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装置,并不的敷设有毒液体或有毒气体的管道。 4.4.4弧光辐射、红外线、紫外线的防护措施 夏季强烈的太阳光线中,含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生产中红外线和紫外线主要来源于火焰和加热的物体,如气焊和气割等。 4.4.4.1为了保护眼睛不受电弧的伤害,焊接时必须使用攘铱特指防护眼睛片的面罩,可根据焊接电流强度和个人眼睛情况,选择吸水式滤光镜片或反射式防止镜片。 4.4.4.2为防止弧光灼伤皮肤,焊工必须穿好工作服,戴好电焊手套和鞋盖等。 4.4.5噪声危害的防护措施 4.4.5.1控制和减弱噪声源,从改革工艺入手,以无声的工具代替有声的工具。 4.4.5.2控制噪声的
24、传播:合理布局,应从消声方面采取措施:消声、吸声、隔声、隔振、阻尼。 4.4.5.3做好个人防护,及时戴耳塞、耳罩、头盔等防噪声用品。 4.4.6防暑降温措施 4.4.6.1高温作业人员因大量出汗而损失的水分和盐水,要供应充足的清凉茶水和含盐饮料。 4.4.6.2每年暑假来临前,做好防暑降温宣传工作,使职工懂得防暑降温基本知识,掌握预防中暑及中暑后自救、互救的方法,同时配备防暑降温药品,做到以防为主。 4.4.6.3高温期间、合理调整作业时间和班次,尽量避开高温时段。 4.4.6.4对从事高温作业人员进行体格检查,凡有心血管器质性疾病者不宜从事高温作业。 4.4.7冬季施工作业现场应注意防寒取
25、暖,防止冻伤。 4.4.8加强作业场所的日检工作,确保照明设施的完好,对于因环境原因导致的光源不足,必须增设照明。确保作业场所的光照度符合操作要求。 4.4.9开展经常性的宣传教育工作,宣传国家职业卫生方针、政策和法规、利用班前会、安全学习日、员工再教育等安全活动宣传职业卫生知识,提高员工对职业危害的辨识及提高自我防护的能力。 5相关记录 5.1体检计划 5.2人员的任命书 5.3接尘史、接触噪音史证明 5.4职业病诊断申请书 5.5用人单位出具的职业史证明 5.6矽肺档案 6附则 6.1本制度与国家和上级有关法律法规相抵触的,按国家和上级法律法规执行。 6.2本制度由安全部负责解释。 6.3
26、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四篇:作业场所职业安全卫生健康管理制度作业场所职业安全卫生健康管理制度 一、应建立生产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考核制度。定期对生产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与评价,检测评价结果存入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定期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汇报,并向员工公布。 二、应加强对工艺设备的管理,对易产生泄漏的设备、管线、阀门等应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杜绝或减少跑、冒、滴、漏。企业在生产活动中,不得使用国家明令禁止、或可能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设备和材料。 三、对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作业场所应立即采取措施,加强现场作业防护,提出整改方案,积极进行治理。对严重超标且危害严
27、重又不能及时整改的生产场所,必须停止生产运行,采取补救措施,控制和减少职业病危害。 四、要在可能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作业岗位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阐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及应急救治措施。 五、要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危害的有毒有害作业场所按规定设置警示标识、报警设施、冲洗设施、防护救急器具专柜,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同时做好定期检查和记录。 六、生产岗位职工从事有毒有害作业时,必须按规定正确使用防护用品,严禁使用不明性能的物料、试剂和仪器设备,严禁用有毒 有害溶剂洗手和冲洗作业场所。 七、加强对检维修场所的职业卫生管理。对存在严重职业危害的生产装置
28、,在制定停车检修方案时,应有职防人员参与,提出对尘、毒、噪声、射线等的防护措施,确定检维修现场的职业卫生监护范围和要点。对存在严重职业危害的装置检维修现场应严格设置防护标志,应有相关人员做好现场的职业卫生监护工作。 八、要加强检维修作业人员的职业卫生防护用品的配备和现场冲洗设施完好情况的检查。 九、对承担检维修的特殊工种(放射、电焊、高空作业等)人员,必要时需组织检维修前体检,发现健康状况不适者,应立即通知不得从事该项工作,避免职业伤害。 十、要加强检维修现场尘毒检测监控工作。企业应根据检维修现场情况与职防部门联系检测事宜,随时掌握现场尘毒浓度,及时做好防护工作。 十一、做好检维修后开工前的职
29、业卫生防护设施防护效果鉴定工作,重点对检维修后的放射源防护装置、防尘防毒防噪声卫生设施的整改等情况进行系统检查确认,减少开车运行时的意外职业伤害。十 二、应加强对劳动防护用品使用情况的检查监督,凡不按规定使用劳动防护用品者不得上岗作业。 第五篇:职业健康卫生管理制度职业健康卫生管理制度 1.目的和范围 为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加强对作业场所职业健康工作的管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切实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促进企业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公司所确定的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的要求,特制定本制
30、度。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作业场所范围内职业危害防治的生产和工作活动; 2.相关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3)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4)XX省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办法3.职责和权限 本制度是从组织上、制度上落实“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使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各生产部门和职工明确职业病防治的责任,做到层层有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做好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的预防、控制、管理和监督,有效防治职业病,促进公司生产可持续发展。 本制度规定从公司领导到各部门在职业病防治的职责和权限,凡本公司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以本制度追究责任。 为保证本制度的有效执行,今后
31、凡有行政体制变动,均以本制度规定的职责范围,对照落实相应的职能部门和责任人。 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权限: 3.1总经理 3.1.1、认真贯彻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落实各级职业病防治责任制,确保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 3.1.2、设置与公司规模相适应的职业卫生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或兼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本公司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3.1.3、每年向全体员工报告公司职业病防治工作规划和落实情况,主动听取员工对本公司职业卫生工作的意见,并责成有关部门及时解决提出的合理建议和正当要求。 3.1.4、研究和制订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与方案,落实职业病防治所需经费,督促落实各项防
32、范措施。 3.1.5、根据“三同时”原则,企业新、改、扩建或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应由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同意方可进行建设,切实做到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3.1.6、亲自参加企业内发生职业危害事故的调查和分析,对有关责任人予以批评或处罚。 3.1.7、对本公司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 3.2公司职业卫生工作主管领导 在总经理的领导下,根据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的规定,在公司内具体组织实施各项职业病防治工作,具体职责: 3.2.1组织制订(修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并督促执行。 3.2.
33、2根据企业机构设置,明确各部门、人员职责。 3.2.3组织制订企业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与方案,并组织具体实施,保证经费的落实和使用。 3.2.4指导本公司职业病防治工作,监督和督促职能部门做好分管的职业卫生管理工作。 3.2.5组织对公司员工进行职业卫生法规、职业知识培训与宣传教育。对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有贡献的进行表扬、奖励,对违章者、不履行职责者进行批评教育和处罚。 3.2.6经常检查公司和各部门职业病防治工作开展情况,对查出的问题及时研究,制订整改措施,落实部门按期解决。 3.2.7经常听取各部门、车间、安管人员、员工关于职业卫生有关情况的汇报,及时采取措施。 3.2.8对企业内发生职业危害
34、事故采取应急措施,及时报告,并协助有关部门调查和分析,对有关责任人予以严肃处理。 3.2.9对本企业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负直接责任。 3.3、综合办公室 3.3.1负责公司内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申报,和与有关上级部门的请示和沟通; 3.3.2负责收集适用的法律法规和上级部门颁发的文件并及时组织传达和学习; 3.3.3负责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工作有关文件的编制; 3.3.4组织员工职业健康检查建立相关台账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3.3.5负责购买符合要求的(具有“安全标志”)特种劳动防护用品,检查员工正确使用情况; 3.3.6负责对员工的职业健康培训具体工作和培训效果的验证; 3.3.7适时向主
35、管领导汇报公司职业健康危害工作的进展,协助领导做好工作。 3.4、专(兼)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职责 3.4.1、协助主管领导推动公司开展职业卫生工作,贯彻执行国家法规和标准。参与审查各项技术措施、计划,并且督促和监督有关部门、人员切实按要求执行。 3.4.2、组织对职工进行职业卫生培训教育,总结推广职业卫生管理先进经验。 3.4.3、联系和组织职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监护档案。 3.4.4、联系有关职业病检测机构进行作业现场危害因素的日常监测; 3.4.5、定期组织现场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隐患情况,有权责令改正,或立即报告主管领导研究处理。 3.4.6、负责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参加事故调
36、查处理。 3.4.7、负责建立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台帐和档案,负责登记、存档、申报等工作。 3. 5、生产技术部门 3.5.1负责编制企业生产工艺、技术改进方案,规划安全技术、劳动保护、职业病防治措施等,改善职工劳动条件,促进文明生产。 3.5.2负责编制生产过程的技术文件、技术规程,制作和提供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来源、产生部位等技术资料。 3.5.3负责对生产设施、防护设施进行维护保养,检修,确保安全运行。 3.5.4对本企业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负技术责任。 3.6车间主任职责 3.6.1负责组织法律法规和公司相关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的学习,做到人人知法,防治措施贯彻到每个具体生产环节。 3
37、.6.2负责组织对本车间职工的职业卫生培训、教育,按时领发放个人防护用品。 3.6.3负责督促、教育员工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制止违章作业。 3.6.4定期组织车间范围的安全隐患和职业危害检查,对车间的设备和防护设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当车间无法解决时及时报主管领导,采取措施。 3.6.5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迅速上报,并及时组织抢救。 3.6.6对本车间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和车间的环境卫生负责。 3.7库房管理人员 3.7.1库房管理人员负责建立劳动防护用品台账和个人劳动防护用品领用卡片; 3.7.2负责对进库的劳动防护用品实施验收、保管、发放;对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必须核验产品合格证和安全标志。 3.7.3负责向主管领导汇报库存劳动防护用品的数量和完好情况; 3.7.4有权拒收经验证不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 3.8作业现场班长员工 3.8.1对本班组员工劳动防护用品的佩戴和使用负责; 3.8.2教育和督促本班组员工正确使用和维护本班组使用的安全和职业危害防护设施; 3.8.3对本班组的安全和职业危害工作负责; 3.9作业现场员工 3.9.1作业现场员工应按作业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要求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对因不按要求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违章、违纪行为负责; 3.9.2对工作岗位的卫生清洁负责。第25页 共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