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防治水相关人员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度 矿长防治水工作岗位责任制 1、对矿井防治水安全工作负责,是本单位防治水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者。 2、牢固树立“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思想,对防治水安全上的重大问题,负责组织或督促贯彻落实。 3、组织每周召开一次安委会和安全办公会议,定期解决安全生产存在的重大问题,负责召开安全大会。传达上级有关规定,总结和布置安全工作。 4、支持地测部门和防治水人员正确行使检查职权。对防治水机构人员配备负责。 5、积极推广防治水上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的监测手段,以增强矿井的抗水灾能力,实现矿井无水害生产。 6、正确行使煤矿防治水规定中的本人负责审批的权限,严格遵守相
2、关条款。 7、负责矿井防治水管理制度、水灾演练、水害应急救援等的贯彻实施。发生水害事故时,必须立即赶到现场,负责全权指挥,在公司总工程师等公司领导和矿山救护队协助下,制定营救人员和处理事故的作战计划。 8、督促检查防治水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业务保安的贯彻落实。 副矿长防治水工作岗位责任制 1、机电矿长对防治水工作的排水管路、水泵、配电设备、水仓及泵房等的正常运转负责,并每年进行一次排水系统联合试运,确保矿井能够正常排水。 2、安全矿长负责审查年度防治水安全工程计划、灾害预防及处理计划、重大防治水工程设计和作业规程等,当发生重大水害事故时,要亲临现场,协调组织参加抢救,并按“四不放过”的原则进
3、行监督检查,分析原因,追究责任,并对防范措施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3、生产矿长具体负责岩巷、煤巷、巷修等地点的防治水安全工作,对在掘进工作面施工的探放水工程给予人力、物力等各方面支持,指导开拓口相关单位配合探放水工作,确保探放水工作的顺利实施。 总工程师防治水工作岗位责任制 1、对矿井防治水安全技术负责,并直接领导防治水工作,对防止水害事故负具体领导责任。 2、牢固树立“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思想,对防治水安全上的重大问题,负责技术指导和正确行使审批权。 3、每月召开一次防治水例会,并针对矿井重大防治水安全技术2 问题,召开专业技术讨论,从理论和技术措施上,提高各专业工程技术人员
4、的抗水灾害水平。 4、组织推广防治水上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的监测手段,以增强矿井的抗水灾能力。 5、从技术上不断改进和加强防治水工作管理,确保不发生重大水害事故。 6、发生水害事故时,是矿长处理事故的第一助手,在矿长领导下,启动水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参加事故的追查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制定防范措施。 7、负责矿井的防治水标准化达标工作。 地测副总防治水岗位责任制 1、组织本系统员工认真学习、宣传、贯彻、执行党和政府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条例和文件,在总工程师领导下,负责防治水技术管理工作。 2、参加矿井防治水安全会议和安全活动,组织参加由总工程师召开的矿井防治水例会,研究制定落实各单位
5、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 3、协助总工程师制定防治水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规划,并督促科室和基层单位落实;对分管防治水工作的各级干部落实情况进2 行监督检查。 4、要经常深入井下,及时解决矿井防治水安全生产中存在的相关技术难题,抓好“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工作,确保安全生产。 5、负责编制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计划,经有关领导和部门批准后实施。 6、针对煤矿防治水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组织开展科研攻关,技术交流,推广先进经验等学术、科技创新活动。 7、发生重大事故时亲临现场,协助总工程师指导抢险,参加事故调查处理,指导制定安全技术防范措施。 地测科科长防治水岗位责任制 1、协助矿
6、地测副总做好防治水技术工作。对本部门防治水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贯彻实施全面负责。 2、直接负责对地测科全体人员的组织和领导,积极做好各项防治水工作,抓好业务保安。 3、经常深入井下,及时解决矿井安全生产中存在的相关技术难题,抓好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工作,满足矿井3 正常生产的需要。 4、负责组织实施防治水质量标准化工作。 5、业务范围内发生重大水害事故时亲临现场,协助制定处理方案,防止灾害扩大,并参加事故的分析追查和处理工作。 6、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种研讨会、论证会、学习交流会等,积极推广新技术和经验。 7、及时组织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 防治水技术员岗位责任制 1、按照
7、质量标准化标准,负责完成地质及水文地质方面的各项技术工作,抓好本职范围内的业务,杜绝井巷误透老空、老巷积水区和淹井、淹水平等水害事故。 2、负责编制或汇总防治水规划、报告、设计、措施等各类防治水文件资料。 3、及时收集、编录和整理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及时归档。 4、及时掌握各采掘工作面进度,做好临时水情水害预报工作。 5、认真参加本科每月两次防治水隐患排查、每周一次防治水隐患检查,整改落实,做好每月一次防治水工作总结。 6、积极参加本科组织的例会,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个人的业务素质。 7、及时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 地质及水文地质工岗位责任制 1、对自己分管的各种工作负责。 2、及时下
8、井观测和收集资料,上井后及时按比例做出素描,并填绘日常用图。 3、对自己使用的仪器、工具等要经常擦拭,妥善保存,经常检5 验校正。 4、对自己分管地区的资料要及时整理,并归档备案。 5、对自己分管地区的地质、防治水工作要勤下井观测,认真收集资料,对资料及时整理分析,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向地测领导汇报并及时下达预报及各种临时通知书。 6、及时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 7、积极参加本科组织的各类活动。 生产安全联系制度 1、设计部门需要地测部门提供资料时,必须事先联系,按煤矿地质测量工作暂行规定的时间提交委托书,并经总工程师签字,地测部门在规定期限内提交资料。 2、零星设计等所需地质测量资料,需
9、事先联系,商定提交期限。 3、各类巷道开口,施工单位必须提前三天通知地测部门准备资料,以便按要求放线,停头和复工也应及时通知地测部门。 4、重要井巷工程,设计部门和施工单位应提前向地测部门提供设计图,以便地测部门测算给线和施工单位及时开工。发现生产中存在的地测问题,必须及时通知施工单位,并向矿领导汇报。 5、采掘工程在透巷、透老空、遇钻孔、岩巷揭煤或进入危险区前,地测部门必须按规程和规定的安全距离,以书面通知的形式提出预报,经总工程师批准后,通知施工单位和有关部门。 6、回采工作面的采高、浮煤、煤柱尺寸和现场规定的停采线等,发现不符合设计规定时,应及时通知回采单位,并向矿总工程师汇报。要坚持预
10、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按矿总工批准的设计联系施工。 7、采掘头面实施的探放水工程结束后,该采掘头面是否存在水害威胁,需经地测科组织,联合安检科、机电科等有关科室验收,进行探放水效果评价,评价若已无水害威胁,地测科要及时下发允许采掘通知单。 水害隐患排查、分析、检查制度 1、月初根据矿生产计划,由矿总工程师主持召开一次矿井防治水专题例会,总结上月防治水工作及本月防治水工作计划,研究分析防治水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集思广益,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2、每月由矿地测副总组织召开两次防治水隐患排查,参加单位7 包括地测科、通风科、生产科、机电科、安检科等有关业务部门,对存在
11、水害隐患的工作面进行周隐患检查,对查出的水害隐患,制定有效的水害防治措施,按五定原则整改,建立台帐,实行闭合管理,建立专业会议记录备查。 3、对矿井各生产区域排查、检查出的重大水害隐患,及时向有关领导和安检、调度部门汇报,并装订成册建立台帐,对隐患进行闭合管理。 4、防治水工程应编制设计、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工程结束后由地测科组织安检、机电、生产、通风等有关单位进行验收,并编制工程总结报告。 水情水害预测预报制度 1、年初根据年度生产计划,编制年水情水害预报表及预报图,经矿总工程师审批后上报公司;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第七条要求,编制矿井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矿井防治水年度计划。 2、每月根据月生产计
12、划,编制各生产头面水情水害预测预报月度评价表,预测预报编制后须经矿总工程师审批,审批过后及时发送各有关单位,回采工作面在当月25号前下发至各采煤队及相关科室,掘进工作面在下月5号前下发至各掘进队及相关科室,并由各单位技术员或主要负责人签收。 3、因生产头面的变化,突发性的水情水害,及时编制水情水害临时通知单并及时下达到各有关部门和施工单位。 4、预报的内容要及时、准确,做到不迟报、不漏报、不谎报或瞒报,严把编制、审核、审批关。 5、因预报不准或工作失误,造成误透老巷老空、误揭煤或出水淹井事故者,严格按地测管理办法进行追查处理。 6、地测防治水人员要经常深入井下,对重点部位水文地质情况加强观测,
13、及时上图。 7、雨季来临前及雨季期间抓好周边地表裂缝、地面塌陷、河流、水库、小煤矿等的调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 防治水资料、技术报告等的审批制度 1、工作面掘进地质说明书和回采地质说明书由矿总工程师审核批准,方可按规定时间提交施工单位;受水害严重威胁的掘进或回采地质说明书,需报公司审查批准;采区地质说明书,要报公司地测部审批。 2、储量管理的审批制度,必须严格按生产矿井储量管理规程的规定执行。 3、各类防隔水煤(岩)柱的留设,地测科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编制专门设计,经矿总工程师审查批准后实施。 4、向上级机关汇报的地测图纸、资料等,需经矿长、矿总工程师审批后,方可上报。 5、探放水工程设
14、计由地测科编制,经矿总工程师审批后方可提交施工单位实施。放水量大于5000m3或探放水工程难度较大的探放水设计,报公司审批。 6、其他有关防治水资料、技术报告等,按有关规定执行。 防治水工作质量、事故分析及奖惩制度 1、凡重大防治水工程,均须编制方案、设计、并按规定程序报批, 工程完工后,须组织有关人员鉴定验收,并提交成果图纸、资料和技术总结。 2、凡因防治水工作的失误所造成的事故,均须立即向有关领导10 进行汇报,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 3、根据水害事故的大小和性质,由矿总工程师或地测副总召开由地测人员、安检人员及有关单位人员组成的事故追查会,通过对事故分析,找出造成事故的原因,定出事故的性
15、质和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意见,提出改进措施。 防治水资料整理、分析、保管、提供制度 1、防治水图纸和资料都要进行定期分析、修改完善。对日常生产用图和资料应根据所获得的情况及时分析、修改,时间最长不得超过半个月;对矿井必备的防治水图件应建立数字化,内容真实可靠,每半年进行一次修正完善。 2、防治水图纸和资料,要与矿技术档案室配合,定期归档,暂11 不归档的要进行统一编号登记,按有关资料管理规定,健全索引目录,妥善保管。 3、图纸资料发放、外借要有专簿登记。 4、向本矿有关部门提供或发放的图纸、资料,要由借阅或提取当事人签字,并经地测科长或地测资料管理人员同意。 5、外单位或个人,借阅防治水图纸、资
16、料,必须持有关证明,并经矿总工程师批准。 地面调查管理制度 1、地面调查应定期观测,在雨季来临及雨季期间进行加密观测次数,调查人员应查明XX县区及其附近地面水流系统的汇水、渗漏情况,疏水能力和有关水利工程等情况,做好现场原始记录。 2、了解XX县区范围内河流、水库及地表易积水地点等情况; 3、当矿井井口附近或塌陷区内外的地表水可能溃入井下时,应及时向调度汇报,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4、对其它调查发现的隐患,按照“五定”原则整改。 防治水质量标准化管理办法 1、首先按照地测、防治水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进行工作,完善各种防治水基础数据及台帐。 2、坚持“预测预防,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探后采,长探短掘
17、”的原则和“防、疏、堵、排、截”五项措施。 3、每月底召开地测防治水工作分析例会,及时对当月地测防治水工作进行总结并制定下月工作任务。 4、按照矿生产经营计划的要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消除重13 大生产责任事故及事故隐患,达到质量标准化一级标准。 5、做好地测每周隐患排查,搞好日常业务保安工作。 6、防治水资料管理做的规范化,分门别类,装订成册,台帐、图纸、文字说明等相符。 7、每月进行一次质量标准化自检工作,查出问题落实到人,及时整改。 8、针对有探放水工程工作时,严格执行探放水效果评价体系并制定有关安全技术措施经矿总工程师批准方可实施。 9、防治水图件绘制按煤矿地质测量图例及实施补充规定
18、要求及时填绘,图种齐全,线条、颜色、注记等符合规定。 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 1、坚持水情水害预测预报,每月初根据月采掘接替安排,及时编制当月采掘区域水情水害预测预报。 2、坚持防治水例会制度,每月月初要由总工程师组织召开一次防治水工作分析和研究例会,研究防治水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3、坚持防治水隐患排查制度,加强防治水隐患排查管理工作,矿井每月防治水隐患排查不少于2次。 4、坚持做到一工程一设计一措施一总结一评价,各项防治水工程必须有方案设计、单孔设计,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并按规定程序审批实施,工程结束后编制总结、分析评价报告。 5、严禁在各类防隔水煤(岩)柱中进行采掘活动,各种防隔水煤(岩)
19、柱的留设严格按照煤矿防治水规定执行。 6、加强雨季“三防”技术管理工作,建立灾害性天气的预警和预防机制,排查地表水体对矿井的影响因素,杜绝水害事故的发生。 目录 矿长防治水工作岗位责任制.1副矿长防治水工作岗位责任制.2总工程师防治水工作岗位责任制.2地测副总防治水岗位责任制.2地测科科长防治水岗位责任制.3防治水技术人员岗位责任制.4地质及水文地质工岗位责任制.5生产安全联系制度.6水害隐患排查、分析、检查制度.7水情水害预测预报制度.8防治水资料、技术报告等的审批制度.9防治水工作质量、事故分析及奖惩制度.10防治水资料整理、分析、保管、提供制度.11地面调查管理制度.12防治水质量标准化管理办法.13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14第14页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