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世界现代建筑视域下中国近代“非学院派”海归建筑师之谱系考.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08140 上传时间:2024-02-18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2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现代建筑视域下中国近代“非学院派”海归建筑师之谱系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世界现代建筑视域下中国近代“非学院派”海归建筑师之谱系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世界现代建筑视域下中国近代“非学院派”海归建筑师之谱系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18 4/2023 新建筑|建筑历史与理论作者单位程世卓: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江苏,215000)赵晓龙: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江苏,215000);江苏省建筑碳中和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江苏,215000)世界现代建筑视域下中国近代“非学院派”海归建筑师之谱系考The Genealogy of the Chinese Early-modern Non-academic Returnee Architects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World Modern Architecture摘要中国近代“非学院派”海归建筑师作为我国第一代建筑师,与“学院派

2、”建筑师共同构成了中国现代建筑探索活动的脊梁。他们接受了海外成熟的现代建筑教育,归国后致力于中国建筑现代性的垦荒式建设,呈现出多元、多向的现代性探索。在世界现代建筑视域下,对该群体进行谱系式的观照,有助于厘清中国建筑现代性早期探索与世界现代建筑之源流关联,证实近代时期中国现代建筑活动为世界现代建筑谱系的有机分支。关键词世界现代建筑中国近代海归建筑师非学院派现代性谱系ABSTRACTThe Chinese early-modern non-academic returnee architects as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architects,along with t

3、he academic architects,laid the groundwork for Chinese modern architecture.They received modern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overseas,and devoted themselves to the modern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rchitecture after returning,showing a multi-dimensional and multi-directional exploration of modernity.A genea

4、logical observation for this group will help to clarif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arly exploration of Chinese architectural modernity and the modern architecture in the world,and prove that modern Chinese architectural activities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are a branch of the genealog

5、y of modern architecture in the world.KEY WORDSworld modern architecture;Chinese early-modern returnee architects;non-academic;modernity;genealogyDOI10.12069/j.na.202304118中图分类号TU-09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3959(2023)04-0118-07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51508072);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22SJYB1463);江苏省“双创博士”项目(JSSCBS202107

6、13)程世卓赵晓龙CHENG ShizhuoZHAO Xiaolong1研究背景近代海归建筑师作为我国第一代职业建筑师,是中国现代建筑的垦荒者。他们经由海外现代建筑教育体系,接受了科学理性的现代建筑思想,掌握了专业系统的现代建筑创作技能;回国后付诸实践,掀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主动探索现代建筑的高潮,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之上和内忧外患压力之下,构建了中国现代建筑体系初始模本,留下了诸多可贵经验。在这一群体中,求学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接受学院式教育的建筑师,由于突出的贡献和特定时期的业界影响力,受到了广泛社会关注,成为目前中国第一代建筑师研究的主要对象,相关成果丰厚。而同一时期的中华大地上仍有众

7、多其他海外归国建筑师为现代建筑探索做出了贡献,他们与“学院派”建筑师共同构成了中国现代建筑建构的脊梁,但相较之下所受关注寥寥,处于较为沉寂的边缘。由于他们并不似“学院派”海归建筑师因学缘背景一致而具备系统化特征,多以个体、散点的方式存在,为便于区分和统一称谓,暂以“非学院派”海归建筑师称之。近年来,中国建筑现代性建构课题驶入了更深广的研究境遇。建筑学者李士桥、赵辰、李华等人均提出在国际视角下重新审视中国建筑现代性生发过程的必要性:“既正确理解国际现代文明与现代性,又向世界展示中国作为近代民族国家的形象,是目前学术意义上的核心问题”1;“中国建筑特点的定位是一个世界视野下的构筑,在世界文明中定义

8、自身文化特点是现代意识的一个表现”2;等等。因此,走出单一国家视角,走入国际视野来观察近代中国建筑现代性建构活动,必要又迫切。一方面,本研究提出对“非学院派”海归建筑师群体加以关注,其目的并非建立与“学院派”建筑师之间的二分式研究,而是旨在唤起对该群体进一步的深入个案考察,逐步完善中国近代建筑创作主体的学术框架。另一方面,试以世界现代建筑演进为基本视域,以中国近代“非学院派”海归建筑师的海外现代建筑教育为“源点”,归国后现代建筑活动为“落点”,梳理中国建筑现代性早期探索与世界现代建筑之源流关系,思考近代时期中国现代建筑活动是否为漫长且庞大的世界现代建筑谱系有机分支并对其做出边界拓容,并阐明世界

9、现代建筑视域下观照中国近代“非学院派”海归建筑师现代建筑活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中国近代“非学院派”海归建筑师的群体特征2.1群体规模20世纪初,随着洋务运动的推进和新学思想的冲击,中国学子开启了踏出国门学习先进技术的本文引用格式:程世卓,赵晓龙.世界现代建筑视域下中国近代“非学院派”海归建筑师之谱系考J.新建筑,2023(4):118-124.建筑历史与理论|新建筑 4/2023 119征程。1905年,许士谔赴日本东亚铁道学校建筑科学习,徐鸿遇赴英国利兹大学学习建筑工程,此为中国学子赴外学习建筑类专业的最早记载。20世纪20年代,由于庚子赔款等原因,中国迎来了海外留学高潮,建筑学科的学子日

10、渐增多。众多学子前往美、日、英、德等国家接受了具备现代特征的建筑教育,归国后纷纷投入到中国现代建筑事业当中。据赖德霖、王浩娱、黄元炤等学者考证,中国近代受到专业教育、有史料可循、建筑活动较丰富的建筑师不少于300位3,其中赴国外留学者不少于133人4。在综合调研了中国近代时期的专业期刊中国建筑建筑月刊和相关报刊,赖德霖的近代哲匠录,张复合的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系列卷丛5,赖德霖、伍江、徐苏斌的中国近代建筑史五卷本6等业内学者相关文献基础上,划定接受了具备现代特征、非学院式建筑教育的建筑师不少于90人,其中包括部分成就突出的建筑行业工程师(表1)。2.2时空分布与主要建筑活动(1)在生源地(籍

11、贯、出生地)上,近代“非学院派”海归建筑师呈明显的不均匀分布。他们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以江苏(含上海)、广州地区为最,各占总人数的30%以上;浙江次之,占比12%;福建占比约4%;四川(含重庆)、江西、天津、湖南等省份分别有约3%的人数比例;东、中部地区,如安徽、辽宁等省有零星分布。这与“学院派”建筑师的生源分布情况趋同,也与近代时期经济发展、政治文化变革、教育近代化程度呈正相关。近代化的教育为培养留学预备生、开启留学视野奠定了基础(图1)。(2)在留学目的地上,近代“非学院派”海归建筑师主要去往现代建筑教育较成熟的国家和地区。20世纪10年代,学子多集中在东京求学,接受了带有工程特色的建

12、筑教育,初具群体规模。20年代之后,在留学热潮下,欧美国家的建筑院校受到中国留学生关注。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为代表的“学院式”建筑教育,由于成熟、良好的专业声誉受到诸多中国学生青睐,但在同一时期内仍有为表1中国近代“非学院派”主要海归建筑师名录留学国别姓名留学院校年份留学国别姓名留学院校年份日本赵世瑄东京高等工业学校1910美国杨宽麟密歇根大学(土木学)1916林是镇东京高等工业学校1917李铿康奈尔大学(土木学)1917蒋骥东京高等工业学校1918谭真麻省理工学院(土木学)1918程璘东京高等工业学校1918罗邦杰麻省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1918蔡泽奉东京高等工业学校1919裘燮钧康奈尔大

13、学(土木学)1918王克生东京高等工业学校1919缪恩钊麻省理工学院(土木学)哈佛大学1919朱士圭东京高等工业学校1919薛次莘麻省理工学院(土木学)1919柳士英东京高等工业学校1920董修甲密歇根大学(市政经济)加州大学(市政管理)1921刘敦桢东京高等工业学校1921黄森光密歇根大学(建筑工程学)1921黄祖淼东京高等工业学校1925林炳贤北俄亥俄大学(土木学)1922陈伯齐*东京高等工业学校1930庄秉权伦素利理工学院(土木学)1923龙庆忠东京工业大学1931朱神康密歇根大学(建筑工程学)1923胡兆辉东京工业大学1937谭天宋北卡州立大学(建筑工程学)哈佛大学1925赵冬日早稻田

14、大学1941刘福泰俄勒冈大学1925英国徐鸿遇利兹大学(桥梁学)1905陈荣枝密歇根大学1926黄锡霖伦敦大学学院(土木学)1914孙立己伊利诺伊大学1928陈燊寿英国建筑联盟学院1928杨润钧密歇根大学1931陆谦受英国建筑联盟学院1930陈裕华伊利诺伊大学康纳尔大学(土木学)1931阮达祖利物浦大学1933李惠伯密歇根大学1932黄作燊*英国建筑联盟学院1937鲍鼎伊利诺伊大学(建筑工程学)1933陈国冠利物浦大学1938陈业勋密歇根大学1936王大闳*剑桥大学1940徐中伊利诺伊大学1937德国贝寿同柏林夏洛顿堡工科大学1913许崇基密歇根大学1937奚福泉德累斯顿工业大学柏林工业大学1

15、929钱致祓哈佛大学1941夏昌世卡鲁士普厄工科大学图宾根大学(艺术史)1932王大闳*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1942陈伯齐*柏林工业大学1939黄作燊*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1942比利时朱兆雪岗城国立大学1926胡璞密歇根大学1944苏夏轩岗城国立大学(土木学)1928意大利沈理源意大利拿波里工程专科学校1915李蟠鲁汶大学(土木学)1929奥地利冯纪忠奥地利维也纳工业大学1941法国华南圭国立公共工程大学1911朝鲜郑校之朝鲜国家专门学校(土木学)1907林克明里昂中法大学1926卢毓骏国立公共工程大学巴黎大学1928注:带*者为先后于两国留学的同一建筑师资料来源:作者绘制数甚众的学子选择了

16、“非学院式”教育的建筑院校(表2)。它们同样成为近代中国留学生接受现代的、先进的建筑教育之地。(3)在归国时间上,近代“非学院派”建筑师呈“起始早、分布均”的基本特征。不同于“学院派”建筑师较为集中在19251935年间学成回国的特点,赴海外接受“非学院式”建筑教育的学00223355101020203030人数百分比底图审图号:GS(2020)4630号1 “非学院派”海归建筑师生源地分布120 4/2023 新建筑|建筑历史与理论工专);进行了诸多建筑类型的现代初探,如现代的监狱、法院、医院、疗养院等。虽然今天来看这些成果十分朴素,却开启了中国建筑探索现代的大门。20世纪20年代末,“学院

17、派”建筑师大批归国,在迫切需要现代建筑人才的社会环境下,建筑师并未因学缘不同而存在明确阵营,而是积极寻求合作。1932年刘敦桢加入了中国营造学社,与梁思成一道投入到中国传统建筑的研究工作中,分别主持文献、法式二组,被朱启钤称为中国古建研究的“南刘北梁”宗师;建于1928年的中央大学建筑学科也由刘福泰、卢树森、贝寿同等“非学院式”教育背景的建筑师,以及杨廷宝、哈雄文、童寯等接受了“学院派”建筑教育的建筑师共同建设构成中国建筑教育的基石之一9;重庆大学在30年代经由黄家骅、奚福泉、陈伯齐、夏昌世等人与谭垣等“学院派”建筑师的接替建设,成为战时大后方重要的建筑人才培养基地1094-96;在建筑设计实

18、践中诸多建筑师事务所都投射出来自两类学缘教育的建筑师合作身影,如五联事务所的陆谦受与吴景奇;新建筑市政评论中华营建等建筑专业期刊也是建筑师们通力协作的结晶。综上所述,“非学院派”建筑师对建筑现代性的探索,起始时间更早、专业教育更多源、从业分布更广、活动类型更多样、取得的收效不一而同,其背后的历史成因也较为复杂。近年来“非学院派”建筑师这一群体走出了雪藏状态,若干个体研究得到了增补,如关于王大闳、华南圭、卢毓骏的研究成果陆续析出,但仍有众多建筑师的专项研究为缺失状态,也仍有诸多系统性的问题等待探明。3中国近代“非学院派”海归建筑师的“多源-多支”谱系中国近代“非学院派”海归建筑师这一群体虽然较为

19、分散,但其中部分群体不乏一定的系统性,较为明晰的便是建筑师的现代探索与所受的海外建筑教育中的现代性保持着相当程度的“同源性”。由于该群体海外建筑教育的“多源”,其归国后的建筑活动表现也出“多支”的谱系特征。正是这些各支相异的现代建筑探索路径,使我国近代时期建筑现代性的构建模式呈现不拘一格、多元并存的纷繁面貌。3.1以日本为源的谱系分支现代建筑语言初探 20世纪初,清政府提出“学西洋不如学东洋”口号,日本成为中国学生寻求建筑教育最初的大本营。一方面,自19世纪下半叶,日本明治政府大力学习西方科技,积极开展实业教育,培养急需的建子们最早于20世纪初便回国效力,此时期留学生多侧重工程应用类学科,因此

20、20世纪20年代之前的海归建筑师多带有工程类专业背景,如贝寿同、沈理源、阎子亨、华南圭等人。在随后的时间内,该群体归国数量基本保持平稳状态。部分学子如王大闳、黄作燊、夏昌世等人获得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机会,于40年代完成学业回国,成为我国最早一批具有海外研究生经历的建筑师。他们基于扎实的专业素养、深厚的理论知识,为我国现代建筑事业的推进做出了突出贡献。(4)在归国就职地区上,近代“非学院派”建筑师分布极不平衡。就职人次最多的城市为上海,占比近1/3;其次为江苏、重庆地区,各占总人次的11%;广东、北京各占9%以上;辽宁、天津各占比6.6%;湖北、香港、湖南基本占比3%以上;江西、浙江、福建、河

21、北、山东、黑龙江等地区零星分布(图2)。与“学院派”建筑师的就职地区分布相比较,二者规律总体相似,经济发达和政治中心的城市为主要承接地区(图3)。例如,上海、江苏、广东三地为近代经济贸易繁荣的地区,北京、南京、重庆是近代重要的政治中心,存在着大量建设需求。而“非学院派”建筑师的就职分布更广,足迹延伸至齐齐哈尔、哈尔滨、大连、青岛、南昌、九江等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若干城市。其原因主要在于20世纪20年代我国处于交通、市政设施及其附属建筑初始建设阶段,对专业工程设计及管理人员急切需求。而此时“学院派”建筑师尚未大批归国,已在国内积累一定经验的“非学院派”建筑师成为该任务的中坚力量。例如,191

22、8年毕业于日本东京高等工业学校的蒋骥,于19211929年担任东北地区四洮铁路局(四平洮南)的工程师,随后任青岛港务局之工务局的工程技士7。毕业于同校的赵世瑄,自1926年先后担任奉天四洮铁路局局长、京绥铁路局(北京归绥)局长,之后返回江西老家承担江西交通司长、南浔铁路协理等工作,并于1928年出任国民政府交通部路政司司长8,一生投身于铁路及其附属建筑的建设事业,为该领域奠定了最初基础。此外,董修甲、罗邦杰等人也均在20年代参与了汉口市的市政公务相关工作。(5)在现代建筑体系建构上,近代“非学院派”海归建筑师与“学院派”建筑师共同奠定了最初的根基。接受了“非学院式”教育的建筑师,在荒芜土壤上播

23、撒现代建筑的种子。他们率先尝试建筑师自由职业制度,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华人建筑师事务所华海建筑师事务所;创立了首个高等教育建筑学科苏州工业专科学校建筑科(简称苏表2 “非学院式”建筑教育院校分布国家学校日本早稻田大学东京工业大学东京帝国大学东亚铁道大学福冈工业学校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名古屋高等工业学校英国剑桥大学伯明翰大学利物浦大学伦敦大学学院利兹大学(桥梁学)英国建筑学会建筑学院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卡鲁士普厄工科大学柏林夏洛顿堡工科大学德国图宾根大学(艺术史)比利时鲁汶大学(土木学)岗城国立大学(土木学)法国法国里昂中法大学巴黎大学(数理学)法国国立公共工程大学(建筑工程学)美国哈佛大学

24、俄勒冈大学密歇根大学北俄亥俄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加州大学(市政管理)康奈尔大学(土木学)麻省理工学院(土木学)伦素利理工学院(土木学)北卡州立大学(建筑工程学)意大利拿波里工程专科学校(数学科)奥地利维也纳工业大学朝鲜朝鲜国家专门学校(土木学)资料来源:作者绘制0011335510102020人数百分比底图审图号:GS(2020)4630号0033551010202040405050人数百分比底图审图号:GS(2020)4630号2 “非学院派”建筑师就职地区分布3 “学院派”建筑师就职地区分布23建筑历史与理论|新建筑 4/2023 121筑技术人员,在高等级实业学校陆续开设建筑学专业。京都高等

25、工艺学校、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后简称东高工)、东京工手学校均为此类。由于它们前身为工艺类培训学校,建筑学多从木工科等相近专业转变而来,其教学体系的工程性、操作性十分突出,培养定位亦为“工程技术人员”11。以东高工为例,其建筑学科课程设置中工程性课程比例占明显优势。日本的早期现代建筑教育在社会需求推动下,形成了有异于法国、美国盛行的学院式教育,是典型的以实用为基础、以技术效能为标准、讲求合目的性的建筑教学体系。这构成了日本早期现代建筑教育的主要特征,培养的人才推动了日本现代建筑业迅速崛起,也吸引了众多中国留学生,使日本成为中国近代“非学院式”建筑教育的源国之一。19121926年间,共有40名中国

26、留学生赴日学习建筑12。另一方面,20世纪初日本燃起了学习欧洲现代建筑的热情,一时间,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维也纳分离派等现代思潮涌入,受到年轻人青睐13。在日研修建筑的中国学子们虽然仍在课程中学习古典折中构图法则,但从社会层面和学术团体中接触了多种先锋的早期现代建筑语言。20世纪20年代初留日学生陆续回国。这一群体做出的最突出贡献便是由柳士英负责筹划,刘敦桢、朱士圭、黄祖淼等多位校友共同参与,于1923年9月建立了苏州工业专科学校(后简称苏工专)的建筑科,首开我国高等学校创办建筑科之先河。由于主创人员与东高工密切的学缘关系,苏工专创建伊始表现出重视工程技术与功能的教学特征:教学宗旨上,“

27、培养全面懂得建筑工程的人才,能担负整个工程从设计到施工的全部工作”14;课程设置上,共开设34门课,25门关乎工程技术类教学内容;教学资料上,其教材、资料均为从日本东高工带回的图集资料;等等。苏工专建筑科教学体系与东高工呈明晰的谱系延承关系。1927年6月,以苏工专建筑科为主体基础组建的“国立第四中山大学”(中央大学前身),成立了中国第一个综合大学建筑科。在建筑实践方面,留日学子回国初期对现代语言的运用主要表现为古典构图框架内的局部试探。尽管保持着古典比例和柱廊、山花等典型构图要素,但湖南图书馆的门窗细部装饰有着简约的“去装饰”处理;湖南大学二院和芜湖中国银行两幢建筑均对柱式进行了简化,并在局

28、部摆脱了对称的空间布局;等等。以上反映出建筑师对现代语言的尝试。30年代之后,他们对现代建筑语言的探索逐渐丰富和大胆起来。上海中华学艺社在入口、屋顶等关键视点处应用了分离派的竖线、折线;王伯群住宅选取了英国哥特复兴风格,局部带有工艺美术运动的装饰;湖南大学科学馆平面设计中出现了多处形式让位于功能的手法;等等。可以看出,留日学子的建筑创作与其留学期间的知识接受存在关联。他们充满了对现代建筑表达的渴望,却仍难以脱离传统西方建筑美学的框架,具体手法上局限于现代早期的建筑语言,杂糅而不确定,在40年代之前并未形成稳定的语言体系。但他们多角度、积极的尝试却是我国现代建筑初期难能可贵的探索(图4)。3.2

29、以英国为源的谱系分支以实用为核心的现代主张英国作为第一个步入现代社会的国家,对现代性的探索始于17世纪F.培根(Francis Bacon)的经验主义哲学15,这一思想奠定了英国社会“实用理性”的行事方式。表现在建筑领域,经由C.雷恩(Christopher Wren)、J.索恩(John Soane)等实用主义建筑师的实践16,A.W.普金(Augustus Welby Northmore Pugin)对结构逻辑、功能理性的倡导17,工业革命带来建筑效能的冲击,19世纪中叶“注重实效”已渗透在英国的建筑文化当中18。20世纪伊始,中国学生开启了赴英求学之旅,起初零星地分散在桥梁、美术、土木工

30、程等建筑相关学科。20年代受国内需求的触动,建筑学子逐渐增多,主要就读于英国建筑联盟建筑学院(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 School of Architecture,简称AA学院)、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利物浦大学(University of Liverpool)等建筑院校。AA学院颇受青年学生欢迎。它既不同于倡导工坊式教育的利物浦建筑与工艺美术学校(The Liverpool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Applied Arts),也不同于遵照国家意志的皇家建筑学院(Royal Institute of

31、 British Architects),强调面对社会问题、关注多元思想的碰撞与探索19。在20世纪初的十余年间,AA学院也曾受到法国学院式建筑教育的影响,随着现代主义建筑兴起,其英国哥特建筑复兴英国哥特建筑复兴J.孔德东京大学佐野利器前田松韵京都高等工艺学校朱启钤梁思成黄祖淼安徽芜湖银行湖南省图书馆重庆大学大学区制度苏工专湖南大学二院中国营造学社中华学艺社大夏大学校舍王伯群住宅中央大学湖南大学科学馆柳士英刘敦桢朱士圭王克生蔡泽奉陈伯齐刘福泰鲍鼎日本近代 实业教育东高工建筑科的中国留学生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大阪高等工业学校柏林工业大学俄勒冈州立大学伊利诺伊大学滋贺重列辰野金吾帝国大学令明治维新20

32、世纪初至40年代19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4以日本、美国为源的“非学院派”建筑师谱系分支(局部)黄色图框为“非学院派”建筑师122 4/2023 新建筑|建筑历史与理论内部触发了教育变革。19221925年间,领军人物H.罗伯逊(Howard Robertson)和F.耶伯里(Frank Yerbury)等人去往荷兰、丹麦、瑞典等斯堪的纳维亚地区学习现代建筑经验,对当地的“现代集合住宅”十分感兴趣,呼吁AA学院学习现代主义建筑及其经验20。时任校长的G.詹金斯(Gilbert H.Jenkins)十分赞同通过建筑“切实地解决现代社会问题”的实用性目标,主张对学院进行改革。但与此同时,他并不认可现

33、代主义建筑,认为这只是“一时兴起的热潮”。于是,学院掀起了对现代主义建筑的争论,1927年达到激辩高峰。罗伯逊甚至声称詹金斯不接受现代主义建筑是因为“终日只见帆船的人,看到了轮船”21。陈燊寿、陆谦受、黄作燊等中国学子此时便在AA学院学习。他们浸润在实用主义建筑大氛围的同时,也经历着建筑现代性思辨的洗礼。现代社会已然到来,应当如何表达建筑现代性?是专注于现代主义建筑或某种风格,还是开放地看待?这种对现代建筑、现代主义建筑的思考,不仅是此时期AA学院关注的热点,也渗透到学子的专业思考当中,成为他们回国后职业生涯中继续寻求的问题。1928年,陈燊寿学成回国,他延承了英国建筑教育中以“实用”为基准的

34、思维方式。1937年受华南圭邀请主持天津工商学院建筑学科建设2216。他一方面针对精英式专业教育提出质疑:“学校本身不能立刻造出若干专门家或发明家也。故好高骛远及一味造就高深之专门家或博士硕士为目的之教学方法不妥”另一方面,依据学校原有的土木工程基础,量体裁衣地确定了面向社会实际需求的培养宗旨:“本院为一标准化现代化之最高学府,以造就熟练现代专门技术、前程远大的青年。”23在教学体系上,陈燊寿特别注重建筑的工程性、实用操作能力的培养2216,将该建筑系定名为“建筑工程系”用以与“建筑美术系”做区别,夯实“实用”特色。在建筑设计上,陈燊寿明确地强调理性、务实地处理基地条件和功能需求:提倡“在适用

35、方面开一新途径,使现代之建筑物,能为现代人类适用”,“平面图采用之形势,因各项建筑应用之不同,而有差异,要皆以适用为前提”24。这些理念在茂根大楼中予以尝试。另一位学子陆谦受,于19251928年间求学于AA学院。他的设计导师便是对现代主义建筑持欢迎态度的罗伯逊,由此他近距离地接触了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火花。陆谦受在建筑设计课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车站候车厅设计、坎伯兰郡市场设计等作业均表现出实用理性统率的现代特征,获得了年级最高分25101。毕业前夕,陆谦受调研了欧美诸国的银行建筑,其评判标准非常明确实用的现代表达。例如,他因有序、明朗的空间设计而称赞瑞士银行建筑;欣赏荷兰现代建筑中材料精致

36、运用和曲线平面布局的巧思;批评巴黎某银行建筑“布置无序”,因为“银行是实用的商业建筑,应该避免因设计导致的低效率”25116;等等。他反对某些复古风格的建筑,并不是因为风格守旧,而完全出于它们不遵从实用原则,诸如装饰部件积尘或古典构图破坏了功能布置等等。因此,英国建筑评论家E.丹尼森(Edward Denison)评价“陆谦受是一个建筑和政治的现实主义者,他对欧洲银行建筑的评价反映出了他的专业偏好”25112。回国后,陆谦受参与创建“五联事务所”,并进行了大量建筑创作。在中国银行系列建筑虹口大厦、同孚大楼等设计中,践行实用主义的建筑思想,探索城市有限空间的高效利用。1936年,在我们的主张中明

37、确提出了自己的现代建筑观点:“派别是无关重要的。一件成功的建筑作品,第一,不能离开实用的需要。”26AA学院建筑学子对待现代建筑的态度很大程度也是当时英国建筑青年的缩影。他们虽然也一度将现代主义建筑视作英雄主义,但仍普遍性地视“实际效能”为根本要义。因此,他们对待建筑现代性的态度是相对包容、开放的,秉持理性、实用的内核,而非执着于某一主义或风格。这一特征与20世纪上半叶英国现代建筑探索方式趋同,也与植根于实用至上社会土壤的英国建筑教育一脉相承。3.3以美国为源的谱系分支现代主义的批判诠释美国虽然因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学院式”建筑教育被业界熟知,但同时也是我国学子接受“非学院式”教育人数最多的国家

38、,占该群体总人数1/2。20世纪10年代,赴美留学的中国学生多集中在土木工程、市政工程等专业。进入20年代,受到国内建筑人才迫切需求和庚子赔款等方面影响,建筑学专业学生逐渐增多,美国成为继日本之后中国学生接受“非学院式”建筑教育的聚集地。19世纪下半叶,美国多所建筑院校保持着对欧洲大陆现代建筑的关注。1865年W.R.威尔(William R.Ware)创建的美国第一个建筑学专业麻省理工大学(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简称MIT)建筑学更多地参照了德国理工模式的建筑教育,强调技术性和实践性,认为这样的培养模式符合美国的社会需求与时代背景27。M

39、IT的教学模式影响了19世纪末美国多所大学建筑学科建立,如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雪城大学(Syracuse University)、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伊利诺伊大学(University of Illinois)、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等。时至20世纪初,德国理工模式在美国建筑教育发展中仍占据主要地位28。20世纪10年代后,“学院式”建筑教育在美国兴起,但并非一枝独秀,诸多建筑院校坚持自我教育理念。例如,1881年哥伦比亚大学建筑学专业引进多位MIT毕业生作为教师,基本沿用了MIT教学体系;伊

40、利诺伊大学1868年由德国建筑师N.C.莱切尔(Nathan Clifford Richer)等人建立了德国理工模式的建筑教育29,1933年聘请来自德国包豪斯学校的L.M.纳吉(Laszlo Moholy-Nagy)尝试包豪斯式的建筑教育30;俄勒冈州立大学(Oregon State University)建筑学专业创始人E.劳伦斯(Ellis F.Lawrence)吸收了英国工艺美术运动中的“教育实验”(Education Experiment)精髓,将建筑学置于广阔的应用艺术视域,并于1920年公开发表声明反对美国布扎协会设计竞赛的审美,主张创造新的建筑范式31;等等。20世纪20年代,

41、中国学子刘福泰、鲍鼎、黄家骅、黄玉瑜、巫振英等人便在此类院校中接受了不同于“学院式”的建筑教育,并将所学之专长在回国后运用。例如,他们在参与创建中央大学建筑科的过程中,融合了所接受的专业教育特点,对其建设初期的多学派兼存、技艺并重有所贡献;黄家骅与留学于德国的奚福泉、夏昌世等人携力奠基重庆大学建筑学专业,使之最初呈现为“不同于布扎体系的德国综合理工学院式办系道路”1096。3 0 年 代 末,W 格 罗 皮 乌 斯(W a l t e r Gropius)、密斯(Mies Van der Rohe)等人抵美催化了现代主义建筑教育理念在美国的传播。1937年,J.F.赫德纳特(Joseph Fa

42、irman Hudnut)邀请格罗皮乌斯担任哈佛大学建筑系主任,吸引了大量优秀的学生加入哈佛大学建筑学专业32。黄作燊、王大闳等中国学生便在此列。二人本科求学于英国,受感于格氏的现代主义建筑思想与个人魅力,追随至哈佛大学继续深造。学习期间他们接受了包豪斯式建筑教育,熟稔现代主义建筑精髓,亲历了现代主义在美国广受欢迎又饱受争议的过程。因此,他们回国后将业已成熟的现代主义建筑思想体系带回中国,对其在中国土壤上生长也不同角度地审慎接受。黄作燊1942年受任筹建圣约翰大学建筑系,对哈佛大学的现代建筑教育进行批判性引用,贯承了包豪斯注重基础元素训练和“建筑为现代生活服建筑历史与理论|新建筑 4/2023

43、 123务”的教学理念,与“当时国内流行的以柱式、渲染、构图训练为主要内容的学院式基础训练有着根本的不同”33,同时对包豪斯教学体系如何与传统建筑文化对话进行了有价值讨论。王大闳将目光更多放置在现代主义建筑框架下中国建筑现代性寻求。在美学习期间,他对格罗皮乌斯和密斯的建筑思想高度关注34,哈佛内部“家园概念”的呼声也引发他思考,曾研摩如何借鉴密斯的空间手法表达中国的现代“家园”。回国后,他进一步提取了家乡苏州的建筑建构方式、空间意趣,在现代构架中重塑,通过建国南路自宅、国父纪念馆等作品践行自己对中国建筑现代性的理解35:“单纯的效仿现代主义或传统建筑都是要不得的,两种途径都会绝了我们中国建筑的

44、路。我们需要的是在根深蒂固民族文化基础上的自我创造。”36“既是现代主义的,又是中国的”是王大闳的毕生追求,如他1961年给导师格罗皮乌斯的信中所述:“您的理念和作品一直都是我的灵感源泉,不断启发着我希望我成功地让这座房子(自宅)看起来是中国的!”37王大闳因批判吸收现代主义建筑,致力重塑东方社会生活模式的理想,被视作最早突破形式语汇、讨论现代性内质的中国建筑师之一38。在美国接受了“非学院式”建筑教育的留学生,不仅带回了与学院式所不同的现代性表达,也担当起现代主义建筑在中国传播的主力军,积极地进行在地性的思考与调试。他们的现代建筑探索活动对今天我们思考现代性、地域性与传统性仍颇有借鉴,客观上

45、拓充了现代主义建筑的谱系版图,证明了中国学人在其中的有效参与(图5)。4结语 中国近代“非学院派”海归建筑师是我国近代建筑活动的主体之一,在艰难的早期建筑现代性寻求中做出了关键且丰实的贡献,其群体本身与历史角色均不容忽视。尽管近年来学者们对部分建筑师已开展了研究39,但与该群体的整体体量相较,其被关注的比例仍不及十一,因此唤起该领域的系统研究有着切实的学术必要。一方面,该群体建筑活动由于年代较为久远、史料欠缺、内在关联较弱等特点,研究存在一定难度。随着研究视野的拓展、海内外遗落资料的搜集、学科壁垒的打通,口述史、量化史学等研究方法不断丰富优化,此方面研究的系统、深入的开展具备了更多的支撑40。

46、在此背景下,对诸多尚未探明的建筑现代活动进行“小切口”式研究,会直接触及现代建筑探索起始阶段细密的、微观的社会动因,对周全地阐释中国现代建筑探索初期多样复杂之特征大有裨益。另一方面,在当今现代性研究走出单向度思考、走入多重审视的趋势下,对“非学院派”海归建筑师的关注有助于呈现我国近代时期多元的现代探索路径。该群体与外国来华建筑师、本土工匠、学院派海归建筑师、本土培养建筑师等建筑创作主体一道,从不同的角度探索着中华大地上建筑现代性的实现方式,因此补足该群体研究,会助力于我国现代建筑探索初期纷繁面貌之立体化建构。在此学术需求下,将零散状态的“非学院派”海归建筑师置于世界现代建筑视域下,以海外专业教

47、育为源头进行谱系式考察是一个可尝试的研究方式。其一,建筑师的建筑活动与其留学期间的专业学习保持着相当程度关联,带有较为明晰的谱系特征。由于接受的教育模式不同、留学国家建筑环境不同、职业生涯境遇不同,“非学院派”海归建筑师归国后的现代建筑探索活动具有多源、多向、多落点、多枝脉的特征。遵从该群体的自身特点,从谱系的角度考察,有助于在错综的时空史实之中厘清现代性的源流脉络、特征动因、演变机制。其二,谱系的建立有助于思考中国现代建筑活动两大主体“学院派”与“非学院派”海归建筑师之间的现代性建构路径差异。所谓“学院派”与“非学院派”海归建筑师在现代探索过程中既非泾渭分明,也非趋同一致。以国际多源的现代建

48、筑教育为始,考察建筑师之间基于差异化的现代性认知而产生的差异化现代建筑实现路径,以及由此形成的摩擦、合作、互补、融合等现象,可获得更接工业革命建筑教育民主运动F.培根A.W.普金W.莫里斯W.莱特比AA学院陈燊寿陆谦受黄作燊中银虹口大楼茂根大楼天津工商学院上海中国银行中行别业圣约翰大学建国南路自宅国父纪念馆贝聿铭P.约翰逊剑桥大学王大闳L.柯布西耶L.密斯W.格罗皮乌斯现代主义 建筑运动哈佛大学W.克莱恩A.M.麦克默多英国教育实验H.穆德修斯德意志制造联盟工艺美术运动C.R.阿什比J.拉斯金P.韦伯实用主义建筑师:雷恩、索内等17至18世纪20世纪初至30年代20世纪40年代之后19世纪5以

49、英国、美国为源的“非学院派”建筑师谱系分支(局部)黄色图框为“非学院派”建筑师124 4/2023 新建筑|建筑历史与理论近本源的、细密的思考,进而丰满微观层次的建筑师个体研究。其三,因借“非学院派”建筑师的多源谱系特征,可为我国现代建筑探索活动建立更丰富的国际关联。该群体的建筑活动表明中国现代建筑早期探索吸收了源自欧、美、日等地区的现代建筑养分,且与现代主义建筑运动保有密切关联;证实了在世界现代建筑庞大谱系中,中国于20世纪早期建立了关联分支,且并非一味接受,而是积极尝试将传统建筑与世界现代建筑有机融合,对寻求世界现代建筑谱系中“现代理性基因稳定性”和“现代边界弹韧性”之间的平衡进行了有益探

50、索。本文受到“十四五”江苏省级重点学科项目资助。图片来源:所有图片均由作者绘制;其中图13地图审图号为GS(2020)4630号,自然资源部监制。注释 史料可考,近代建筑师群体中最早出国留学的为张瑛绪和贝寿同。张瑛绪1899年入读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工科机械专业,后从事建筑类相关事务。贝寿同于1904年入读日本东京早稻田大学,但为政治经济学科,后于1909年留学德国,就读柏林夏洛顿堡工科大学的建筑工程科。因此,本文对最早出国学习建筑类学科的学子界定为许士谔与徐鸿遇。参见:文献4,第101-104页。据1945年建筑法的规定,建筑师“以依法登记开业之建筑科或土木科工业技师或技副为限”,所以本名录收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