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进货查验记录管理制度 为加强我公司产品质量管理,保证产品质量符合要求,严把材料质量进货关,促进我公司产品质量更上一个台阶,特制定本制度。 一、职责 1、险部是产品质量检验的归口部门,负责公司材料进货的检验、试验的委托工作。 二、工作程序 1、质检员对公司产品所需材料按标准或合同的规定进行进货查验,经查验合格后,方可办理入库手续。 2、当某些检验或试验项目本公司不能进行时,由质检部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检验或试验,对委托单位能力、资质进行评价,填写供方评价记录。 3、检验结束后,质检员及时做好状态表标识,经检验不符合要求的原材料作好记录,原则上按退货处理,在不影响质量情况下,经公司经理和分管经理批
2、准,也可做让步接受处理,具体执行不合格品控制制度 4、对无标准、又无明确指导性文件,也无生产厂合格证的,或采购商品不在合格厂评估范围内的,质检员有权拒绝验收。 5、质检员应做好验收记录,做到记录完整、及时、准确。并有质检人员签名. 6、质检员有质检部门负责人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实施质检工作。 三、检验规程 1、原材料进场应按合同要求验收相关质量证明文件。 2、进货材料按进货5进行抽样,检查技术参数的准确性。生产过程控制管理制度 目的:确保产品质量,提高工作效率,特制定本制度范围:适用于生产部所有部门、车间和个人。 1、生产经理负责该项工作的制定及研究 2、车间主任对生产过程控制负责并推广执行,
3、对车间员工进行监督。制度: 1、人员管理 2、生产车间是生产任务的具体完成部门。 3、生产经理负责检查监督车间整体工作情况,统一一进行班组间的协调和出现问题的解决. 4、生产经理负责工人进行技术培训,确保培训合格上岗。 5、生产负责人员,每天生产结束填写生产工作日记,并于当天上报生产经理。管理方法: 1、生产经理和生产负责人在生产前工艺条件,技术文件进行确认,确认无误后方可生产. 2、车间主任应指导工人按工艺文件操作,并进行监督管理 3、车间主任检查车间生产工艺流程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制止并及时反馈给生产经理进行处理.中间产品的检验: 1、各二序工作人员按频率、项目工作方法进行自主检查,检查合格
4、后方可转入下一流程。 2、质量管理部门的质检员,依据相关的质量标准及检测流程对产品的外观、包装进行检验,检验合格方可入库。不合格产品的处理: 1、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合格产品,生产车间和质检部门应进行适当标识和隔离,以防小合格产品流入下一工序被误用。 2、所有不合格产品应按照不合格产品进行评审处理,生产车间不得擅自处理。入库: 产品检验合格方可入库,生产负责人,填写入库单,组织人员经库管人员核对无误,办理入库手续,按库管人员安排放入指定位置。 出厂检验记录管理制度 1、目的: 确保产品合格,维护公司利益和消费者权益。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终产品检验。 3、职责: 1)质量技术部负责产品最终检验
5、。 2)其他部门辅助质检对产品进行最终检验。 3)化验员对产品进行最终检验做好详细记录。 4)产品检验完,由技术部门人员判断产品是否合格,若合格,开具出厂检验报告单,由主管领导签字,方可出库。若不合格,按不合格产品规定,进行处理。 5)每批产品有留样,留样产品应放在专属留样区,按品种、批次分类放置。并留有标识。 6)质检员应得到质检部门领导授权,在授权范围内实施检验工作。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为加强从业人员健康检查管理,保障消费者消费安全,根据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我单位就从业人员健康检查管理工作,制定本制度: 1、本单位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检查管理制度,从业人员,
6、每年必须参加一次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从事食品经营,新参加工作和临时参加工作的食堂从业人员生必须先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上岗。 2、在每年的健康检查中、凡发现本单位从业人员中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和渗出性皮肤病及其他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不得再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3、从业人员健康证明应随身携带,以备检查。从业人员健康裣查合格证不得涂改,过期、笔迹不清无效。 4、从业人员出现咳嗽、腹泻、发热、等有碍食品卫生的病症时,应立即脱离工作岗位,待查明病因、排除病症或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5、从业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卫
7、生习惯,并做到。(1)接触直接入口的食品前应用肥皂及流动清水洗手消毒;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并把头发置于帽内;(3)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戴戒指销售食品。(4)不得在食品经营场所内吸烟。 食品安全自查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保证食品的质量以及食品的安全,特制定食品安全自查管理制度,保证落实质量安全企业主体责任。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对质量管理层及各职能部门管理人员 3、职责 1)质量负责人:负责食品安全自查协调管理工作,批准食品安全自查方案和报告,向管理层报告自查结果。2)自查组长:全面负责自查实施活动,食品安全自查报告和措施。 3)质保部。负责起草食品自查方案,组建自查小组,按照计
8、划实施自查,起草报告,对不合格项目整改实有效确认。 4)受检部门。在指责范围内,协助自查,负责不合格项目整改。 4、要求 1)自查频次。每年至少2次,覆盖所有部门。 2)发生严重质量问题或外界重大投诉,需追加食品自查。 3)食品自查准备。自查组长提出食品自查计划,质量负责人批准。不安全食品召回管理制度 一、目的 将存在食品安全危害的产品及时从市场召回,防止给食用者造成损害,使产品召回规范化。 二、范围 适用于发现存在食品安全危害且已流向市场的产品。 二、 1、销售部负责外部相关信息的收集,是召回工作的具体实施部门,负责通知相关方并及时反馈质检科。 2、质检科负责召回信息的评估,召回范围的确定;
9、制定召回计划; 3、生产部是负责原因分析和纠正措施制定和实施的部门。 四、工作程序 1、召回的分类 2、召回信息收集渠道: (1)内部信息。由各相关部门提供与食品安全有关的各种信息,如自测和自查结果等。 (2)销售部负责外部信息收集: 官方通知:明示或法律法规变化客户通知:顾客的需求和反馈(3)召回的信息评估 根据内外部的信息来源,由质检科对信息进行评估,根据其危害消费者健康程度决定是否需要召回以及召回的范围,制度召回方法。 3、产品的召回 (1)根据评估结果确需召回时,由销售部通知相关方(如:监管部门、销售商和消费者),由质检科指定专人在一个工作日内填写产品召回通知单,经质量负责人审核,总经
10、理批准后,由质检科专人负责召回工作,召回通知单同时送交成品库、销售部,库房停止该批产品出库,销售部立即停止该批产品的销售。 (2)质检科专人立即调阅销售记录及库存情况,制定召回计划,召回计划包括产品名称、规格、批号、召回单位名称、地址、电话、联系人、召回产品数量、召回方式、时限、召回原因等,召回计划经质量负责人批准后交至销售部。 (3)销售部人员按召回计划要求,立即实施召回工作,并填写召回记录及时向负责召回人员报告召回工作情况,统计召回差额。 (4)当召回品和已明确去向的未召回品数量总和等于待召回数量时,召回工作可经质量负责人批准后结束。 (5)召回产品进成品库时,暂存不合格品区,经质检科检验
11、确认不合格后,按不合格产品处理。 (6)生产部对召回的原因分析,确定预防和纠正措施,以避免再次发生。 4、质检部门对预防和纠正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跟踪验证,并提交管理评审。食品安全事故处置管理制度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减少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及危害,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处置管理制度。 一、基本原则 (一)预防为主,常抓不懈。公司食品质量安全领导小组、公司各部门要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可能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进行分析、预测,要把好生产加工源头。 (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公司食品质量安全领导小组统一领导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工作,公司各部门按各自职能负责应急处理各项工作。 (三)反应
12、及时、措施果断。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后,公司食品质量安全领导小组要立即作出反应,迅速制定及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四)依靠科学、加强协作。要依靠科学妥善处理食品安全事故,公司食品质量安全领导小组要协调好公司各部门各司其责、通力协作,必要的时候要及时寻求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疾控中心、医疗单位等部门的协助。 二、组织管理 (一)建立企业产品投诉热线96211,并向社会公示,欢迎广大消费者和政府职能部门、新闻媒体进行社会监督。 (二)企业自觉接受质监、卫生、工商等政府职能部门的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抽检),做到积极配合,实事求是,决不弄虚作假欺骗检查,对检查中提出的问题,及时认真整改。 (三)公司成立公司食品
13、质量安全领导小组 1、负责检查企业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依照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组织生产,合法经营,做到企业诚信、自律,不违法、不违规、不制假、不售假。 2、负责教育企业全体员工,树立”以人为本,顾客第一,安全第一,质量第一,诚信第一”的企业文化理念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严格按照标准生产合格产品。 3、负责监督检查企业产品质量保证体系的持续运行。从产品生产的原粮到加工(加工设备、工艺流程、成品检验、入库)直至市场营销终端(产品运输、销售网点),严格按规范操作,实行全程质量监控,做到环环扣紧,层层把关,凡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产品不准出厂,不准流入市场。 4、负责监督检查企业严格遵守国家食
14、品标签标准和广告法规,把产品的真实属性、营养成份、生产日期与保质期、贮存方法与食用方法等,全面如实的告知消费者,不做任何夸大、虚假的企业产品宣传,自觉维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正、健康的市场经营秩序。 5、负责产品安全质量自查。发现问题,立即采取措施,消除各种不安全隐患。 6、负责制定和实施企业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和预案,做到防患于未然,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各种突发事件的危害,竭力杜绝各种乳品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社会和企业的稳定与生命财产安全。 7、负责对突发事件的统一领导和指挥工作,研究制定相关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措施;指挥和协调公司有关部门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等工作。 (四)企业产品投诉热线
15、接到产品质量投诉,如有突发食品安全事件,应立即向食品质量安全领导小组组长汇报。 安全领导小组接到食品质量突发事件报告后,应按照以下分类采取相应措施: 1、单起食品质量突发事件投诉、人数在12人,安全领导小组立即派相关人员到现场调查事故情况、分析事故确切原因。 2、单起食品质量突发事件投诉,人数在3人以上或两起及以上食品质量突发事件投诉,安全领导小组立即派相关人员到现场调查事故情况、分析事故确切原因,并及时寻求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疾控中心、医疗单位的协助。 以上食品质量突发事件如经分析、排查,如确为公司产品引发的,应立即通知同批产品的相关客户并组织同批产品的紧急召回等,同时要联系好医疗单位作好对
16、已食用本批产品的、可能发病的顾客的相关医疗措施。并且向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书面报告,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协助解决。 3、出现下列情况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安全领导小组应在第一时间向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书面报告,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领导采取事故应急措施,同时公司调动一切可用力量进行应急处理。 (1)一次出现由于食品质量问题引发的发病人数在50人以上;(2)发生群体性食用食品发病事故,并有人员死亡的; (3)引发发病的食品扩散未得到控制,死亡人数在继续增加的;(4)其它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食品安全事故 (五)事故报告 根据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发展、处理进程等,每一起食品安全事故都必须有初次报告、进展报告和总结
17、报告,以便于公司在相关方面改进及借鉴、总结。 1、初次报告内容。发生事故的单位、地址;受害者的发病时间、发病人数、临床症状及体症;医疗单位、地址,抢救医疗的基本情况;事故现场采取的措施和调查处理的工作进度;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需相关部门协助事故救援和处理的有关事宜;事故的报送单位、签发人和联系电话及报送时间。初次报告应在知悉事故后立即报告。 2、进展报告的内容。事故的发展与变化、处理进程、事故原因等,在进展报告中既要报告新发生的情况,也要对初次报告的情况进行补充和修正。 3、总结报告。事故鉴定结论、对事故的发生和处理进行总结,分析其中原因和影响因素,提出今后对类似事件的防范和处理建议。总
18、结报告应在事故处理结束后7个工作日内上报。 三、应急保障 (一)人员保障 1、安全领导小组可根据应急处理工作需要,组织公司有关部门人员参加事故应急的各方面工作。 2、安全领导小组应在日常加强应急处理相关知识和业务技能的培训和组织应急事故处理的演练。 (二)物资保障 后勤部应及时提供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所需的一切设施、设备和物资。 (三)信息保障 在事故处理期间,安全领导小组及相关人员应确保24小时信息通讯畅通。 四、其它事项 l、在事故处理过程中,未能履行职责的,要对主要负责人及其他直接责任人予以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结束后,由食品质量
19、安全领导小组宣布解除应急程序。 第二篇:进货查验和查验记录制度食品进货查验制度 一、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加强对食品经营食品质量监督管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制度。 二、列入进货查验的食品,是指消费者经常食用的食品,包括肉、禽、畜,粮食及其制品,蔬菜、水果,奶制品,豆制品,饮料和酒类等食品。 三、购进食品时,应查验证明供货方主体资格合法的有效证件,并按批次向供货方索取证明食品质量符合标准或规定以及证明食品来源的票证,并保存原件或者复印件。 四、经营包装食品的,要对食品包装标
20、识进行查验核对,内容包括: (一)中文标明的商品名称,生产厂名和厂址; (二)商标、性能、用途、生产批号、产品标准号、定量包装。 (三)根据商品的特点和使用要求。需要标明的规格、等级、所含主要成分和含量; (四)限期使用商品的生产日期、安全使用期(保质期、保存期)和失效日期; (五)对使用不当、容易造成商品损坏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食品的警示标志或中文警示语。 五、食品经营者经营的农产品及其他散装食品,法律法规规定必须检验或者检疫的,经营者必须查验其有效检验检疫证明,未经检验检疫的,不得上市销售。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的,应经有关产品质量检测机构检测合格才能上市销售。 六、经营者应经常检查食品
21、的外观质量,对包装不严实或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应及时予以处理,对过期、腐烂变质的食品,应立即停止销售,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七、经营者按照食品广告指引购进食品时,要注意查验是否有虚假和误导宣传的内容。 八、经营者在进货时,对查验不合格和无合法来源的食品,应拒绝进货。发现有假冒伪劣食品时,应及时报告当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 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第一条为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保证上市食品质量安全,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索证索票制度是指为保证食品安全
22、,在购进食品时,本单位员工必须向供货方索取有关票证,以确保食品来源渠道合法、质量安全。 第三条与初次交易的供货单位交易时,应索取证明供货者和生产加工者主体资格合法的证明文件: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卫生许可证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证明文件,每年核对一次。 第四条在购进食品时,应当按批次向供货者或生产加工者索取以下证明食品符合质量标准或上市规定,以及证明食品来源的票证: 1.食品质量合格证明; 2.检验(检疫)证明; 3.销售票据; 4.有关质量认证标志、商标和专利等证明; 5.强制性认证证书(国家强制认证的食品); 6.进口食品代理商的营业执照、代理资料、进口食品标签审核证书、报关单、注册证。 第
23、五条下列食品进货时必须按批次索取证明票证: 1.活禽类:检疫合格证明、合法来源证明; 2.牲畜肉类: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或畜产品检验合格证明、进货票据; 3.粮食及其制品、奶制品、豆制品、饮料、酒类。检验合格证明、进货票据。 第六条对获得驰名商标、著名商标或者省级以上安全食品、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名牌产品称号的优质食品,可凭以上称号相应标识和凭证直接销售,免予索取其他票证。 第七条对实行购销挂钩的食品,可凭购销挂钩协议和供货方的销售凭证直接销售,免予索取其他票证。 第八条对索取的票证要建立档案,并接受市场服务中心和有关行政执法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三篇:进货查验记录管理制度lh进货查
24、验记录管理制度 lh/ll-02 一、目的 为了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对公司进货查验记录进行规范,确保所采购原物料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要求。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内所有生产原物料的采购、进货管理。 三、职责 1、采购负责合格供应商的评估、供应商档案的建立、更新。 2、仓库负责采购进货产品的数量、品种核对、记录填写; 3、质量部负责供应档案、合格供应商名录的审核,进货产品票证的查验、原物料的验收。 四、作业内容 4.1所有公司采购的原物料均严格按照采购及供应商控制程序采、购索证管理制度选择、建立供应档案和合格供应商名录,审验供应商的经营资格(如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食品生产许可
25、证、流通许可证、产品官方检验报告等); 4.2指定经培训合格的人员负责食品、食品添加剂及食品相关产品采购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和采购记录。 4.3大宗原物料、食品添加剂的采购应从合格供应商名录的供应商中采购,并与供应商签订包括保证食品安全内容的采购供应合同或采购订单;每批原物料来货时,应由供应商提供送货单(必须包括但不限于供货 方名称、产品名称、数量、送货日期等信息)和出厂检验报告或合格证文件; 4.4零星物料的采购应到从事流通经营单位(如超市、经销商、定点批发市场等)采购,应当查验并留存加盖有公章的营业执照和食品流通许可证等复印件;留存盖有供方公章(或签字)的每笔送货单或每笔购物凭证。 4.5如
26、含有畜禽肉类采购时,还应提供生产企业屠宰许可证明,经年审动物防疫合格证明,每批次来货时应提供当批次产品检验验疫合格证明原件; 4.6原物料、食品添加剂及食品相关产品采购入库前,应当查验所购产品外包装、包装标识(内容包括产品名称、生产厂家、厂址、生产许可证编号、生产日期或批号、产品标准号、净含量、保质期等信息)是否符合规定,与购物凭证是否相符,并记录于原材料检验报告和入库单中。入库单应当如实记录产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进货日期等。 4.7按产品类别或供应商、进货时间顺整理、妥善保管索取的相关证照、产品合格证明文件和进货记录,不得涂改、伪造,其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五、相关
27、文件 采购及供应商控制程序、采购索证管理制度 六、相关记录合格供应商名录、原材料检验报告、入库单 第四篇:食堂进货查验记录制度食堂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1.库房要由专职管理人员负责库房物资的验收、出入库、储存、保管等日常工作,认真做好出入库登记。严禁采购腐败、变质、过期及标识不全的食品。 2.库房物资实行“先进先出”的原则,并按物资类别决定物资的储存方式及摆放位置。 3.库房管理人员每周对库房内的物资进行检查,对地面、货架、门窗、墙壁进行全面清洁。发现变质、破损、过期等物资要立即进行处理。 4.入库干杂调料要分类整理,严禁食品与非食品混放,堆放的食品隔墙(大于20厘米)、离地(大于30厘米),整齐
28、存放,并标明品名及入库的时间。检查生产日期和有效期(保质期)。 5.库房内所有的货架、货墩、货柜都必须贴上标签,在标签上注明品名及规格,并在进出标签备注栏上注明进货批次、数量、日期及发货的数量、日期。 6.严格控制库房内的温度,随时对库房内的温度进行检查,保证通风良好,防止因温度过高或受潮而引起库存物质过早过期霉变。 7.库房内严禁存放任何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易污染的物品及原材料。禁止在库房内存放私人物品及从事与库房贮藏无关的活动。 8.采购食品时必须向商家索要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检验合格证明等资料备案存档。 9.定型包装食品和食品添加剂必须有产品说明书和产品标识,标出品 名、厂名、厂址、生
29、产日期、保质期等内容。 10.运输包装、容器应符合卫生要求,运输车辆应专用清洁,不得与有毒物、污物混运,防止交叉污染食品。 11.食品添加剂存放在固定场所或橱柜并上锁,包装上应标示“食品添加剂”字样,专人保管。添加剂的使用须由专门制作加工人员操作,严禁其他人员擅自取用,对其使用种类及数量须由专人记录在案。 12.食品冷藏、冷冻贮藏的温度应分别符合冷藏和冷冻温度范围的要求。 13.食品冷藏、冷冻应做到原料、半成品、成品严格分开存放,应有明显区分标志。 14.食品在冰箱(柜)内贮藏时,应做到植物性食品、动物性食品和水产品分类摆放,使用时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变质和过期食品应及时清除。 15.用于冷
30、藏、冷冻食品的冰箱(柜),应定期除霜、清洁和维修,以确保其温度达到要求并保持卫生。 第五篇: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一、为了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确保本经营单位按照法定条件、要求从事食品经营活动,销售符合法定要求的食品,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制定本制度。 二、凡进入本经营单位的食品都应该当实行进货检查验收,审验供货方的经营资格(包括:食品流通许可证、食品卫生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等),验明食品合格证明和食品标识,索要相关票证。应当检验检疫的,还应当向供货放按照产品批次索要符合法定条件的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活泼者由供货方签字或者盖章的检验报告复印件。 三、对食品包装标识进行
31、查验核对,内容包括: 1、中文标明的商品名称、生产厂名和厂址; 2、产品自量检验合格证明,认证认可标志; 3、商标、性能、用途、生产批号、生产标准号、定量包装商品的净含量及其标准方式; 4、根据商品的特点和使用要求,需要标明的规格、等级、所含主要成分和含量; 5、限期使用商品的生产日期、安全使用期(保质期、保鲜期、保存期)和失效日期; 6对使用不当、容易造成商标破损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商品的警示标志或中文警示语。 四、法律、法规规定必须检验或者检疫的农产品及其他食品,必须查验其有效检验检疫证明,未经检验检疫的,不得上市销售。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的,应经有关产品质量检测机构或市场设立的检测
32、点检测合格才能上市销售。 五、经常检查食品的外观质量,对包装不严实或者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应及时予以处理,对过期、腐烂变质的食品,应立即停止销售,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六、按照食品广告指引购进食品时,要注意查验是否虚假和误导宣传的内容。 七、做好食品进货查验工作,落实进货查验记录工作,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保证食品进货查验记录真实,应统一保管,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两年,接受行政执法部门的检查。 八、在进货时,对查验不合格和无合法来源的食品,应拒绝进货。发现假冒伪劣食品时,应及时报告当地工伤行政管理部门。 申请单位: 申请人: 申请时间:年月日第22页 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