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制造企业实验室管理制度 1目的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从事校准/检定和/或检测专业工作的实验室日常管理的通用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制冷事业本部各单位实验室。2引用标准无3定义无4管理内容4.1实验设备管理4.1.1设备标识试验室负责人组织对试验室的设备、仪器、标准物质(包括自校设备及临时借用的外部设备)进行标识,内容至少包括对应于每台仪器设备或标准物质的唯一性编号及其校准状态。 4.1.2设备日常维护试验室负责人组织对实验设备进行正常维护,必要时编制设备维护规程。试验室贵重设备须指定专人保管,每次使用、维修、校准设备后,使用者都必须在相关记录表中做好记录。 4.1.3设备故障处理试验室检测人员在检测
2、工作中,如发现设备不合格或怀疑设备有问题,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通知有关人员对设备状态予以确认。一经确认有问题的设备必须停用。修复的设备必须经过校准或送检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试验室负责人应组织对设备停用前的检测结果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具体按相关文件执行。 4.2量值溯源和校准4.2.1检测设备的计量检测设备的计量管理按qg/mk03.04计量管理规定执行。所有对校准或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有影响的检测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必须进行验证、检定和校准,计量结果符合承检项目标准要求后才能投入使用。各制造工厂及品质管理部(测试验证)应编制计量器具年度检定计划,组织定期周检。试验室用于环境条件监测的仪器也应进行周期
3、检定。 4.2.2检测设备的校准对目前暂无相应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或无直接方法检定的检测设备,由品质管理部(测试验证)组织制定校准规程并进行校准。 4.2.3试验室的比对品质管理部(测试验证)组织事业本部内试验室间比对的能力验证,以保证试验室的一致性,并组织与外部试验室的比对。 4.3校准和检测方法4.3.1对作业指导书的要求如缺少作业指导书就不能保证检测质量和检测的重复性和再现性,因此必需制定描述检测方法及过程的作业指导书。 4.3.2测试结果的一致性品质管理部(测试验证)对各实验室进行支持和指导,并对测试能力、测试标准、测试结果的一致性负责。注:a) 此条所指测试能力和测试结果的一致性是指经品
4、质管理部(测试验证)能力比对确认合格的试验室,在比对完成当时的测试能力和测试结果的差异限定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b) 此条所指测试标准的一致性是指事业部内试验室测试标准需经品质管理部(测试验证)认可,以保证测试原理、测试方法基本一致并符合试验室相关要求。 4.3.3检测方法的确定作业指导书应结合企业标准、产品销售地区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行业标准来编制。使用非标准方法编制作业指导书时,应取得委托检测方的认可。 4.3.4检测软件要求检测用的软件在使用前必须做适当的确认,以保证满足预期要求的能力,并定期进行校验。 4.4样品管理4.4.1样品的标识各试验室负责人组织对样品标识方法作出规定,确保样品有
5、唯一识别的标识,确保样品在任何时候不发生混淆。 4.4.2样品的接收试验室在接收样品时,应记录其状态,并检查与检验方法中所要求的状态是否相符、样品是否适用。对样品有疑问时,应在工作开始前询问委托检测方,要求给出进一步说明。如无法鉴别样品时,应与委托检测方共同鉴别或要求重新提供样品。 4.4.3样品贮存和流通样品贮存和放置必须保证样品不损坏和变质。样品在各环节必须保持完整性和原有性(破坏性试验除外),检测流程应优先安排对样品无损坏或对下一个测试项目的测试准确度无影响的项目。样品的测试项目及必要的损坏情况应有记录,以便样品溯源。 4.5记录和报告4.5.1记录填写要求检验人员应认真填写检验活动中所有观测到的原始记录,具体按有关体系文件要求执行。 4.5.2报告填写要求报告应清晰明确,易于理解、详细、客观公正、科学准确地反映测试结果,其内容包括对校准或检验结果所必须的各种信息以及采用方法所要求的全部信息。 4.5.3测试档案管理记录和报告应指定人员进行管理,按qg/mk01.01体系文件管理执行。5相关文件iso/iec导则25(1990)校准和/或检测实验室资格的通用要求。qg/mk01.01体系文件管理第4页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