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GB∕T 50115-2019 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标准.pdf

上传人:bes****aha 文档编号:70550 上传时间:2022-05-10 格式:PDF 页数:116 大小:23.2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T 50115-2019 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标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6页
GB∕T 50115-2019 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标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6页
GB∕T 50115-2019 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标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6页
GB∕T 50115-2019 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标准.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16页
GB∕T 50115-2019 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标准.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UD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B P GB/T 50115 - 2019 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标准Standard for design of industrial television system 2019 - 08 -12 发布2019 -12 -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标准Standard for design of industrial television syst巳mGB/T 50lfS - 2019 主编部门:中国冶金建设协会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 1 9

2、年1 2 月1 日中国计划出版社2019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标准GB/ T 50115-2019 女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网址: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北里甲11号国宏大厦C座3层邮政编码100038电话(010)63906433 (发行部北京市科星印刷有限责任公司印刷850mm X 1168mm 1/32 3. 75印张94千字2019年9月第1版2019年9月第1次印刷食统一书号:155182. 0451 定价:23. 00元版权所有侵权必究侵权举报电话(010)63906404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寄本社出版部调换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2019年第

3、229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标准的公告现批准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T 50115-2019,自2019年12月1日起实施。原国家标准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115二2009同时废止。本标准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户网站() 公开,并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9年8月12日目。昌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6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函(2015J274号)的要求,本标准由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共同修订完成。本标准在编制过程

4、中,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工程设计和应用经验,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最后经审查定稿。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和缩略语,基本规定,系统设计,设备选择,设备布置,传输与线路敷设,监控室,供电以及接地与防雷。本标准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有:1.增加了第3章基本规定。2.增加了视频信号接入方式,摄像机设备外壳防护等级,交换机选择,IP有线网络传输性能等设计要求。3.在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115-2009的基础上,对数字视频工业电视系统的图像质量、不同环境条件下辅助照明灯具的选择、监控室的功能、电源控制器、稳压电源的设置等设计要求进行了完善和补充。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

5、解释,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建安街7号,邮编:100176),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本标准主编单位: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本标准参编单位: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台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冶焦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石油化工工程有限公司 1 . 中冶东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天津三泰愚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包头市冶通电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市创维群欣安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刘燕牛军锐周娟荣熊挺欧佩红王柏峰蔡涛刘

6、金霞李月国杨和平余洋王志远李春利任奎和祁亚东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朱立彤郭启蚊王晓宇韩春梅汪浩杨国胜汪洋张楠王文 2 目次1总则(1 ) 2 术语和缩略语( 2 ) 2.1 术语 (2 ) 2. 2 缩略语(5 ) 3 基本规定( 7 ) 4 系统设计( 8 ) 4. 1 一般规定( 8 ) 4. 2 系统组成( 8 ) 4. 3 要求与设置场所.(9 ) 4. 4 类型与接入方式.( 9 ) 4. 5 图像质量( 11 ) 5 设备选择( 13 ) 5. 1 一般规定( 13 ) 5. 2 摄像机、镜头与云台( 13 ) 5. 3 摄像机防护( 15 ) 5. 4 辅助照明( 17) 5. 5

7、 控制、存储和显示设备(17 ) 5. 6 防护等级. (20) 6 设备布置( 21 ) 6. 1 一般规定( 21 ) 6. 2 摄像机(21 ) 6. 3 控制、存储和显示设备.(22) 7 传输与线路敷设( 24 ) 7.1 一般规定( 24) 1 7. 2 传输设备( 24 ) 7.3 传输线缆 ( 25 ) 7.4 传输性能 . (27) 7.5 线路路由与敷设(28 ) 8 监控室( 32 ) 8. 1 一般规定 ( 32 ) 8. 2 选址 (32 ) 8. 3 设计要 求 . (32) 8. 4 控制台、机柜配置 ( 34 ) 8. 5 设备布置 ( 34 ) 8. 6 线缆

8、敷设 . (35) 9供电 (36 ) 10 接地与防雷 .(38) 本标准用词说明(40 ) 引用标准名录(41 ) 附 :条文说明( 43 ) 2 Contents 1 Genera l provisions ( 1 ) 2 Terms and abbreviations( 2 ) 2.1 T erms ( 2 ) 2. 2 Abbreviations( 5 ) 3 Basic requirements ( 7 ) 4 System design. ( 8 ) 4. 1 General requirements( 8 ) 4. 2 System composition ( 8 ) 4. 3

9、 Requirements and setting site. ( 9 ) 4. 4 T ype and access way( 9 ) 4.5 Picture quality( 11 ) 5 Equipment selection . (13) 5. 1 General requirements( 13 ) 5. 2 Camera, lens and pan-unit ( 13 ) 5. 3 Camera protection( 15 ) 5. 4 Auxiliary lighting( 17 ) 5. 5 Control, storage and display equipment( 17

10、 ) 5. 6 Degree of protection. (20) 6 Equipment layout ( 21 ) 6. 1 General requirements ( 21 ) 6.2 Camera( 21 ) 6. 3 Control, storage and display equipment( 22 ) 7 Transmission and cable/ conduit laying( 24 ) 7. 1 General requirements ( 24 ) 3 7. 2 Transmission equipment ( 24 ) 7. 3 T ransmissio口cabl

11、e( 25 ) 7.4 Transmission performance( 27 ) 7. 5 Line routing and cable/ conduit laying ( 28 ) 8肌t1onitoringroom. (32) 8. 1 General requirements ( 32 ) 8. 2 Location( 32 ) 8. 3 Design requirements( 32 ) 8.4 Console and cabinet configuration( 34 ) 8. 5 Equipment layout . (34) 8. 6 Cable laying ( 35 )

12、9 Power supply ( 36 ) 10 G rounding and lightning protection ( 38 )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tandard ( 40 ) 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 41 ) Addition: 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 43 ) 4 1总则1. 0.1 为规范工业电视系统的工程设计,保证工程设计质量,提升工业电视系统在生产和管理的应用水平,利用图像资源及时监视生产工况,及时发现和排除生产事故隐患,保障人身和设施安全,提高社会和经济效益,制定本标准

13、。1. O. 2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企业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1. O. 3 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应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1. O. 4 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 2 术语和缩略语2.1术语2.1.1 工业电视系统industrial television system 在工业企业生产操作、生产过程和生产管理中,利用视频技术及其装备,通过有线或无线传输方式构成的视频监控系统。2.1.2 原始完整性original integrality 指视频、音频设备或系统获得的数据表述的场景和目标特征与原始现场的特征的特性保持一

14、致性的程度。2.1.3 实时性real time 指图像记录或显示的连续性(通常指帧率不低于25fps的图像为实时图像);在视频传输中,指终端图像显示与现场发生的同时性或者及时性,它通常由延迟时间表征。2.1.4 视频信号video signal 指电视系统的基带信号,泛指图像信号、有复合消隐脉冲的图像信号和全电视信号。2.1.5 模拟视频analog video 指由连续的模拟信号组成的视频图像。基于目前的模拟电视模式,所需的大约为6MHz或更高带宽的基带图像信号。2.1.6 数字视频digital video 利用数字化技术将模拟视频信号经过处理,或从光学图像直接经数字转换获得的具有严格时

15、间顺序的数字信号,表示为特定数据结构的能够表征原始图像信息的数据。2.1.7 数字视频系统digital video system 除显示设备外的视频设备之间以数字视频方式进行传输的系统。 2 2.1.8 监控室monitoring room 用于工业电视系统监控管理、操作人员值守,对系统进行管理、控制,对监控信息进行使用、处置的场所。2.1. 9 模拟视频系统analog video system 除显示设备外的视频设备之间以端对端模拟视频信号传输方式的系统。2.1. 10 镜头lens 由一组光学单元或多组光学单元组成的透镜,用于摄像机将被拍摄的景物成像的装置。2.1.11 云台pan/

16、tilt 使摄像机能在水平和垂直一个或两个方向上转动或调整角度,以便对准监视目标的装置。2.1.12 防护罩housing 在室内、室外或特殊环境条件下,保护摄像机能正常工作的罩或装置。2.1.13 视频分配器video distributor 使一路视频信号分成多路相互独立、幅度相同的视频信号的设备。2. 1. 14 视频切换器video switcher 从多路输入视频信号中选通其中的某一路,以实现集中监视或记录的设备。2.1.15 固像质量picture quality 图像画面信息的完整性和还原效果。通常按照像素构成、分辨率、信噪比、原始完整性等指标进行描述。2.1.16 高清视频hi

17、gh definition video 系统图像分辨率大于或等于1280X 720的视频。2.1.17 线缆cable 光缆和电缆的统称。2.1.18 清晰度definition 3 人眼能察觉到的电视图像细节清晰程度。2.1.19 电视线television line(TVL) 在图像水平或垂直方向等于光栅高度的距离上所能分辨的黑白相间的线数,是测试电视系统清晰度的单位。2.1.20 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 视频信号中亮度信号幅度的标称值与随机杂波幅度的有效值之比,以dB为单位。2.1.21 帧率frame rate 视频图像中单位时间内可以连续采集、传输、记录或展

18、示完整画面的总数。2.1.22 峰值信噪比peak signal to noise ratio(PSNR) 是图像压缩系统中信号重建质量评价的重要参数,它是信号的峰值功率与噪声功率的比值,以dB为单位。2.1.23 阻抗匹配impedance matching 信号源阻抗与所连接的负载阻抗相等。2.1.24 环境照度environmental i 11 umination 反映目标所处环境明暗的物理量,数值上等于垂直通过单位面积的光通量。2.1.25 红外热图像infrared thermal imagmg 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通过探视IJ装置分析其现场获得的信号的光谱特征,寻找与黑体或已知背

19、景的吸收差率而产生不同的红外图像。2.1.26 宽动态wide dynamic 在同一场景存在高对比亮度的情况下,摄像机呈现亮、暗区域景物的状态。通常采用可分辨的灰阶阶数、动态范围、灰阶线性度、灰阶的灰度、可分辨的彩色区域数量、拖尾阻抗、对比度、方块阵列清晰度和信噪比等性能指标评估宽动态的能力。2.1.27 分辨力picture resolution 表征图像细节的能力,指显示屏单位距离上像素点的数目。 4 平面显示器用整个屏幕能显示的像素点阵(水平垂直)来表示。2.1.28 视频拼接显示屏(墙C wall) video display scr巴巴ntogether 由显示屏单元物理拼接而成,

20、是图像显示区域的总称。显示屏单元间依靠适当的电气连接(包括信号传输路径),由控制系统进行控制,可单独显示视频画面,或显示画面的某一部分,还可与系统中的其他单元配合组成完整的画面。2.1.29 基带base-band 信源发出的未经调制的原始电信号所占有的频带。2.1.30 电缆均衡器ca ble eq ualizer 补偿电缆传输电视信号时的损耗和高频特性失真的装置。2.1.31 共用接地common earth 将各部分防雷装置、建筑物金属构件、低压配电保护线CPE)、等电位联结带、设备保护地、屏蔽体接地、防静电接地及接地装置等连接在一起的接地方式。2.1.32 等电位联结equipoten

21、tial bonding 设备和装置外露可导电的部分的电位基本相等的电气连接。2.1.33 防雷装置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 用于减少闪击击于建筑物上或建筑物附近造成的物质性损害和人身伤亡,由外部防雷装置和内部防雷装置组成。2.1.34 浪涌保护器CSPD)surge protective device 用于限制瞬态过电压和泄放浪涌电流的电器,它至少包含一个非线性元件,又称电涌保护器。2.2缩略语CCDCCharge Coupled Device) 电荷藕合器件CMOS( 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互补金属氧

22、化物半导体CIF(Common Interm巳diateFormat) 通用中间格式IP(1nternet Protocol) 因特网协议MPEGC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TCPC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动态图像专家组传输控制协议UPS(Uninterruptible Power System) 不间断电源VBS(Video Burst Syne ) 视频、消隐、同步(全电视)信号Vp-pCVolts. Peak-to-Peak) 峰峰值电压 6 3基本规定3.0.1 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满足生产和

23、管理要求;2 应满足系统视频图像的原始完整性和系统实时性要求;3 应满足系统实用性、可靠性、先进性、经济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等原则。3.0.2 工业电视系统应在工业企业的生产现场、生产流程、生产装置等场所设置。3.0.3 工业电视系统应采用彩色电视系统。元彩色要求的工业电视系统可采用黑白电视系统。3.0.4 工业电视系统的电视制式宜与通用的电视制式一致。3.0.5 工业电视系统架构宜按现场级、车间(分厂)级和公司(总厂)级三级设计。3. O. 6 工业电视系统按监视目标在生产过程、生产操作和生产管理中的重要程度可分为:重要监视目标和普通监视目标。3.0.7 工业电视系统视频信号可包括模拟视频

24、信号和数字视频信号。3.0.8 工业电视系统采用网络型数字视频系统时,其网络交换层宜按接入层、汇聚层、核心层三层网络架构设计。3.0.9 工业电视系统设备应选择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市场准入制度的工业级产品。 7 4系统设计4. 1一般规定4. l. 1 工业电视系统设计应与工程建设项目的各阶段设计同步进行。4. l. 2 现场级工业电视系统应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对系统组成、设备选择、传输与线路敷设,以及监控室等进行设计。4. l. 3 车间(分厂)级工业电视系统应根据生产管理要求,对系统构架、设备选择、传输与线路敷设,以及监控室等进行设计。4. l. 4 公司(总厂)级工业电视系统应根据生产管理和

25、联网的要求,对系统网络架构、设备选择、传输与线路敷设,以及监控室等进行设计。4.1.5 工业电视采用数字视频系统时,应考虑与模拟视频系统的兼容性。4.2系统组成4.2.1 工业电视系统宜由前端、传输、控制、存储和显示等部分组成。4.2. 2 前端部分的设备应包括工业电视系统摄像机、镜头、云台、防护罩等,以及可包括编码器、控制解码器、拾音器、辅助照明等。4.2.3 传输部分的设备宜包括工业电视系统有线/无线传输方式的网络交换设备、光传输设备、无线信号数字传输设备,及其传输线路。4.2.4 控制、存储和显示部分的设备宜包括工业电视系统视频分配器、视频切换器、画面分割器、云台镜头控制器、矩阵控制器、

26、控制键盘、服务器、存储设备、解码设备、显示设备、拼接控制设备、电源设备、控制台和工业电视机柜等。4.2. 5 工程设计时,各部分设备的组成应满足工业电视系统模拟或数字视频信号传输方式的要求,其性能、参数等技术指标应综合考虑,协调一致。4.3 要求与设置场所4.3.1 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1 在正常监控情况下应保证工业电视系统独立、连续运行;2 在不同现场的环境条件下,应清晰传送监视目标的图像信息;3 采用不同的传输方式应保证系统图像质量;4 与企业其他视频系统宜预留接口;5 利用互联网、局域网等网络传输时,应符合网络传输、通信协议、网络安全的相关要求。4.3.2 当监视目标

27、的视频信号有实时性传输要求时,宜采用模拟视频系统。4.3. 3 生产和管理对新建的工业电视系统有高清图像要求时,应采用高清视频系统。4.3.4 工业电视系统应在下列场所设置:1 生产流程需要监视的设施;2 生产操作中需要边监视边操作的设备;3 生产作业需要监视又不易直接观察到的工位;4 无人值守场所需要监视的生产装置;5 爆炸危险、有毒有害场所内需要监视的生产部位;6 生产和管理需要设置的其他场所。4.4 类型与接入方式4.4.1 根据生产和管理对系统功能配置要求,工业电视系统构成的类型可分为:基本对应型、视频切换型、画面分割型、视频分配 9 型、矩阵切换型和网络交换型等。工程设计时,宜按下列

28、一种类型或多种类型组合配置:1 当摄像机摄取的图像信息直接传送到与摄像机相对应的显示设备上时,宜采用基本对应型;2 当多台摄像机摄取的图像信息通过视频切换器在同一台显示设备上逐个显示时,宜采用视频切换型;3 当多台摄像机摄取的图像信息通过画面分割器在同一台显示设备上同时显示多个不同的画面时,宜采用画面分割型;4 当摄像机摄取的图像信息通过视频分配器在多台显示设备上同时显示相同的画面时,宜采用视频分配型;5 当摄像机摄取的图像信息通过系统内操作键盘,将任一路摄取的视频输入信号切换到任一路输出的显示设备上,并可实现各种时序的切换时,宜采用矩阵切换型;6 当摄像机摄取的图像信息,通过交换机、服务器、

29、存储等设备,利用互联网、局域网等网络传输时,宜采用网络交换型。4.4.2 工业电视系统视频信号接入监控室的方式宜包括模拟接人、数字接入,以及两种接入的混合模式。工程设计时,视频信号接入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前端摄像机通过模拟传输设备将模拟视频信号传送到监控室时,应采用模拟接人;2 当前端摄像机通过IP网络将数字视频信号传送到监控室时,应采用数字接入;3 当工业电视系统和其他视频系统均为模拟视频信号时,可在监控室对模拟信号进行分路处理后,接入部分或全部视频资源;4 当工业电视系统和其他视频系统均为数字视频信号时,可在监控室利用原有或新设置的网络传输设备、编解码设备,接入部分或全部视频资源;5

30、当工业电视系统和其他视频系统为不同类型的视频信号时,可在监控室采用将模拟视频信号转换为数字视频信号或将数10 字视频信号转换为模拟视频信号,接入部分或全部视频资源。4.4.3 前端网络摄像机与交换机之间的线缆长度不大于90m时,宜采用4对对绞电缆直接接入交换机;前端网络摄像机与交换机之间的钱缆长度大于90m时,宜采用光纤接入。4.4.4 工业电视系统与其他视频系统的互联宜在监控室交接。4.5图像质量4.5.1 模拟视频工业电视系统图像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 图像质量应按五级损伤制评定,图像质量的评分分级应符合表4.5.1的规定。图像质量不应低于4分。表4.5.I 五级损伤制评分分级评分分级图像

31、质量损伤的主观评价5分图像上不觉察有损伤或干扰存在4分图像上有稍可觉察的损伤或干扰,但并不令人讨厌3分图像上有明显觉察的损伤或干扰,令人感到讨厌2分图像上损伤或干扰较严重,令人相当讨厌l分图像上损伤或干扰极严重,不能观看2 彩色电视系统图像水平清晰度不应低于480电视线。3 黑白电视系统图像水平清晰度不应低于500电视线。4 恶劣环境条件下,黑白电视系统图像水平清晰度不应低于350电视线。5 视频信号在监视器输入端的电平值应为lVp-p士3dB VBS。6 图像画面的灰度不应低于8级。7 系统信噪比不应低于25dB。4.5.2 数字视频工业电视系统图像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 图像质量可按五级损

32、伤制评定,实时图像质量不应低于5分,回放图像质量不应低于4分;. 11 2 视频格式为720P时,实时图像分辨率不应低于1280 X 720; 3 视频格式为1080P时,实时图像分辨率不应低于1920X1080; 4 单路画面像素数量应不小于352X288(CIF); 5 单路显示视频帧率应不小于25帧/s; 6 图像画面的灰度不应低于8级;7 峰值信噪比不应低于32dB。 12 5设备选择5.1一般规定5. l. 1 工业电视系统设备、部件的视频输入、输出阻抗,及其电缆特性阻抗等技术指标应满足系统传输阻抗匹配的要求,并应满足系统设备之间接口互连的要求。5. l. 2 工业电视系统设备的选择

33、应满足视频信号不同传输模式的兼容性要求。5.2 摄像机、镜头与云台5.2.1 应根据生产工艺要求、设备工作条件和监视目标的环境条件等因素,合理选择不同类型的摄像机,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工业电视系统宜采用CMOS或CCD摄像机;2 生产和管理对工业电视系统有高清图像要求时,应采用高清晰度摄像机;3 图像清晰度较高且无彩色要求时,宜采用黑白摄像机;4 元任何辅助照明且图像色彩要求较高时,宜采用星光级摄像机;5 监视目标环境照度在l.0 lx以下的场合,宜采用低照度或红外低照度摄像机;6 监视水下目标的场合应采用高灵敏度摄像机;7 在多雾环境下应采用具有透雾功能的摄像机;8 观察物体热图像的场合直

34、采用红外热图像摄像机;9 观察钻孔孔底及孔壁的场合应采用短焦距广角镜头摄像机;10 火炸药粉尘场所需设置云台时,宜采用一体化球形防爆摄像机; 13 11 环境照度变化大的场所宜采用宽动态摄像机;12 在有特种射线辐照作用的场合应采用耐辐照摄像机;13 矿井下作业面等场所应采用矿用摄像机;14 当必须逆光安装时,应选用带背光补偿的摄像机;15 生产运行过程中需进行非接触式温度检测时,可采用工业检测型红外热成像仪。红外热成像仪的探测器分辨力应不小于320 X 240。5.2.2 摄像机镜头的选择应符合下列基本规定:1 应满足生产工艺对监视目标的监视需要;2 镜头的成像尺寸应与摄像机传感器的有效尺寸

35、相匹配;3 镜头的光圈值、光圈类型及光圈控制接口应与摄像机及其安装环境相适应;4 镜头的焦距、变焦类型及变焦控制接口应满足摄像机及其监视范围的需求;5 镜头的分辨力应与摄像机清晰度相适应,镜头的分辨力应大于或等于摄像机清晰度;6 镜头应满足高清摄像机采集高清图像要求。5.2.3 镜头的焦距应根据视场大小和镜头与监视目标的距离确定。工程设计时,焦距宜按下式计算:f=hL/H=/W 式中:f一一焦距(mm); h一一像场高(mm); u一一像场宽(mm); L一一镜头到监视目标(物体)的距离(mm); W一一视场宽度(mm); H一一视场高度(mm)。(5. 2. 3) 5.2.4 监视目标有不同

36、的摄取要求时,其镜头类型的选择宜符合下列规定:1 监视固定目标时,直采用定焦镜头; 14 2 需要监视目标全景并兼有目标图像局部细节时,宜采用变焦镜头;3 监视目标照度恒定或变化较小时,宜采用于动可变光圈镜头;4 监视目标环境照度变化范围高低相差100倍以上或昼夜使用的摄像机,应采用自动光圈镜头;5 监视目标视距较大时,宜采用长焦距镜头;6 监视目标视距较小且视场角较大时,宜采用广角镜头;7 在高温、热辐射强、粉尘大的场合,宜采用针孔镜头。5.2.5 变焦距镜头,其变焦和聚焦响应速度应与移动目标的活动速度以及云台的移动速度相适应。5.2.6 云台的选择应满足生产工艺对监视目标的要求,且应符合下

37、列规定:1 监视固定目标时,摄像机宜采用固定云台;2 监视多场景动态目标时,摄像机应采用电动云台;3 云台的标称承载值应大于或等于安装负载值的1.2倍;4 云台转动停止时应具有自锁性能。5.3 摄像机防护5.3.1 摄像机采用的防护装置应与监视目标所处的环境相协调。5.3.2 在环境温度高、含尘量浓度大于10mg/m3等场合下,防护罩的规格尺寸应与所采用的摄像机、镜头配套。防护罩的选型应符合下列规定:1 环境温度在40C及以下时,应采用防尘型防护罩;2 环境温度在40.C以上且不高于80.C时,应采用风冷型防护罩;3 环境温度在80.C以上且不高于350.C时,应采用水冷、风冷型防护罩; 15

38、 4 环境泪度在350C以上且不高于800C时,应采用针孔型防护罩;5 环境温度在800C以上时,应采用高温型防护罩。5.3.3 设置在环境温度高于80C高温区的摄像机,应设置工作温度上限时的超温报警装置,并对摄像机采取防护措施。5.3.4 设置在炉壁上或炉内监控高温炽热物体的摄像机,应配置专用高温透镜,具有玲却功能,以及遇故障时可自动退出和报警功能。5.3.5 摄像机采用不同的冷却介质防护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采用压缩空气冷却防护时,应采用无水、无油的工业用气。采用普通的压缩空气,应设空气净化装置。冷却气源技术参数指标应满足摄像机所在环境条件的要求。2 采用冷却水防护时,应采用洁净的工业用水

39、。冷却水技术参数指标应满足摄像机所在环境条件的要求。5.3.6 不同环境条件下设置的摄像机采用的防护装置或采取的防护措施应符合下列规定:1 设置在环境温度低于一lOC低温区的摄像机,应采用具有保温性能的防护装置;2 设置在水下的摄像机,应配备密闭、耐压及渗水报警等防护装置;3 设置在钻孔孔壁的摄像机,应配备管状耐压外罩、牵引等防护装置;4设置在盐雾环境下的摄像机,应配备耐盐雾腐蚀的防护装置;5 设置在强腐蚀环境下的摄像机,应采取防腐蚀措施;6 设置在剧烈振动环境下的摄像机,应采取防振、隔振措施;7 设置在室外等其他环境下的摄像机,应采用与所在环境条件相适应的防护装置;8 设置在爆炸危险环境的摄

40、像机等设备,应采用与其环境相适应的防爆设备,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的有关规定。5.4辅助照明5.4.1 监视目标的环境照度不能满足摄像机正常工作照度要求时,应配置辅助照明装置。5.4.2 辅助照明装置的选择应与监视目标所在的环境照度相适应,其照明光源的显色指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的有关规定。5.4.3 辅助照明装置宜采用节能灯具。5.4.4 监视目标处于雾气环境时,影色电视系统摄像机的辅助照明装置宜采用腆鸽灯,黑白电视系统摄像机的辅助照明装置宜采用卤素射灯。5.4.5 水下摄像机的辅助照明装置,宜采用波长集中在520nm附

41、近的光源,在灯具结构上宣装设使光惊集中辐射的反射镜。5.4.6 监控多场景或变化场景的照度有要求时,辅助照明灯具宜安装在配有电动云台的摄像机防护罩外顶上,或安装在与电动云台同方向转动的其他装置上。5.4.7 辅助照明装置可由监控室控制或本地控制。5.4.8 不同环境条件下辅助照明装置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 高温场所宜采用散热性能好、耐高温的灯具;2 腐蚀性气体或蒸汽场所宜采用防腐蚀密闭式灯具;3 爆炸危险环境应采用与其环境相适应的防爆型灯具,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 的有关规定。5.5 控制、存储和显示设备5.5.1 视频控制设备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42、1 控制设备的功能配置应满足使用要求; 17 2 应能对摄像机、云台、镜头、防护罩等正常运行时相应的动作进行于动或自动操作;3 应能手动切换或编程自动切换;4 视频切换控制设备应具有适宜的高清视频输入输出接口,实现高清视频信号的切换、控制;5 与外部其他系统联动的接口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确定。5.5.2 视音频编解码设备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 视频编码设备应支持H.264或H.265或MPEG-4等视频编码标准,视频解码设备应同时支持H.264、H.265和MPEG-4等视频解码标准;2 音频编码设备应支持G.711或G.723. 1或G.729等音频编码标准,音频解码设备应同时支持G.71

43、1、G.723.1和G.729等音频解码标准;3 工业电视系统有需求时,应具有不同分辨力、帧率等参数的双码流及其以上码流输出功能;4 编解码的处理结果应与原始视频信号特征保持一致;5 解码设备应支持高清视频图像输出显示,其解码能力应与高清视频图像相适应;6 应提供二次开发的软件接口;7 输入、输出接口应满足系统连接要求。5. 5. 3 监视目标的图像信息有记录要求时,应设置图像存储设备。存储设备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 处理能力应满足生产和管理,以及系统扩容的需要;2 应具有按时间、地点、事件等多种方式进行存储和检索的功能;3 硬盘应支持在线热插拔;4 可同时处理的存储图像路数应满足系统要求;

44、5 存储服务器的电源模块宜采用双冗余;6 应提供二次开发的软件接口; 18 7 应支持存储设备进行远程管理。5.5.4 工业电视系统存储方式的选择应满足生产和管理要求,可选择分布式存储、集中式存储或两种存储方式的组合。5.5.5 设置的图像存储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保存原始场景的监视记录;2 监视记录应有原始监视时间和地址信息;3 重要监视目标的图像信息存储或复制备份资料的保存时间不应少于30天;4 普通监视目标的图像信息存储或复制备份的资料的保存时间不应小于7天;5 图像信息存储设备应具有防篡改功能。5.5.6 显示设备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根据生产和管理要求确定显示设备的类型、规

45、格和数量;2 显示设备的分辨力不应低于摄像机的分辨力。5.5.7 在不同级别的监控室,单屏显示设备屏幕尺寸的选择宜符合下列规定:1 现场级监控室,单屏显示设备屏幕尺寸不宜小于19英寸;2 车间(分厂)级监控室,单屏显示设备屏幕尺寸不宜小于42英寸;3 公司(总厂)级监控室,单屏显示设备屏幕尺寸不宜小于55英寸;4 生产和管理对单屏显示设备的屏幕尺寸另有要求时,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确定。5.5.8 工业电视系统工程有关视频显示系统的分类和分级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视频显示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464的有关规定。5.5.9 在监视目标的图像信息时,需同步监听现场声音的系统应设拾音器。 19

46、5.5.10 工业电视系统有视频图像内容分析的要求时,其设备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 根据生产和管理要求应选择适合的视频图像内容分析设备。2 视频图像内容分析方式宜包括以下两种:1)当采用前端分析方式时,应选择带有分析功能的编码器或网络摄像机;2)当采用后端分析方式时,应在监控室的计算机、服务器上安装视频分析软件。3 应根据不同生产过程监测要求提供实时告警信息。5.5.11 根据生产和管理要求,系统配置的管理平台应具有设备管理、网络管理、用户管理等功能,宜支持二次开发。5.5.12 生产和管理对系统内的数据、设备操作等视频资源有访问、控制的需求时,可设置用户终端。5.6防护等级5.6.1 工业

47、电视系统设备外壳防护等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外壳防护等级OP代码)GB/ T 4208的有关规定。5.6.2 室外设置的摄像机及与之配套的设备,其外壳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66。5.6.3 浸入水中或可能有水积聚的场所设置的摄像机及与之配套的设备,其外壳防护等级应采用IP68。5.6.4 在车间厂房内、矿井等场所设置的摄像机及与之配套的设备,应根据环境条件确定防护等级。 20 6设备布置6. 1一般规定6.1.1 工业电视系统的设备布置应满足生产工艺要求。6.1. 2 设备的布局应便于操作和维护。6.1. 3 设备的安装位置应避开受外界损伤或有剧烈振动等部位,并应远离强电磁干扰源的区域。6.1.4

48、 设备应安装在稳定牢固的承载体上,其承载体的强度应满足设备荷重和安装维护受力的要求。6.1.5 设置在振动较大场所的摄像机应有防振、防脱落措施。6.2摄像机6.2.1 摄像机在现场的布置、安装高度、角度等应满足生产和管理对监视目标采集图像信息的清晰度、视场采集范围及其图像完整性等要求。6.2.2 设置在室内的摄像机可采用壁装、吊装等安装形式,设置在室外的摄像机可利用建筑物附着、立杆等安装形式。工程设计时,应根据摄像机所在的环境条件选择适合的安装形式。6.2.3 在满足监视目标视场采集范围时,摄像机安装高度宜符合下列规定:1 室内摄像机安装高度距地不宜低于2.5m;2 室外摄像机安装高度距地不宜

49、低于3.5m;3 车间厂房内摄像机安装高度应根据监视目标的标高等因素与有关专业商定。6.2.4 摄像机布置在相对所在地的平面高度为3m及以上时,可设置检修梯架和检修平台。 21 6.2.5 摄像机镜头应与光源同方向布置,在镜头视场内不应有遮挡目标的物体。6.3 控制、存储和显示设备6.3.1 视频控制、存储设备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设备排列应合理,安装应稳固;2 设备宜采用后出线方式;3 采用不同类型的控制台或机柜时应满足设备布置要求。6. 3. 2 显示设备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便于操作和观看,操作人员观看显示屏幕的可视穷向范围内不应有遮挡和干扰;2 设备安装应稳固;3 布置应合理

50、,显示屏幕上不应有阳光或其他强光直接照射;4 显示设备采用视频拼接显示屏(墙)落地布置时,最底层显示设备的底边距地的高度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5 视频拼接显示屏(墙)屏幕不应直对空调出风口,屏幕与出风口的间距不应小于1m; 6 与其他专业在同一坐标立面布置显示设备时,应统筹协调,合理布置。6.3.3 在不同级别的监控室,显示设备的安装方式宜符合下列规定:1 现场级监控室宣采用吊挂、壁挂安装;2 车间(分厂)级监控室宜采用视频拼接显示屏(墙)、台架组合安装;3 公司(总厂)级监控室宜采用视频拼接显示屏(墙)安装。6.3.4 根据生产和管理要求,车间(分厂)级、公司(总厂)级监控室的视频拼接显示屏(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工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