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满堂脚手架施工方案(未改).doc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705491 上传时间:2024-02-1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9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满堂脚手架施工方案(未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满堂脚手架施工方案(未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满堂红钢管支撑施工方案 装卸综合楼满堂脚手架搭设方案 一、工程概况: 装卸综合楼为三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1140㎡,建筑结构安全等级2级,抗震设防烈度6度。地基为回填夯实地基。屋面板为坡屋面+平屋面,房屋几何尺寸为32.65m×11.65m。横杆与立杆采用双扣件方式连接,搭设高度为6米,立杆采用单立管。搭设尺寸为:立杆的纵距la=1.2米,立杆的横距lb=1.2米,立杆的步距h= 1.5米。 二、编制依据: 钢管脚手架的计算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006年版)(GB 50009-2001)等编制。 三、参数信息: 1.脚手架参数 计算的脚手架为满堂脚手架, 横杆与立杆采用双扣件方式连接,搭设高度为6米,立杆采用单立管。 搭设尺寸为:立杆的纵距la= 1.20米,立杆的横距lb= 1.20米,立杆的步距h= 1.50米。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5mm。 横向杆在上,搭接在纵向杆上的横向杆根数为每跨2根 2.荷载参数 施工均布荷载为4kN/m2脚手板自重标准值0.30kN/m2,混凝土自重取25KN/ m2 满堂脚手架平面示意图 四、荷载计算 计算以A轴的KL1梁为例,现取材料自重为0.15 KN/m2,钢筋混凝土为25 KN/m2,施工荷载为4 KN/m2(包含泵送混凝土冲击力)。 1、模板系统计算:(1)材料截面、性能常数 序 号 材料 名称 规格(mm) 弹性模量(E·N/mm4) Fv(N/mm2) Fm(N/mm2) 1 模板 2400×1200×15 6000 1.25 11 2 木方 50×80×3000 10000 1.5 13 表中数据由《设计手册》查得。 (2)梁侧模板计算 以KL1梁高为准,,梁侧板为15mm胶板,立档为300mm一道,立档外侧用双水平钢管卡紧,每侧2道双排水平钢管。每侧每排设置6道(排距每400mm)对拉螺栓。 梁侧模板的标准荷载,新浇捣混凝土时对模板产生侧压力: 查建筑施工计算手册得 Fa=0.22rc t B1B2V1/2 , Fa=0.22×25×200/(50+15)×1×1.2×251/2=102KN/m2, Fb=RcH=25×0.6=16.25KN/m2, 取二者的小值,取F=16.25KN/m2为计算值。 B、梁侧模板的强度验算 取水平面施工活荷载为4KN/m2,如左图,梁侧模板的计算可按四跨连续梁计算,见计算图4,取梁底0.2m宽为最不利位置计算: 4KN/m2 q=(16.25×1.2+1.4×4)×0.2=15.855KN/m M=1/11×15.855×0.22=0.0576 KN.m 0.6m 梁高 W=bh2/6=152×1000/6=3.75×104mm3 (16.25+4)KN/m2 σ=м/w=0.0576×106/5.4×104=1.06 N/mm2<fm=11N/mm2 q=19.72KN/m 满足强度要求。 C、侧梁板的刚度验算 200mm×4 ω=kqL4/100EI,查《建筑施工计算手册》,k=0.967, 图4 I=153×1000/12=2.81×105mm4 ω=0.967×15.855×3004/100×104×2.81×105=0.441mm<L/400=0.75mm,满足要求。 D、立档(梁侧板的竖枋间距为每300mm设一道,立档采用50×80的枋木 验算枋木的挠度,该荷载为三角形,以最大值作为均荷载设计,本设计立 档最大距离(对拉螺杆二支点距离)为350mm,以四跨为计算,其受力见 图5, 350mm×4 图5 根据ω= kqL4/100EI≤L/400 L=(EI/4kq)1/3 查《设计手册》,K=0.644,I=bh3/12=3.4×106mm4, E=10000N/mm2 L=(10000×3.4×106/4×0.644×19.72)1/3=874mm>500mm,满足要求。 E、梁侧水平杆(双钢管)设计验算。 考虑到荷载的实际情况,取最大值作为均匀荷载,立档所受到梁侧板的侧力(300×350mm)。 侧板传给立档的总力为:Po=16.25×0.3 ×0.35=1.706KN 所以在单位面积侧板传给立档的Po为传给双水平钢管的P1集中力,按四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简图为图6,计算水平杆的抗弯强度。 200 200 P1 P1 P1 P1 P1 P1 P2 400×4 图6 以σ=м/w≤fm P2=1.5P1,查《设计手册》f=205 N/mm2,ω=5.08×103mm3 Mmax=0.2×1.5P1-0.2P1=0.1706 KN.m σ=1.706×105/5.08×103=33.58N/mm2<f=205 N/mm2,满足要求。 F、对拉螺杆验算 对拉螺杆的横向距离为0.4m,竖向距离以最大距为0.3m,以最不利荷载为不利点,其承受的面积为:0.4×0.3=0.12m2。 每根螺栓所承受的拉力为N=16.25×0.12=1.95KN 本工程采用直径为φ14mm对拉螺栓净截面面积为扣除纹高为2边2.5mm。 A=π(14-2.5)2/4=103.86mm2,fm=215 N/mm2 螺栓所能承受的轴力,103.86×215=22332N=22.33KN>1.95KN,满足要求。 (3)梁底模的计算(梁底搭设见图2) 梁底采用15mm胶板,设置三层枋木,顶层枋木垂直梁底面每250mm一道,中间层为在梁底宽度范围内每200mm一道,底层为450mm一道枋木。 由于梁底模板所承受的荷载与侧模(最不利位置)荷载相同,底模的支点比侧模多,所以梁底模板可免验算。 A、荷载计算 以300×600mm梁为计算(把荷载转化成线荷载),材料自重 :0.15KN/m,混凝土自重:4.5KN/m,钢筋0.54KN/m,混凝土施工荷载4KN/m。总荷载:Q=1.2×(0.15+4.5+0.54)+1.4×4=11.828KN/m。 求。 (4)计算钢管支撑 以KL1为准:(计算1 m2长梁内及板的荷载) 钢筋混凝土:0.3×0.6×25=4.5KN/m2, 施工荷载:4KN/m2 , 材料自重:0.15KN/m2, 梁范围之外的板重:(板厚120mm)取3 KN/m2, 总荷载:(4.5 +3.15)×1.2+4×1.4=14.78KN, 现场使用立杆距离为1200mm,横距为1200mm一道,不考虑风荷载。 五、纵向杆的计算: 纵向杆钢管截面力学参数为:截面抵抗矩 W = 5.08cm3; 截面惯性矩 I = 12.19cm4; 纵向杆按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横向杆在纵向杆的上面。 用横向杆支座的最大反力计算值,考虑活荷载在纵向杆的不利布置,计算纵向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1. 由横向杆传给纵向杆的集中力 (1)由横向杆传给纵向杆的集中力设计值 F = 1.200qlb= 1.200×1.82×1.20=2.627kN (2)由横向杆传给纵向杆的集中力标准值 Fk = 1.200qklb = 1.200×1.32×1.20=1.901kN 纵向杆计算荷载简图 2.抗弯强度计算 最大弯矩考虑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 Mmax= 0.267Fla= 0.267×2.63×1.20=0.842kN.m σ = Mmax/W = 0.842×106/5080.00=165.66N/mm2 纵向杆的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最大挠度为 V=1.883Fkla3/100EI = 1.883×1.90×1000×12003/(100×2.06×105×121900.0) = 2.463mm 纵向杆的最大挠度小于12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 六、扣件抗滑力的计算: 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培训讲座》刘群主编, P96页,双扣件承载力设计值取16.00kN, 按照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1.00 该工程实际的旋转双扣件承载力取值为16.00kN 。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规范5.2.5): R ≤ Rc 其中 Rc ——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16.00kN 。 R ——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依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构造与计算》刘群主编P109: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通过扣件传给立杆的竖向设计值: R=3.267F=3.267×2.63=8.6kN 双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R <= 16.00满足要求! (4)风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 风荷载标准值: 其中 W0 —— 基本风压(kN/m2),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的规定采用:W0 = 0.300 Uz —— 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的规定采用: 脚手架底部 Uz = 0.740, Us —— 风荷载体型系数:Us = 0.8000 经计算得到,脚手架底部风荷载标准值 Wk = 0.740×0.8000×0.300 = 0.178kN/m2。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 N = 1.2NG + 0.9×1.4NQ =7.721kN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 N = 1.2NG + 1.4NQ = 8.826kN 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立杆段弯矩 MW MW = 0.9×1.4Wklah2/10 其中 Wk —— 风荷载基本风压标准值(kN/m2); la —— 立杆的纵距 (m); h —— 立杆的步距 (m)。 经计算得, 底部立杆段弯矩: Mw=0.9×1.4×0.178×1.20×1.502/10 = 0.060kN.m 八、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1.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其中 N ——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10.808kN; i ——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i=1.58cm; 由于架体与建筑物结构进行刚性连接,故可按双排脚手架的规定进行计算(规范5.3.6); μ—— 考虑满堂脚手架整体稳定因素的单杆计算长度系数,按表5.2.8;μ= 1.750 h —— 立杆步距,h=1.50; λ —— 计算长细比, 由k=1时, λ=kμh/i=166; λ<= [λ]= 250, 满足要求! k ——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由于架体与建筑物结构进行刚性连接,故k=1.155; l0 —— 计算长度 (m),由公式 l0 = kμh 确定,l0=3.03m; Φ ——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 由k=1.155时, λ=kμh/i=192的结果查表得到0.195; A —— 立杆净截面面积,A=4.89cm2; W —— 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W=5.08cm3;   [f] ——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 205.00N/mm2; σ —— 钢管立杆受压强度计算值 (N/mm2); 经计算得到 σ= 10808.000/(0.195×489.000)=113.34N/mm2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σ < [f],满足要求! 2.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其中 N ——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10.204kN; i ——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i=1.58cm; 由于架体与建筑物结构进行刚性连接,故可按双排脚手架的规定进行计算(规范5.3.6); μ—— 考虑满堂脚手架整体稳定因素的单杆计算长度系数,按表5.2.8;μ= 1.750 h —— 立杆步距,h=1.50; λ —— 计算长细比, 由k=1时, λ=kμh/i=166; λ<= [λ]= 250, 满足要求! k ——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由于架体与建筑物结构进行刚性连接,故k=1.155; l0 —— 计算长度 (m),由公式 l0 = kμh 确定,l0=3.03m; Φ ——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 由k=1.155时, λ=kμh/i=192的结果查表得到0.195; A —— 立杆净截面面积,A=4.89cm2; W —— 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W=5.08cm3;   [f] ——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 205.00N/mm2; MW —— 计算立杆段由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弯矩,MW = 0.060kN.m; σ —— 钢管立杆受压强度计算值 (N/mm2); 经计算得到 σ= 10204.000/(0.195×489.000)+(60000.000/5080.000)=118.82N/mm2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σ < [f],满足要求! 九、立杆的地基承载力计算: 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应满足下式的要求 (1)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计算p = N/A 其中 N —— 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轴向力设计值 (kN);N = 10.81 A —— 基础底面面积 (m2);A = 0.25 p=10.81/0.25=43.23kN/m2 (2)地基承载力设计值计算fg = Kc ×fgk 其中 Kc —— 脚手架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kc = 0.40 fgk ——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gk = 240.00 fg=0.40×240.00=96.00kN/m2 地基承载力的计算p<fg满足要求! 十、 坡屋面的荷载为集中荷载,与横向水平杆有60°夹角。与立杆有30°夹角 立杆受力为 Fp=tan30°F水平 ﹤F水平 其中 Fp——为坡面荷载 F水平——水平荷载 由于坡屋面为对称设计所以在满堂脚手架的受力分析时F横左=F横右,故不考虑水平抗移计算。 坡屋面脚手架搭设示意图 十一、脚手架的搭设要求: 1、满堂脚手架搭设在建筑物楼面上时,脚手架自重及施工荷载应在楼面设计荷载许可范围内,否则须经验算后制定加固方案; 2、立杆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 2)、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3、水平杆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如图所示: (1)纵向水平杆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宜小于3跨; (2)纵向水平杆接长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 (3)横向水平杆放置在纵向水平杆上部,靠墙一端至墙装饰面距离不宜大于100mm; (4)主节点处必须设置横向水平杆; (5)杆件接头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杆件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接头位置错开距离不应小于500mm, 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 (6)搭接接头的搭接长度不小于1m,采用不少于3个旋转扣件固定; 4、扫地杆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纵向扫地杆必须连续设置,钢管中心距地面不得大于200mm; (2)脚手架底部主节点处设置横向扫地杆,其位置在纵向扫地杆下方; 5、扣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螺栓拧紧力矩应控制在40~65N.m之间; (2)主节点处固定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横向斜撑等用的直角扣件、旋转扣件的中心点的相互距离不大于150mm; (3)对接扣件开口应朝上或朝内; (4)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 6、搭设高度在6m以上的满堂脚手架架体四周及立杆纵、横向每10排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竖向剪刀撑, 7、高宽比大于2的满堂脚手架架体应采用连墙件与建筑物结构可靠拉接; 8、结构用满堂脚手架局部承受不大于8KN集中荷载时,可在架体局部对荷载传递构成影响的范围内,采取适当的构造措施。将架体立杆及横杆间距按构造选用表中的间距加密一倍; 9、 对架体架高在6m以下时,每组纵向立杆不得少于4排;6m以上时不得少于6排; 10、满堂脚手架上人孔洞口处应设马道或爬梯,爬梯步距不得大于300mm, 高度超过4米时应设置马道或搭设与结构楼层相连接的通道; 11、在坡屋面在梁处采用与梁成90°角的斜支撑进行加固间距同立杆间距。在板处采用楔形垫木保证板底支撑于板平行。 十二、脚手架安装流程 场地平整夯实→准备工作检查→定位、放线→纵向扫地杆(垫木方)→立杆→横向扫地杆→大横杆→小横杆→连墙杆→剪力杆→铺脚手板→垫梁板底托 十三、脚手架搭设质量要求 1、立杆垂直度允许偏差不大于架高的1/200,全高垂直度不大于100mm。 2、大横杆同一排水平偏差不大于总长的1/300且不大于50mm。 3、用于连接大横杆的扣件,开口应朝架内侧,螺栓要向上。直角扣件开口不得朝下,内外立杆连接需要对接扣件,不得采用搭接。 4、剪刀撑斜杆两端扣件与立杆节点的距离不大于200mm,中间1----2个连接点。接长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为1米,采用三只回转扣件锁紧。 5、连接杆应与脚手架成垂直,并尽量拉撑在立杆与大横杆的交接处。 6、脚手架各杆件相交伸出的端头,均应大于10cm以防杆件滑脱。 7、底座沉降小于2mm,步距偏差上下20mm,纵距偏差为左右50mm,横距偏差为前后20mm。 十四、脚手架拆除要求 1、拆除前应召集有关人员对工程进行全面的检查,确立不需要脚手架时,方可进行拆除。 2、拆除脚手架前,应将脚手架上的遗留材料,杂物等清理干净,按照先装者后拆,后装者先拆的顺序进行。 3、不准分立面拆架或上下两步同时进行拆除。剪刀撑应先拆除中间后,再拆除两头扣件,所有连墙杆等必须随脚手架同步拆除。所有杆件和扣件在拆除时应分离,不准在杆件上附着扣件或两杆连着送到地面。 4、拆下的杆件与另配件运到地面后,应随时整理,检查,按品种,分规格,堆放整齐,妥善保管。 5、拆下脚手架时,要加强对成品保护,每天拆架下班时,不应留下安全隐患。 十五、安全技术措施 1、搭设或拆除脚手架时,必须划出安全区,设警戒标志,并应有专人负责,阻止无关人员靠近。 2、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经专业培训,不适于不高空作业者,一律不得上脚手架操作。 3、搭设、拆除脚手架人员必须戴安全帽,安全带,使用的工具要放在工具袋内,防止掉落伤人;登高要穿防滑鞋。 4、拆下的零部件严禁从高空抛掷。 5、当遇六级及六级以上大风和雾、雨天气时,应停止脚手架搭设与拆除工作。雨后上架作业,应有防滑措施。 6、操作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不大于2KN/m2) 精品word文档可以编辑(本页是封面) 【最新资料 Word版 可自由编辑!!】 - 14 -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施工方案/组织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