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浅谈成都市城市有机更新背景下对社区微更新的探索.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05424 上传时间:2024-02-18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0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成都市城市有机更新背景下对社区微更新的探索.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浅谈成都市城市有机更新背景下对社区微更新的探索.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城乡规划与环境建设四川建筑第4 3卷第4 期浅谈成都市城市有机更新背景下对社区微更新的探索唐菱(成都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 1 0 0 0 0)【摘要】介绍了在成都市有机更新背景之下,对于社区更新的模式的探索。浅析了城市发展背景,以及在更新背景下城市更新模式的转变。以社区营造为目的出发,通过多元智慧新的新管理模式、经济适用的功能更新探索城市有机更新的新路径。【关键词】城市更新;共治共享;社区营造【中图分类号】TU984.11*40引言回望记忆中的老成都,“东城生产、西城居住”,一环路外还是大量的农田。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与扩张,留下了老城区一大批老旧商品房、单位大院以及工业遗存。这

2、是成都留下的故事,也渐渐成为城市快速发展的痛点。如今的城市建设渐渐摆脱了大规模的拆除新建,转而更加关注存量建设的方式来提升城市空间品质。如果说宽窄巷子与太古里是成都的会客厅,那市井一环就是老成都们的私人影院,这里有太多挥之不去的城市记忆在更新中重生。“中优”区域的成功更新是城市有机发展的重要根基,功能的修复也为场景营造做好了良好的铺垫。也将成都的人情味以缝补、纳?的形式渗透到街道这一公共的外部秩序之中2 。城市绘制了八街九坊十景的秀美画卷,在这些街巷背后的老旧院落如今也成为了焦点,社区微更新的诉求也渐渐强烈起来。1城市更新模式的转变城市是由一系列不同的社区组成的复杂系统。社区作为城市结构中的单

3、元体,是城市演变过程中的基本组成。成都已经做出了一系列城市级别的更新,通过一环路以点串线形成活力带,再借由这种影响力向周边街区衍生,最后通过支线带动社区更新,通过自上而下的规划作为引擎,带动自下而上3 城市单位体更新生长,形成良性的更新机制。以福字街片区为例,位于天府锦城片区内区位优势良好,串联民俗文化展示线及锦江畅游环。周边街区已完成了更新,望平街以及东安南路的活力业态为这个区域带来了新的生命,外部环境的完善引发了居民自发的诉求。更新模式的转变彻底扭转了自上而下的“穿衣戴帽”,福字街片区社区更新以社区为纽带,居民自下而上的罗列需求清单,社区聘请设计咨询团队深度参与,定制化设计,形成完整成果后

4、再上报,反向推动城市更新。2以社区营造为目的社区空间微更新社区是人群聚集的所在,是地区性的居住环境以及附着其上的生活、历史、文化与环境等多维度的意义,也隐含着故乡的情感意思4 。社区建设多来自于政府自上而下的倡导16【文献标志码】A与扶持,缺乏居民的向心力。归根结底,社区营造的核心还是强调共治。需要来自居民的自身需求参与建设,在过程中产生认同感。以福字街片区为例,居民的人群构成中7 0%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日间养老的需求强烈(图1、图2),但公共空间的浪费与稀缺令他们“求而不得”。设计团队针对这种情况,开展了大量的实地摸排,社区梳理可用利空间白名单,回收闲置空间拆除临时建筑,用简洁的手法整合

5、资源,从有限的条件中创造出兼具居民食堂、棋牌活动、中医理疗的公共活动空间。因需而生的公共活动空间5 ,既是物质层面的共享,更是精神层面的共享。图1 改造前院落闲置空间3多元智慧新的新管理模式成都存量老旧社区以单位大院居多,大部分院落管理方式以个体管理为主,原始的管理模式也带来了诸多隐患,安全得不到全面保证,建筑功能的老化也得不到有效的修复与维修。最终只能依靠政府的单向扶持维持小区的正常运转。然而这种管理方式无法解决核心问题,院落存在的隐患日渐复杂化。以福字街片区为例,福字街1 8 号院原为电业局宿舍,每户每月缴纳1 5 元的物管费给个体以负责院落的日常运转,而本次更新也大胆提出了新的模式。首先

6、,设计团队需要整理院落可利用资源,利用剩余空间改造可运营场景(图3、图4),通过社区与物业运营公司合作的新模式加以管理。再投入智慧设备,低成本智慧化管理社区,最终以院落自身资源增加收益,从而反哺院落。推行方面以灵活的益民定稿日期 2 0 2 2-0 6 -0 7作者简介唐菱(1 990 一),女,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城市更新。图2 改造后公共活动空间唐菱:浅谈成都市城市有机更新背景下对社区微更新的探索政策,以“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来解决管理模式改变带来的矛盾,最终居民与社区达成共识,原住民依旧享有之前的物管费,但院落改造完毕后新来的租户则以1.5 元/m的物业费来缴纳,平稳的过渡最终达

7、成社区联动企业共治,形成可持续发展新态势。以多元智慧的新管理模式,保证原住民生活品质的提升,推动院落可持续的良性自更新。泡沫条+硅酮耐候胶4-M12120后切底螺栓2502008厚镀锌钢板L303角钢 1 2 0 0L404镀锌角钢 5 0 0需设斜撑3mm铝单板5%6005.520钻尾螺钉图7 铝合金雨棚节点大样参考文献图3改造前院落剩余空间4经济适用的功能更新有别于风貌整治侧重的建筑美学,社区微更新则是更聚焦功能的适用。以福字街为例,设计团队贯彻海绵城市理论6 ,将社区内部平面统一为透水混凝土,车位以划线的方式处理,不仅降低工程成本,也为院落带来更多可能性(图5、图6)。通过智慧化管理,整

8、合院落空间作为临时活动场地,根据人群需求变换空间属性。以福字街社区为例,院落空间采用潮汐式管理模式7 ,夜间停车需求更多,夜间院落可作为停车空间使用,白天停车需求明显下降,院落空间可结合活动桌椅组织日间活动,为社区带来更多活力。图5 夜间院落为停车模式图6 日间为居民活动模式在建筑改造策略上,功能为主,美观为辅。首先满足居民对于老旧建筑缺失的功能需求,采用轻质、安全、耐久的铝合金支架雨棚(图7)解决雨水渗入的问题,拆除原门窗,改为浅镀膜中空low-e玻璃(图8),解决保温降噪的问题,最后是采用合成树脂乳液沙壁状建筑外墙涂料修复建筑外墙,完成建筑功能更新8 5结束语社区微更新既讲究“设计”,更讲

9、究“社计”,既要有专业的建筑美学设计,也要讲究社会各方的参与。需要政府引导,图4 改造后公共活动空间(临时建筑)低辐射玻璃PA66尼龙阻热条窗扇铝型材壁厚1.4 mmA66尼龙阻热条窗框铝型材壁厚1.4 mm图8 节能窗示意大样企业、社会、居民多方力量共同协作,推动社区微更新能够可持续发展。1松村秀一:建筑再生学:理论、方法、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 0 1 9.2芦原义信街道的美学M百花文艺出版社,2 0 0 6.3燕宁田子坊上海历史街区更新的”自下而上 样本J中国文化遗产,2 0 1 1(3):1 0.4毅鹏,齐苗苗城乡结合部非定居性移民的“社区感”与“故乡情结”J天津社会科学,2 0 1 3(2):6.5士杰,俞书伟,宋丹社区庭院中公共空间和私密空间的融合J艺术与设计:理论版,2 0 0 8.6苏菲巴尔波.海绵城市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 0 1 5.7张文宏多元主体共治创新社区治理一一以上海浦东新区塘桥社区 潮汐式 停车为例J检察风云:社会治理理论专刊,2 0 1 5(3期):1 8 -1 9.8林慧琰城市更新中旧建筑功能转换的决策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 0 1 5.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