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产管理相关理论概述企业进行生产管理的目标是使生产效率和效果俱佳,达到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目的。有效率的过程意味着以最小的资源投入生产出最好的产品。有效性是指通过正确的途径为企业创造最大的价值。企业生产管理的核心就是运用各种方法,包括组织机构的设立和撤销、生产计划的执行、生产过程的管理等,使生产过程有序、均衡、减少资源及人力浪费,实现准时生产。1.1生产与运作管理相关理论1.1.1生产与运作系统的功能与结构生产与运作系统的最本质的结构是投入/产出这一转换过程。人们利用投入的资源(如资本、劳动和信息等),通过一个或多个转换过程(如运输、储存、装配制造、包装、配送等)创造出产品或服务。而这种产品或服务
2、是以顾客的满意为目标的,所以运作系统就要在转换过程的各个阶段进行控制与反馈。运营系统的转换结构见下图(图2一1)系统可被定义为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部分组成的有机整体,组织的投入资源是有限的,运作系统的功能就在于合理地分配、调度使用有限的投入资源,执行、控制并最终实现系统的转换过程。其实质是在投入/产出这一转换过程中带来价值增值。图2一1运作的投入一产出转换过程(资料来源:威廉J.史蒂文森运营管理)112生产管理的对象和任务(1)生产管理的对象一一生产过程生产过程是指围绕完成产品生产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产活动的运行过程。(2)生产管理的任务和目标现代工业企业生产管理的任务是通过合理组织生产过程、有效
3、利用生产资源,以期实现以下目标: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全面完成生产计划所规定的任务,包括完成产品的品种、质量、产量、成本和交货期等各项要求。不断降低物耗,降低生产成本,缩短生产周期,减少在制品,压缩生产资金占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生产系统的柔性(应变能力)。113生产过程的组织形式生产过程的组织形式分为生产工艺专业化与产品对象专业化。生产工艺专业化是指按照不同的生产工艺特征来分别建立不同的生产单位,在这样的生产单位里,集中了相同类型的设备和相同工种的工人,可以对不同种类的工件,从事相同工艺方法的加工。产品对象专业化则是按不同的加工对象(产品、零件)分别建立不同的生产单位。在按对象专业化
4、原则建立的生产单位里配备了为加工某种产品(零件)所需的全套设备、工艺装备和各有关工种的工人,使该产品(零件)的全部(或大部份)工艺过程能在该生产单位内完成。1.2企业物流管理基本理论企业物流是根据客户订单的需求进行原材料的采购、配送、生产、成品配货、装运交货等一系列过程和活动。企业物流的目标在于优化从客户需求到供应商的全部货物流程。一个制造企业的生产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企业的内部物流过程。所谓生产计划,实际上是物料流动的计划。生产的完成必定伴随着物料数量、形态和存储位置的改变,而物料状况的反馈信息就成为对计划执行情况的监控点。一般来说,企业的效益是随着物流量和物流速度的增大而增大,保证物料的正常流动,直接体现企业的运营效率。在制造业的生产模式中,按预测进行生产的模式和按订单进行生产的模式对物流的要求是不同的,订单驱动模式要求及时、迅速、准确的物流加以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