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有全套图纸QQ1074765680
目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1章 绪论 2
1.1 露天煤矿及露天煤矿采煤工艺的发展 2
1.2 矿山机械中的液压传动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LMXC-I型露天选采机的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2章 液压系统设计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技术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1 LMXC-I型滚筒式露天选采机液压传动系统综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2 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系统功能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 确定主要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2 拟订液压系统原理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组成元件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1 主液压泵及其驱动电动机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2 整个液压系统中各液压缸动作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3 液压控制阀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4 管路的选择、布置与连接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5 油箱及其组件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6 液压泵组的结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验算液压系统技术性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1 系统效率的估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2 发热温升估算及热交换器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3章 液压系统的使用和维护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注意事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液压系统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结 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致 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1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2 2
有全套图纸QQ1074765680
摘 要
由于我国露天煤矿存在大量的复合煤层,而目前对复合煤层的开采还缺少必要的手段和设备,使得露天煤矿的回采率难于提高。因此迫切需要研究开发针对复合煤层开采的设备,需要研制出可精确地、选择性地开采独立矿层,适合含有矸石夹层的复合煤层的开采新型露天煤矿开采设备。LMXC-I型露天选采机是在滚筒式露天采煤机的基础上研究开发出来的新机型,它可以有效地开采复合煤层,提高露天煤矿的回采率。LMXC-I型露天选采机的截割部和机身升降、行走履带的驱动和转载机的回转及升降均采用液压传动技术,该液压系统采用开式系统。行走机构共四条履带,采用双泵和电液控制,能够方便灵活地实现前进后退及转向。截割部、机身升降以及转载机的回转及升降均由同一个泵供油,并采用多路阀操纵控制。选采机能精确地水平切削一定深度的岩体,实现对煤、岩的分层选采,还能一次性完成矿体的破碎及装车,极大地提高了露天煤矿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露天煤矿 复合煤层 选采机 液压传动
Abstract
Since China's surface mine exist a large number of complex seam,at present,while the composite coal mining is in lack of the necessary means and equipment,it makes recovery rate of the surface mine difficult to raise.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to make a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to the mining equipment of complex sea
Key words surface mine complex seam mining-selection machine hydraulic drive
7
第1章 绪论
1.1 露天煤矿及露天煤矿采煤工艺的发展
我国露天采煤事业的发展始于建国之后,建国前,全国仅有濒于停产的抚顺露天煤矿。建国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露天采煤也得到较快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的发展,工业上对煤的消耗量日益增加。至今,已建成了采用不同采煤工艺及设计能力在60万t/a以上的国有重点露天煤矿18个,总产量约达4700万t[1]。
我国露天煤矿采用的采煤工艺一般为传统的单斗挖掘机配汽车或胶带输送机,这种方式开采需要进行穿孔爆破,采出的煤由于块度较大,还需进行破碎,此外对于复合煤层和薄煤层也难于开采[2、3]。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国内外相继开发研制新型的露天矿开采设备,例如:德国的WIRTGEN公司生产的滚筒式露天采煤机,奥地利的Voest-Alpine公司生产的可调高滚筒式露天采煤机等[
变量泵的排量在每次的技术革新中没有太多的变化。然而,这次行动引起的结果对于与它有联系的系统产生了复杂的影响。如果你能控制与这个系统一起运行的轴,然后你能达到比现有的解决方案更高的水平。即,仅仅拥有一个变量泵是不够的。泵的控制系统可以与驱动它的原动力进行信息交流,载荷与它的排量是相联系的,泵是整个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
设计理念解答了这些要求在泵的结构内部包含的所有精密电子器件,给予使用者完整而简单的控制,成立了远程电子控制软件包但要求用户购买。这样的一台泵从开始设计就拥有一个闭环伺服控制的位移系统。
最理想的是,必要的电子感应器及零件,而不是包装装置,这对于泵的控制环节是不可缺少的。这些传感器将监测泵和计量泵体温,出口油压,转速。因此,将不会有电线外露,所有用户需要做的是以一个单一的接口将他的输入电源和控制装置(电压信号或电位器)连接起来。
通过提供持续的反馈信息,控制系统确切知道泵在任何时候的工作情况。功率限制、压力控制,流量控制都可以同时进行;用户确定这种泵的用途。
这可以被扩展到控制其他设备。对于普通原动力的很多应用都有多台泵,通过电子改造,机器控制系统能够以一种优先供给能量或分流给同步多台泵。
一个变量泵可以是一个精确流量控制器。由于知道泵每分钟的转速和排量,流量可以被准确的计算出来。根据负载的压力,驱动功率就可以得到。由于知道泵的输出轴转速,则驱动装置的转速可以根据负载的需求发出一个信号给控制发动机。
通过泵的流量和相似驱动速度的电液控制阀的成本与泵相当。这是一种创新,是需要“绿化”的流体力学—可能起初成本很高,但是可以削减运行成本的75%。一个类似额外的收获是热量的减少:从高效液压能负载控制中减少了热量,降低了对油液冷却的要求。
联系方法
Will Halina是Microhydraulics股份有限公司的一位从事微型液压动力学方面的高级工程师。他在电子和流体力学集成的最前沿的工作已经超过了15年。
联系地址:加拿大L6S 4 K6安大略省Brampton自动路1号;
联系电话:(905) 602-9270;传真:(905) 602-9279;
邮箱:will.halina@ micro-;
网站:www.micro-。
附录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