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言语理解笔记-不断更新.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7042464 上传时间:2024-12-2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言语理解笔记-不断更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言语理解笔记-不断更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言语理解—主旨概括题 一、原则与技巧 1、辨别标志: ①这段话主要讲述(谈论、强调、说明、阐明、阐述、分析、介绍等)的是? ②这段文字主旨、关键词、中心议题、旨在说明? ③对这段文字概括(复述、归纳、总结)最准确的是? 2、做题原则: ①找重点,即文段主题句。 ②对比选项进行转换(同意替换、精简压缩)。 ③通常为对策或核心观点(这里注意的是一般含关键词“必须”,是引导对策的)。 ④优选出于原文的选项。 行测、申论复习与考试过程中,阅读量都非常的大,如果不会提高效率,一切白搭。首先要学会快速阅读,一般人每分钟才看200字左右,我们要学会一眼尽量多看几个字,甚至是以行来计算,把我们的速读提高,然后再提高阅读量,这是申论的基础。《行测》的各种试题都是考察学生的思维,大家平时还要多刻意的训练自己的思维。学会快速阅读,不仅在复习过程中效率倍增,在考试过程中更能够节省大量的时间,提高效率,而且,在我们一眼多看几个字的时候,还能够高度的集中我们的思维,大大的利于归纳总结,学会后,更有利于《行测》的复习、考试,特别是在学习速读的同事,还能够学习思维导图,对于《行测》的各种试题都能得心应手的应付。本人当年有幸学习了快速阅读,至今阅读速度已经超过5000字/分钟,学习效率自然不用说了。我读大学的成绩是很差,考公务员的时候我妈说我只是碰运气,结果最后成绩出来了居然考了岗位第二,对自己的成绩非常满意,速读记忆是我成功最大的功劳。找了半天,终于给大家找到了下载的地址,怕有的童鞋麻烦,这里直接给做了个超链接,先按住键盘最左下角的“ctrl”按键不要放开,然后鼠标点击此行文字就可以下载了。认真练习,马上就能够看到效果了!此段是纯粹个人经验分享,可能在多个地方看见,大家读过的就不用再读了,只是希望能和更多的童鞋分享。 3、解题技巧: 宏观(行文脉络)+微观(关联词语) (文章结构) (逻辑标志) 二、递进复句 1、方法:①看递进后的语句;②递进复句重点在递进之后;③一级递进与二级递进同时出现,二级递进是重点。 2、关联词语:不但…而且…,不但、不仅、不单、不独、不只、不光、而且、并、并且、也、还、甚至、更、特别、尤其、重要的是、关键的是、核心的是 3、【多重递进】关联词语:不但…而且…甚至、除了…还…更… 4、技巧链接: 【反面论证法】 ①反面论证作用是论证正面观点。 ②围绕反面论证的论述不是主旨题的答案; 【观点引导词】 显示、表明、指出、说明等常引导观点句。 【成分分析法】 ①长难句就找主谓宾,宾语通常是一个复合结构或小句。 ②标志词:的--定语(前置)、地--状语(前置)、得—补语(后置)如:跑得快。 二、转折复句 1、方法: ①转折复句重点在转折之后。 ②转折前为委婉表达,并非强调实际含义。 ③强弱转折同时出现时: 1)弱前强后,重点看强。 2)强前弱后,重点看对策句。 2、关联词语: ①强转折:虽然…但是、可是、不过、然而、却 ②弱转折:其实、事实上、实际上、只是、当然 3、技巧链接 【表达倾向法】 ①正确的答案的倾向性要与原文保持一致。 ②积极倾向性。 ③消极倾向性:看似、表面、好像、似乎、看上去、听起来、所谓的、遗憾的是(这里要注意的是“所谓”,不是消极词,是中性词) 【观点援引法】 目的:①为了引出之后作者的观点;②援引之后的语句很重要; 类型:①正向援引(正如)、反向援引(一家之言) “反向援引”的关键词:有一种看法认为、有一种观点认为、有些人认为、人们认为、传统认为。 【排同求异法】 排同:选项表述意思雷同或一致的排除。 求异:两个互相矛盾的选项中可能有一个是答案。 三、因果复句 1、方法: ①正常语序下,原因是为结论服务,结论之后是重点。 ②“之所以…是以为”通过倒装的形式,来强调原因,“是因为”之后还是重点。 2、关联词语: ①因为、由于; ②所以、因此、因而、可见、看来、导致、造成、使得、致使、总之、故而、言而总之、综上所述、概而言之、概而论之、由此可见、照此看来(黄色底的文字要背熟) 3、技巧链接 【举例论证法】 目的:①例子的作用是证明前后出现的观点,本身不重要,阅读可省略;②例子可以由数据、年份、故事、事例、人名、地名、术语等来充当。 标志词:例如、比如、以…为例、就是一个例证等。 方法:围绕例子的选项不是主旨题的答案;“必须、需要”关键词一般引导对策句。 【主体排除法】 方法:选项的陈述主体与原文的需保持一致; 【背景铺垫法】 标志词分两类: ①时间状语:近年来、改革开放、目前、近日等; ②形势分析:随着…变化、提高、降低、日益突出等。 【选项差异法】 二分法:四个选项排除两个,还剩两个的时候,首先比较二者的差异,一般可通过表达倾向法、主体位置法、提炼动宾语等去寻找两选项间的差异。 四、必要条件复句 1、方法: ①必要条件是用来引导对策句,常为文段的主题句。 ②省略显性关联词时,可以从隐性关联词入手,判断对策所在;如:努力,才能成功,在这里“努力”的前面省略了只有,那么对策句就在“努力”。 2、关联词语: ①只有…才、只有、必须、需要、应该、应当、务必、除非、如何、怎样。 ②只有A,才有B=A是B的必要条件(必备要素、不可或缺、必不可少、前提、基础、保证、保障)=B以A为必要条件。 五、显性并列复句 1、方法: ①表示相关的几种情况并存。 单用关联词语:而、又、同样、同时、与此同时、另外、例外、再说、并且、加上等。 双用关联词语:也…也、又…又…、既…又…、一边…一边…、有的…有的…、一方面…另一方面…; ②表示两种相反或相对情况。 关联词语:不是…而是…、有的…有的… ③标点符号一般也表示并列意思,如顿号、分号、逗号,或表示并列内容的分句关系。 2、总结: ①并列复句没有重点,主旨题应概括全文,不可偏颇。 ②并列复句没有语序要求,分句间可以调整前后顺序。 ③注意分句前的并列关系及标点符号的使用。 六、行文脉络 一、类型 1、总—分—总 一般类型:①点明观点—阐述原因/举例论证—重申观点 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举例论证—解决问题 2、分—总 3、总—分 4、分—总—分 5、分—分 二、行文脉络的使用 ①总论点中关联词重要,但并非总在首尾句。 ②分论点中关联词不重要,常为现状词阐述或解释说明。 三、技法链接 【指代引导法】 文中出现的代词若指代上文概括的,其后引导的句子往往是主题句。 四、文章结构 一般由三部分组成:阐述现状、观点对策和补充说明 ①阐述现状由背景铺垫引出,一般有时间状语和形势分析等 ②观点对策由各类复句引出,一般有递进复句、转折复句、因果复句和必要条件复句等。 ③补充说明有举例论证、解释说明、反面论证等引出。 七、辅证论述 【类型及使用】 1、背景铺垫 重点看后 2、援引观点 3、举例论证 瞻前顾后 4、阐述援引 5、反面论证 重点看前 八、意图判断 一、辨别标志 ①这段文字意在说明(阐明、强调)的是? ②通过这段话,作者想表达(说明)的是? ③通过这段话,我们可以知道? ④这段话告诉我们? ⑤从这段文字中可以推出的是? 二、做题原则 ①通读原文,把握作者说明的目的和意图。 ②首选对文段“言外之意”的准确引申。 ③次选主旨类型的答案。 ④故事寓言类优选寓言深刻的哲理项。 ⑤排除引申过渡、表意肤浅、不符合生活规律和社会主旋律的选项。 三、技法链接 【两个并非】 1、并非呼吁的声音一定选。 2、并非原文出现的文字一定不选。 【一个原则】 把握作者说话的目的和意图。 九、细节判断题 一、辨别标志 ①下列说法正确/不正确的一项是? ②下列表述符合/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③下列理解正确/有误的一项是? 二、做题原则 ①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 ②正确答案:1)原文部分语句的复述;2)原文内容的理解和概括。 ③错误选项:1)各种偷换;2)无中生有;3)曲解文意;4)概念混搭。 三、偷换类型 1、偷换时态 ①已然性时态:已经、曾经、过、虽然…但是…等。 ②未然性时态:将、要、立即、马上、如果、即使…也等。 ③进行式时态:正在、在…中…、现在等。 注:任何时态上的越级偷换均为错误选项。 2、偷换数量 ①较多量:较多、很多、许多、大量、大部分、大多数、广泛、一片、不少等。 ②较少量:较少、很少、少量、少部分、少数、少许、不多等。 ③中间量:某些、一些、部分。 注:首选同级替换,次选中间量向两级的替换。 3、偷换逻辑关系 ①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混淆。 ②因果倒置。 ③并列混淆为条件或因果关系。 4、偷换概念 ①扩大文意 ②缩小文意 5、偷换确定性表述与不确定表述 ①不确定性表述:预测、断言、推测、可能、未必、也许、大概、大约等。 ②常见于科技说明文。 11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休闲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