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年初中历史专题复习 资料编写:黄伟华 2012-6-11一、中日关系问题1、古代中日关系(1)唐朝时中日友好交往史实遣唐使来华;鉴真东渡。(2)明朝时,中日冲突史实戚继光抗击倭寇。2、近代中日关系(1)侵华史实:19世纪:1894年-1895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20世纪初:1900-1901年,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侵华战争A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局部抗战开始);B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全面抗战开始);C 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2)反抗斗争:共产党:平型关大捷(第一次大捷)
2、;国民党:台儿庄战役(李宗仁);百团大战(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3、现代中日关系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中日正式建交。(今年是中日建交40周年)4、如何才能发展健康的中日关系?(或:日本应怎么做?)正视历史; 以史为鉴,反省战争罪行;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与周边地区、国家友好相处,开创中日关系美好未来。5、参拜靖国神社,修改历史教科书等事件说明什么?日本不能正视历史,军国主义势力有复活、抬头的危险。6、你认为近年来中日政治关系结“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才能促进中日之间的世代友好? 原因:日本前政府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文部省通过美化侵略战争的新教科书等。(或:日本政要
3、不能正视侵华历史。)方法:日本政府应教育国民正视历史,反思历史;中日之间应建立互信机制,加强经济、军事、文化和人员间的交流、对话和协商等。7、日本古代学习中国进行的改革是:大化改新,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8、日本近代学习西方进行的改革是:明治维新,由封建社会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日本改革启示:一个国家或民族要想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应善于学习吸收世界先进文化,与时俱进,改革创新。9、改善中日关系青少年应怎么做?、牢记历史,珍爱和平。、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报效祖国,使祖国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呼吁日本右翼势力,面对历史,深刻反省,不能再把日本人民和世界人民拖入战争泥潭。二、中美关系1、第二次鸦片
4、战争中侵略中国。1856年10月1860年10月,英法为主凶,美、俄为帮凶,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2、20世纪初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美国参与侵略中国。3、1922年,华盛顿会议签订九国公约,提出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为美国在中国的侵略扩张提供方便。4、二战中联合国际反法西斯国家打败法西斯。5、二战结束后美国实行扶蒋反共政策。6、新中国成立后实行遏制敌视中国的冷战政策。7、中美关系正常化:1972年尼克松访华,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8、目前影响中美关系的主要因素:(1)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问题(2)台湾问题(3)人权问题。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最主要、最核心的问题。现
5、阶段美国对台军售、维护台湾“不统不独”等问题的实质是为了维护美国的全球战略。三、改革问题1、奴隶制改革:伯利克里改革。2、封建制度改革:(1)商鞅变法;(2)北魏孝文帝改革;(3)日本大化改新;(4)西欧查理马特改革。3、近代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1)戊戌变法;(2)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3)日本明治维新;(4)罗斯福新政。4、社会主义改革:(1)苏联赫鲁晓夫改革;(2)戈尔巴乔夫改革;(3)匈牙利改革;(4)中国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四、农村、农业、农民问题1、新中国成立后农村政策的四次调整(对生产关系的调整):土地改革(19501952年):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6、农业合作化(19531956年):即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形式:农业生产合作社。结果:提高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 结果: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破坏了农村生产力,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灾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至今):作用: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大发展,农村富裕起来。2、其它涉及农村、农业或土地问题的知识点。(1)孙中山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平均地权,改革土地制度;(2)日本大化改新关于土地问题规定;(3)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4)日本明治维新关于土地问题规定;启示:农村政策、制度的调整应遵循原则:生产
7、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尊重客观经济规律;调动农民积极性。五、江泽民十五大报告中所讲的“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前进道路上的三次飞跃”是指哪些事件?(三位走在时代前列的伟人)(1)孙中山: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君主专制),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2)毛泽东:1949年新中国成立,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1956年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3)邓小平: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实行改革开放伟大决策,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六、中共所开辟的两条正确道路1、毛泽东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起点标志:1
8、927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2、邓小平建设道路: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开始标志: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启示:两条道路的共同点:立足国情、实事求是,把马列主义原理同中国实践相结合,走中国特色的革命、建设道路。七、“人权”问题1、最早提出人权观念:文艺复兴(人文主义)。2、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人权立法:法国人权宣言;美国独立战争的独立宣言。2列举法西斯国家践踏人权的罪行:日本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德国反犹狂潮。3、过渡时期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大成果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
9、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八、近现代史上的国际关系1、19世纪后期20世纪初: 两大军事集团对抗: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和三国协约(英、法、俄),导致一战爆发(19141918年)。2、 一战后的国际关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通过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确立)。3、20世纪30年代、二战期间的国际关系: 1937年德国、意大利、日本结成侵略性军事政治集团(轴心国集团);1942年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标志:签署联合国家宣言)。4、 二战后(冷战时期)国际关系: 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形成标志: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结
10、束于:1991年苏联解体)。5、 当今国际关系(政治格局): 暂时形成“一超多强”局面,世界格局正朝多极化方向发展,但是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迄今还没有定型。总之,20世纪至今,国际格局历经三次变化:一战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苏联解体:苏美争霸的两极格局。目前: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格局正朝多极化方向发展。九、美国历史上发生两次资产阶级革命,其要解决的问题分别是什么?两次革命途径和过程有什么相同之处?取得胜利的共同原因是什么?谈谈你的看法。1、解决问题: 第一次是争取民族独立,摆脱英国殖民统治;第二次是维护国家统一,废除南方的奴隶制。2、 完成途径过程相同处: 途径:都以战
11、争手段解决,第一次是独立战争,第二次是南北战争; 过程:革命的一方最初都在军事上一度受挫,处于不利地位,但经过艰苦斗争扭转局面,最终取得胜利。3、 取得胜利的共同原因: 两次革命都是正义的事业,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政府都采取了有效的政治、经济、军事措施。4、 看法:(1)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国家统一,是正义的事业,是任何势力都阻挡不了的;(2)只要采取坚定果断的政治、军事措施,就一定能够取得胜利。十、列举二战的主要经过及重大事件1、慕尼黑阴谋: 1938年9月,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加速二战的爆发。2、 全面爆发: 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3、 扩大: 1941年6月
12、,德国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4、进一步扩大: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12月8日,美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5、 走向联合:1942年1月1日,华盛顿会议(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6、 转折点: 1942年7月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战役。7、 开辟第二战场:1944年6月6日,诺曼底登陆(美、英盟军,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使德军东西受击)。最终结束)。胜利主要原因: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或:正义的世界人民反法西斯力量联合)。二战给我们的启示:a、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悲剧不能重演;b、人民是战胜法西斯的决定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c、意
13、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平等基础上能联合起来,共同迎接挑战;d、国与国之间应和平共处;e、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f、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如何维护世界和平?人类应当避免战争,维护和平,加强多国的交流与合作,反对霸权主义,反对殖民主义;用和平的方法解决各国的争端;发挥联合国的作用等。设计反战宣传标语,如:珍惜和平,反对战争。十一、重要历史认识及启示1、近代列强侵华战争中中国失败结果的认识:(1)弱国无外交;(2)落后就要挨打;2、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的特点及历程的感悟:特点: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心理,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感悟:(1)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2)地主阶
14、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3、近代史上国共关系变化的启示:合则两利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分则两伤国共内战,日本侵略中国,制造九一八事变,挑起局部侵华战争。4、 劝戒日本“历史不容忘却”、“以史为鉴,面向未来”:(1)一个勇于承认错误,承担责任的民族会得到全人类的谅解;(2)违背民意,逆潮流而上,必将遭到世界人民的唾弃;(3)正视历史,以史为鉴,才能面向未来。5、如何才能促进中日之间的世代友好:(1)日本政府应教育国民正视历史,反思历史;(2)中日之间应建立互信机制,加强经济、军事、文化和人员间的交流、对话和协商等。6党对农村政策的调
15、整必须遵循的原则:(1)制定政策必须从国情出发,不能脱离实际。(2)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一切从农村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3)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4)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有利于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5)要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7、对台湾问题的看法:(1)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是任何力量也无法阻挡的;(3)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统一大业必将实现;(4)“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5)发展两岸关系和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符合当前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6)“
16、台独”势力逆历史潮流而动,是不会得逞的;8、日本学习中国和西方进行改革给我们的启示:一个国家或民族应善于学习吸收世界先进文化,与时俱进,改革创新。9.面对战争的悲惨和血腥的启示及人类该如何制止战争,维护和平:(1)人类应当避免战争,维护和平,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反对霸权主义,反对殖民主义;(2)用和平的方法解决各国的争端;发挥联合国的作用等。10、罗斯福新政的启示:“新政”是一次创新。它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为当今的现代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借鉴。11、罗斯福新政对当今经济活动的启示:国家应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以保证经济的均衡发展。12、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给我们带来的启迪:(1)
17、结合国情,实事求是地进行改革,就能促进经济发展。(2) 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就能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3) 政通人和,经济发展。(4)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13、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取得反法西斯斗争胜利的经验启迪联合国应如何去应对现今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各国应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或: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加强合作与交流,实现共同发展,构建和谐世界。14、欧盟成立的启示:国家之间的合作将促进和平与发展,实现“双赢”和“多赢”。15、美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启示:(1) 国家统一,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2) 国家要制定正确的
18、经济政策,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16、科技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的感想:(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科技的发展也带来了各种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与破坏,我们应树立可持续发展思想;17、理想中的世界格局:(1)世界朝着多极化发展,联合国在世界上真正起到发展经济、促进和平的作用;(2)发达国家帮助发展中国家共同进步,所有国家、民族都在国际舞台上拥有相同的地位和权利;(3)世界人民和平共处,谈判成为解决一切争端的唯一方法;(4)人类不再有战争,让世界充满爱。18、全球化使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机遇: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
19、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利用国外资本和先进技术,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促进民族经济发展;挑战:我国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生产技术相对落后,市场经济不成熟,加上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制约,增加了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难度。十二、百年巨变的启示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它警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闭关必然落后。一个国家只有对外开放才能不断进步,卓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部中国近代史也是一部抗争史,它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强不息,不屈不挠、不畏强暴的民族,御侮自强、救亡图存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前进动力。一部中国近代史还是一部探索史,它昭示我们:反帝反封建必须同时进行,缺一不可;只有代表先进生产力和大多数人民利益的
20、无产阶级才能提出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这一历史性巨变。十三、世界主要国家的发展和大国崛起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主要有四种途径:第一种途径: 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制度而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例如16401688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789年开始的法国大革命。第二种途径: 通过民族解放战争,推翻殖民统治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例如17751783年的美国独立战争。第三种途径: 通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逐步废除旧制度而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例如俄国1861年的废除农奴制改革和日本1868年的明治维新。第四种途径: 通过王朝统一战争,逐步清除资本主义发展
21、的障碍,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例如德意志、意大利的统一。十四。美国(一)、美国的诞生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年)评价:民主性确立了联邦共和政体和三权分立原则。局限性存在种族歧视,不承认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同白人相等的权利,保留了奴隶制度; 第一届联邦政府的成立:1789年组成,华盛顿当选为第一任总统。(二)、维护国家统一、废除奴隶制美国内战(三)、工业强国地位的确立1、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1807年富尔顿发明汽船2、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1)主要发明:爱迪生(电灯泡、留声机和电影放映机)、莱特兄弟(1903年飞机)(2)经济发展(四)、一战前后的美国1、一战中1917年,美国参战(目的是为
22、了保住自己的债权和实现统治世界的野心),成为主要战胜国之一;一战削弱了欧洲列强,美国的经济实力进一步加强。 2、一战后(1)代替欧洲,开始掌握世界经济霸权。(2)对外关系:巴黎和会上提出建立国际联盟,但由于未达目的而没有参加;在东亚特别是中国,美国同日本争夺势力范围,华盛顿会议上美国压制日本。(五)、二战前后的美国1、二战前(1)罗斯福新政(2)纵容法西斯侵略纵容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纵容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2、二战中(1)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对外政策调整,倡导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2)重大战事:中途岛海战、诺曼底登陆、向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3)参
23、与并主导四次国际会议3、二战后确立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推行霸权政策(1)美国的“冷战”政策和对亚洲的侵略(2)美苏争霸(六)、两极格局瓦解后的美国美国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企图独霸世界。表现: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借助北约干涉别国内政,严重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如海湾战争、波黑冲突(北约轰炸南联盟)、伊拉克战争等。十五、日本(一)、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明治维新1、影响:(1)积极方面:使日本从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成为亚洲强国。(2) 消极方面:保留了不少封建残余。随着经济军事实力的增长,日本推行军国主义,开始对亚洲临国进行侵略扩张。
24、(二)、“二战”期间1、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2、发动法西斯侵略战争:(1)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2)1941年12月7日日军突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3)1942年6月中途岛海战,日军由进攻转为防御;(4)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三)、二战后的日本1、对日本法西斯的处理: 日本在美军占领下实行非军事化政策,随着冷战的加剧,特别是中国大陆形势的变化,美国开始扶植日本。2、日本经济的发展影响: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希望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影响。7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世界逐渐形成美、欧、日三足鼎立局面。7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成为美国重要的战略伙伴。十六、中国的改革开放1
25、、对内改革.我国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农村改革的主要形式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我国的城市改革主要针对国有企业进行。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对外开放.1980年,我国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后来又增设海南为经济特区。.深圳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对外开放的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十七、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村改革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村改革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村改革启示1、改革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遵循客观的经济规律, 2、改革要注意调
26、动农民的积极性,维护农民的利益。十八、思想解放潮流名称兴起时间兴起国主要内容代表人物性质作用文艺复兴14世纪意大利人文主义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启蒙运动18世纪法国反对封建专制强调自由、平等、民主、人权和法制伏尔泰等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马克思主义19世纪中德国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思想促进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十九、国际格局的演变1、一战后的国际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922-1939)(1)形成:1919年1月,战
27、胜的协约国集团召开巴黎和会,签署凡尔赛和约等一系列条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重建欧洲、西亚和非洲的新秩序。19211922年,美、英、法、日、意、中等九国在华盛顿举行会议,与会各国签署九国公约等一系列条约,构成“华盛顿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通过这两次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评价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确立了一战后的世界新秩序,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但这一体系并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就不能长期维持下去。(3)结束:1939年二战爆发2、二战后的国际格局两极格局(又称雅尔塔体系1955-19
28、91)(1)形成:为协调盟国行动,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召开雅尔塔会议,达成许多重要协议,基本勾画了战后世界的政治格局。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冷战开始。1949年5月,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成立建立。1955年5月,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华约)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正式形成。(2)结束:1991年苏联解体3、当前的世界格局一超多强(1991年后至今)(1)形成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两极格局结束,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暂时维持“一超多强”局面。(2)一超多强一超 美国多强日本、欧盟、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4、当前世界格局发展的趋势多
29、极化(2)中国应对多极化趋势的对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强综合国力;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倡导建立和谐世界。二十、国际组织类1.国际联盟:(1)成立依据:凡尔赛和约。(2)成立时间:1920.1(3)实际操纵国:英国和法国(美国没有加入)。(4)性质:西方列强维护战后世界秩序的工具。2.欧盟:(1)正式建立:1993年(共12个国家;总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2)前身:欧共体(1967年建立,共6个国家)(3)走向联合的原因(目的):为振兴经济;在美苏两级对抗中维护自己的国际地位。(4)统一货币:欧元。
30、(5)地位: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实体。(6)作用:促进欧洲经济发展;加强欧洲对国际事务的影响;推动国际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7)发展:到1994年,有15个成员国;目前有27个成员国。(8)性质:欧洲经济政治联盟。3.世界贸易组织(WTO):(3)成立原因:随着国际贸易日益复杂化,在解决服务贸易、知识产权、外国直接投资等新领域中日渐增多的纠纷方面,关贸总协定已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4)宗旨:通过实施市场开放、非歧视和公平贸易等原则,推动世界贸易自由化的实现。(6)中国入世:2001年11月二十一、改革篇1、史实:(1)中国改革史: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改革开放(2)外国改革史:日本大化改新;
31、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 罗斯福新政;苏俄新经济政策;3、决定改革成败的因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和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进步的改革有时也会失败,这就取决于改革与反改革势力之间的力量对比,政治地位与权力的高低强弱,以及改革者策略方针是否得当。4、改革的启示:改革要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 改革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要符合国情,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改革要抓住问题的实质和关键,既要抓住时机又不急于求成 改革要注意政治、经济、思想的协调发展、和谐发展等。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二十二、革命篇1、 史实:(1)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1
32、8401919)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2)外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南北战争; 法国大革命; 拉美独立运动2、 启示:(1)落后野蛮的制度最终是要被推下历史舞台的,民主平等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2)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人民思想解放,通过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3)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4)一切阻碍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力量必然会被推翻和粉碎。(5)国家独立和统一是国家发展、强大的前提和基础。二十三、思想解放篇1、史实:中国: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外国:文艺复兴运动
33、;思想启蒙运动;马克思主义的诞生2、启示:(1)思想理论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2)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二十四、世界大战篇1、史实: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391945)2、 启示:(1)珍爱和平,反对战争。(2)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决不能重演。(3)人民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4)国与国之间应和平相处,人类命运休戚与共,要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5)战争客观上可以推动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二十五、科技革命篇史实:第一次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第三次科技革命 (20世纪
34、四五十年代现在 )启示: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动力。 2、科学技术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核心动力,每个国家都应该努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 3、科技是一柄双刃剑。它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也带来了如战争、环境、资源消耗、高科技犯罪等消极影响。 4、青少年应该自觉履行历史使命,刻苦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为国家民族振兴做贡献。二十六、国家建设道路探索篇史实: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成就 外国:苏联的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美国、西欧、日本的发展启示: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2、发展经济一定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注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3、国家之间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我们应该大 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 4、弱国无外交。我们要不断提高综合国力,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二十七、经济全球化篇史实:1、新航路的开辟。2、20世纪经济全球化启示:1、科技的发展和经济联系的日益密切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原因。 2、经济全球化有利有弊。我们应该主动融入全球化浪潮,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提高自己的防范风险的能力。第 10 页 共 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