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教师认知问题的自我调适:
教师对自我的不良认知:
1、高估自我(自负)自傲,自大,过分的自信和骄傲。失败产生了更大的挫折,从云端跌向低谷。容易挫折感明显。
2、低估自我(自卑)
指教师对自己的能力或品质评价过低,轻视自己或看不起自己,担心失去他人尊重的心理状态。其实质是自我评价过低。
自卑的表现:一味抱怨和低估自己,严重的自我否定,容易丧失信心。对困难过高估计,不成功看作是机遇不好。往往表现过高的自尊心,又缺乏勇气,常常错失良机。
总感到各方面低人一等,缺乏自信,悲观失望,心境恶劣。思想消沉,情绪压抑,心理不稳定,性格内向,孤独不合群,敏感脆弱。
“赏识教育”:只看到低估自己的层面,走哪个极端都是问题,每个学生的特点是不一样的。有的高估自己的孩子,一味地赏识就不需要。有的孩子本来就找不到北了,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育模式。
“自卑烦恼催人老。”
教师自卑心理的自我调适:
1、采取正确的态度对待自卑,建立积极的合理的自我评价观念。
2、认清自我,悦纳自我。
3、修正理想中的我,改变不合理信念,降低自己的期望水平。
4、通过补偿与升华克服自卑心理。
5、加强人际交往也是消除自卑心理的有效途径。
(二)自负:
指那些自我中心强烈,优越感极强,藐视和不主动同他人交际的心理现象。自负的表现:
1、自视过高,认为自己了不起,别人都不行。
2、瞧不起别人,总认为自己比别人强。惟我独尊。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别人。
3、过度防卫,有明显的嫉妒心。别人失败时又会幸灾乐祸。
(自尊心特强,自我放大的表现。)
自负的自我调适:
1、 接受批评是根治自负的最佳办法。
2、与人平等相处。
3、提高自我认识。
4、以发展的态度看待自我。
三、教师情感问题的自我调适
教师常见的情绪问题:焦虑和抑郁
(一)焦虑:一般称焦虑状态或焦虑反应,是面临威胁时表现出的一种情绪反应。
焦虑的表现:
1、心理方面的症状:
(1)心烦意乱,坐卧不宁,看书及备课无法专注,效率很低;(2)丢三落四,记忆减退;(3)思维迟滞,大脑麻木;(4)容易激怒,爱发无名火。(5)情绪方面,包含紧张、不安、压力感等主观的不适感觉。
2、生理方面的症状:
(1)入眠困难,醒的很早,恶梦连连,醒后觉得身体疲倦,四肢沉重。(2)头晕、头痛、耳鸣,在不熬夜的情况下,眼睛有酸胀肿痛的感觉;(3)缺少食欲,(4)心慌气短,血压升高,尿频尿急,总有便感。
3、焦虑的自我调适:
(1)充分认识自我,了解并接纳自我;(2)能很好的面对现实;(3)学会自我放松,可以采用深呼吸、肌肉放松法、意念法等;(4)为自我分散压力,工作尽量有计划性。(5)在有效率的学习中,得到成就感。
(二)抑郁:
是一种悲哀、沮丧、郁闷的情感体验,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表情苦闷、行动迟缓,常感到力不从心,思维迟钝、联想缓慢,因而语言减少、语速缓慢、语音低沉或整日沉默不语。
1、抑郁的表现:感到情绪沮丧,郁闷,经常想哭,夜间睡眠不好,感到体重减轻,无辜感到疲劳,坐卧不安、难以保持平静,比平时更容易激怒,觉得生活没有意义,觉得自己死了别人会过得更好。
2、抑郁的自我调适:
(1)遵守生活秩序,从稳定的生活中领会自身的情趣。(2)主动吸收新知识,学会主动接受矛盾。(3)即使是小事,也要采取合乎情理的行动,即使你心情烦恼,仍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让自己合乎生活清理。(4)将日常生活中美好的事记录下来,并反复欣赏。
四、教师个性问题的心理调试:
冲动和紧张
(一)冲动:是指由外界刺激引起,爆发突然,缺乏理智而带有盲目性,对后果缺乏清醒认识的不良行为方式。
1、冲动的表现:
(1)一发火就骂人、砸东西,甚至打人。(2)情绪反应十分简单,缺乏幽默感。(3)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心理防御的方式只有发泄。(4)对很小的事也沉不住气。(5)一点就着,不能自控,事后又特后悔。(6)听不进任何人劝说。
2、调适方法:
(1)调动理智控制自己的情绪。(2)用暗示、转移注意法。(3)在冷静下来后,思考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4)平时可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训练,培养自己的耐性。(5)化解冲动要注意提醒自己。
(二)紧张:
1、紧张的表现:
(1)情绪亢奋或躁动、活动力增加、身心能量损耗较快。(2)忧郁或烦闷情绪、身心能量耗竭、免疫力下降、思考与记忆力减退。
2、紧张的自我调适:
(1)针对压力源造成的问题本身去处理。(2)处理压力所造成的反应。(3)采用压力管理策略:社会支持策略、认知改善策略、问题解决策略。职业发展策略、目标管理策略、放松策略。
五、教师行为问题的调适:
不良行为:体罚行为和告状行为
(一)体罚行为:以使学生肉体感到痛苦或极度疲劳的惩罚。
1、体罚行为的表现。
(1)情绪冲动型(2)打击报复型(3)武力震慑型(4)敷衍应付型(5)苦闷发泄型(6)巧“罚”助育型
2、自我调适:
(1)树立现代的教育理念(2)提高自身职业道德素质(3)增强法制观念(4)学会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5)培养良好的性格。
(二)告状行为:
1、告状行为的表现
(1)教师向学生家长告状(2)任课老师向班主任告状。
2、告状行为的自我调适
(1)把家长当作朋友,不可盛气凌人(2)与家长谈话时,要明确目标,做好准备工作(3)与家长谈话时,要实事求是,要一分为二,不要以点概面(4)与家长谈话时,要提出合理建议,聆听家长意见,共同探讨(5)与家长谈话时,忌说有辱学生及家长的人格的话,更不能把责任转嫁任课教师。
六、教师职业适应问题的自我调适
职业适应不良和职业认同困难
(一)职业适应不良:
包括观念上的问题和职业行为上的问题。
1、成因:(1)角色转换迟滞(2)从业能力不足(3)缺乏协调的职业关系(4)职业价值与职业信念缺失
2、调适:(1)要充实知识的储备仓库(2)加强一般能力的培养(3)努力提高自身的适应能力(4)多参加实践活动
(二)职业认同困难:
指个体对于所从事的职业的目标、职业的社会价值及其它因素的看法,与社会对该职业的评价及期望的一致性。
调适:
(1)树立准确的学生观(2)摆正自己的专业观(3)合适的教师生涯规划(4)增强教师的归属感。
(这是我边听边记录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