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区域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7039072 上传时间:2024-12-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区域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区域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区域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区域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区域经济学 贺恒飞手打整理 资料来源:张红老师课件、武汉大学出版社同名教材及其他资料名词解释(部分)1,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和区域经济关系以及与此有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2,经济区位:产业、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经济活动最适合的空间位置,是关于经济过程的一种相对区位。是资本、技术和其他经济要素高度积聚的地区,也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3,经济辐射:是指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相对较高地区与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地区之间进行资本、人才、技术、市场等要素的流动和转移,以及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传播,以现代化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替代与现代化相悖的旧习惯势力,从而进一步提高经济资源配置

2、的效率。4,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和聚集的过程,包括城市人口和城市数量的增加,以及城市经济社会化、现代化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5,二元产业结构:就是一国或一地区的产业结构中,现代化的领域同未现代化的领域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断层同时并存的现象。 6,区域:区域是按一定标准划分的连续的有限的空间范围,是具有自然、经济或社会特征的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的同质性或异质相关联的地域单位。7,中心地:是周围区域的中心,即指向周围区域的为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8,极化效应:指伴随主导产业或推动型产业在一定地域形成,从而使其它产业在周围地域集中的现象,也是各种生产要素向增长极集中的过程。9,均质区域

3、:根据区域内某些重要因素特征的一致性或相似性进行划分的区域 。10,极化区域:根据若干异质部分在功能上紧密联系进行划分的区域 。11,计划区域:指实际存在的管理区域。12,区位:是资本、技术和其他经济要素高度积聚的地区,也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13,区域经济发展:指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不断优化和高度化的演进过程。第一章 导论1.简述区域经济学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基础。(1)自然禀赋的差异性:自然条件的不同:区域差异可以理解为“级差收益”资源的稀缺性:要求资源的优化配置生产要素的不均衡分布和不完全流动性(2)经济活动的极化性;规模经济聚集经济(3)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运

4、输成本、储藏成本和空间成本(4)创新能力的部分排他性和竞争性2.区域有什么特征?对区域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特征:地域性;独立性;开放性;综合性。影响:(1)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特点,它的发展可以借鉴其他区域的经验,但必须与当地的具体情况相结合才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2)区域具有独立性。区域从地理位置上看是一个独立的整体,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独立的区别于其他区域的特征。所以应区别对待每个区域,找到针对不同区域发展的政策、方法,才能促进经济的增长。(3)区域之间在许多方面没有根本差别,人为的限制性较少。区域之间的互补性强,则开放程度越高,因而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4)区域是一个整天、体,

5、是各因素的综合,只有处理好各利益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第二章 产业区位理论1,简述农业区位论的基本内容(见资料)2,简述韦伯工业区位论的基本内容及其三指向是如何确定工业企业的最优区位的。(见资料) 3,简述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的三种中心地体系与序列。(1)K=3(市场组织原则)中心地体系模式。市场区序列 1,3,9,27,81kn=3n-1 中心地序列 1,2,6,18,54(2)K=4 (交通组织原则)中心地体系模式市场区序列 1,4,16,64,256kn=4n-1 中心地序列 1,3,12,48,192(3)K=7 (行政组织原则)中心地体系模式市场区序列 1,7,49,343 kn=7n

6、-1 中心地序列 1,6,42,294 4,简述廖什市场区位论的基本内容(1)廖什市场区位论的重要内容由基础聚落形成的蜂窝状六边行门槛值不同的商品,需求相应数量的基础聚落作为其市场区;在大城市的周围地区,形成疏密相间的中心地分布格局的经济景观。 (2)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的基本观点廖什认为大多数工业区位是选择在能够获取最大利润的市场地域,区位的最终目标是寻取最大利润地点。最佳区位不是费用最小点,也不是收入最大点,而是收入和费用的差最大点,即利润最大点。 (3)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的假定条件第一,在均质的平原上,沿任何方向运输条件都相同;进行生产必要的原料充足,且均等分布。第二,在平原中均等地分布着

7、农业人口,最初他们的生产是自给自足,且消费者的行为相同。第三,在整个平原中居民都具有相同的技术知识,所有的农民都可能得到生产机会。第四,除经济方面的作用外,其它因素都可不考虑。第三章 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1,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1)区域经济均衡发展n 贫困的恶性循环n 供给和需求具有不可分性n 工业化是摆脱落后的关键n 数量有限的个人投资无法打破该循环n 依据需求弹性和收入弹性确定投资比例n 均衡发展理论的基本依据投资外部正效应的存在(2)工业化方案(三种)对消费品工业进行大规模全面投资对消费品工业和基础设施部门进行大规模全面投资大推进方案(3)均衡发展理论的不足资金来源;外部正效应下降;市场

8、机制强化非均衡发展。图1 图22,非均衡发展理论:(1)“循环积累因果关系”和“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图2)(见资料)缪尔达尔(G.Mydral) 循环积累过程:初始变化次级强化上升或下降区域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 卡尔多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模型(2)“核心区”与“边缘区”理论赫希曼(A.Hirschman)的观点n 经济发展不会同时出现在所有部门和地方n 投资一旦出现在某区,形成较高水平的核心区,其他区域成为边缘区n 核心区与边缘区存在着两种不同方向的作用:极化效应作用涓滴效应作用结论:所以核心区与边缘区差距扩大n 约翰.弗里德曼(John Friedmann)的观点n 发展起源于创新n 核心区是创

9、新变革的主要中心n 6种效应强化核心区的地位:支配效应、信息效应、心理效应、现代化效应、连锁效应、生产效应n 核心区在空间系统中呈网络分布n 核心区的作用(3)增长极理论u 理论的提出:配鲁(1950)u 配鲁(Francois Perroux)基本观点n 增长极是指经济空间中在一定时期内起支配和推动作用的经济部门。n 三种效应:支配效应支配产业(活动单元active unit)对其他产业的支配作用和地位。连锁效应支配产业发展(创新)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乘数效应连锁产生的更广泛地带动、推动作用。u 增长极理论的发展与完善n JR布德维尔(Boudeville)的贡献:增长极是主导产业、推动型

10、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聚集体以及该聚集体所在的地理空间。三种类型:增长极是相互关联的主导产业的空间集聚增长极是推动型产业及其相关产业的空间集聚增长极是一个带动周边腹地经济增长的城市中心n 极化效应指伴随主导产业或推动型产业在一定地域形成,从而使其它产业在周围地域集中的现象,也是各种生产要素向增长极集中的过程。n 扩散效应表现为经济要素从核心区向外围扩散、延伸,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扩散的原因A:极化中心的带动和促进作用B:极化中心的经济外溢作用C:政府的调节u 增长极理论有着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增长极理论有着广泛的适应性有利于发挥政府的作用,弥补市场的不足增长极理论在实践中的成功事例很多,“都

11、市圈”模式也是该理论的应用 u 增长极发展模式也有其局限性 配置的产业必须和当地的产业要有一定得关联性。 产品在当地必须要有一定的市场需求。 选择的区域是要具备各方面的,有一定潜力的。 不能快速解决落后地区的就业问题。(4)区域经济发展的长期规律 倒U型学说JG威廉姆逊(Williamson)的理论;结论n 各国地区不平衡的实际趋势与人均国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存在着倒U型相关规律:即工业化初期通常会扩大地区不平衡,接着趋于稳定,最终则是趋于平衡化。n 差距扩大的原因n 差距缩小的原因3,你认为落后地区应如何摆脱“贫困的恶性循环”?(见资料)4,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一、工业化的一般模式n 资本积累方

12、式n 占有劳动阶层的剩余价值n 扩展海外市场n 结构演化(一、二、三)、(二、一、三)、(二、三、一)、(三、二、一)二、重工业优先发展模式目标 高速的经济增长途径 优先发展重工业源泉 高积累评析 积极的作用 ;弊端三、初级产品出口模式是发展中国家利用资源优势,出口农矿产品,以便获取急需的相应外汇,通过向发达国家购买工业化设备和技术,促进本国经济迅速发展的道路局限性: 产品供求与价格受发达国家的控制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资源价值削弱 发展中国家在不平等交易中损失较大 经济表现出明显的脆弱性和依附性四、进口替代模式原因减少对初级产品出口的依赖改变畸形的经济结构发展民族工业条件对进口商品实行严格的限制

13、维持本国货币的较高汇率阶段第一阶段:发展一般最终消费品第一阶段:发展国内需要的资本品作用提高了工业品的自给能力发展了民族工业和产品结构多样化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国际贸易和国内就业状况问题替代工业缺乏国际竞争力外汇短缺不能彻底改变影响经济效益的提高五、出口导向模式n 基本目标利用本国的资源和劳动力的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扩大出口出口扩大带动就业增加扩大出口改善贸易条件,增加外汇n 成效经济的较快增长改变了产业结构出口迅速增加n 缺陷经济发展的对外依赖性增强经济表现出脆弱性第四章 区域产业结构1、简述什么是合理的产业结构?(见资料)2、简述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标准。(见资料)3、雁行形态理论首创者

14、日本经济学家 赤松要观点 后进国家的产业,应当遵循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模式,相继更替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注意 :理论的适用范围;进口规模要适度;理论本身的缺陷第五章 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工与区域空间的演化1、简述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机制 (见资料)一、区位势能机制 1.区域势能的基本概念2.区位势能的作用机制二、集聚与扩散机制 1.集聚机制1.1集聚的动力机制1.2集聚机制的作用方式和空间表现 1.3集聚的合理规模2.扩散机制2.1扩散效应的动力机制2.2扩散机制的方式3.集聚机制与扩散机制的时空特征 三、空间近邻效应1.空间近邻效应产生的条件第一,互补性第二,中介机会 第三,可达性 2

15、.空间近邻效应产生的原因 第一,所有的经济活动都有节约社会劳动的内在要求 第二,由于空间感知能力的限制 第三,决策惯性的影响 3.空间近邻效应对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第六章 区域经济传递理论1,偏小区域间差距、扩大原因。一、区域经济差异(差距)n 概念区域经济差异是指一定时期内全国各区域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非均等化的现象 。n 类型(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二、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n 对经济发展的影响n 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三、区域经济差异的分析n 差异存在的必然性n 有限度的调控四、我国区域经济差异扩大的原因l 区位条件及经济基础不同l 投资规模不同l 产业结构及经济效益不同l 改革开放程度不同l 经济体制改革与转轨效应l 工农城乡关系差异6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休闲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