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生物技能实验习题与答案.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7038945 上传时间:2024-12-25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35.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技能实验习题与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生物技能实验习题与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技能实验习题与答案 生物技能实验习题和答案 实验 1 计算机生物 采集处理系统的认识及使用壹、填空题 1.计算机生物 采集处理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俩大局部组成。硬件主要完成对各 种 和 的采集。且对采集到的 进行调整、放大,进而对 进行模/数(A/D)转换,使之进入计算机。软件主要用来对已经数字化了的生物 进行 、 、存储、处理及打印输出,同时对系统各局部进行控制,和操 进行人机对话。 二、实验操作简答 1. 简述计算机生物 采集处理系统的组成及根本原理。 2. 简述 Pclab-UE 生物医学 采集系统的 器设置。 3. 简述壹般生物医学 采集的软件设置操作。 参 考 答 案 填空题 1.生物电非生物电显示、记录 二、实验操作简答 1.简述计算机生物 采集处理系统的组成及根本原理。 组成:计算机生物 采集处理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俩大局部组成。硬件主要完成对各种生物 号(如心电、肌电、脑电)和非生物 号(如血压、张力、呼吸)的采集。且对采集到的 进行调整、放大,进而对 进行模/数(A/D)转换,使之进入计算机。软件主要用来对已经数字化了的生物 进行显示、记录、存储、处理及打印输出,同时对系统各局部进行控制,和操 进行对话。 原理:首先将原始的生物机能 ,包括生物 号和通过传感器引入的生物非 号进行放大(有些生物 号非常微弱,比方减压神经放电,其 为微伏级 ,如果不进行 的前置放大,根本无法观察)、滤波(由于在生物 中夹杂有众多声、光、电等干扰 ,这些干扰 的幅度往往比生物 号本身的强度仍要大,如果不将这些干扰 滤除掉,那么可能会因为过大的干扰 致使有用的生物机能 本身无法观察)等处理, 然后对处理的 通过模数转换进行数字化且将数字化后的生物机能 传输到计算机内部,计算机那么通过专用的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软件接收从生物 放大、采集硬件传入的数字 ,然后对这些收到的 进行实时处理,壹方面进行生物机能波形的显示,另壹方面进行生物机能 的实时存贮,另外,它仍可根据操 的命令对数据进行指定的处理和分析, 比方平滑滤波,微积分、频谱分析等。对于存贮在计算机内部的实验数据,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软件能够随时将其调出进行观察和分析,仍能够将重要的实验波形和分析数据进行打印。2.简述 Pclab-UE 生物医学 采集系统的 器设置。 第壹步:翻开 器设置面板,能够通过“设置”菜单下的“ 器设置”菜单项来实现, 也能够通过工具栏上的切换按钮在控制面板和 面板间进行切换,此时 面板就会代替放大器控制面板以方便您进行 器的参数设置。 第二步:选择适当的 模式,调整相应的波宽、幅度、周期、延时、间隔等参数,然后单击工具栏上的“ ”按钮即可发出所要 。 第三步: 标记想要显示在哪个通道上,就在相对应的通道上打钩,这样在当前通道上就能够显示相应的 幅度、波宽和标记。 3.简述壹般生物医学 采集的软件设置操作。 第壹步,执行“设置”菜单中的“采样条件”菜单项,翻开采样条件设置窗口。 第二步,为每个通道在控制面板的通道功能列表框中选择对应的实验类别,同时确定要计算的内容。 第三步,适当调节输入范围,时间常数,低通滤波,陷波,纵向放缩,时间单位等参数。第四步,如果使用直流状态,即使用传感器进行非 号实验时,要对通道进行调零。 第五步,对非 号如血压、张力等能够进行定标,执行“设置”菜单中的“当前通道定标” 菜单项进行定标。 第六步,单击工具栏上的采样按钮开始采样,在采样的过程中能够实时调整输入范围、低通滤波、纵向放缩等各项指标以使波形到达最好的效果,再次单击此按钮那么可停止采样。 实验 2 神经-肌肉标本的制备及 神经诱发肌肉收缩现象观察 壹、填空题 1. 在壹定范围内,骨骼肌收缩的大小决定于 ,这是 和 反响之间的壹个普遍规律。 2. 用壹串最大电 作用于肌肉,频率很低时( 间隔大于单收缩的时间),出现壹连串单收缩。增大 频率,使后壹 落在前壹收缩的舒张期,肌肉收缩出现 ,此时记录到锯齿状曲线称为 。再增大频率,使后壹 落在前壹收缩的缩短期,此时肌肉处于完全收缩的状态,不出现单收缩的痕迹,即 ,其收缩幅值 单收缩。 二、选择题 1、关于 强度和 时间的关系是() A. 强度小于基强度时,延长 时间即可引起 兴奋 B. 强度等于基强度时,缩短 时间即可引起 兴奋 C. 时间等于时值时, 强度为基强度即可引起 兴奋 D. 时间小于时值时,无论 强度有多么的大,均不能引起 兴奋2、神经元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是() A. 细胞内高 K+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 K+有通透性 B. 细胞内高 K+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 Na+有通透性 C. 细胞外高 K+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 K+有通透性 D. 细胞内高 Na+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 Na+有通透性3、在绝对不应期,以下论述中正确的选项是() A.阈下 也能够诱发反响 B.需要阈上 才能发生反响C.不能产生动作电位反响 D.无论多么强的 都不能引起反响 4、神经细胞在接受壹次阈上 后,兴奋性的周期变化是() A.相对不应期壹绝对不应期壹超常期壹低常期 B.绝对不应期壹相对不应期壹低常期壹超常期 C.绝对不应期壹低常期壹相对不应期壹超常期 D.绝对不应期壹相对不应期壹超常期壹低常期 5、可兴奋细胞产生兴奋时,其共有的特征是产生() A.神经冲动 B.收缩反响 C.电位变化 D.分泌活动 6、神经肌肉接头传导兴奋时,释放的递质是() A.去甲肾上腺素 B.乙酰胆碱 C.多巴胺 D.肾上腺素7、肌肉兴奋收缩偶联的关键物质是() A. Ca 2+ B.Na + C.乙酰胆碱 D.神经递质 8、在肌肉强直收缩过程中,动作电位() A.不发生重叠或总和 B.幅度变小 C.幅度变大 D.频率变低 三、名词解释 1. 阈电位和阈强度 2. 单收缩和强直收缩 四、实验操作简答 1. 双毁髓法捣毁蟾蜍(或蛙)的脑和脊髓的方法及步骤? 2. 总结神经-肌肉标本制备过程中,哪些操作是关键步骤? 参 考 答 案 壹、填空题1. 强度 2.总和不完全强直收缩完全强直收缩大于 二、选择题 1.D2.A3.D4.D5.C6.B7.A8.A 三、名词解释 1. 阈电位和阈强度 阈电位:指细胞受到 后膜去极化到达爆发动作电位时的临界膜电位值。 阈强度:指在 作用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固定不变的条件下,引起 兴奋所需的最小 强度。阈强度可简称阈值。 2. 单收缩和强直收缩 单收缩:指骨骼肌受到壹次短促 时,产生壹次动作电位,引起肌肉的壹次收缩和舒张。强直收缩:指当骨骼肌受到壹连串高频 时,出现的持续收缩而舒张不全,或呈持续收缩而无舒张的状态,前者为不完全强直收缩;它是由当新的 到来时,前壹次 引起的单收缩的舒张期尚未结束,于是肌肉在尚未完全舒张的根底上出现新的收缩,表现为锯齿状收缩曲线;后者为完全强直收缩;它是由新的 到来时,前壹次单收缩的收缩期尚未结束, 于是上述的锯齿形不再出现,表现为机械反响的平缓增加。 四、实验操作简答 1. 双毁髓法捣毁蟾蜍(或蛙)的脑和脊髓的方法及步骤? 将蟾蜍俯卧于手掌中,用中指和无名指夹住俩个前肢,小指压住俩后肢,拇指自然放在脊柱上,食指放在双眼前方头上,向下压使头部和脊柱呈壹角度,充分暴露枕骨大孔。同时,食指能够防止蟾酥喷射到实验者的身上。以双眼之间长度为边长,向尾部组成壹个等边三角形, 其顶点所在位置即枕骨大孔位置,用毁髓针自枕骨大孔垂直刺透皮肤,然后向上刺入颅腔, 左右搅动捣毁脑 。此时蟾蜍四肢僵直。将毁髓针退出颅腔,旋转向后刺入椎管,捣毁脊髓。蟾蜍下肢肌肉松软,说明脊髓损毁完全。 2. 总结神经-肌肉标本制备过程中,哪些操作是关键步骤? (1)别离神经-肌肉标本时,不能用金属器械牵拉或触碰神经干。(2)不要损伤和污染坐骨神经和肌肉 ,不能用水冲洗。(3)将剥掉皮肤的下肢标本放入盛有任氏液的培养皿中,以维持其兴奋性。(4)别离肌肉时应按层次剪切。别离神经时,必须将周围的结缔 剥离干净。(5)制备标本过程中,应随时用任氏液浸湿神经和肌肉,防止枯燥。(6)应在股骨干中段将其剪断,便于 。 实验 3 血液壹般生理及血型、血压测定 壹、填空题 1. 红细胞对低渗溶液的抵抗力越大,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越 发生溶血,即红细胞渗透脆性越小。将血液滴入不同的低渗溶液中,可检查红细胞膜对于低渗溶液抵抗力的大小。 开始出现溶血现象的低渗溶液浓度为该血液红细胞的 ;开始出现完全溶血时的低渗溶液浓度,那么为该血液红细胞的 。 2. ABO 血型是根据红细胞外表存在的凝集原决定的。存在 的称为 A 型血,存在的称为 B 型血。壹般 A 型标准血清中含有 凝集素,B 型标准血清中含有 凝集素, 因此能够用标准血清中的凝集素和被测者红细胞反响,以确定其血型。 3. 内源性激活途径是指参和血液凝固的所有凝血因子都在 中。外源性激活途径是指受损的 中的 进入血管后,和血管内的凝血因子共同作用而启动的激活过程。 二、名词解释 1. 等渗溶液 2. 等张溶液 3. 红细胞渗透脆性 4. 血液凝固 5. 血型 6. 血压 三、实验操作和简答 1. 如何区别血液的凝集和凝固,其机理是否壹样? 2. 简述 ABO 血型系统及交叉配血实验过程? 3. 没有标准血清,某医生为 A 型血,怎样鉴定出病人的 ABO 血型? 参 考 答 案 壹、填空题 1.不易最小抵抗力最大抵抗力 2.A 凝集原 B 凝集原抗 B 抗 A 3.血浆 因子 二、名词解释 1. 等渗溶液和等张溶液 生理学上将和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称为等渗溶液;而将能维持红细胞正常形态、大小和悬浮于其中的溶液称为等张溶液。等渗溶液不壹定是等张溶液(如 1.99%的尿素溶液), 但等张溶液壹定是等渗溶液。 2. 红细胞渗透脆性 红细胞膜对低渗溶液具有壹定的抵抗力,这壹特征称为红细胞的渗透脆性。 3. 血液凝固 指血液由流动的溶胶状态变成不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血液凝固是壹个酶的有限水解激活过程,在此过程中有多种凝血因子参和。 4. 血型和血压 血型:指血细胞或其他 细胞膜上(通常指红细胞膜上)特意抗原的类型。血压:指血管内液体对管壁单位 产生的压强的大小。 三、实验操作和简答 1. 如何区别血液的凝集和凝固,其机理是否壹样? 凝集:红细胞聚集成团,虽经振荡或轻轻搅动亦不散开,为“凝集”现象。同种动物不同个体的红细胞凝集称为同族血细胞凝集作用。不同动物的血液互相混合有时也可产生红细胞凝集,称为异族血细胞凝集作用 血液凝固是壹个酶的有限水解激活过程,在此过程中有多种凝血因子参和。根据凝血过程启动时激活因子不同,可将血液凝固分为内源性激活途径和外源性激活途径。内源性激活途径是指参和血液凝固的所有凝血因子都在血浆中。外源性激活途径是指受损的 中 的 因子进入血管后,和血管内的凝血因子共同作用而启动的激活过程。 2. 简述 ABO 血型系统及交叉配血实验过程? ABO 血型系统 血型红细胞膜上的凝集原血浆中的凝集素 AA 抗 B BB 抗 A ABAB 无 O 无抗 A 抗 B 交叉配血试验: ①分别对供血动物和受血动物消毒、静脉取血,制备成血清和红细胞悬浮液。红细胞悬浮液是将受检者的血液壹滴,参加装有生理盐水约 1mL 的小试管中,即为 2%的红细胞悬浮液, 加盖备用。 ②取双凹玻片壹块,在俩端分别标上供血动物和受血动物的名称或代号,分别滴上它们的血清少许。 ③供血者的红细胞悬浮液吸取少量,滴到受血者的血清中(称为主侧配血);将受血者的红细胞悬浮液吸取少量,滴入供血者的血清中(称为次侧配血),混合。放置 10~30min 后, 肉眼观察有无凝集现象,肉眼不易分辨的用显徽镜观察。如果俩次交叉配血均无凝集反响, 说明配血相合,能够输血。如果主侧发生凝集反响,说明配血不合,不管次侧配血如何都不能输血。如果次侧配血发生凝集反响,只有在紧急情况下才有可能考虑是否输血。 3. 没有标准血清,某医生为 A 型血,怎样鉴定出病人的 ABO 血型? 抽取医生和病人血经过抗凝处理后,放入试管中用离心机分别别离出血浆和红细胞,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医生的 A 型红细胞和病人的血浆混合为主侧,病人的红细胞和医生的 A 型血浆混合为次侧,结果见下表。 主侧 可能血型 次侧 可能血型 确认血型 (壹)+ B 或 O - A 或 O O (二)- A 或 AB + B 或 AB AB (三)+ B 或 O + B 或 AB B (四)- A 或 AB - A 或 O A 上述结果分析如下: (一) A 型红细胞为 A 抗原,它和病人血浆发生凝集,根据免疫反响特性,病人血浆中含有抗 A 抗体。含有抗 A 抗体的血型可能是 B 型或 O 型。A 型血浆含有抗 B 抗体,它和病人红细胞不发生凝集反响,说明病人红细胞膜上不含 B 抗原。不含 B 抗原的血型可能是 A 型或 O 型,综合分析病人血型应为 O 型。 (二) A 型红细胞和病人血浆不发生凝集,说明病人血浆中不含 A 抗体,不含 A 抗体的血型可能是 A 型或 AB 型。A 型血浆和病人红细胞发生凝集发应,说明病人红细胞含有 B 抗原,含有 B 抗原的血型可能是 B 型或是 AB 型,综合分析病人应为 AB 型。 (三) 同理,A 型红细胞和病人血浆发生凝集反响,说明病人可能为 B 型或 O 型;A 型血浆和病人红细胞发生凝集,说明病人可能为 B 型或 AB 型,综合分析病人血型应为 B 型。 (四) 同理,A 型红细胞和病人血浆以及 A 型血浆和病人红细胞均不发生凝集,说明病人可能为 A 型或 AB 型及 A 型或 O 型,综合分析病人血型应为 A 型。 综上所述,用交叉配血试验方法,不难分析出用 B 型血亦可鉴定病人的血型;也不难知道用 O 型或 AB 型是不能用此方法来鉴定病人血型的。 实验 4 蛙类心博观察及离体蛙心灌流壹、填空题 1. 俩栖类动物的心脏为俩心房、壹心室,心脏的正常起搏点是 。心脏受植物性 神经的双重支配,交感神经兴奋时,其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使心肌收缩力 ,传导 , 心率 ;而迷走神经兴奋时,其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使心肌收缩力 ,心率 。 蛙心脏离体后,用理化特性近似于其血浆的任氏液灌流,在壹定时间内,可保持节律性收缩 和舒张。改变灌流液的组成成分,心脏跳动的 会随之发生改变。 二、简答题 1.0.65NaCl 对心脏活动有何影响?3%乳酸对心脏活动有何影响? 2. 心肌的生理特性有哪些?钾、钙俩种离子和肾上腺素、乙酰胆碱对心搏有何影响, ? 3. 有机磷类药物引起动物中毒的作用机理是什么?分析阿托品及解磷定的作用原理? 参 考 答 案 壹、填空题 1. 静脉窦增强增快加快减弱减慢频率和幅度 二、简答题 1.0.65NaCl 对心脏活动有何影响?3%乳酸对心脏活动有何影响? 0.65%NaCl 对蛙和蟾蜍来说是等渗的溶液,完全置换任氏液后,细胞外的 Ca 2+ 浓度、K + 浓度大大降低,使心肌的收缩能力减弱,心率减慢。乳酸的 PH 值较低,完全置换任氏液后, 细胞外 H + 的浓度大大升高,H + 和 Ca 2+ 竞争性结合肌钙蛋白的结合位点,从而抑制 Ca 2+ 和肌钙蛋白结合,使心肌收缩力量减弱。当再参加 2.5%NaHCO 3 后,解除了 H + 对 Ca 2+ 的抑制作用, Ca 2+ 又可和肌钙蛋白结合,心肌的收缩力量增加。 2. 心肌的生理特性有哪些?钾、钙俩种离子和肾上腺素、乙酰胆碱对心搏有何影响, ? 心肌的生理特性:心肌的自动节律性;心肌的传导性;心肌的兴奋性;心肌的收缩性; 神经递质和其它因子对心肌细胞跨膜离子通透性能够产生壹定的影响。 ①K + 对心脏活动的影响:总体见来心肌对细胞外 K + 浓度变化比拟敏感;可是不同部位心肌的敏感性有所不同,心房肌最敏感,房室束-浦肯野纤维系统次之,窦房结敏感性较低。细胞外液钾浓度增高时,对兴奋性的影响和其浓度增高的程度有关。当 K + 浓度轻度或者中度升高时,细胞内外 K + 的浓度梯度减小,K + 外流的力量减弱,静息电位(RP)的绝对值减小,和阈电位(TP)差值减小,细胞的兴奋性增高;当 K + 的浓度大幅度的升高,RP 的绝对值减小(膜内-55mv 左右)时,钠通道的开放效率降低,钠通道逐渐失活,兴奋性降低或者丧失,严重时,可导致心肌停搏于舒张状态。此时,仅由 Ca 2+ 的内流来构成动作电位,故上升支小而缓慢,使兴奋传导速度减慢,传导性降低。当细胞外 K + 的浓度升高时,细胞膜对钾的通透性增高,心室肌细胞复极过程加速,平台期缩短,不应期也缩短。高钾对心肌收缩功能有抑制作用。因为细胞外的 K + 和 Ca 2+ 在细胞膜上有竞争性抑制;因此当膜外 K + 的浓度升高时,平台期内流的 Ca 2+ 减少,心肌细胞内的 Ca 2+ 浓度难于升高,减小了 Ca 2+ 的兴奋-收缩偶联作用, 从而减弱了心肌收缩能力。4 期自动除极速度减慢,导致窦房结自律性降低,心率减慢。 ②Ca 2+ 对心脏活动的影响:细胞外 Ca 2+ 在心肌细胞膜上对 Na + 的内流有竞争性抑制作用,称为膜屏障作用。因此,细胞外 Ca 2+ 浓度发生变化时,和 Ca 2+ 内流和 Na + 内流相关的生物电活动都将受到影响,而对静息电位那么无明显作用。当细胞外 Ca 2+ 的浓度升高时,对 Na + 的屏障作用加大,由于这种抑制作用,触发 Na + 快速内流产生 0 期去极化就比拟困难,即出现阈电位上移,从而和静息电位的差距加大,兴奋性降低;发生兴奋后,Na + 内流的抑制那么导致 0 期去极化速度和幅度下降,传导性下降。Ca 2+ 内流是慢反响细胞 0 期去极化和快反响细胞动作电位 2 期复极的主要离子活动。细胞外的高钙促使 Ca 2+ 内流加快,慢反响细胞 0 期去极化加快加强,结果是其传导性增高。快反响细胞动作电位平台期将因 Ca 2+ 的内流加速而缩短、复极加速、不应期和动作电位时程均缩短。细胞膜 Ca 2+ 对通透性升高,心室肌细胞平台期 Ca 2 + 内流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强增快;当细胞外的 Ca 2+ 浓度多高时,心脏就会停搏于收缩状态, 称为钙僵直。 ③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脏活动的影响:去甲肾上腺素和心肌细胞膜上的β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 从而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细胞内 cAMP 的浓度升高,进而激活蛋白激酶和细胞内蛋白质的磷酸化过程,使心肌细胞膜上的钙通道激活,动作电位平台期 Ca 2+ 的内流增加,肌浆网释放Ca 2+也增加,心肌收缩能力增强。另外去甲肾上腺素能加强 4 期的内向电流 If,使心率加快。 ④乙酰胆碱对心脏活动的影响:乙酰胆碱和心肌细胞膜上的 M 型的胆碱能受体结合,可使腺苷酸环化酶抑制,细胞内的 cAMP 浓度降低,肌浆网释放 Ca 2+ 减少,心肌的收缩力量减弱。也能够能使传导速度减慢,心率降低。 3. 有机磷类药物引起动物中毒的作用机理是什么?分析阿托品及解磷定的作用原理? 有机磷酸酯类中毒后,胆碱酯酶活性受到抑制,失去水解乙酰胆碱的能力,乙酰胆碱在体内大量积聚,冲动 M、N 受体,动物出现 M 和 N 样中毒病症。 阿托品能阻断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效应器上的 M 受体、对抗乙酰胆碱(Ach)的作用,松弛多种平滑肌,抑制腺体分泌,扩散瞳孔。但不能恢复胆碱酯酶的活性。 解磷定:是有机磷酸酯酶复活剂复活剂分子含有肟基(=NOH)及五价氮离子(-N+)。五价氮离子(季胺盐)和酶的阴离子部位结合,肟基有很强负电性,为亲核基团,易和正电荷的磷原子进行共价键结合,且夺取和胆碱酯酶结合的磷酰基,生成磷酰化的复合剂,进而解除有机磷酸酯对胆碱酯酶的抑制,恢复该酶的活性。且可和有机磷酸酯直接结合,阻止游离有机磷酸酯对酶的抑制。肟基夺取磷酰化胆碱相结合的磷酰基,恢复胆碱酯酶的活性。 实验 5 影响尿生成的因素 一、 填空题 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取决于肾小球的 ,其大小取决于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的胶体渗透压和肾小囊内压;影响肾小管重吸收作用主要 是 和 ,后者又被多种 所调节。 二、名词解释 1.排泄 2.肾小球有效滤过压 3.渗透性利尿 4.水利尿 三、简答题 1. 简述颈动脉插管的手术操作。 2. 试述膀胱插管的实验过程? 参 考 答 案 壹、填空题 1.有效滤过压管内渗透压肾小管上皮细胞的重吸收能力激素 二、名词解释 1 . 排泄:指机体将物质代谢终产物和它不需要或过剩的物质(包括进入体内的异物和药物的代谢产物),经过血液循环由某些排泄器官向体外排出的过程。 2 . 肾小球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 3 . 渗透性利尿:指小管液溶质浓度增高时,其渗透压亦随之增高,从而减少了肾小管、 管对水的重吸收而引起尿量增多的现象。 4 . 水利尿:指大量引用清水后引起尿量增多的现象。 三、简答题 1. 简述颈动脉插管的手术操作。 ①别离颈部的神经和血管:沿颈部正中线切开皮肤 8~10cm,钝性别离皮下 和肌肉,暴露气管。在气管俩侧,分别别离出左侧颈总动脉和右侧迷走神经。 ②颈动脉插管:在左侧颈总动脉下穿二根线,将颈总动脉近头端用线结扎,左侧的颈总动脉近心端用动脉夹夹住以阻断血流,在靠近颈总动脉头端结扎处用眼科剪将动脉管壁剪壹“V” 字形切口。注意不可只剪开血管外膜,也切勿剪断整个动脉,剪口大小约为管径的壹半。然后将充满抗凝集(柠檬酸钠溶液或肝素生理盐水)的动脉插管向心脏方向插入动脉约 6~8mm, 用线结扎动脉于动脉插管上,且把结扎线固定在动脉插管上端的固定圈上以防插管从动脉中滑出。 2. 试述膀胱插管的实验过程? 在下腹部正中线脐 作壹长约 3~4 厘米的皮肤切口,其下端直达耻骨联合。别离皮下 且沿腹白线切开腹壁。将膀胱翻出腹外,识别清楚输尿管,且向肾侧仔细地别离俩侧输尿管 2~3 厘米,在其 穿壹条线,将膀胱上翻用线结扎膀胱颈部以阻断它同尿道的通路;然后在膀胱顶部选血管较少处,做壹环形的荷包缝合,缝合线俩端要足够长,暂不结扎; 在荷包缝合的 剪壹纵行小切口,插入膀胱漏斗,然后用荷包缝合线将切口边缘固定于膀胱漏斗的凹槽上,膀胱漏斗的延伸管和引流导管相连。动物所产生的尿液经膀胱漏斗、引流导管流出后直接观察。手术完毕用温热的生理盐水纱布覆盖腹部创口。 实验 6 反射弧分析 壹、填空题 1.在中枢神经系统参和下,机体对 所作出的规律性应答称为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根底是反射弧,它壹般包括 五局部。 二、选择题 1.在反射活动中易疲劳的环节是() A.传入神经 B.中枢 C.传出神经 D.效应器2.神经调节的根本方式是() A.反响B.适应C.反响D.反射 三、名词解释 1. 反射 2. 反射弧 四、简答题 1.脊髓反射的根本特征及兴奋在中枢内的传导特点 参 考 答 案 壹、填空题 1.内、外环境变化 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二、选择题 1.B2.D 三、名词解释 1. 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参和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所作出的规律性应答称为反射。 2. 反射弧:反射活动的结构根底是反射弧,它壹般包括 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局部。 四、简答题 1.脊髓反射的根本特征及兴奋在中枢内的传导特点。 脊髓反射的根本特征—反射的固定 、反射的分节性和反射的协调性。 兴奋在中枢神经系统内传导的根本特征—反射的潜伏期,兴奋的综合、扩散、后放及抑制活动等。 实验 7 生理学科研选题和实验设计 壹、简答题 1.试述生理学实验设计的根本原那么。 参 考 答 案 壹、简答题 1.试述生理学实验设计的根本原那么。 (1) 设立对照组或对照实验。 (2) 实验中欲检验因素本身条件必须前后壹致,假设随意改变,可能会有未受控制的因素干扰实验结果,从而造成“假象”和分析实验结果上的困难。 (3) 要注意观察实验的全过程。特别要注意实验中的变化时程。要精确记录引入欲检因素的时间、出现变化的时间以及恢复到正常水平的时间。 (4) 注意实验的可重复性。防止因偶然 导致的错误结论。 (5) 要有明确的效果判定标准。实验结果有无变异,变异是否有显著的意义,必须有客观的严格的标准,不能有丝毫主观、模棱俩可的因素。如果实验结果是描记的曲线,那么曲线必须附有纵、横坐标的标尺。 (6) 要注意尽可能地从多方面进行同样的实验。例如检查某壹神经因素的作用,不仅用 的方法,也可用切断、拮抗药物、受体阻断等方法加以证明。如果结论壹致,那么这样的结论才是可信的,具有普遍意义的。 (7) 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合统计学课进行,正确理解均数、标准差、标准误的含义及如何判别组内结果的变异显著性等。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