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5.4 平移
学习目标
1.经历观察、分析、操作、欣赏以及抽象,归纳等过程,经历探索图形平移性质的过程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增强审美意识.毛
2.通过实例认识平移,理解平移的含义,理解平移前后两个图形对应点连线平行且相等的性质.
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并理解平移的性质.
难点:对平移的认识和性质的探索.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教师打开幻灯机,投放课本图5.4-1的图案.
2.学生观察这些图案、思考并回答问题.
(1)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能否根据其中的一部分绘制出整个图案?
(3)师生交流:初步认识了图形的平移。
二、进一步认识平移,探究平移的基本性质
1.学生描图操作.
(1)提出问题:如何在一张半透明的纸上,画出一排形状大小如课件上的小白兔?
(2)描图前教师说明:为了保证“按同一方向陆续移动”半透明纸, 大家应该在小白兔耳朵的上方约1厘米处画一条与书右边缘垂直的直线,半透明纸也应画一条直线,画图中要始终保持两条直线重合.
(3)学生描图,描出三个小白兔.
2.观察、思考.
(1)学生在自己所画出的相邻两个小白兔中,找出三组对应点:鼻尖A与A′, 耳朵B与B′,尾巴C与C′,连接这些对应点.同时教师在黑板上绘制。
(2)观察这些线段,它们的位置关系如何?数量关系呢?
学生用平推三角尺方法验证三条线段是否平行, 用刻度尺度量三条线段是否相等.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学生的发现:
AA′∥BB′∥CC′,且AA′=BB′=CC′
(2)学生再作出连接一些其他对应点的线段,验证前面发现是否正确?
3.师生归纳
(1)描图起什么作用?
描出的图形与原来图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 在半透明纸上描出的所有图形形状、大小完全相同.
(2)在书上和半透明纸画直线而且要求描图时,两条直线要重合.这样做法起什么作用.
保证在半透明纸上所画的图形沿直线所规定的方向移动.
(3)就半透明纸所画的图形归纳,教师板书:
①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
②新图形中的每一个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称点,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
4.给出平移的定义.
定义:一个图形沿着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
教师以课件上的图二为例解说:
把“基本图形”说成“老虎”.第一排左边的“老虎”沿着水平方向向右平移一段距离得第二个“老虎”,平移第二距离得第三个“老虎”……要想平移得第二批的“老虎”,平移的方向不再是水平方向,每一次平移时,方向在变化、平移的距离也在变化.
关于平移的方向,可结论课本图5.4-5说明图形平移方向,不一定是水平的.
教师引导学生举出生活一引进利用平移的例子, 如人在电梯上两个不同时刻之间的位置关系,坐登山缆车人在吊箱里两个不同时刻的位置关系都是平移;黑板报中花边设计利用了平移,奥运会五环旗图案五环之间通过平移得到……
5.例题讲解.
例:如图(4)-1,平移三角形ABC,使点A移动到点A′.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A′B′C′.
教师:“点A移到点A′”这句话告诉我们图形平移的方向是A到A′的方向, 平移的距离为线段AA′的长,根据这两个要素就可以确定点B、C的对应点B′、C′,从而画出△A′B′C′.
解:如图(4)-2,连接AA′,分别过B、C作AA′的平行线L、L′,在L上截取BB ′=AA′,在L′上截取CC′=AA′,连接A′C′,A′B′,B′C′.则△A′B′C ′为所求画的三角形.
三. 达标练习
1.课件上1-5 题学生解答。
2.课本31页拓广探索。
3. 学生解答,师生共同完成。
四.小结
(1)平移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2)回顾探究平移基本性质的过程,你能说出归纳平移基本性质的基本思路吗?
五.作业
(1)教科书 习题5.4 第1、3题.
(2)请你来做小小设计师.你能利用今天所学的平移知识,使用三角形、四边形、圆等简单的平面图形来设计一些美丽的图案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