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3701∕T 47.2-2023 治理车辆超限超载不停车检测系统建设和管理要求 第2部分:选址(济南市).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703828 上传时间:2024-02-09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343.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701∕T 47.2-2023 治理车辆超限超载不停车检测系统建设和管理要求 第2部分:选址(济南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DB3701∕T 47.2-2023 治理车辆超限超载不停车检测系统建设和管理要求 第2部分:选址(济南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DB3701∕T 47.2-2023 治理车辆超限超载不停车检测系统建设和管理要求 第2部分:选址(济南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DB3701∕T 47.2-2023 治理车辆超限超载不停车检测系统建设和管理要求 第2部分:选址(济南市).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DB3701∕T 47.2-2023 治理车辆超限超载不停车检测系统建设和管理要求 第2部分:选址(济南市).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03.220.20CCS R 803701济南市地方标准DB3701/T 47.22023治理车辆超限超载不停车检测系统建设和管理要求第 2 部分:选址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requirements for non-stop detection system of vehicleoverlimit and overloadPart 2:Site selection2023-12-29 发布2024-06-01 实施济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3701/T 47.22023I目次前言.II引言.I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通用要

2、求.25选址要求.25.1市界.25.2区县界.25.3货运通道和超限超载频发路段.25.4固定超限检测站预检界.25.5重点源头单位.35.6重要桥涵结构物.35.7存在绕行可能的其他公路.35.8信息采集子系统设置要求.36结果评定和应用.36.1评定原则.36.2通用要求.46.3评定结论的应用.4附录 A(资料性)信息采集子系统区域划分图.5附录 B(资料性)平整度推荐测定方法.6B.1仪具与材料.6B.2准备工作.6B.3测试步骤.6B.4计算.6附录 C(资料性)路面横坡推荐测定方法.7C.1仪具与材料.7C.2测定步骤.7附录 D(资料性)路面纵坡推荐测定方法.8D.1仪具与材料

3、.8D.2测定步骤.8D.3计算.8附录 E(资料性)选址报告结果评定表标准格式.9参考文献.10DB3701/T 47.22023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是DB3701/T 472023的第2部分。DB3701/T 472023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第 1 部分:总则;第 2 部分:选址;第 3 部分:建设;第 4 部分:运行;第 5 部分:管理。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济南市城

4、乡交通运输局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DB3701/T 47.22023III引言本文件给出了济南市治理车辆超限超载不停车检测系统的总则、选址、建设、运行和管理标准,为项目建设提供统一技术标准,为治理车辆超限超载规范化管理夯实良好的基础,并有效提升国内不停车检测设备制造企业的产品质量水平,为治理车辆超限超载提供执法规范和日常运维管理标准,对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工作的规范化、闭环化提供方向指导,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DB3701/T 472023旨在确定济南市治理车辆超限超载不停车检测系统的建设和管理要求,为保证建设及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拟由5个部分组成:第 1 部分:总则。用于规定治理车辆超限

5、超载不停车检测系统的总体要求。第 2 部分:选址。用于规定治理车辆超限超载不停车检测系统选址过程中技术要求和结果评定方法。第 3 部分:建设。用于规定治理车辆超限超载不停车检测系统建设过程中的技术要求、培训要求以及验收结果评定和处理方法。第 4 部分:运行。用于规定治理车辆超限超载不停车检测系统的运维要求。第 5 部分:管理。用于规定治理车辆超限超载不停车检测系统管理过程中的管理要求和工作流程。DB3701/T 47.220231治理车辆超限超载不停车检测系统建设和管理要求第 2 部分:选址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治理车辆超限超载不停车检测系统选址过程中的技术要求和结果评定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治理车辆

6、超限超载不停车检测系统的选址。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治理车辆超限超载不停车检测系统non-stop detection system of control vehicle overlimitand overload依靠不停车称重、车辆外廓尺寸检测、车牌识别和视频监控、信息发布等硬件设施以及执法管理软件对超限超载车辆和行为进行检测和管理的系统。注1:主要包含信息采集子系统和信息管理子系统两个部分。注2:简称治超不停车检测系统。注3:应用于新建、改建和养护大中修建设中的各等级公路。3.2信息采集子系统information coll

7、ection subsystem包含不停车称重单元、车辆外廓尺寸检测单元、车牌识别和视频监控单元、信息发布单元、交通标志标线单元、供电与防雷单元、现场控制机柜、网络信息传输单元。3.3承载器load receptor用于接受车轮载荷,当有车轮载荷置于其上时,能够感知衡器平衡改变的称量区部分。来源:GB/T 21296.12020,3.2.73.4称重区weigh zone由承载器及其沿行车方向前方和后方的引道组成的路面区域。注1:称量区沿行车方向从起点到终点的长度称为称量区长度。注2:来车方向的一端为称量区起点,车辆驶离的一端为称量区终点。来源:GB/T 21296.12020,3.2.23.

8、5引道apronDB3701/T 47.220232位于承载器沿行车方向任何一端,用于导引车辆上下承载器的一段较直、近似水平、平整的称量区路面。来源:GB/T 21296.12020,3.2.33.6检测区detection area车辆数据检测设备的工作区域。3.7引导路段guidance section检测区前后禁止变道路段。3.8控制区control area信息采集子系统前后最远端设施之间的区域。4通用要求4.1应按照治超不停车检测系统规划,充分利用公路现有基础设施资源,结合路网环境、货源地、桥梁、交通流量、交通安全方面的因素择优选择系统位置。4.2治超不停车检测系统的设置规划,应按照

9、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适时调整的原则。4.3宜选择辖区边界路段、重点桥梁或隧道、重点货运物流源头、未设置治超检测站的国省道重要节点位置、不易绕行的重要节点以及重要农村公路路段,统筹协调,实现辖区内的道路全面监测覆盖。在特殊地区可适当加密,但同一线路和路径方向相邻信息采集子系统之间距离不宜小于 15 km,合理布控辖区内信息采集子系统的密度。4.4应遵循通行唯一的原则,检测区不可选择多路口位置,保证车辆不可通过岔道、路侧通道绕行检测区。应优先选择路堤、路堑路段,防止货运车辆利用平坦路侧绕行。4.5应远离红绿灯路口、公交车站、商业区或小区、弯道,一般保证距离 150 m 以上,特殊路段和桥梁、隧道等

10、重要监测项目,应充分考虑计量检定的适宜性。4.6宜选择市电接入距离不超过 500 m 的路段,充分利用电力公司提供的就近接入点。4.7宜选择网络接入方便的路段,充分利用运营商已有光缆,减少独立敷设光缆长度,节约成本。5选址要求5.1市界在省内各市间的市界所在公路上布设信息采集子系统,切断非法超限超载运输车辆跨市运输路径。5.2区县界在市域内各区县界所在公路上布设信息采集子系统,切断非法超限超载运输车辆跨区县运输路径。5.3货运通道和超限超载频发路段货车流量大、频繁出现超限超载车辆、存在安全隐患的路段布设信息采集子系统,通过识别习惯路径,阻断非法超限超载车辆的运输通道。5.4固定超限检测站预检界

11、DB3701/T 47.220233在已建成的固定超限检测站临近区域内的货运通道中布设信息采集子系统,起到超限超载预检和引导处理的作用,促进现场和非现场执法互补协同执法。5.5重点源头单位在重要的货运源头单位周边公路上布设信息采集子系统,从源头上控制非法超限超载运输车辆上路。5.6重要桥涵结构物对货车交通量较大的重要桥涵结构物连接道路端点处布设信息采集子系统,实现对桥涵结构物的有效保护。5.7存在绕行可能的其他公路在货运通道中,与国省干线相连,超限超载货车为规避国省道超限超载检测,存在绕行可能的县乡村道及其他公路。5.8信息采集子系统设置要求5.8.1控制区控制区路侧布设机柜、立杆、龙门架,应

12、考虑安装位置的涵洞、国防光缆、电源设施,夯实基础。对于有排水需求的称重设备,应选择路侧具备排水条件的路段。参见附录A信息采集子系统区域划分图。5.8.2引导路段引导路段前后各100 m范围内无遮挡驾驶员视线的障碍物。5.8.3检测区检测区的设置应选择路面平直的路段:a)检测区前后距离影响货车流变化的车道分流、汇流、交叉口路段应不小于 500 m;b)检测区前后距离所在路段隧道洞口距离应不小于 2000 m;c)检测区要求不小于 64 m 的平直路面,保证车辆直行通过抓拍区域和称重区域;d)检测区内弯道半径不小于 1.7 km;e)检测区纵坡不大于 2%、横坡应不大于 3%,不能有车辙、沉陷、坑

13、槽、波浪拥包和明显的裂缝,路面横坡、纵坡测定方法参见附录 B、附录 C。f)检测区应选择路侧无交通标牌、公安检测设备的路段,避免影响检测设备的正常工作。5.8.4称重区称重区板块纵向、横向平整度误差不大于3 mm,平整度检测方法参见附录D。6结果评定和应用6.1评定原则按照治超不停车检测系统所选定位置是否符合技术要求而进行逐项评定。在评定中应区分“必要因素”和“非必要因素”。“必要因素”是指影响治超不停车检测实际使用性能的因素,包含本文件5.8所规定的控制区、引导路段、检测区、称重区的要求。“非必要因素”是指不影响治超不停车检测实际DB3701/T 47.220234使用性能,但会增加建设成本

14、或给交通管理带来不利影响的因素,包含本文件第4章和第5章所规定的通用要求、选址要求。6.2通用要求6.2.1选址的结果按照本文件 6.1 规定的评定原则进行逐项评定。6.2.2应由具有相应资质或能力的机构出具选址报告,参见附录 E。6.2.3选址报告应至少包含下列内容:a)选定路段的基本情况介绍;b)必要的测绘结果;c)包含逐项评定及说明的结果评定表。6.3评定结论的应用6.3.1评定结论可作为规划选址审定的主要依据。6.3.2形成评定结论后,应留存选址报告及其他相关的资料档案。DB3701/T 47.220235AA附录A(资料性)信息采集子系统区域划分图图A.1给出了信息采集子系统各个区域

15、的划分图示。图 A.1 信息采集子系统区域划分图DB3701/T 47.220236BB附录B(资料性)平整度推荐测定方法B.1仪具与材料B.1.1直尺:硬木或铝合金钢制,底面平直,长3 m。B.1.2最大间隙测量器具:三角形塞尺或深度测量尺。B.1.3其它:皮尺或钢尺、粉笔。B.2准备工作B.2.1按有关规定选择测试路段。B.2.2在测试路段路面上选择测试地点:当为施工过程中质量检测需要时,测试地点根据需要确定,可以单杆检测;当为路基路面工程质量检查验收或进行路况评定需要时,连续测量10次。除特殊需要者外,以行车道一侧车轮轮迹(距车道线80 cm100 cm)作为连续测定的标准位置。对旧路已

16、形成车辙的路面,取车辙中间位置为测定位置,在路面上做好标记。B.2.3清扫路面测定位置处的污物。B.3测试步骤B.3.1按根据需要确定的方向,将3 m直尺摆在测试地点的路面上。B.3.2目测3 m直尺底面与路面之间的间隙情况,确定间隙最大的位置。B.3.3用有高度标线的塞尺塞进间隙处,量测其最大间隙的高度(mm),或者用深度尺在最大间隙位置进行测量。B.4计算单杆检测路面的平整度计算,以3 m直尺与路面的最大间隙为测定结果。连续测定10次时,判断每个测定值是否合格,根据要求计算合格百分率,并计算10个最大间隙的平均值。DB3701/T 47.220237CC附录C(资料性)路面横坡推荐测定方法

17、C.1仪具与材料本试验需要下列仪具与材料:精密水准仪、塔尺、钢尺或卷尺。C.2测定步骤C.2.1对设有中央分隔带的路面:将精密水准仪架设在路面平顺处调平,将塔尺分别竖立在路面与中央分隔带分界的路缘带边缘d1及路面与路肩交界处(或外侧路缘石边缘)的标记d2处,d1与d2两测点在同一横断面上,测量d1与d2处的高程,记录高程读数,以H表示,准确至0.001 m。C.2.2对无中央分隔带的路面:将精密水准仪架设在路面平顺处调平,将塔尺分别竖立在路拱曲线与直线部分的交界位置d1,及路面与路肩(或硬路肩)的交界位置d2处,d1与d2两测点在同一横断面上,测量d1与d2处的高程,记录高程读数,以H表示,准

18、确至0.001 m。C.2.3用钢尺或卷尺测量两测点的水平距离,以L表示,对一级公路,准确至0.005 m;对其他等级公路,准确至0.01 m。C.3计算按照公式C.1计算,以d1与d2处的高程之差(单位m)的绝对值除以两测点的水平距离(单位m)再乘以100%,则为坡度值i。测定不少于10个横断面的坡度值。|1 2|/100%(C.1)式中:i 坡度值;H高程读数;d1测点1的高程;d2测点2的高程;L 两测点之间的水平距离。DB3701/T 47.220238DD附录D(资料性)路面纵坡推荐测定方法D.1仪具与材料本试验需要下列仪具与材料:精密水准仪、塔尺、钢尺或卷尺。D.2测定步骤D.2.

19、1将精密水准仪架设在路面平顺处调平,将塔尺分别竖立在检测区起始位置处d1及检测区结束位置处的标记d2处,d1与d2两测点在同一纵断面上,测量d1与d2处的高程,记录高程读数,以H表示,准确至0.001 m。D.2.2用钢尺或卷尺测量两测点的水平距离,以L表示,对一级公路,准确至0.005 m;对其他等级公路,准确至0.01 m。D.3计算以d1与d2处的高程之差(单位m)的绝对值除以两测点的水平距离(单位m)再乘以100%,则为坡度值i。测定不少于10个横断面的坡度值。|1 2|/100%(D.1)式中:i 坡度值;H高程读数;d1测点1的高程;d2测点2的高程;L 两测点之间的水平距离。DB3701/T 47.220239EE附录E(资料性)选址报告结果评定表标准格式表E.1给出了选址报告结果评定表的格式。表 E.1 选址报告结果评定表治超不停车检测系统选址结果评定表项目分类项目名称是否符合要求实际情况说明备注必要因素控制区要求是/否引导路段要求是/否检测区要求是/否称重区要求是/否非必要因素通用要求是/否选址要求是/否DB3701/T 47.2202310参考文献1GB/T 21296.12020动态公路车辆自动衡器第1部分:通用技术规范2山东省治理车辆超限超载不停车检测系统建设技术手册(试行)(鲁交执20223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办理中)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