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论探究式学习中的主体意识.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7037161 上传时间:2024-12-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探究式学习中的主体意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论探究式学习中的主体意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探究式学习中的主体意识 刘 樽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成都,610066) 摘要:探究式学习是指学生通过类似于科学家探究活动的方式获取科学知识,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会科学的方法和技能,形成科学观,树立科学精神的学习方式。探究式学习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使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探究过程不仅有利于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而且是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培养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探究 学习 主体 On the Main Reality of Researching in Study Liu Zun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Sichuan,Chengdu,610066) Abstract:Researching in study means that students gain scientific knowledge through the way of researching activities which is similar to scientists,and learn scientific methods,skills and form scientific views.Researching in study emphasizes the activity and independencies students,making the students become the host of study.The researching process not only benefits to the abilities to solve problems of the students,but also the main access to form the scientific spirit,attitudes and methods. Key Words:Research,study,main part 探究式学习是指学生通过类似于科学家探究活动的方式获取科学知识,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会科学的方法和技能,形成科学观,树立科学精神的学习方式。其基本模式是:教师创设“情境”;学生明确“任务”,通过“探究”“会话”,完成“意义建构”。 探究式学习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一种改革:学生将从教师讲什么就听什么,教师让做什么就做什么的被动学习者,变为主动参与的学习者;学生由过去从学科的概念、规律开始的学习方式变为通过各种事实来发现概念和规律的学习方式;教学模式也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课堂更多地将是学生的实验、讨论、资料收集、交流等活动。 探究式学习不在于让学生去解决多少实际问题,而是通过长期大量平凡的研究训练,帮助学生养成平等的态度、批判的意识、独立的精神,逐步学会发现问题,熟悉研究过程,模仿研究方法,提高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探究式学习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传授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有利于他们自主地获取知识。这一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逐步养成善于提问的意识,勇于探究的精神,勤于实践的习惯,培养收集有效信息,综合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世界各国教育管理部门不约而同地把推动学习方式的转变作为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纷纷倡导“主题探究”“设计学习”“综合学习”等活动。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理念:让学生自主学习多一些。受传统文化和教育体制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教育领域长期以来普遍重视具体知识的传授,灌输式教学方法影响深远,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和自主发展空间受到严重的挤压。因此,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开展探究式学习的需要就更加迫切,任务也更加艰巨。 我们知道,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有两条,一是通过教师讲,学生听来获得关于这个世界大量的间接知识,二是通过探究,通过实践,自主地开展学习,获取知识。探究,在学生来到学校之前是他们了解和认识世界的主要方式,进入学校之后依然应该成为他们了解和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之一。 探究式学习并不要求学生亲自获得直接的知识或经验。作为教育范畴中的探究式学习,注重学生对科学本质的认识,但更注重的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探究式学习应该是丰富多样的。例如,通过资料查找进行的学习,学生所获得的知识是现成的,学生只需要进行收集并加以整理就可以了,但学生对资料的收集是自主的,而且很可能是通过小组合作来完成的,他们之间需要合作与交流,这样的学习也是探究式的。探究式学习并不排斥其他的学习方式。学习的方式是多样的,在当前的条件下,特别倡导探究式学习,是基于科学技术的进展、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教育的一种要求。教师通过创设一种包容的、支持性的“学习文化”来呵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这一文化中,让每一个参与者在更为宽松的学习经历中主动参与,这是很有价值的。教师要帮助作为一个整体的学习小组成为自我批判家,从而学会何时和如何克服一些感知上的局限。在一个开展得较好的探究活动中,教师应该是这样的:他能使学生以不同的方式概括、探索和解决各种各样的矛盾。这样,最终教师会说:“我没有去教(讲),然而他们学会了。” 探究式学习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探究式学习要使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学活动要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就要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学会运用所学理论去分析、解决现实生活的实际问题,从中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是“探究式学习”的目的。在课堂上,学生通过运用亲自调查研究获取的资料,自主提出问题,运用相关理论,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提出意见、建议,经历了一个参加社会实践、关注社会生活和形成创新思维的过程,获得自主探究的新认识。这种“探究式学才’的教学活动效率高,效益显著、持久。   要培养学生在探究式学习中主体意识,教师应该这样做: 1、转变教育观念,与时俱进。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是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前提。教师要构建全新的教育理念,摒弃过去对学生的看法,积极实践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探究式学习的课堂结构,可以按照这样的程序进行:学生自主阅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合作探究。在探究过程中,教师适时进行指导。 2、营造良好的讨论氛围。在探究式学习过程中,讨论尤为重要。要克服学生不敢发言、不敢讨论的畏惧心理弱点,可以将班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充分讨论,交流意见,这样就能激发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由此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3、引导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教师在引导学生独立探究的基础上,重视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和交流活动,使学生发表自己的探究方法和成果,从不同的角度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认识,克服独立探究中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正确理解所获得的知识。 4、成为学生的倾听和参与者。教师要放下架子,成为学生的倾听者与参与者。要认真倾听学生对作品的初步认识,了解学生们初步的感受、分析和理解。在学生交流他们探究结果的过程中,教师常常能轻易地辨别出哪些学生具有更高的悟性和理解力。在倾听学生发言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理解上的偏差、学生的疑惑、学生经验背景中已经拥有和仍然缺乏的东西,从而判断学生理解的深度,并决定由教师补充哪些知识。 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民主平等的教育理念,肯定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放在与教师平等的地位上。在探究式学习中,学生应该: 1、抛弃依赖心理,养成独立意识。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前提必须是学生自主性,坚信能力不是靠教师“讲”出来的,而是学生自己“读”和探讨出来的,只有学生自己“读”出来的能力,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主”。高估自己可怕,但低估自己更可怕,克服“我不能、我无法、我办不到”畏难心理,相信自己能行。 2、改变学习方式,培养学习兴趣。新课程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学生还要改变学习方式,不再只是被动地倾听教师讲解,被动地回答教师的提问。当教师的教学行为方式改变之后,学生也应相应地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积极主动参与,这样才能适应探究式学习。学生开始采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来阅读课文,的确有些摸不着头脑。一方面,学生和教师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另一方面,说明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鉴赏水平有待提高。同时由于以往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感到语文课枯燥、乏味,缺乏兴趣,因此要努力培养语文兴趣。 3、学会合作、交流、倾听,养成良好品格。合作精神、团队精神是每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探究式学习需要学生们合作,按照一定规则开展讨论,准确地与他人交流向别人解释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想法,善待批评以审视自己的观点、获得正确的认识,学会相互接纳、赞赏、分享、互助,否则就只能产生盲从、人云亦云,从而在理智上缺乏独立性、自主性。因此,具有合作交流倾听的心理,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品格。让学生克服依赖、自卑的心理,在参与过程中获智,在亲身体验中认识,在独立探索中成长,在自主发展中成熟。 参考文献 1、叶平,高中研究性学习实验课例,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2、袁军,探究性学习教学实例:政治,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3、霍益萍,研究性学习:实验与探索,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4、余清臣,研究性学习,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5、石中英,试论研究性学习的性质,课程教材教法,2002年第8期,14-17 6、任长松,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从两个探究案例引发的思考,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第1期,37-42 7、庞维国,研究性学习:教育心理观,课程教材教法,2003年第3期,42-46 8、郑友训,论主体性教育与活动课程,教育探索,2004年第7期,23-25 9、张道祥,当前探究性学习中的几个误区,教育探索,2004年第6期,17-19 10、张建琼,探究性教学的应然走向,教育探索,2005年第2期,16-18 作者简介: 刘樽(1980—),女,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通信地址:四川省普格县中学,615300。联系电话:13881518918,13882298104。电子邮箱:gubeiren@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休闲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