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东城区高三物理二模试题(2007.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7035841 上传时间:2024-12-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城区高三物理二模试题(2007.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东城区高三物理二模试题(2007.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城区高三物理二模试题(2007、3)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 物体的温度越高,其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 B.物体里所有分子动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C. 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热运动 D.气体压强的大小只与气体分子的密集程度有关 14.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在太阳光照射下,水面上油膜出现彩色花纹是光的色散现象 B.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绿光改为红光,则干涉条纹间距变窄 C.光导纤维丝内芯材料的折射率比外套材料的折射率大 D.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一种纵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一个原来静止在匀强磁场中的原子核发生衰变,放出某种粒子后,在匀强磁场中形成如图所示的径迹,原子核放出的粒子可能是(B) A. 氦核 B. 电子 C. γ光子 D. 正电子 E1 E2 a b 图4 16.如图4所示是伦琴射线管的装置示意图,图中a、b虚线代表两种射线,关于该装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B ) A.E2是直流高压电源,且E2的右端为电源的负极 B.E2是直流高压电源,且E2的右端为电源的正极 C.射线a、b均为电子流 D.射线a为X射线,b是电子流 图(1) v1 v2 图(2) 图(3) 17.图(1)是利用砂摆演示简谐运动图象的装置。当盛砂的漏斗下面的薄木板被水平匀速拉出时,做简谐运动的漏斗漏出的砂在板上形成的曲线显示出砂摆的振动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第一次以速度v1匀速拉动木板,图(2)给出了砂摆振动的图线;第二次使砂摆的振幅减半,再以速度v2匀速拉动木板,图(3)给出了砂摆振动的图线。由此可知,砂摆两次振动的周期T1和T2以及拉动木板的速度v1和v2的关系是 (C) A.T1:T2=2:1 B.T1:T2=1:2 C.v1:v2=2:1 D.v1:v2=1:2 h m 18.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从竖直轻弹簧的正上方自由落下,落到弹簧上,将弹簧压缩。已知物体下落h高,经过时间为t,物体压在弹簧上的速度为v,在此过程中,地面对弹簧的支持力做功为W,支持力的冲量大小为I,则有  (C) A. B. C. D. 19. a、b是某电场中的某一条电场线上的两点,如图(1)所示。一带负电的质点只受电场力的作用,沿电场线从a点运动到b点.在这个过程中,此质点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2)所示,比较a、b两点电势的高低φa和φb以及场强Ea和Eb的大小,正确的是(B) (1) (2) t O A. φa>φb,Ea<Eb B. φa>φb,Ea=Eb C. φa<φb,Ea>Eb D. φa<φb,Ea=Eb t/s F/N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50 53 47 20.某位同学为了研究超重和失重现象,将重为50N的物体带到电梯中,并将它放在传感器上,电梯由起动到停止的过程中,测得重物的压力--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设在t1=3s和t2=8s时电梯的速度分别为v3和v8。由此他做出判断: ( B) A. 电梯上升了,v3>v8  B. 电梯上升了,v3<v8  C. 电梯下降了,v3>v8  D. 电梯下降了,v3<v8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分数 答案 A C B B C C B B 21.(18分) 0 11 2 3 4 5 6 单位:cm 20.50 28.49 36.51 44.49 52.51 60.50 (1)(8分)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下图给出了小车拖动的纸带上的某一段;已知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标出,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则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m/s2,打点计时器打3号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为________________m/s。(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每空4分) + - + - V + - V a b 图(1) E R2 R1 p S (2).(10分)有两个完全相同,但刻度盘上仅有刻度而没有标度值的电压表,电压表的内阻约为5000Ω。现打算用图(1)所示的电路测量它们的内阻。其中:E为电动势12V、内阻可忽略不计的电源;R1是调节范围为0 ~ 9999Ω的电阻箱;R2是调节范围为0 ~ 1000Ω的滑动变阻器;S为电键。 ①.(1分)闭合电键S之前,滑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滑到变阻器的 端。(填“a”或“b”)。 图(2)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0 图(3) ②.(5分)闭合电键之后,适当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和电阻箱的旋钮,当电阻箱调节成图(2)所示的情景时,两电压表指针的位置如图(3)所示,由此可知,此时电阻箱的阻值为 Ω,这两个电压表的内阻均为 Ω。 ③.(4分)由各个器材的参数和各图所示的情景可知,这两个电压表的量程在下面提供的四个选项中最多不会超过选项 ,最少不会低于选项 。 A.6V B.9V C.14V D.18V    (2).①.(1分) a端 ; ②.2547(2分); 5094Ω ; (3分)  ③. C , B ;(各2分) h L v0 22.(16分)如图所示,摩托车运动员从高度的高台上水平飞出,跨越的壕沟。摩托车以初速度v0 从坡底冲上高台的过程历时,发动机的功率恒为。已知人和车的总质量(可视为质点),忽略一切阻力。取。 (1).要使摩托车运动员从高台水平飞出刚好越过壕沟,求他离开高台时的速度大小。 (2).欲使摩托车运动员能够飞越壕沟,其初速度v0至少应为多大? (3).为了保证摩托车运动员的安全,规定飞越壕沟后摩托车着地时的速度不得超过26m/s,那么,摩托车飞离高台时的最大速度vm 应为多少? 22.分析和解:(1) 摩托车运动员由高台水平飞出后,由平抛运动规律: 水平方向 ① (2分) 竖直方向h= ② (2分) 联立①②得 (2分) (2)摩托车运动员由坡底冲上高台,根据动能定理 pt-mgh= ③ (2分) 将代入③得 (2分) (3)从高台水平飞出到地面,由机械能守恒定律 ④ (4分) 解得vm=24m/s. (2分) 23.(18分)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带电小球,用长为l的绝缘细线悬挂在水平向右,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中,静止时悬线与竖直方向成θ角(<45o) E m θ (1)求小球带何种电性及所带电荷量的大小; (2)如果不改变电场强度的大小而突然将电场的方向变为竖直下,带电小球将怎样运动?要求说明理由。 (3)电场方向改变后,带电小球的最大速度值是多少? 23.分析和解:(1)小球带负电。(2分) F电 mg θ T E 设带电小球所带电荷量的大小为q,带电小球受重力mg、电场力F电和细线拉力T,带电小球处于平衡状态,有 ① (2分) ② (4分) (2)小球在竖直平面内沿斜向下方向做圆周(圆弧或来回摆动)运动。 (2分) 突然将电场的方向变为竖直向下时,由于θ<45°,则mg>F电,其重力和电场力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下,与悬线的夹角为钝角,由于悬线不能伸长,故小球在竖直平面内沿圆弧摆下,做圆周运动。(或沿圆弧摆下然后沿圆弧来回摆动)。(2分,只要叙述正确有理都可给分) (3)带电小球到最低点时速度最大,设小球的最大速度为vm。小球摆下过程中重力做正功,电场力做负功, 由动能定理得 ③ (3分) 联立①③ 得: ④ (3分) 图(1) L v0 B B 5 10 0 10 20 30 40 50 s /cm v / m · s - 1 图(2) 24.(20分) 在质量为M=1kg的小车上, 竖直固定着一个质量为m=0.2kg,宽L=0.05m、总电阻R=100Ω的n=100匝矩形线圈.线圈和小车一起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如图(1)所示。现有一子弹以v0=110m/s的水平速度射入小车中,并立即与小车(包括线圈)一起运动,速度为v1=10m/s.随后穿过与线圈平面垂直,磁感应强度B=1.0T的水平有界匀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如图所示。已知子弹射入小车后,小车运动的速度v随车的位移s变化的v—s图象如图(2)所示.求: (1) 子弹的质量m0; (2) 小车的位移s=10cm时线圈中的电流大小I; (3) 在线圈进入磁场的过程中通过线圈某一截面的电荷量q; (4) 线圈和小车通过磁场的过程中线圈电阻的发热量Q。 24.分析与解 : (1)在子弹射入小车的过程中,由子弹、线圈和小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有 (2分) 解得子弹的质量m0=0.12kg; (2分) (2)当s=10cm时,由图象中可知线圈右边切割磁感线的速度v2=8m/s. (1分)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 线圈中的电流 (2分) 解得; (2分) (3)由图象可知,从s=5cm开始,线圈进入磁场,线圈中有感应电流,受安培力作用,小车做减速运动,速度v随位移s减小,当s=15cm时,线圈完全进入磁场,线圈中感应电流消失,小车做匀速运动,因此线圈的长为Δs=10cm.。 (2分) 在此过程中通过线圈某一截面的电荷量 (2分) 解得 (2分) (4)由图象可知,线圈左边离开磁场时,小车的速度为v3=2m/s。线圈进入和离开磁场时,克服安培力做功,线圈的动能减少,转化成电能消耗在线圈上产生电热。(1分) .(2分) 解得线圈电阻发热量    Q=63.36J.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物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