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用心 爱心 专心 成就一生
《沁园春.雪》导学案
一、背景导入
《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2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毛泽东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后,领导全党展开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伟大斗争。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同志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过后写下了这首词。
二、词的特点
古代一种韵文形式,又叫长短句、诗余、曲子词等。原来可以合乐演唱,句式长短不一。乐谱失传后,只剩下词牌,词牌就是词的调子,每个词牌规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平仄声调和韵脚。所以把写词叫做“填词”,历史上宋代是词的创作繁荣时期,涌现了苏轼、辛弃疾等为代表的的豪放派词人和以李清照、柳永为代表的婉约派词人。
《沁园春》这个词牌规定114个字,分上下两阕,上阕13句,下阕12句,句号处必须压韵。“沁园”相传是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的园林,曾被外戚窦宪夺取,后人作诗以咏其事。
三、学习目标
1、朗读这首词,感悟诗歌内容。
2、了解写景、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
3、体会诗人宽广的胸怀,坚定的信心和为中华民族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四、以读促学
1、诗歌朗读应注意些什么?
停顿 北国/风光 (豪迈,高而慢)
节奏 千里/冰封 (拉长)
重音 万里/雪飘 (高昂)
感情
2、应注意的读音
分外( ) 妖娆( )
莽莽( ) 折腰( )
成吉思汗( ) 稍逊风骚( )
3、全词节奏
沁园春 雪
毛泽东 1936年2月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4、分角色朗读
女领 沁园春 雪
男领 北国风光,(豪迈,高而慢)
齐 千里冰封——,(拉长)
万 里 雪 飘。↗(高昂)
女 望 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男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慢)
女 山 舞银蛇,
原 弛蜡象,
男 欲与天公试比高。(高昂)
看红装素裹,
分外 妖 娆,(慢)
齐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男 惜秦皇汉武,↘(低沉)
略输文采;(慢)
女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慢)
男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齐 只识弯弓射大雕。↘(低,慢)
领 俱 往矣——,(慢,拉长)
齐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高昂,坚定)
数 风流 人物——。
还看 今 朝!(一字一顿)
五、以读促感、畅所欲言
启智导航
1、景:词的上阕描写北国雪景,作者望见哪四种景物?这些景物的特点有什么共同之处?请用四个字概括。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人:给你的想象插上翅膀,想一想赏雪的作者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用四字短语概括。
3情:词的下阕作者面对雪景时评古论今,抒发了怎样的情怀?请用四字短语概括。
六、总结明确
景:
人:
情:
七、小试身手:巧对对联
尝试用对联总结上下阙的主要内容
对对联的简单要求 上下联字数要相等
上下联词组要相同:
上下联词性要相同
上联:
下联:
请用作者在本词中抒发的情怀给出对联的横批:
八:理一理
1、 将上下两阙联系起来的过渡句是?
明确:
2、 本文的主旨句?
明确:
3、 哪一个字表明了作者对古代英雄人物的评价?
资料链接:
(1)、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39岁时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了秦朝,被后人誉为:“千古一帝”。为了统一思想,他实行了焚书坑儒的政策。由于注重武力统治,秦朝从建立到灭亡只有15年。
(2)、汉武帝刘彻(前156年—前87年),15岁登基,才位54年。功绩主要是北击匈奴,获得决定性的胜利,拓展了统治区域。听取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创中国传统主流文化之正统。改革政治,削减地方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
(3)、唐太宗李世明(599年——649年),在其统治期间,社会秩序比较安定,阶级矛盾相对缓和,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史称“贞观之治”。
(4)、宋太祖赵匡胤(927年-976年),他结束了安史之乱以来长达200年的诸侯割据和军阀战乱局面,奉行“文以靖国”这一理念,大大提高了文人在政治上的地位,促使宋代的文化空前繁盛。
(5)、元太祖成吉思汗(1162年-1227年)在位期间多次发动对外征服战争为元朝的建立打下了坚实基础。在发动一系列大规模侵略战争时,也伴随着大规模的屠杀。据国内外学者考证,蒙古国在全世界屠杀的人数达到一亿人左右,其中约有七千万为中国人。这一项记录已保存在《吉尼斯世界记录》中。
明确:
你如何理解作者最古代英雄人物的评价?
明确:
九、情感共鸣、当堂成诵
《沁园春 · 雪》全词融写景、抒情和议论于一体,把写景咏史巧妙地结合起来,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歌颂当代英雄,抒发了作者强烈的感情和伟大的抱负,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博大胸怀,具有扣人心弦的力量,成为一首气吞山河、雄视千古的“绝唱”。请大家用心感悟一代领袖的博大胸襟和豪迈气概,带着感情再读词作,争取当堂成诵。
八、拓展对比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思考:对比《观沧海》和《沁园春.雪》在写景和抒情方面有什么共同之处?
十、作 业
1、背诵、默写这首词。
2、根据自己的印象,写一段雪景的文字。字数不限。
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