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16年九年级毕业学业水平考试总复习测试卷(一).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7033307 上传时间:2024-12-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九年级毕业学业水平考试总复习测试卷(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6年九年级毕业学业水平考试总复习测试卷(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九年级毕业学业水平考试总复习测试卷(一) 一.选择题(共16小题,48分) 1.(2015•聊城)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还在发声的音叉,使吊着的乒乓球反复弹起. B.击鼓时,用力不同,听其发声,观察纸屑被弹起的高度. 该实验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该实验探究声音的响度与频率有关 C.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拨动听其发声, D.逐渐抽出罩内空气,听到铃声渐小.观察振动的快慢.该实验探究声音的音调与振幅的关系 该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2.(2014•广州)甲声音波形如图所示,把音调比甲高的乙声音输入同一设置的示波器,乙声音的波形是下列图中的哪一幅(  ) A. B. C. D. 3.(2015•天水)声音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雨滴落在地面上会发出声音,说明物体不振动也可以发声 B.“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C.市区内“禁鸣喇叭”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D.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是因为超声波比次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快 4.(2015•临川区模拟)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内装有深度不同的水.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或用嘴贴着瓶口吹气,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下列关于所发出声音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甲瓶的音调最高 B.用嘴贴着瓶口吹气,甲瓶的音调最高 C.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丁瓶的音调最低 D.用嘴贴着瓶口吹气,丁瓶的音调最高 5.(2014•北海)小海在自习课上“吼”了一声,“吼”声达到85分贝,旁边同学的耳朵被震得嗡嗡响,关于他的“吼”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吼”声属于超声波 B.“吼”声传递了能量 C.“吼”声属于噪声 D.85分贝说明“吼”声响度大 6.(2015•玉林)下列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可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解释的是(  ) A. B. C. D. 镜中花 水中桥 林中影 缸中鱼 7.(2015•自贡)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80°,则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  ) A.40° B.50° C.80° D.100° 8.(2015•十堰)小明在一只空碗中放一枚硬币,后退到某处眼睛刚好看不到它.另一位同学慢慢往碗中倒水时,小明在该处又看到硬币.这种现象可以用下列哪个光路图来解释?(  ) A. B. C. D. 9.(2014•咸宁)如图所示,光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CD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入射角为60°,界面右侧是空气 B.折射角为45°,界面右侧是玻璃 C.入射角为30°,界面左侧是空气 D.折射角为45°,界面左侧是玻璃 10.(2012•梅州)某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的中央安装一只射灯.池内无水时,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池壁上,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所示.现往池内注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站在池旁的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点;如果水面升至b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点,则(  ) A.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上方 B.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下方 C.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上方 D.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下方 11.(2015•南京)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在距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40cm处,则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等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12.(2014•厦门)如图是宇航员王亚平太空授课时的一个镜头,若她的脸离水球球心的距离是30cm,则该水球的焦距可能是(  ) A.8cm B.15cm C.20cm D.40cm 13.(2014•鄂州)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蜡焰清晰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移到光具座的35cm刻度处,对于此时像的性质判断正确的是(  ) A.一定是放大的像 B.一定是缩小的像 C.可能是倒立的像 D.可能是正立的像 14.(2014•雅安)某小组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在图所示光具座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他们把一个近视眼镜镜片放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他们想再次得到清晰的像,下面是他们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近视眼镜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光屏应向左调 B.近视眼镜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光屏应向右调 C.近视眼镜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光屏应向左调 D.近视眼镜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光屏应向右调 15.(2013•济宁)如图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其中凸透镜是(  ) A.a B.b、d C.c D.a、b、c、d 16.(2013•徐州)如图是把一副眼镜放在太阳光下,在地面上看到的情形.由此可以判断镜片是(  ) A.凸面镜 B.凹面镜 C.凸透镜 D.凹透镜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二.填空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7.(2014•徐州)如图所示,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扬声器的前方,当扬声器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随着音乐的节奏晃动.扬声器的纸盆由于      发出声音,声音通过      传到烛焰处,烛焰的晃动说明声音具有      . 18.(2015•徐州)据5月29日《扬子晚报》报道,江苏省拟推出和谐配乐版广场舞.广场舞的音乐声是由音箱中的纸盆      产生,经      传播到人耳.音乐声过大会形成噪声,有关人士建议,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关掉音箱,改用蓝牙耳麦接受信号.关掉音箱是在      处控制噪声. 19.(2012•烟台)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      ;响度相同的是      . 20.(2014•常州)蜻蜓在平静水面上空飞行.它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      (虚/实)像.蜻蜓距水面3m,水深2m,该“倒影”距水面      m. 21.(2014•河北)小红站在学校大厅衣冠镜前2m的地方,像到小红的距离为      m;小红发现衣领处有一点污渍,便走近镜子,镜中的像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由于大厅内光线较暗,为了帮助小红看清衣领上的污渍,小明应将光源照向      (选填“衣领”或“平面镜”). 22.(2014•株洲)如图表示一种光学仪器的原理,图中L1是物镜,L2是目镜. 这种仪器是      (填“望远镜”或“显微镜”),目镜的作用相当于      (填“放大镜”或“投影仪”).   23.(2014•威海)如图所示的四幅图,有的能够说明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像原理,有的给出了近视眼或远视眼的矫正方法,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的是      图;表示矫正近视眼的是      图. 24.(2014•绥化)用照相机拍一朵盛开的荷花,荷花到镜头的距离要大于      .若要把荷花的像拍得更大些,则应使照相机的镜头      荷花(选填“远离”或“靠近”).  三.解答题(共7小题,共32分) 25.(3分)(2014•辽阳)如图,请画出从光源S发出的三条光线,经透镜折射后的传播方向. 第25题图 第26题图 26.(2分)(2008•乐山)如图所示,S是一个发光点,S′是它在平面镜中成的像,SA是S发出的一条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和SA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 27.(5分)(2015•泗阳县校级模拟)下面是小娜和张婷同学做“探究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轻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的现象 (如图所示). (2)使音叉发出响度更大的声音,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出现的变化是      . (3)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响度与声源的      有关,而且是      越大,响度越       (4)探究过程中,将不易观察的音叉的振 动转化成乒乓球的摆动,采用的思维方法是      (填“转换法”“等效法”或“类比法”). 28.(6分)(2015•黑河)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平面镜M放在水平桌面上,E、F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垂直于镜面且可绕ON转动. (1)如图(a),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便立即得出实验结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你认为这样得出结论      (选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      . (2)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      方向射出,因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 (3)如图(b),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在F上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OB,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 29.(6分)(2014•遂宁)洋洋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的活动中,选用了焦距未知的凸透镜. (1)将凸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用平行光作光源,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并调整蜡烛火焰、凸透镜及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其大致在       上,为实验探究做好准备. (3)如图乙所示,将点燃的蜡烛移到标尺10cm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为止.生活中       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来工作的. (4)在图乙所示情况下,保持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为了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在凸透镜左侧附近安装一个焦距适当的      . A.凸透镜 B.凹透镜 (5)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动到标尺35cm处,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的实像. (6)如果用不透明纸板将凸透镜上半部分遮住,结果      . A.没有影响 B.不能成像 C.成一半的像 D.仍能成完整的像,但亮度变暗. 30.(4分)(2012•兴化市模拟)如图是近视眼镜的校正示意图,图中光屏相当于眼睛中的      ,眼镜其实是一个      透镜,在它的校正作用下,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 问:若拿走眼镜,则应该向      (左、右)移动光屏,方可在光屏上重新看到清晰的像,这反映了近视眼镜的作用是使像向视网膜      (填“前方”、 “后方”)移动. 31.(6分)(2011•江苏模拟)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它在距山脚720m处鸣笛后,问司机听到笛的回声时离山脚多远?(声速为340m/s)       2016年03月06日孙涛的初中物理组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A; 2.B; 3.B; 4.B; 5.A; 6.C; 7.B; 8.B; 9.D; 10.A; 11.C; 12.A; 13.A; 14.B; 15.C; 16.D;   二.填空题(共11小题) 17.振动; 空气; 能量; 18.振动; 空气; 声源; 19.甲和乙; 甲和丙; 20.音调; 能; 21.沿直线; 能; 22.反射; 虚; 3; 23.红、绿、蓝; 红外线; 24.4; 不变; 衣领; 25.望远镜; 放大镜; 26.甲; 丁; 27.两倍焦距; 靠近;   2016年03月06日孙涛的初中物理组卷 参考答案   一.解答题(共11小题) 1.③; ⑤; ④; ⑤; 20、0.5; 2.乒乓球被弹起的幅度变大; 振幅; 振幅; 大; 转换法; 3.不合理; 凭一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有偶然性,应进行多次实验; OA; 可逆; 不能; 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上; 4.   ; 5.   ; 6.10; 同一高度; 照相机; B; 放大; D; 7.   ; 8.   ; 9.视网膜; 凹; 左; 后; 10.   ; 11.   ;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