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阆中市小规模学校特色现场观摩会交流材料
打造精品书香校园,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阆中市龙泉镇构溪中心学校
构溪中心学校,位于四川湿地保护区的构溪河畔上游。学校占地面积8亩,建筑面积2000余平方米,学生不足200、教师不到20人。面对这样一种现状,构溪教育人痛中思变,本着以人为本、育人优先;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的理念,在素质教育的春风下,学校浓墨重彩描书香。形成了学校教育发展新亮点,走出了农村寄宿小学发展的新路。
一、建设校园文化,营造书香氛围
学校在原有的书香校园建设基础上,注入了传统文化元素。将自然景观与文化氛围有机结合。2009年以来,我们先后新建了舞台,购置了两百多盆鲜花,改造了原有的花台,重新培植麦冬,修剪了雪松、桂花、铁树、黄角兰等,使校园旧貌换新颜。校园里形成了文化长廊与自然景观浑然一体。教室、寝室门牌都以“书香阁”、“书香居”等命名,走廊与楼梯转角都以学生的绘画、剪纸、感言等作品为主,并配以《千字文》、《弟子规》插图,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教学楼外墙,采用精心挑选的古典诗词和传统名篇,令书卷的气息扑面而来,让书香的芬芳溢满校园,为师生徜徉书海,浸润书香创设了浓郁的文化氛围。
二、搭建阅读平台,完善读书方案
为给师生提供一个自由阅读空间,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学校围绕一站、一角、一居、一室、一廊、一吧、一屋、一墙、一架的书香校园操作体系,(即红领巾广播站、图书角、书香居、阅览室、文化长廊、快乐书吧、网络书屋、书香交流墙、移动书架),增设了寝室书阁,个性书吧。新购置了图书一万多册,开通了校园读书网吧,满足了师生读书需求。为使读书活动长效开展,学校成立了“读书活动指导小组”,研究制订了《2012年读书活动方案》、《教师读书活动方案》、《每日一读方案》、《学生日记方案》等。为了更好指导学生读书,今年开学初,读书活动指导小组召集全校教师,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制定出不同班级读书方案,使学生有了科学读书方法、持续的读书计划,并在学生中开展竞读活动,学生读书兴趣很高,收获很大。
三、实施读书方案,扩大阅读成效。
为培养师生爱读书、好读书、勤学习的良好习惯,学校采取六种读书模式:一是课程引读;二是活动导读;三是专心常读;四是环境助读;五是指标促读。六是互动帮读。同时学校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一是利用早读时间开展了《弟子规》、《三字经》和古诗文朗诵等晨间朗读活动;二是每周开设一节“读我喜欢的书”自由漫读活动,课中安排二十分钟阅读,二十分钟同学交流读书心得。三是每期举行为期一周的年级读书汇报会:低年级的读书故事会、中年级的读书欣赏会、高年级的读书演讲会。要求中高年级的学生都要写出读书感悟。四是发动学生编写了《书香留痕——读书笔记》,学生读书、摘抄、剪贴、写感受,读书留痕,乐此不疲。五是在全校内开展“图书漂流”活动,每个学生将自己最喜欢的书提供出来,放在图书角,全校师生相互借读,期末评比,看“漂流的图书”有多少损失,学生不仅充分享受到读书的乐趣,同时也在活动中受到了诚信教育。六是举行《弟子规》诵读、知识竞猜、读书论坛、即兴作文、成语接龙等竞赛活动,检验学生的读书效果。七是开展引导家长开展“亲子共读”、“创建书香家庭”的活动。我们分年级设计了亲子共读记载表,由家长每天填写孩子的读书书目、读书时间,养成家长与孩子一起阅读健康书籍的习惯。八是建立了书香交流墙,每月将师生作品在墙上张贴交流一次,实现读书活动成果分享。
书香活动的实施促进了校风、教风、学风的根本好转,促进了师生知识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显著提高。我校创办的校刊《书香》成为师生争相阅读的好刊物。我们把学生每周办的手抄报、剪纸、绘画、书法等作品,定期评选并将优秀作品展示在学校文化长廊,供师生观赏。我校六年级学生王丽在全国征文大赛中荣获二等奖。《名称教育》仅一次就刊载了我校六名学生的作品。学生的民间剪纸艺术也在市文教局艺术节上现场表演。同时我校每一年一次的艺术节、元旦书画展、运动会,年年内容新颖,形式多样,充分展示我校师生良好的素质和艺术修养,集中体现了书香校园的蓬勃生机和个性魅力。《南充日报》曾以《一路书香一路歌》专题报道了我校书香特色的教育情况。 学校主研的课题《书香校园的策略构建》结题,并获南充市二等奖。《教育导报》、《四川科技报》、《四川新闻网》、《南充日报》、《阆中市报》、《名城教育》、《阆中教育网》阆中电视台等新闻机构也相继报道我校的书香特色。特别是《中国教育报》记者xxx参观了我校的书香校园,看了学生的即席表演后,感叹良久,啧啧赞叹,走出校门又返回校园依依不舍与校长攀谈,最后带着兴奋和希望再次给予高度评价。
四、利用读书活动,提升师资水平
我校现有教职工17人,其中年龄在55岁以上的就有7人,50至54岁的3人,50岁以下的专任教师仅4人,要想提升教学质量,必须从队伍建设抓起。我们把开展教师读书活动作为突破口,学校要求教师每周读一本书,每月写3—5篇读书笔记,每期摘抄一本读书札记,50岁以上的教师每学期必须完成2篇教学经验文章,50岁以下的教师完成5篇,并每人至少发表1至2篇在县级以上刊物上,学校按月考核奖惩,并作为评优晋级条件。在教职工中掀起了读书高潮。校园里茶余饭后闲谈声、麻将声销声匿迹。领导、教师一片忙碌,因为他们明白:如果不学习,自己在这激烈的竞争中就会被淘汰。其次每月一次的展示,大家把读书笔记放在一起,领导、教师互相评阅,共同提高。伴随教师读书活动的持续开展,校园内老师的言行文明了,乱丢烟头、乱吐口痰的坏习惯没有了,同事间的交往正常了。读书使老教师青春焕发,干劲倍增;读书,使青中年教师活力十足,气质高雅。
甘将心血化时雨,润出山花一片红。我校青年教师李桂华在片区师德演讲中荣获二等奖,学校各年级连续多年在期末统考中均居片区前茅。学校连年代表片区参加市局年终督导评估,成绩优异。
五、书香浸润人生,自主陪伴成长
学校在长期营建书香校园的同时,其他各项工作也有序推进,同步发展。校园环境综合治理中,我们把学校环境综合治理与书香校园特色建设紧密相连,制定并完善了一系列学生自主管理体系,让学生人人参与管理、人人自我管理。
(一)开展了扎实有序自主学习主题实践活动
1、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学校通过校会、队会、主题班会等,设计开展“自学成才名人故事会”、“ 提高学习效率主题讨论会”、“自主学习我来谈主题班会”等系列活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树立敢于学习的信心。
2、引导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学校通过黑板报、张贴栏、学习园地、广播站等宣传渠道,向学生介绍先进科学的学习方法、班主任、任课教师充分利用班会、队会、课堂引导学生掌握课前预习、课堂思考、课后复习、快速阅读、快乐记忆等自主学习方法。
(二)开展了循序渐进的学生自主生活能力提高活动
1.倡导学生自主管理,学校积极引导学生从自我管理入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校管理、班级管理中去。深度挖掘班委会的管理潜力,充分依靠班委会进行班级管理,从清洁卫生、班风班纪、文体活动、日常生活到学科学习都鼓励学生自主参与,成为班级的“小主人”、“小能手”;同时完善红领巾监督岗制度、充分发挥少先队在学校自主管理的主阵地作用。学校经常开展争做“小管家”、“小灯光师”等评选活动,予以表彰。让学生在班级事务中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自我发展。
2.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学校安排专职生活老师,负责对学生的个人卫生、寝室内务等工作进行指导、督促,开展自己的事自己做,自己能做的事尽力做好等系列活动,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进行穿衣、洗脸、刷牙、梳头、叠被、洗衣等专项能力训练,同时定期开展自力生活能力的各种评比竞赛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
书香校园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这项工程我们也才刚刚起步。构溪教育人正承载着昨日的自强与自信,续写着今天的使命与责任,引领着学生放飞新的希望和梦想。
- 6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