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盐城工学院机械工程系毕业设计说明书前言冷冲模是冲压加工工艺的装备之一,被广泛地运用在汽车、飞机、电机、仪表以及在国防工业中。冲压工艺具有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材料利用率高、能成形复杂零件,适合大批量生产的优点,在某些领域已取代机械加工,并正逐步扩大其工艺范围。因此,冲压技术对发展生产、增强效率、更新产品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同时,冲压技术的推广受到投入成本低,模具成本高,不适应中小生产规模的特点。但是总的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进一步加强,模具行业,包括冷压模一定会得到更普及地应用。随着冲压工艺的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中,再加上随着数控技术和机械CAD/CAM的发展,冷冲模的发展和迅速。它以生
2、产率高、成本相对低廉被广泛应用。外国的冲压模发展水平相当高,无论是设计还是制造,都达到较高的水平。以精确的定位,合理的工艺,连续加工精度很高的薄臂零件。而国内模具行业的起步较晚,基本上以单模为主,因此,加工精度够高。冷冲模的设计包括冲裁模设计、弯曲模设计、拉伸、胀形等模具的设计。冷冲模的设计也用到材料学、机械设计、工程材料、特种加工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它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经过了三个多月的学习,设计,绘图,我学会了冲裁的机理,冲压的基本理论;理解了冲裁力,卸料力等工艺参数的确定;熟悉了冲裁模的结构,内部的结构零件及其设计的控制点;同时对于弯曲模、冲孔模、拉深模、落料模的结构能够熟悉了解。电机
3、碳刷架的加工包括了冲孔、落料、和弯曲的加工。通过对冲孔模、落料模、弯曲模的学习,分析和比较了各加工工艺方案,完成了模具总体的结构分析,进行毛坯尺寸、排样、工序尺寸、冲压压力、压力中心、模具工作部分尺寸等工艺计算。绘制了装配草图并进行零部件初步选用设计,然后确定外形尺寸,选择冲压设备,绘制总的装配图和非标准的零件图。落料和冲孔都属于冲裁模。冲裁模是从条料、带料或半成品上使材料烟规定的轮廓产生分离的模具,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冲压技术也向高速化、自动化、精密化的方向发展。冲裁模一般分为简单模、级进模、和复合模。简单模在国内应用比较广泛,它是在压力机的冲压行程中完成一次冲裁工艺。简单模也分为无导向简单
4、模、导板式简单模,和导柱式简单模;级进模是在单工序冲模基础上发展的一种多工序、高效率冲模。在压力机一次冲程中,级进模在其有规律排列的几个工位上分别完成一部分冲裁工艺,在最后工位冲出完整的工件。由于级进模是连续冲压,因此生产效率高,适用于大规模生产,但是因为其结构复杂,定位要求比较严格,因此说制造成本高。复合模是指在压力机的一次冲压行程中,经一次送料定位,在模具的同一部位可以同时完成几道冲裁工序的模具称为复合模。复合模同连续模一样,也是在简单模的基础上发展的一种较先进的模具。与连续模相比,冲裁模冲裁件的位置精度高,对条料的定位精度要求低,复合模的轮廓尺寸较小。复合模虽然生产效率高,冲压件精度高,
5、但模具结构复杂,制造精度要求高,适用于生产批量大,精度要求高,内外形尺寸差较大的冲裁件。电机的炭刷架的材料是冷轧钢板,适用于冷冲压加工。如何去安排合理的加工工艺,确保生产的效率最高,同时也能满足零件的加工要求。这是整个设计的重点。在该零件的加工中,包括了冲孔,落料,以及弯曲等冷冲加工。冲孔属于冲裁加工的一种。冲裁模的结构比较简单,冲裁过程分为弹性变形阶段,塑性变形阶段,断裂分离阶段。其断层直接关系到冲裁加工质量的好坏,一般的,断面分为四个特征区,即圆角带,光亮带,断裂带,和毛刺。我们必须有合理的冲裁模的间隔来保证良好的特征带的分布。冲裁模有刃口尺寸、冲裁力等工艺参数的确定。在设计电机炭刷架的冲
6、孔和落料加工时,须首先确定其力学性能,然后设计主要零件,完成结构草图,最后完成装配图。弯曲是将金属材料完成一定的角度、曲率和形状的冲压工艺方法。通常弯曲加工的材料有板料、棒料、管材和型材。弯曲有回弹的现象,因此回弹会降低弯曲件的精度,是在弯曲加工中不易解决的问题,因此在设计的时候必须考虑这个问题,例如可以考虑通过利用回弹规律补偿回弹,改变弯曲变形区应力状态校正回弹等。在了解了弯曲加工的特点及工艺参数后,安排了炭刷架的合理的工序,熟悉各种模具结构。进而完成零件设计和结构设计,绘制零件工作图。在冲压模的设计过程中,还必须考虑到模具的成本,因此在进行选材,结构设计时,必须尽量不去设计形状复杂的结构,
7、同时采用镶嵌式代替整体式的结构。针对模具的定位要求高的特点,在零件的设计中必须要有比较高的加工精度要求。总的一句话,必须在有高的模具寿命和满足加工精度要求的基础上,尽量降低模具材料的成本,简化模具的结构,这样才能有利于这个行业在我国的发1 确定件的工序方案 根据工件的形状.材料.厚度及实际加工的需要,生产工件的工序过程如下: 1. 从板料上冲出落料件(该落料件即为弯曲体的展开图的外轮廓形体。根据弯曲体的展开尺寸,设计出冲模,将所需工件冲下。所冲工件如图所示: 2第一次冲孔,冲五个间距要求不太高的圆孔。(这五个圆孔如上图所示的五处分布)。 3第二次冲孔,冲方孔。 4第一次弯曲,选弯曲复杂部分,即
8、如上图所示的a. b部分。 5第二次弯曲,弯曲两边,即U形弯曲。弯折线如上图中虚线所示。 6第三次弯曲,弯曲中间,弯折线如上图红线所示。. 第三次冲孔,此乃最后一道工序,因为此两孔间距要求较高,如果放在其它工序中冲,则可能影响定位要求,故最后工序冲此两孔比较合适。2弯曲件的展开尺寸2.1长度方向上的计算: 表-r/t0.250.30.40.5K0.310.320.350.37根据r/t=0.2此处省略NNNNNNNNNNNN字。如需要完整说明书和CAD图纸等.请联系QQ251133408专业为您服务.本设计已通过答辩!完整机械毕业设计全套下载地址爱问:带来不便请见谅! 左右 L=280mm 工
9、作台孔尺寸 前后B1=60mm 左右L1=130mm 立柱间距 A130mm5.7 模架的设计与有关尺寸5.7.1 模架的结构形式 模架是模具的主体结构,它是连接冲模工作零件的部件。冲模的主要零件都要通过螺钉、销钉连接到模架上构成一副完整的冲模结构,才可使用。 本弯曲模选用后侧导柱模架,两个导柱导套分别装在模架的后侧,凹模面积是导套前面的有效区域。 由于导柱装在一侧,因重力产生力矩而会引起模座歪斜,上模座在导柱上滑动不够平稳,影响模具寿命。但是本弯曲模为中型模具,精度要求不太高,所以上述缺点对工件质量并不会产生太大影响。5.7.2 模架的有关尺寸 由凹模的外形尺寸(LB)为12580,由冷冲压
10、及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资料中的国家标准GB2851.3-81可查得。5.8 导向零件 为了保证上模相对于下模或凸模相对于凹模能够正确运动,就必须采用导向零件以达到规定要求。5.8.1 导柱、导套的尺寸、结构 导柱尺寸根据模架中下模座的导柱孔确定为20mm,选用A型。同样,导套与导柱配套,也选用A型。导柱导套的结构可由冷冲压及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资料中国家标准GB2861.1-81和GB2861.6-81查得。5.9 顶出机构5.9.1 顶板与凹模的配合 弯曲件的形状相对比较复杂,所以顶板与凹模为非配合关系。5.9.2 顶板的尺寸 (1)顶板的长度 顶板的长度一般根据弯曲件的长度而确定,此弯
11、曲模长度确定为108mm。 (2)顶板的尺寸中的厚度 顶板的厚度由国家标准GB2858.2-81查得为10mm。5.10 模具的安装 5.10.1 模具安装的注意事项: (1)检查模具的闭合高度与压力机的闭合高度是否合理; (2)模具安装前应将上下模板和滑块底面的油污揩试干净,并检查有无遗物,防止影响正确安装和发生意外事故。5.10.2 模具安装的一般次序如下: (1)根据冲模的闭合高度调整压力机滑块的高度,使滑块在下死点时其底面与工作台面之间的距离大于冲模的闭合高度。 (2)先将滑块升到上死点,冲模放在压力机工作台面规定位置,再将滑块停在下死点,然后调节滑块的高度,使其底平面与冲模上模座上平
12、面接触。 (3)将压力机滑块上调35mm,开动压力机,空行程12次,将滑块停于下死点,固定住下模座。6 最后一道弯曲模设计6.1 弯曲件的工艺性6.1.1 弯曲件如图所示:6.1.2 最小弯曲半径 弯曲件的最小弯曲半径与材料的力学性能、硬化程度、纤维方向、表面质量等因素有关。其值: r=0.1t=0.22=0.2mm6.1.3 弯曲件直边高度 如上图所示的弯曲件,直边高度为H=33mm,满足H2t=22=4mm,所以符合弯曲条件。 弯曲件孔边距离为15.5,最小孔边距为S=2.2mm,15.5远大于最小孔边距,不处于弯曲变形区内,因此,弯曲基本不影响小孔的精度和形状。6.1.4 弯曲件的精度(
13、1)弯曲件的角度公差为2。(2)弯曲件的直线尺寸公差为IT14级。6.2 弯曲件的回弹回弹是指金属材料在塑性弯曲时总是伴随着弹性变形,因此,当弯矩去掉之后,弯曲件的弯曲角与弯曲半径变的与模具尺寸不一致,回弹值通常以回弹角表示。 =-0 其中:表示回弹后制件的实际角度; 0:表示模具的角度6.2.1 影响回弹的因素(1)材料的力学性能 与弹性模数成反比;(2)相对弯曲半径r/t r/t大则回弹角大;(3)弯曲中心角 愈大,则愈小;(4)弯曲方式 校正弯曲比自由弯曲回弹角小;(5)制件形状 U形件回弹小于V形件。6.2.2 回弹角的大小 在实际设计时,通常按实验的数据来修正,或经试冲后再修正。 该
14、弯曲为U形弯曲,且为自由弯曲 回弹角为=2。6.2.3 减小回弹的措施因为本弯曲件形状已设计好,所以,常常就以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1)弯曲工艺方面压弯前将坯料进行退火处理。 (2)在模具结构方面: a.补偿回弹; b.增加压料力或减小凸凹模之间的间隙的方法减少回弹; c.弯曲时在弯曲件的端部加压的方法,不但能获得精确的弯曲高度,而且能减小回弹。6.3 弯曲力的计算6.3.1 弯曲力的大小通常采用经验公式 该弯曲为U形自由弯曲 弯曲力采用公式F=0.7KBt2b/(r+t) 其中:F 为自由弯曲力 B 为弯曲件的宽度为12 t 为厚度为2 r 弯曲件的内弯曲半径为0.5 b 为材料的抗拉强
15、度,其值为400MPa K为安全系数,一般取K=1.3 弯曲力F=0.3KBt2b/(r+t) =0.71.31222400 =6.9888(KN)6.3.2 顶件力或压料力F1 顶件力一般取自由弯曲力的30%80%,现取自由弯曲力为50%。 顶件力F1=0.56.9888=3.4944(KN)6.3.3 弯曲时压力机公称压力的确定 F压F自=6.9888+3.4944=10.4832(KN)6.4 弯曲模的间隙U形件弯曲时,凸凹模间隙的大小对弯曲件质量有直接影响,过大的间隙会引起较大的回弹,过小的间隙会使制件厚度变薄,增加模具的磨损。因此必须确定合理的间隙值。凸凹模的合理间隙值可按下式进行计
16、算: Z/2=t+ct其中: Z/2 弯曲凸、凹模单边间隙; t 坯料厚度; 坯料厚度正偏差; C 根据弯曲件高度H和弯曲线长度L决定的系数,这里取C为0.04。 t=2, 为零, C为0.04 Z/2=2+0.042=2.08 mm6.5 弯曲模工作部分尺寸计算6.5.1 凸模圆角半径rp 若弯曲件的内侧半径rrmin(材料所允许的最小弯曲半径,见冷冲模及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资料表1-3-1),则应取rp=r 凸模圆角半径rp=r=0.5mm6.5.2 凹模圆角半径rd及凹模深度L0 (1)凹模圆角半径 凹模圆角半径一般为不小于3mm,以免弯曲时材料表面产生划痕。 弯曲凹模圆角半径由冷冲模
17、及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资料表1-3-16查得: rd=5mm (2)凹模深度L0 当弯曲U形件时,如果弯曲边长较大,而对平直度要求不太高时,可采用冷冲模及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资料表1-3-19空中的数值,查得:L0=20mm6.5.3 凸、凹模工作部分的尺寸公差 L凸=(Lmin+0.75) =(10+0.750.2) =10.15(mm) L凹=(L凸+ Zmin) =(10.15+2.08) =12.23(mm)6.6 压力机的选择6.6.1 由上面已确定为压力机的公称压力了,为10.4832KN。 6.6.2 压力机各参数如下: 发生公称压力时滑块离下死点距离SP=3mm 滑块行程:
18、固定行程S=40mm 调节行程S1=40mm S2=6mm 标准行程次数 n=200次/min 最大闭合高度 H=160mm 闭合高度调节量 H=35mm 滑块中心到压力机的距离 C=100mm 工作台尺寸:前后 B=180mm 左右 L=280mm 工作台孔尺寸 前后B1=60mm 左右L1=130mm 立柱间距 A130mm6.7 模架的设计与有关尺寸采用中间导柱模架,根据L、B为125、80查冷冲模及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资料第九章表1-9-1、表1-9-5得到模架模座的有关尺寸,再查表1-9-7查得导栓、表1-9-9得导套尺寸及表1-9-11得模柄尺寸等等。6.8 顶出机构6.8.1
19、顶板与凹模的配合 弯曲件的形状相对比较复杂 顶板与凹模 采用非配合关系6.8.2 顶板的尺寸 顶板的长度一般根据弯曲件的长度而确定,或由凹模的长度确定。在前面的模具工作尺寸的计算中已求出了L凹=12.23mm,可知能够选顶板的长度为12.1mm。顶板的厚度由国家标准GB2867.4-81查得为9mm。6.9 模具的安装6.9.1 模具安装的注意事项: (1)检查模具的闭合高度与压力机的闭合高度是否合理; (2)模具安装前应将上下模板和滑块底面的油污揩试干净,并检查有无遗物,防止影响正确安装和发生意外事故。6.9.2 模具安装的一般次序如下: (1)根据冲模的闭合高度调节压力机滑块的高度,使滑块
20、在下死点时与工作台面之间的距离大于冲模的闭合高度。 (2)先将滑块升到上死点,冲模放在压力机工作台面规定位置,再将滑块停在下死点,然后调节滑块的高度,使其底平面与冲模上模座上平面接触。 (3)将压力机滑块上调35mm开动压力机,空行程12次,将滑块停于下死点,固定住下模座。结论在近两个月的毕业设计过程中,我从对模具一知半解到独立设计开发的过程中,我始终做到勤勤恳恳,坚持按照一般的冷冲模设计过程来严格地计划和安排进程。由于模具结构的精度要求高,各零件也较复杂,我始终学习基础的知识,熟悉各零件的作用及设计方法。在考虑加工工艺时,把一般的机械零件加工工艺知识与模具加工工艺结合起来。考虑零件的精度要求
21、和模具的寿命确定合理的模具结构及各零件的配合精度。通过整个过程的学习体会。我觉得受益匪浅,也对这一行业充满了兴趣。冷冲模主要利用压力通过模具对钣金零件完成冲孔、落料、弯曲、胀形等加工。冷冲模加工的精度高,生产率高。通过毕业设计我熟悉了冷冲模的结构及设计方法。在此基础上,按照一般的设计程序,针对电机碳刷架的结构特点,安排了加工工序,设计了一套模具。总的说来,模具结构的设计应保证有足够的加工精度,确保较长的寿命。对于模具寿命和加工精度而言是相对矛盾的,因此为保证了精度要求我考虑了寿命的控制点,在安排压力机确定凸凹模间隙时考虑到寿命问题。模具的应用使得生产效率提高了,生产周期缩短了,但模具的成本比较
22、高。如果在未来的设计中考虑到模具寿命的问题,这时模具行业在我国的推广是有好处的。致谢 近两个月的毕业设计已接近尾声,在此我要感谢学校及系领导对我们至始至终的指导和硬件投入,以及指导老师吴德和的帮助,同时还要感谢我们小组在我设计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所给予的帮助。正是在他们的指导和帮助下,我才能够顺利完成了毕业设计。在我即将步入工作岗位前,完善了知识的积累,这对我而言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参考文献1李聚松.冷冲模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2高正文.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83魏华光.实用模具设计与制造.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1991.44陆子茹.冷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江
23、苏科技出版社,1985.45.李云佑.冲模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106.冯炳其.模具设计与制造简明手册.伤害科技出版社,19937.王孝培.冲压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19888.天津大学编.机械零件手册.教育出版社,19939.陈炎嗣.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北京工业出版社,199810.虞传宝.冷冲压及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资料,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附件清单1.落料模装配图 LCM-00 一张 A02.冲孔模装配图 LCM-01 一张 A13.弯曲模装配图 LCM-02 一张 A14.弯曲模装配图 LCM-03 一张 A15.刷架展开图 LCM-04 一张 A36.炭刷架制品图 LCM-05 一张 A37.导柱零件图 LCM-00-01 一张 A48.导套零件图 LCM-00-02 一张 A49.凸模零件图 LCM-00-03 一张 A310.垫板零件图 LCM-00-04 一张 A211.凸模固定板零件图 LCM-00-05 一张 A212.成型侧刃零件图 LCM-00-06 一张 A413.卸料板零件图 LCM-00-07 一张 A214.凹模零件图 LCM-00-08 一张 A215.凹模固定板零件图 LCM-01-01 一张 A316.弯曲凸模零件图 LCM-02-01 一张 A417.弯曲凸模零件图 LCM-03-01 一张 A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