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1讲 有理数的加减
【例1】 有理数加法计算:
(1); (2); (3); (4).
【例2】 有理数减法计算:
(1); (2); (3); (4)
【例3】 有理数混合计算:
(1); (2).
【例4】 有理数混合计算:
(1); (2).
【例5】 在数的前面分别添上加“+”或“-”,使它们的和为1.你能想出多少种方法?(开放性题)
【例6】 一个水井,下面比井口低3米,一只蜗牛从水面沿着井壁往井口爬,第一次往上爬了0.5米后又往下滑了0.1米;第二次往上爬了0.42米,却又下滑了0.15米;第三次往上爬了0.7米,却又下滑了0.15米;第四次往上爬了0.75米,却又下滑了0.1米;第五次往上爬了0.55米,却又下滑了0.48米.问蜗牛有没有爬出井口?
课后练习:
1、计算:
(1); (2); (3);
(4); (5)
2、计算:
(1); (2); (3); (4);
(3); (6).
3、计算:
(1) ; (2);
(3); (4).
4、潜水艇原来在水下200米处,若它下潜50米,接着又上浮130米,问这里潜水艇在水下多少米处?
5、判断题:
(1)若两个数的和为负数,则这两个数都是负数. ( )
(2)若两个数的差为正数,则这两个数都是正数. ( )
(3)零减去一个有理数,差必为负数. ( )
(4)如果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则它们的差为0. ( )
6、计算:
(1); (2);
(3); (4).
7、请在数1,2,…,2006,2007前适当添加上“+”或“-”号,使它们的和的绝对值最小。
8、计算:
(1); (2);
(3); (4)
第2讲 有理数的巧算
【例1】 计算:
【例2】 计算:.
【例3】 计算:.
【例4】 计算:
【例5】 计算:
【例6】 计算:.
【例7】 2002加上它的得到一个数,再加上所得的数的又得到一个数,再加上这次得数的又得到一个数,…,依此类推,一直加到上一次得数的。最后得到的数是多少?
课后练习:
1、计算:.
2、计算:.
3、计算:.
4、计算:.
5、计算:.
6、计算:.
7、计算: .
8、计算:.
9、计算:.
10、计算:.
第3讲 绝对值
知识纲要: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零的绝对值是零。即
一个数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这个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显然,任何数的绝对值都是非负数,即。
化简含绝对值的式子,关键是去绝对值符号,先根据所给的条件,确定绝对值符号内的正负(即)。如果已知条件没有给出其正负,应该分类讨论(即分别讨论的情形)。分类思想是数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思想。
【例1】 绝对值为10的整数有哪些?绝对值小于10的整数有哪些?绝对值小于10的整数共有多少个?它们的和为多少?
【例2】 若
【例3】 若
【例4】 设
【例5】 数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如图所示,试化简
【例6】 化简
【例7】 化简
【例8】 若
【例9】
【例10】 化简
课后练习:
1、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
(1)当。 ( )
(2)若是有理数,则一定是正数。 ( )
(3)当 ( )
(4)若 ( )
(5)若 ( )
(6)一定是正数。 ( )
2、若 3、若
4、绝对值小于100的整数有哪些?共多少个?它们的和是多少?
5、化简 6、已知 的值。
7、设和是有理数,若一定正确吗?如果正确,请你说明理由;如果不正确,请举出反例。
8、已知有理数的位置如下图所示,化简
9、已知
10、化简 11、设是有理数,求。
第4讲 一元一次方程
知识纲要:
代数方程在初中代数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们,而一元一次方程是代数方程中最基础的部分,高次方程及方程组往往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来求解。因此,掌握好这部分内容,有助于我们学习一些复杂的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是
(1)
方程(1)有唯一解 (2)
任何一个一元一次方程,通过变形,总可以化为的形式。
【例1】解方程
【例2】解方程
【例3】小张在解方程时,误将看作,得方程的解为,请求出常数的值和原方程的解。
【例4】解关于的方程
【例5】解关于的方程 【例6】解关于的方程
【例7】解关于的方程
【例8】已知关于的方程有无数多解,试求的值。
【例9】已知一元一次方程有两个不同的解,求证这个方程必有无数多个解。
课后练习:
1、解下列方程
2、解下列关于的方程
3、已知关于的方程有无数多个解,求和和值。
4、已知关于的方程无解,试求的值。
5、解下列关于的方程
6、已知方程有两个不同的解,试求的值。
7、若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试求它的解。
第5讲 一次方程组
知识纲要:
一次方程组也称为线性方程组,它是解决许多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解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是“消元”。通过消元,把一次方程组转化为一个一元一次方程来求解。常用的消元法有代入消元和加减消元法。
【例1】 解方程组 【例2】解方程组
【例3】 解方程组 【例4】 已知方程组
求
【例5】 解方程组 【例6】 解方程组
【例7】 已知关于的方程组 问为何值时,方程有无数多组解?为何值时,只有一组解?
【例8】 解方程组 【例9】 解方程组
课后练习:
解下列一元一次方程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第6讲 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知识纲要:
一次方程组是解决许多问题的重要工具,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本讲应用它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例1】 设二元一次方程有公共解。求的值。
【例2】 代数式0、1、2时的值分别为-2、2、8.求,并求时,这个代数式的值。
【例3】 已知方程组
小明正确解得而小亮粗心,把给看错了,他解得 试求。
【例4】 若的值互为相反数,试求与的值。
【例5】 是关于的方程的一个解。试求的值。
【例6】 已知是同类项,求的值。
【例7】 已知的值。
【例8】一个自然数减去63后是一个平方数;加上26后,也是一个平方数。求这个自然数。
【例9】两个自然数的和与差相乘,积为84.求这两个自然数。
课后练习:
(1)已知代数式在时,值为3;时,值为9.试求的值。
(2)已知代数式在时,值为3;时,值为4.求时,这个代数式的值。
(3)若试求的值。
(4)若,试求的值。
(5)若与是同类项,求的值。
(6)已知方程小王正确解得。小李由于粗心,把看作6,解得。试求的值。
(7)已知关于的方程都是方程的解。求的值。
(8)若互为相反数,求的值。
(9)若两个自然数的和与差的积为71,求这两个数。
(10)求方程的正整数解。 (11)求方程的整数解。
(12)求方程的正整数解。
第7讲 列方程(组)解应用题
知识纲要:
应用题是中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助于培养同学们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应用题的最主要的方法是列方程或方程组。
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
(1)根据题意设未知数;
(2)列出一些有关的代数式;
(3)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
(4)解方程(组);
(5)代入检验;
(6)写出答案。
【例1】 传说希腊数学家丢番图在墓碑上面刻着:“他的童年占去一生的,接着是少年时期,又过了的时光,他结婚了。5年以后,有了儿子。可是儿子命运不济,只活到父亲岁数的一半,就匆匆离去。4年后,他也因过分悲伤而离开了人世。”问丢番图活了多少岁?
【例2】 一个两位数,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的和是8.这个两位数除以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的差,所得的商是11,余数是5。求这个两位数。
【例3】 修一条公路,甲队单独修需1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需要12天完成,丙队单独修需要15天完成。现在先由甲队修2.5天,再由乙队接着修,最后还剩下一段路,由三队合修2天才完成任务。求乙队在整个修路工程中工作了几天?
【例4】 三个阀门,同时开放,1小时可注满水池。只开放两个阀门,1.5小时可注满水池。只开放两个阀门,2小时可注满水池。
问:只开放两阀门,需多少时间才注满水池?
【例5】 某班学生到景点春游。队伍从学校出发,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前进。走到1千米时,班长被派回学校取一件遗忘的东西他以每小时5千米的速度回校,取了东西后又以同样的速度追赶队伍,结果在距离景点1千米的地方追上了队伍。求学校到景点的路。
【例6】 从甲地到乙地的公路,只有上坡和下坡路,没有平路。一辆汽车上坡时每小时行驶20千米,下坡时每小时行驶35千米。车从甲地到乙地需9小时。从乙地到甲地需要小时。问甲、乙两间的公路有多少千米?其中从甲地到乙地的上、下坡路各是多少千米?
【例7】 某农场有两片试验田。甲田的面积比总面积的一半少7公顷。乙田的面积比总面积的多32公顷。问甲田和乙田各多少公顷?
【例8】 甲、乙两书架各有若干本书。如果从乙书架拿5本书放到甲书架上,那么甲书架上的书就比乙书架上剩余的书多4倍。如果从甲书架拿5本书放到乙架上,那么甲书书架上剩余的书是乙书架上的书的3倍。问原来甲书架、乙书架各有书多少本?
【例9】 小虎问叔叔多少岁了。叔叔说:“我像你这么大时,你才4岁。你到我这么大时,我就40岁了。”问小虎和叔叔今年各是多少岁?
【例10】 设有四个数,其中每三个数的和分别是17、21、25、30。
课后练习:
(1)一个两位数,个位数字比十位数字大5,而且这个两位数是它的数字和的3倍。求这个两位数。
(2)甲、乙两人骑自行车同时从A地到B地,甲的速度是15千米/时,乙的速度是10千米/时。如果甲比乙先到10分钟,问A和B相距多远?
(3)一项工程,甲单独做15天完工,乙单独做20天完工,丙单独做24天完工。现在先让甲、乙合做5天,剩下工程由丙一个人完成。丙需要多少天?
(4)含盐40%的盐水若干千克,加清水10千克后,含盐的浓度变为10%。问原来盐水多少千克?
(5)甲、乙两地相距60千米。一艘轮船往返于甲、乙两地之间,顺流时用4小时,逆流时用5小时.求这艘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和流水的速度。
(6)一个两位数,如果除以个位数字,得商9余数为6;如果除以十位数字,得商11余数为1.求这个两位数。
(7)制造某种产品,1人用机器,3人靠手工,每天可制造60件;2人用机器,2人靠手工,每天可制造80件。3人用机器,1人靠手工,每天可制造多少件产品?
(8)甲对乙说:“我像你现在这么大时,你的年龄是我现在年龄的一半;你像我现在这么大时,我们俩的年龄和是63岁。”问甲、乙两人今年各是多少岁?
(9)甲、乙两小组人数的和是28.如果甲组增加2人,乙组增加6人,那么甲组人数与乙组人数的比是2:1.求原来甲、乙两组的人数。
(10)某人骑自行车,开始以15千米/时的速度前进。在离目的地的距离比已经走过的距离少20千米时,改用10千米/时的速度前进。这样,全程的平均速度为12.5千米/时。问全程是多少千米?
(11)一个六位数的首位数字为1.如果把这个数字移到原来个位数字的右边,得到一个新的六位数,那么新得到的数是原数的3倍。求原来的六位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