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企业视角下的认定工作.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03002 上传时间:2024-02-09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0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视角下的认定工作.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企业视角下的认定工作.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91陕 西 现 代 职 业 教 育 研 究教育部等5部门发文实施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对于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党的二十大把科教兴国、人才战略提到了新的历史高度。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是高端制造业,职业教育是其重要人才支撑。办好职业教育,离不开办学条件的保障。“高质量”是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主旋律,落后的办学条件仍然是严重制约这一目标实现的关键性因素。落后的办学条件还会严重损害职业教育的社会形象,从而影响职业教育对人们的吸引力。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地方政府对职业教育投入的加大,以及系列国家层面

2、重大建设项目的实施,如国家示范校建设、国家双高校建设等,职业教育办学条件有了明显改善,有些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已经可与世界先进水平职业学校比肩。无论在校园面积、师资队伍还是数字化教学条件等方面,均产生了一批非常出色的职业学校,这是应该看到的成就。然而总体上看,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任务还很艰巨,尤其是以下方面:(1)学校之间差异很大。办学条件高低不平衡现象存在于不同学校之间。不同省份职业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虽然还存在,比如经济发达地区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总体上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但同一地区不同学校之间的差距更大,办学条件差的职业学校,校舍水平还停留在20多年前,师资队伍更是短缺严重。(2)城乡之间

3、差异很大。同一省份,地级以上城市通常都拥有若干所办学条件优越的职业学校,但县级以下区域的职业学校办学条件总体上离达标要求差别较大,不仅教学楼年久失修,教学空间严重不足,教学条件落后,甚至有的专业根本就没有具备基本专业水准的教师,教师招聘非常困难。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实施方案所列出的职业学校办学条件中的问题,每项都直指要害,要求明确,且在一定程度上考虑了地区之间的差异。方案要产生实效,实施过程中一定要严格落实各项要求,不能随意打折扣。对实施达标工程是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保障徐国庆 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于一些可能发生漏洞的环节,要制订明确的要求。同时也有必要在可行范围

4、内考虑地区的特殊性,比如对于地处中心城市的职业学校,校园面积达标是其难以克服的问题,但这些学校往往师资条件优越,在技能人才培养中要充分发挥这些学校的优势。可预见,如果该方案得到成功实施,可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相当部分职业学校办学条件严重滞后的问题,对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改善职业教育的社会形象,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具有积极意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不达标是个长期积累的问题。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该问题的解决也不会一蹴而就。在有充足资金保障的条件下,教学条件可以快速得到改善;基础设施问题的解决则需要根据具体政策逐步推进,其改善需要比较长时间;师资短期则是非常复杂的办学问题,其解决需要一个长期过程,而且需要

5、政策支持。因此,方案实施应该是一个过程,要根据具体办学问题制订不同时间计划,并对问题解决的结果进行长期跟踪,进而把它变成一项常规工作。唯有这样,才能实现职业学校办学条件不达标问题的根本扭转。改善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关键还在于要真正重视职业教育。在高等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这三类教育中,办学条件相对更为落后的是职业教育,其根源还是在于当地政府、主管部门对职业教育重视程度不够,甚至是对整个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地方政府、主管部门需要进一步深刻领会党和国家关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从人才结构平衡、社会健康发展的角度高度平衡各类教育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地位”,认识到发展职业教育对于推动当地

6、产业发展、促进青年就业、改善人民生活的重大意义。作者简介:徐国庆,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转载:中国教育新闻网企业视角下的认定工作顾德仁 常熟理工学院有效推进“双师型”教师认定,是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打造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一项紧迫任务。正如近代职业教育家江恒源所说:职业教育的师资问题仍不能得到完美的解决,所以必须另觅途径,使有学识者辅以经验,有技92 陕 西 现 代 职 业 教 育 研 究如何看待“双师型”教师标准的出台,需要我们站在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高度、学校治理的全局高度以及教师发展的现实角度来思考和衡量。标准的出台是推动改革深入、填补国家标准空白的必需之举。

7、“双师型”教师这一概念出现在职业院校视野接近30年,也逐步成为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类型特征。但长期以来基本认定标准的缺乏,让“双师型”教师成长和发展“雾里用好国家标准,推动“双师型”教师发展齐求兵 长江职业学院质量管理与教学督导处合型企业、规模以上企业应当安排一定比例的岗位,接纳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教师实践”。具体实践中,有些企业碍于校企合作交往的人情,虽然表面上接受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但并不真心欢迎。究其原因,职业学校教师赴企业实践大多不具连续性,一般不超过6个月,更多学校只是利用两个月暑假进行实践。这不仅很难真正为企业创造价值,还给企业的正常运行增加了一些不确定因素。因此,要让企业及用

8、人单位全方位参与“双师型”教师评价,真正具有话语权,不能流于形式。“双师型”教师培养,企业及用人单位也应主动担当作为,平衡和兼顾好单位的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双师型”教师认定,教师需要更多获得感。法律、政策需要系统设计并有连续性。政策文本中宏观叙事的“职教春天”需要转化为基层实践中的“春风扑面”,初衷美好的制度设计更需要良好的实践成效。认定通知中要求,“在职务(职称)晋升、教育培训、评先评优等方面应向双师型教师倾斜,课时费标准原则上应高于同级别教师岗位”,这要真正落到实处还有待观察,不能搞运动式“双师型”教师认定。通知中要求“2022年底前展开本年度双师型教师认定相关工作,及时总结经验做法,研

9、究解决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时间紧、任务重。不同省份可充分结合工作实际,既可按照国家职业教育专业目录的大类分类进行,亦可遴选基础好的优势专业群进行,分步骤有序推进。“双师型”教师认定的最终目的是要提升课堂教学成效和人才培养质量,而非教师持有证书“量”的增加。期待新时代的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能够在推进职业教育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作者简介:顾德仁,常熟理工学院正高级工程师、苏州远志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能者佐以知识,同时以师范训练完成之,令成一个知道何以教、教什么、如何教及愿意教的人才,才可以有言职业教育的进步。具体而言,一名职业学校的教师至少有

10、两个资格:(1)对于他所担任的专门学科,须有职业的经验、实际的技能与专门的学识;(2)对于教育原理及方法,须有明确的了解及实施的技能。“双师型”教师认定,实施细则需要从严。开展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其实质是促进新时代的职业学校教师更好地胜任本职岗位更加综合的工作任务。“双师型”教师认定,只能是职业教育现有教师队伍建设的改良之法,而不应成为职业教育教师的生成之法。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动态调整机制”。能进能出、能上能下是认定结果“公信力、权威性”的有效保障。对于企业实践的“业绩白条”,需要从严、从重处理责任人;对于认定标准中

11、的“破格”,不能以单项技能竞赛获奖直接破格,而应审慎考量后结合实际情况对应某个或几个条件的“破格”。“双师型”教师认定,兼职教师需要有效管理。当下校外兼职教师来源主要有兄弟院校的在职教师、用人单位或兄弟院校的退休人员、企业及用人单位的在职人员等。企业及用人单位的在职人员,尤其是与学校长期深度合作的用人单位的经验丰富且有条件承担教学任务的在职人员,是“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重要支柱力量。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可以将这支力量纳入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与发展,注重从年龄、学历、工作经历等方面进行有效管理和规划,吸引更多处于职业上升期、追求进步的用人单位专业人员参与日常教学(不仅仅是实践教学),助力兼职教师的职业发展。畅通来自用人单位的兼职教师考取教师资格证的渠道,也可让兼职教师更有归属感。“双师型”教师认定,用人单位不能缺位。不管是“双师型”教师认定,还是“双师型”教师培养,都离不开企业及用人单位的全方位参与。新版职业教育法明确,“产教融看花”,甚至出现令社会“诟病”的认定方式。标准的出台很好地填补了长期存在的空白,是完善职业教育国家标准、深化职业教育评价改革、推动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突破性举措。标准的出台是推动队伍建设、增强学校治理能力的必须之举。标准的缺乏和各类统计的双重叠加,使得职业学校在“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上“各显神通”,出现了“证书双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