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种感悟体验让语文课堂更精彩新课标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深思”“要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感悟体验”越来越引起语文教师的关注,小学语文教师怎样做到以感悟体验让语文课堂变得更精彩呢?笔者的做法如下。一、朗读中感悟体验古人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立者批文以入情。文本作为读者与作者之间沟通的中介,唯有通过读的方式才可以达到“有所感悟”的境界。在语文教学中,自由读、品读、诵读都是感悟体验的重要方式。教学望月这一课,我是这样引导学生朗读感受美丽的月色的。1出示文中赞美月色的古诗句,让学生自由朗读,读出诗的韵味。2月色是美的,而作者笔下的月色
2、也毫不逊色。(出示第二自然段)轻声读一读,你能读出这份美丽吗?3再轻声读一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以哪些词语中发现了月亮的美丽?(读后交流)4(多媒体播放江上月色图及音乐,教师适时解说)伴随着这些优美的画面和美妙的乐曲,让我们再一起读一读这些优美的文字。5假如用一个词来形容今晚江上的月色,你会用哪一个词?(学生交流,相机板书:宁静的、安详的、优美的、朦胧的)6多好的感觉啊!以这段优美的文字中,我们品味出今晚的月光在我们的眼里是宁静的、安详的、优美的、朦胧的。任何一篇文章,都有读的目的和程度,如刚接触文本时的初读,理解感悟时的精读、诵读等等,正是在不同程度的朗读中,学生的感悟才得以深化、得以丰富。
3、二、讨论中感悟体验小学生限于认知能力和水平,他们在学习探究中必须更多地借助于群体的合作与交流。因此,我们“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在合作交流中加深感悟的平台。如教学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课时,可以抓住司马迁的“发愤”这一关键点设问:司马迁是如何发愤写史记的?他在写史记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又是怎样对待这些困难的?司马迁发愤的结果怎样?以此来引导学生合作讨论,深入交流,感悟隐藏在文中的深刻内涵和丰富的信息。三、写话中感悟体验写是语文实践的重要内容,是表达情感的主要渠道之一,如果说,读是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是内化过程;那么说、写就是对文本知识的运用和迁移,是外化体现。在语
4、文课堂上,读、说、写常常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可分割。如四、想象中感悟体验想象体验指的是让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表象或经验,展开再造想象,进行大胆推理、猜测,获得体验和领悟的心理过程。在具体的语文学习体验过程中,可以通过感知语言意境,借助课文阅读,采用“作用空白”的途径进行想象体验,达到感悟课文的目的。这是一种颇有效果的策略。例如,海伦凯勒的重点段落是第四自然段,在教学中,对于“不分昼夜”的意思,我并没有直接问学生,而是通过“白天, 海伦在”“晚上, 海伦在”“深夜, 海伦在”的师生对话,不仅使学生知道了其意思,还引导学生在用课文中的有关内容来回答的过程中感受海伦的刻苦。然后我再引导学生发挥想象:
5、读了这段文字,你的头脑中会浮现出怎样的画面?学生想象的过程,就是情景再现的过程,也是情感体验的过程。五、角色中感悟体验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以本质上讲,儿童个个都是天生的艺术家。”小学生好玩爱动,具有强烈的表演欲和潜在的表演天赋。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抓住课文的表演点,结合语言文字训练,组织学生通过表演,使语言文字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同时,学生在表演中融入自己对教材内涵的理解和再创造,这无疑会推动学生对教材的感悟。所谓角色感悟体验,就是读者以文中人物的身份参与到文本中去,直接体验人物的情感心理的过程。它能使读者与文本人物合二为一,以而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与沟通,在相应的角色感受和角色体验中,加深理解,获得经验。笔者教课文小露珠的第25自然段的时候,是按这样的步骤引导学生感悟体验的:动情地朗读小青蛙小蟋蟀小蝴蝶的话,抓住关键词感受小动物们对小露珠的喜爱。(略)分角色表演。请几个小朋友表演小动物,老师表演小露珠。 (略)想象成其他的小动物,分角色表演,体验小露珠与朋友们之间浓浓的关爱之情。上面的教学片段通过不同层次的朗读和分角色的表演,引导学生再次走进了文本的情境,感受语言所表达的小露珠与朋友们之间浓浓的关爱之情。(责编张亚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