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建构主义学习指导下大学英语听力策略与教学设计
摘 要 本文通过建构主义教学要求学生在复杂的真实听力情境中完成教学任务。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笔者通过长期对现有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学生听力策略能力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后,对学生听力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策略进行了归纳和概括,为大学英语听力教学设计提供尝试性的建议。
关键词 建构主义 听力策略 英语教学策略
在英语教学中,听力是听、说、读、写、译等英语综合能力的主要组成部分,听力教学是提高英语综合交际能力的中心环节。然而,大学公共英语培养的目标向来不够重视对听、说、写等方面能力的培养,总以阅读理解为主,因此制约了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此外,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对学生英语听说等实用能力的检测无法有利的进行,客观上不断忽视和降低了对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要求,听力始终是大学生学习比较薄弱的环节,而我国听力的主要教学模式长期遵循“讲单词、放录音、对答案”这样的环节,学生在单词和语法规则方面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仍旧听不懂、 说不出、 不会用,没有真正掌握运用语言的技能与技巧,造成了“哑巴英语”、“聋子英语”现象的产生, 致使我们的英语教学事倍功半。为此,笔者结合自己的英语教学实践,和运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分析一般的听力理解过程的基础上,对大学英语听力策略能力的培养问题进行了探讨,也进行了相应的听力教学设计。
一、培养听力策略和良好的听力技巧
在日常听音过程中,由于很少存在着一种完善的配合在话语的输入与听者的现有知识之间,于是在听力理解上出现困难和失误的几率就会频繁发生。要克服这种困难和失误,则要求听者在推断意义及获取新信息方面作出特殊的努力。我们将要探讨的听力策略过程就是为获得和保留新信息而被激活的精神过程。在听力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听力技巧训练。所谓听力技巧,包括语音技巧和理解技巧。语音技巧又包含连读、弱读、句子重音、意群划分等。而理解技巧是指对所听内容的检索、预测、取舍等技巧。所以我们要教会学生以下几方面:
(一)自我监控策略。在听一篇课文时,不论听力是何种程度者,都会在听音中出现注意力瞬间终止的现象。当发生这种情况时,学生应保持良好的精神和心理状态,集中精力听录音,不要慌张,根据听到的进行合理的推测,有信心的选择答案,不易轻易更改第一选择。
(二)记忆策略。即使是听力理解能力很强的学习者,如果不采取一定的策略,也难以记住长段文章或会话中的全部细节。学生要擅长作听力笔记,强化记忆。把听力材料中诸如年、月、日、星期、钟点、年龄、价格、人名、地点数字等最能反映和概括事物特征和本质的关键词记录下来。听力强的学习者,一般在听音过程中都善于利用每道大题开始前的指令时间,抢读或边听边看选项,确定听音的重点,及英语特有的呼吸停顿、节奏,抓住有利时机快速记下有用信息,用可以辨认的简单符号、字母或缩写。这样学生通过笔记即刻激起已有记忆,使音、义、形快速联系,从而对语篇作出正确的理解,使听音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和选择性。。
二、建构主义理论下大学英语听力教学设计
建构主义的核心即是认为“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在外语教学中结合建构主义理论,学生的知识主要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虚拟情境或社会文化背景的熏陶下,借助教师、学习伙伴或其他与之习得语言相关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地获得。因此“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生学习外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一)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调节听力压力 。
建构主义注重情境的作用。知识的呈现与运用必须有与之相符的情景和环境。这样才具有真实性、生动性、有效性,有助于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结合社会实际,创设生活化的教学环境,融听说于一体。教师应该设计多种交际活动,包括说的活动,把课堂变成真实的社会交际场所,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交际活动。
(二)培养文化意识,减少听力障碍。
在教学中,有时学生听懂了语言,但对文化了解的缺乏,对话语附加信息理解的不够,当然在与外国人交往中就会产生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错误,甚至闹笑话。听力考核不仅检测学生的英语知识、思维能力、心理素质,还考核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要提高听力水平,就必须跨越由文化差异而造成的文化障碍,有意识地去了解英、美乃至整个西方文化,了解他们的日常言语行为和语言习惯,有意识地培养使用英语思维的能力,努力排除本族语的干扰。听音材料的内容往往涉及英、美等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以及生活常识等。
(三)理解英语表达的文化内涵,完成听力过程的意义建构 。
在听力课堂中,创设生活化情境模式,让学生迅速熟悉语言。在具体语境中不断培养文化意识,使学生知道如何理解及应用语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安排学生自己课下查找相关学习资料,课上与同学交流所找资料的相关信息及体会,不但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还培养了彼此间的协作学习意识,最终实现学习者群体(包括教师和每位学生)的思维与智慧被整个群体所共享,即整个学习群体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而不是单一或某几位学生完成意义建构。
三、结语
听力是一个综合技能,包括单词、句子、语篇水平等各方面的理解能力、判断能力、逻辑思维和概括能力。听力理解策略能力是人的记忆能力、概括能力、预测能力、语言转换能力的综合体。在建构主义理论学习的指导下,教师有效的运用教学策略,系统的对策略能力进行技能训练,并通过正确的英语教学设计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彻底改变以往那种单一的教学模式“讲单词、放录音、对答案”, 学习者在听音过程中不仅需要语言能力,而且还需要策略能力,因此,听力课可以说是一门技能课,只有将语言作为一门综合艺术,才能很好的驾驭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