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当前人民币升值理由影响及措施毕业论文范文.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7026539 上传时间:2024-12-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前人民币升值理由影响及措施毕业论文范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当前人民币升值理由影响及措施毕业论文范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当前人民币升值理由\影响及措施 [摘 要]文章以汇率变动的论述阐述入手,简要浅析了人民币升值的背景及理由,主要有国际因素和国内因素两个方面。在此基础上论述了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宏观经济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笔者就人民币升值不足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希望能够对我国化解人民币升值压力做出有益研究。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 理由 影响 对策      一、不足的提出   来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数据显示,2011年1月13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兑人民币6.5997,较上一交易日(6.6128)再度走高131个基点,一举踏入6.5关口,再次创出汇改以来新高。专家认为,2011年逐渐以紧的货币政策,令人民币升值的步伐显著加快。人民币的不断升值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是无法回避,因此,必须对此采取相应措施,以解决或缓解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正面压力和负面作用。   二、人民币升值的理由浅析   1.美国次级贷经济危机的影响   在当前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西方世界在各个方面对人民币升值施加了压力,这些国家的政策和措施倾向,一方面为转移国际焦点所在,以而逐渐淡化他们在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形成、进展过程中的责任以及他们在应对和解决危机方面应当承担的国际责任,另一方面是迫使人民币升值,迫使中国在事实上为金融危机带来的社会经济损失付账。而鼓吹人民币汇率低估是“全球经济失衡”的重要决定性因素的观点等,都只是西方国家为保护在国际竞争中的各自利益,希望侵害中国的一种没有根据的借口。需要指出的是,自中国政府在2005年7月人民币汇改制度实施,截至2010年第2季度,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升值超过20%,截至6月22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跌破6.80,创下新低。   2.中国持续较高的经济增加速度   据统计近十五年来我国GDP平均增加率一直保持在8%以上,然而汇率作为经济进展的反应,并未根据中国经济周期及在国际地位中的变化进行调整。这一矛盾带来了人民币升值的巨大压力。   3.长期的贸易顺差   一般来说,国际收支与汇率联系密切。当一国的对外贸易中有较大的收支逆差时,则对外汇的需求要大于外汇的供给,以而导致本币对外币的贬值;反之亦然。自以1994年实现人民币汇率并轨以来,由于我国经济快速增加以及对外贸易的持续高速增加给我国带来了对外贸易的巨额顺差,以而使得我国的外汇储备也大幅增加。   截至2011年3月,我国的外汇储备余额已经突破3万亿美元,这距离外汇储备首次突破2万亿美元不到一年时间,继续位列全球第一。这是自2006年以来中国连续第五年在全球各个国家中的论文范文 外汇储备中位居第一名。这种过高的外汇储备不断加速国外热钱的流入,以而大力推动人民币汇率的上升。   三、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1.正面影响   (1)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人民币升值后,同样美元价格的设备转换成人民币要少很多,引进投资品的成本便相对低廉,同样的专利技术或设备机械,比较以往,引进时却只需支付相对低廉得多的费用,无疑增加我国企业购买国际先进技术和设备机械能力, “收入效应”不断增加,以而提高企业实施引进行为的积极性,各种潜在引进行为全都转换为实际购买行为,有利于我国生产技术更新速度提升,为我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进行产业升级提供动力,最终有利于我国企业提高在国际市场竞争力,占据竞争优势,这种走势和中国目前正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较为一致。以这个角度来看,人民币升值对于我国提高可持续进展能力现实作用重大。   (2)优化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   人民币升值使得与出口有关要素价格提升,对于主要依赖大量资源要素投入和低成本等原始的相对优势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贸易产品来说,大多都有附加价值较低的特点,因此,受到的抑制的作用将比高附加值出口商品所受到的抑制作用更强烈。同时,人民币升值又事实降低了我国国际贸易中的进口要素价格,为我国更大范围利用国外资源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为进口国外先进设备机械,引进领先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激励作用。基于同样道理,在贸易中的中高档消费品进口的需求也会体现出在商品结构中的比例得到了较大的扩张。上述人民币升值所引起的变化都较为有利于我国推动产业技术进步和更好地实现贸易中的比较收益。   2.负面影响   (1)削弱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贸易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提高了我国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以而大大削弱了我国出口商品的市场价格竞争优势,以而限制了我国原本在美元贬值期间获取的转移效应和相比较较优势的作用,转而加大了我国占领国际市场的拓展难度。由于目前的国际分工格局中,发达国家以探讨开发和服务业为主占据了市场的高端环节,而中国作为进展中国家的一员,仍然主要是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因此,我国的出口产品低端,产品替代性强,需求弹性大,竞争优势不强,参与国际竞争的竞争方式也主要是通过低成本和低价格手段。而这种形式的贸易结构和进展战略非常容易受到国际汇率水平变动的影响。   (2)企业对外贸易活动中面对更大的外汇风险   人民币升值导致出口处于收汇阶段的交易风险增大,在币值波动前的定单履约变得困难,新单签约也会受到制约。在国际贸易实务中,有非常多的国外进口商惯用货到付款的支付方式。由此,在国际贸易中,我国国内的很多的出口商为了争取贸易份额,一般会遵照这样的国际惯例,会按照出口以后一至三个月以上才收汇的约定来商谈交易。据统计显示,我国采用这样方式交易的商品占总出口商品的比例大约在60%。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企业组织在整个交易流程中,支付人民币,收取外币,人民币升值时直接降低企业经济效益,甚至接近利润倒挂。 本文来源: 华融经济学论文网   (3)影响国民经济平稳增加   人民币的升值如果超过一定限度,还会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增加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如果人民币的升值过快或者幅度过大,那么都会对我国进出口贸易产生较为激烈的冲击。这种冲击主要体现为两种方式,一是有可能造成我国出口增加速度的大幅回落,不但会对我国资源性、低价位和低附加值的商品生产造成损失,而且也会对我国整个出口加工产业的进展造成较大打击,进而导致相关领域出现就业不足;另一个则刺激一部分国外商品因人民升值导致购买力上升而被大量进口,以而冲击国内同类商品市场,严重时甚至会引起我国一定的通货紧缩发生。   四、应对人民币升值负面影响的对策浅析   1.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降低外贸依存度   以国家贸易以往历史进程中的进展规律来看,一般的国家在向发达阶段转变的过程中,外贸依存度呈现逐步下降的走势。有鉴于此,我国需要积极转变以往的进展战略,引导外向型经济向内需型经济的顺利转变。制定和出台有利于内需增加的政策,用内需的增加来弥补人民币升值可能导致外需份额的降低,也有利于配合人民币汇率上升本身所具有的刺激内需增加的能力,将新增加的需求指向以外国产品转移到国内商品上来。事实上,我国的内需市场的潜力非常巨大,因此,扩大内需的政策空间还非常广阔,可以进一步利用降税、调整个税征收点、以及采取措施帮助民营企业解决融资歧视不足等措施推动内需的增加。   2.推动产业升级,调整进出口商品贸易结构   我国的贸易商品结构特点主要体现为:出口商品主要还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国际市场需求弹性相对较小,还由于其他进展中国家的同质竞争而面对市场争夺的压力;而引进先进技术和机器设备等方面的商品的国内市场需求弹性却相对较高,这种特点对我国总体贸易进展非常不利。同时,出口依存度高而且依存的对象主要集中在少数产品上,以纺织服装产品在我国的出口商品中的比例高达50为例,如果遭遇反倾销措施,国内纺织产业就会遭受极大冲击,进而引发一系列的社会矛盾。   为了应对这一不足,应采取提高工业制成品比重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我国出口产品供给弹性。为实现这一目标,要注意在国际贸易中引进先进技术,为生产中提高产品研发能力准备更充分条件,利用不断提高的质量和服务来参与国际竞争。因此,要注意对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的提升,减少我国出口的高科技产品的核心技术或者关键工艺等方面对国外力量的依赖和借助,以国际进出口两个角度入手,努力采取各种措施提升我国的贸易商品结构,抵御和解决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贸易产生的冲击。   3.加强政策扶持,提高国际贸易竞争力   以政府层面来看,应该在国际惯例和协议允许的范围里,提高相关经济政策的扶持作用,逐渐调整和不断完善我国的出口退税政策,可以合理地区别不同产品的调整退税率,积极推行差别税率制度。对具有高能耗,高污染特点的资源型的附加值和技术密集度都不是很高的产品,应尽快被排除出口退税的范围之外,甚至在达到一定条件时,对一些资源型的和能源类的出口产品征收一定标准的出口关税,限制这类产品出口,引导国内减少这类商品的生产。在实施部分限制的同时,对高新技术等潜力巨大,效益强的产业给予更高的出口退税率进行扶持,也可以农产品给予必要的补贴,提高我国农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通过约束持并举,在抵消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的同时,减轻我国财政负担,推动我国外贸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4.努力完善国内金融市场,提高国际贸易能力   为帮助涉外企业抵御汇率调整带来的负面影响,金融业需在金融产品革新方面加大力度,丰富金融服务能力,为企业提升国际竞争能力提供助力。例如,可根据外汇市场动态变化,推出一些技术上成熟、市场急需的一些基础性的避险保值金融衍生产品,有利于企业制约国际贸易风险。可以在巩固我国用于国际结算和贸易融资领域的传统业务品种的基础上,逐渐丰富服务内容,为参与国际贸易的企业提供更有效、更多样的现代风险管理工具。且在现有的外汇业务基础上,提供个性化金融服务,主动为企业量身定做,结算、融资和理财等融为一体的一站式国际金融服务。通过为我国国内企业提供诸如人民币远期外汇交易、外汇期货交易、远期外汇买卖等更加丰富、更加有用的汇率避险工具。帮助企业充分了解业务功能,提高合理运用这些新型工具的能力,以而更好地掌控在国际贸易中的分寸。因此,努力完善我国国内的金融市场,也是推动企业在国际贸易中保值增值能力提升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王曦,冯文光.人民币升值的宏观经济影响[J].统计探讨,2009(6):23-24   [2]王元龙人民币汇率战略与中国金融安全——兼评施压人民币汇率升值的谬误[J].高校论述战线,2010(12):67-68   [3]叶欣,周华.人民币升值预期对我国FDI流入的影响浅析[J].预测,2011(1):79-81   [4]黄志刚.宏观调控效应的汇率制度浅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202-203 本文来源: 华融经济学论文网 毕业论文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