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15∕T 557-2024 主要树种人工灌木林平茬复壮技术规程(内蒙古自治区).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702571 上传时间:2024-02-08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256.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15∕T 557-2024 主要树种人工灌木林平茬复壮技术规程(内蒙古自治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DB15∕T 557-2024 主要树种人工灌木林平茬复壮技术规程(内蒙古自治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DB15∕T 557-2024 主要树种人工灌木林平茬复壮技术规程(内蒙古自治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DB15∕T 557-2024 主要树种人工灌木林平茬复壮技术规程(内蒙古自治区).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DB15∕T 557-2024 主要树种人工灌木林平茬复壮技术规程(内蒙古自治区).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65.020.40 CCS B 64 15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DB15/T 5572024 代替 DB15/T 557-2013 主要树种人工灌木林平茬复壮技术规程 Regulations for stumping and rejuvenation of major species of artificial shrubbery 2024-01-25 发布 2024-02-25 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15/T 5572024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 DB15/T

2、 557-2013人工灌木林主要树种平茬复壮技术规程,与 DB15/T 557-2013 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修订了文件题目(见题目,2013 年版的题目);b)删除了术语定义中的灌木(见 2013 年版的 3.1);c)更改了术语定义中的灌木林、平茬、平茬强度、平茬周期、带状平茬作业、块状平茬作业的定义(见 3.1、3.2、3.3、3.5、3.7、3.8,2013 年版的 3.2、3.3、3.4、3.6、3.8、3.9);d)增加了术语定义中的全面平茬作业(见 3.9);e)增加了小红柳、柽柳、梭梭人工林平茬复壮技术指标与要求(见 5、6);f)更改了平茬时间

3、(见 4.1、7.1、8.1、9.1,2013 年版的 4.1、5.1、6.1、7.1);g)更改了平茬强度(见 4.2、9.2,2013 年版的 4.2、7.2);h)更改了初次平茬林龄及平茬周期(见 4.3、7.3、8.3、9.3,2013 年版的 4.3、5.3、6.3、7.3);i)更改了平茬方式(见 4.5、7.5、8.5、9.5,2013 年版的 4.5、5.5、6.5、7.5);j)更改了平茬方法(见 4.6、7.6、8.6、9.6,2013 年版的 4.6、5.6、6.6、7.6);k)更改了平茬注意事项(见 4.7、7.7、8.7、9.7,2013 年版的 4.7、5.7、6

4、.7、7.7);l)更改了平茬注意事项(见 4.8、7.8、8.8、9.8,2013 年版的 4.8、5.8、6.8、7.8);m)更改了验收(见 10,2013 年版的 8)。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黄河生态研究院、黄河流域内蒙段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监测规划院、鄂尔多斯市林业和草原局、鄂尔多斯市造林总场、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综合保障中心、乌审旗林业和草原局、鄂托克旗林业和草原工作站、鄂尔多斯市云东生态产业开发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裴志永、闫德仁、胡永宁、刘晓民、

5、闫婷、王海超、丁海泉、胡小龙、袁立敏、黄海广、韩兆敏、辛海升、孙凯、杨耀天、李颖、孙小添、陈宏伟、孙贵荣、张帆、程兴华、苏雅拉巴雅尔、阿拉腾苏和、哈斯木人、白小平。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2013 年首次发布为 DB15/T 557-2013;本次为第一次修订。DB15/T 5572024 1 主要树种人工灌木林平茬复壮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沙柳、黄柳、小红柳、柽柳、梭梭、柠条、杨柴和沙棘等灌木树种人工林平茬复壮技术要求及其平茬后管理、验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主要灌木树种人工林平茬复壮作业活动。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

6、定义适用于本文件。灌木林 shrubbery 由无明显主干,分枝从近地处开始,群落高度在 3 m 以下不能改造成乔木的多年生木本植物群落占优势的一种植被类型。平茬 stumping 刈割灌木根茎以上部位全部枝条,使之重新萌发生长的一种抚育措施。平茬强度 intention of stumping 平茬面积占作业小班面积的百分比。初次平茬林龄 stand age of first stumping 灌木造林后,首次平茬复壮时的林龄。平茬周期 stumping period 灌木林首次平茬后,每相邻两次平茬的间隔时间。留茬高度 stubble remaining height DB15/T 557

7、2024 2 灌木林平茬后保留的根茬高度。带状平茬作业 zonal stumping operation 按一定宽度林带间隔进行平茬的作业方式。块状平茬作业 nubby stumping operation 按一定面积地块间隔进行平茬的作业方式。全面平茬作业 clearcutting stumping operation 对作业小班内灌木林进行一次性全部平茬的作业方式。4 沙柳黄柳人工林平茬复壮技术指标与要求 平茬时间 灌木冬季休眠期和春季萌发前均可进行平茬。平茬强度 平茬强度需要综合考虑立地条件及防护效果。丘间地平茬强度 30%50%;固定沙地平茬强度 20%30%;但草本植被覆盖度大于 6

8、0%的作业小班,平茬强度可以大于 50%。初次平茬林龄及平茬周期 初次平茬林龄 4 年至 5 年,平茬周期通常为 4 年至 5 年。留茬高度 应控制在地上 0 cm5 cm。平茬方式 4.5.1 全面平茬作业 适用于退化严重、地势平坦的林地,全面平茬面积一般不应超过 40 hm2;林木病死、枯死率大于 60%以上的林分全面平茬不受面积控制;如果面积 10 hm2以内,草本植被覆盖度大于 60%的林地,在保证生态防护功能稳定的前提下,可采取全面平茬。4.5.2 带状平茬作业 适用于风沙灾害严重地区的林地,沿种植行进行平茬。平茬宽度一般不超过 50 m,保留带宽度不低于平茬带宽度,保留区域的平茬作

9、业应在已平茬部分恢复 1 年后进行。4.5.3 块状平茬 DB15/T 5572024 3 不适用于全面平茬和带状平茬作业的地块,采用块状平茬作业,平茬面积不超过 50 m50 m,保留面积不低于平茬面积。平茬方法 4.6.1 人工平茬 一般使用锋利的刈割刀、板斧、镢头或小型侧挎或背负式割灌机进行作业。4.6.2 机械平茬 集中连片、地势较为平坦、种植面积较大的灌木林地,使用大中型平茬机械进行平茬作业。平茬注意事项 平茬时保持茬口平滑,无劈茬裂口,并对于每个灌丛进行全面刈割,避免漏割枝条。作业后管理 4.8.1 平茬后林地清理 平茬后应及时进行林地清理,将平茬枝条集中运出作业区。4.8.2 平

10、茬后林地管护 平茬后林地至少要封禁 2 年,并加强管护,注意防止人畜破坏。5 小红柳/柽柳人工林平茬复壮技术指标与要求 平茬时间 按照本文件 4.1 执行。平茬强度 平茬强度不高于 70%。初次平茬林龄及平茬周期 初次平茬林龄 5 年至 7 年,平茬周期通常为 3 年至 5 年。留茬高度 按照本文件 4.4 执行。平茬方式 按照本文件 4.5 执行。平茬方法 按照本文件 4.6 执行。平茬注意事项 DB15/T 5572024 4 按照本文件 4.7 执行。作业后管理 按照本文件 4.8 执行。6 梭梭人工林平茬复壮技术指标与要求 平茬时间 按照本文件 4.1 执行。平茬强度 平茬强度不超过

11、30%。初次平茬林龄及平茬周期 初次平茬林龄 10 年以上。平茬周期通常不低于 10 年。留茬高度 留茬不高于 60 cm,但在灌木林保存率低、容易风蚀沙化的地块根据实际情况适度提高留茬高。平茬方式 6.5.1 带状平茬作业 适用于风沙灾害严重地区的林地,平茬宽度一般不超过 50 m,保留带宽度 100 m,保留区域的收获在平茬部分恢复 1 年后进行。6.5.2 块状平茬 按照本文件 5.3 执行。平茬方法 按照本文件 4.6 执行。平茬注意事项 按照本文件 4.7 执行。作业后管理 6.8.1 平茬后林地清理 按照本文件 4.8.1 执行。6.8.2 平茬后林地管护 平茬后林地要封禁 3 年

12、至 5 年,并加强管护,注意防止人畜破坏。7 柠条人工林平茬复壮技术指标与要求 DB15/T 5572024 5 平茬时间 按照本文件 4.1 执行。平茬强度 平茬强度应控制在 20%25%。初次平茬林龄及平茬周期 初次平茬林龄为 5 年至 10 年,平茬周期通常为 4 年至 5 年。留茬高度 按照本文件 4.4 执行。平茬方式 按照本文件 4.5 执行。平茬方法 按照本文件 4.6 执行。平茬注意事项 按照本文件 4.7 执行。作业后管理 7.8.1 平茬后林地清理 按照本文件 4.8.1 执行。7.8.2 平茬后林地管护 按照本文件4.8.2执行。8 杨柴人工林平茬复壮技术指标与要求 平茬

13、时间 按照本文件 4.1 执行。平茬强度 平茬强度为 30%50%。初次平茬林龄及平茬周期 初次平茬林龄为 3 年至 4 年,平茬周期通常为 3 年至 4 年。留茬高度 按照本文件 4.4 执行。DB15/T 5572024 6 平茬方式 8.5.1 带状平茬作业 适用于风沙灾害严重地区的林地,平茬宽度一般不超过 50 m,保留带宽度 100 m,保留区域的平茬作业应在已平茬部分恢复 1 年后进行。8.5.2 块状平茬作业 按照本文件 4.5.3 执行。平茬方法 按照本文件 4.6 执行。平茬注意事项 按照本文件 4.7 执行。作业后管理 8.8.1 平茬后林地清理 按照本文件4.8.1执行。

14、8.8.2 平茬后林地管护 平茬后要采取封禁保护措施,封禁期一般为1年至2年。9 沙棘平茬复壮技术指标和要求 平茬时间 按照本文件 4.1 执行。平茬强度 平茬强度以 30%60%为宜。初次平茬林龄及平茬周期 初次平茬林龄为 5 年至 7 年,平茬周期通常为 4 年至 6 年。留茬高度 按照本文件 4.4 执行。平茬方式 9.5.1 全面平茬作业 按照本文件 4.5.1 执行。9.5.2 带状平茬作业 DB15/T 5572024 7 按照本文件 4.5.2 执行。9.5.3 块状平茬作业 按照本文件 4.5.3 执行。9.5.4 隔带隔丛平茬作业 丘陵山坡沿等高线平茬,每隔 10 m20 m 沿水平方向刈割 5 m10 m 宽一条带,间隔两年再刈割5 m10 m 的一条带。散星状栽植沙棘林地采取隔丛平茬或小片平茬,每次强度不超过 50%。平茬方法 按照本文件 4.6 执行。平茬注意事项 平茬时茬口要平滑,无劈茬裂口。如果存在沙棘木蠹蛾虫害,应在土层以下 10 cm 处进行带根平茬,并将平茬物清除作业区,集中处理。作业后管理 9.8.1 平茬后林地清理 按照本文件 4.8.1 执行。9.8.2 平茬后林地管护 平茬后要对林地进行封禁 2 年至 3 年,加强管护及抚育管理。10 验收 平茬时间、平茬强度、平茬方式、留茬高度、管护符合作业设计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