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学案:23.卖炭翁.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7025193 上传时间:2024-12-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4.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案:23.卖炭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学案:23.卖炭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3.卖炭翁 课x k b 1 . c o m 题   卖炭翁 课时    1 设计者   备课时间  月  日新$课$标$第$一$网 周节w!w!w.!x!k!b!   课型 新授课 使用者   使用时间  月  日 目 标 导 学 学习 目 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熟读成诵 2、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分析卖炭翁和宫使两种人物形象 3、感受卖炭翁可怜的遭遇,体会作者对他的深切同情。   重   点 通过反复诵读、品析、积累诗句,把握诗歌内容,人物形象   难   点 通过朗读领会人物形象,感受作者情感。                         自   主   预   学                                   合   作   探   究         精   拨   学   以   致   用               板   书   设   计             学   习    过   程 教师调控 【赏读入境】: (一)情境导入: 白居易在诗歌上一向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章应该为了反映时代而写,诗歌应该为了反映现实而作)今天我们就学习他的一首“为事”所做的诗歌——《卖炭翁》。 (二)预习先知:, 1、走近作者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在诗歌创作理论上,他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 的主张。现存诗3000多首,由《白氏长庆集》。 2、简介写作背景,了解宫市:     《卖炭翁》是白居易《新乐府》组诗中的第三十二首,自注云:“苦宫市也。”白居易写作《新乐府》是在元和(唐宪宗年号,806—820)初年,这正是宫市为害最深的时候。他对宫市有十分的了解,对人民又有深切的同情,所以才能写出这首感人至深的《卖炭翁》来。“宫市”的“宫”指皇宫,“市”是买的意思。皇宫所需的物品,本来由官吏采买。中唐时期,宦官专权,横行无忌,连这种采购权也抓了过去,常有数十百人分布在长安东西两市及热闹街坊,以低价强购货物,甚至不给分文,还勒索“进奉”的“门户钱”及“脚价钱”。名为“宫市”,实际是一种公开的掠夺。 (三)字词积累: 1、给加点字注音 辗冰辙     翩翩两 骑    口称敕 2、重点词语:  薪:柴                   辗:通“碾”,轧              骑:骑马的人                      敕:皇帝的命令或诏书         叱:吆喝              直:通“值”,价格 (四)初读古诗。    (1)范读诗歌并指导学生自由读两遍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朗读,师生评价。    (3)借助注释疏通诗意,小组之间互相合作交流完成。 【悟读品味】: 1、诗歌主要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一个卖炭翁辛苦烧的一车炭,被宫使用半匹红绡一丈绫掠夺一空 2、全诗围绕卖炭翁卖炭,写了哪几个层次的内容?    烧炭,运炭,卖炭(炭被掠夺) 3、诗歌出现了哪些人物?    卖炭翁,宫使(黄衣使者白衫儿) 4、在诗中标划出描写人物的具体语句,并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可以是人物描写,可以是修辞方法,可以是词语运用……)谈谈你最欣赏哪句话?为什么? 指导:     抓住人物的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来分析,引导学生关注重点词语   5、通过这两种人物形象的塑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本诗用卖炭翁艰难谋生但横遭掠夺的悲惨遭遇,揭露了“宫市”、封建统治阶级对百姓的残酷剥削,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希望得到皇帝的注意。   6、本诗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塑造人物形象,请找出文中有哪几处对比?并谈谈它的作用是什么?      诗中将卖炭翁的悲愤无助与宫使太监的骄横无礼对比,将伐薪烧炭的艰辛不易与宫使巧取豪夺对比,揭露了宫市掠夺的残酷,以及劳动人民生活的艰难不幸。 【精读积累】:  1、 背诵默写全诗  2 、根据你对诗意的理解用原文语句填空 1)勾画卖炭翁的肖像,表现烧炭生活艰辛、痛苦的诗句是: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2)揭示卖炭翁的悲苦处境和矛盾心情的诗句是: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3)极言抢占卖炭时机、急切卖炭的诗句是: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 4)描写宫使的嚣张气焰,直接掠夺的诗句是: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美读运用】:    从南山中到长安,路那么遥远,又那么难行,当卖炭翁“市南门外泥中歇”的时候,已经是牛困人饥;如今又“回车敕牛牵向北”,把炭送进皇宫,当然牛更困,人更饥了。那么,当卖炭翁饿着肚子走回终南山时,又想些什么呢?他往后的日子,又怎样过法呢?请大家想象一下。 课堂小结      这首诗运用了对比手法,前一诗节写卖炭翁老人的贫穷艰辛,后一诗节写宫使的公开掠夺,在对比中揭露了宫市个黑暗,在对比中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卖   炭    翁                            白居易          卖炭翁    ——悲苦   ——    同情 对比                                  宫   使   ——霸道  ——     讽刺                                                                                           系列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