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成绩
中国农业大学
课程论文
(2010-2011学年秋季学期)
论文题目:莱菔子的发展前景
课程名称 药食兼用食品的保健功能
任课教师: 朱毅
班 级: 发展091
学 号: 0912100122
姓 名: 鲁林隆
莱菔子的发展前景
摘要:现代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较从前有了很大的改变,许多环境和方式使人们的身体有着几大普遍的问题,其中几个问题就是血压高,中火旺盛,毒素排通不畅。莱菔子,作为药食兼用当中的名品,有很好的调试这类身体失衡的作用,因此市面需求很大,同时呢,由于莱菔子易于取得,所以说,莱菔子是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的。
关键词:莱菔子 发展前景
正文:
一、简介:
莱菔子又名萝卜子、萝白子、菜头子等,为十字花科植物萝卜的成熟种子。全国各地普遍栽培。入脾、胃、肺经,能消食除胀,功效显著,有“冲墙倒壁”之称。可用于用于治疗饮食停滞、脘腹胀痛、大便秘结、积滞泻痢、痰壅喘咳等。本品辛散耗气,故气虚无食积、痰滞者慎用。不宜与人参同用。同时全国各地普遍栽培。采制 夏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搓出种子,除去杂质,再晒干。
二、植物形态:
莱菔子根肉质。茎高1m,多分枝,稍有白粉。基生叶大头状羽裂,侧生裂片4~6对,向基部渐缩小,有粗糙毛;茎生叶长圆形至披针形,边缘有锯齿或缺刻,很少全缘。总状花序顶生,花淡紫红色或白色,直径15~20mm。长角果肉质,圆柱形,长15~30mm,在种子间收缩,熟时变成海绵状横隔,顶端渐尖成喙;种子圆形,稍扁,红褐色,花期4~5月,果期5~6月。
三、常见作用:
莱菔子作为一种非常朴实的中药,但却有着许多实在的作用,常见的作用有:
可治老年便秘
老年便秘,与《伤寒论》中的“脾约”相似。“脾约”乃脾弱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故尿数便难。笔者近年来屡发便秘尿频,取炒莱菔子研细15g,于饭后开水冲服,“借以消食顺气,转不伤气,因其能多进饮食,气分自得其养也”(见《医学衷中参西录》)。余持之以恒,胃阴降而糟粕行,受益匪浅。在临床凡欲除陈,荡积滞以通便的,也不拘泥于“寒下、温下、润下、攻补兼施”四大法,随证加炒莱菔子,多有效应。
炒用化痰定喘
《内经》云:“聚于胃,关于肺。”脾胃之纳、运、升、降失常,饮食湿浊聚于胃而成痰。而肺之痰,每由肺脏受邪,清肃失司所致。用莱菔子消食化痰、下气定喘,使仓禀无浊聚,求其本也。用莱菔子,有痰则断其源;无痰则调节脾胃之气机,升降有度,邪自难存。
生用探吐痰涎
莱菔子炒用,降多于升;生用,则升多于降,能涌吐痰涎。《日华子本草》谓本品生用“水研服,吐风痰”。如咳嗽痰涎壅盛,或因痰浊上蒙清窍而头重昏眩者,皆可用生莱菔子30g研末调服,探吐之,邪去而正安。然而对吐法之应用,必须体质壮健,正气未衰者宜之。
四、药理作用
经过现代医学的研究,莱菔子含脂肪油、挥发油.挥发油内有甲硫醇(Methylmercaptan)等.脂肪油中含多量芥酸(Erucic acid)、亚油酸、亚麻酸、芥子酸甘油(Glycerolsinapate).尚含莱菔素(Raphanin).分离得β-谷甾醇(β-Sitosterol)。而正是因为它有着这么多内涵元素,使得其在药理上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下面是其具体作用。
首先,对胃肠运动的作用 实验表明: 莱菔子生品, 和经炒、炙的炮制品能使离体兔肠的收缩幅度增高, 但对离体兔肠的紧张性无明显影响;三种制品均能对抗肾上腺素对肠管的抑制作用.莱菔子生品能使豚鼠胃肌条紧张性降低, 炒莱菔子和炙莱菔子则使其紧张性先升高后降低.三种制品均能使胃肌条的收缩幅度增高;使胃幽门部环行肌紧张性和收缩幅度增高.炒莱菔子对小鼠小肠有明显的推进作用;三种制剂对小鼠胃排空均有抑制作用.
其次,它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莱菔子水浸剂(1:3)在试管内对同心性毛癣菌、许兰黄癣菌、奥杜盎小芽胞癣菌、铁锈色小芽胞癣菌、羊毛状小芽胞癣菌、星形奴卡菌等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莱菔子含抗菌物质, 其有效成分为莱菔素.对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有显著抑制作用;亦能抑制链球菌、化脓球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等生长.莱菔素对病毒亦有抑制作用, 以DNA病毒较RNA病毒为敏感.
再次,其具有降压作用 莱菔子水-醇提取液给猫和犬静脉注射, 有非常明显的降压作用;浸膏给兔灌胃和肾型高血压大鼠灌胃, 亦有显著的降压作用.有报告认为, 莱菔子的降压作用与交感神经无关, 大量阿托品或切断两侧迷走神经不能阻断莱菔子的降压作用, 其降压机制与M-胆碱反应关系不大;普鲁卡因可减弱莱菔子的降压幅度, 提示血管内感受器可能与莱菔子的药理作用有关.实验证明: 莱菔子对肠管平滑肌有松弛作用, 并增加狗肢体血流量, 说明其有扩张血管作用;椎动脉给药对兔、猫有降压作用.因此可以认为该药除对血管的直接扩张作用而引起降压外, 并能部分地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发挥其降压作用.亦有实验表明: 莱菔子注射液对兔急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和体动脉压有明显降低作用;增大莱菔子剂量, 可使其降肺、体动脉压强度加大, 与酚妥拉明相比, 莱菔子能明显延长降压时间.
最后,药理学家们发现,大鼠长期饲喂莱菔子提取物, 能干扰其甲状腺素的合成.莱菔子水提取液给大鼠腹腔注射, 对巴豆油性肉芽肿的炎性增生有明显抑制作用, 但抗渗作用较弱.由莱菔子中分离提出的β-谷甾醇有一定的镇咳、祛痰作用, 为莱菔子治疗气管炎提供了理论根据;该成分尚能治疗人体血清胆固醇升高、防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提示在治疗冠心病方面也可能有一定作用.
五、发展前景:
莱菔子来源于十字花科植物萝卜的成熟种子,全国各地普遍栽培,其原料不仅易于取得,同时价格低廉,制作简单。再加上现代人普遍有着血压高,中火旺,排毒不畅的身体失衡现象,因此市场前景值得看好。莱菔子一旦发展起来,其带动的绝不仅仅是莱菔子这一单一的产业链,还会让人们意识到药食兼用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为其他药食兼用食材的发展和推广起到一个带头和宣传的作用。所以,如若莱菔子被选作推广药食兼用食材的先锋,必将为整个药食兼用界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有益的改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