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Heinz(China)
文件主题:常用标准滴定溶液、化学试剂及指示剂配制
实施日期:
文件编号: QA-T-001
文件分类:质量保证文件
文件版本:02
编写: 审核: 批准:
被替代版本:01
发放范围
QA、QC
1、 目的
规范试剂配制操作,确保溶液配制的准确。
2、 内容
标准溶液:0.1M HCL、0.1M (1/2H2SO4)、0.05M NaOH、0.1M AgNO3、0.1M Na2S2O3、0.1M KOH、0.5M 氢氧化钾乙醇试液
常用试剂
常用指示剂
常用酸碱溶液
3、 一般要求
3.1 本标准除另有规定外所用试剂的纯度应在分析纯以上,制备实验用水应使用蒸馏水。
3.2 标准滴定溶液标定、直接制备和使用时所用分析天平、砝码、滴定管、容量瓶、单标线吸管等均须定期校正。
3.3 在标定和使用标准滴定溶液时滴定速度一般应保持在6ml/min-8ml/min。
3.4 制备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值应在规定浓度值的±5%范围以内。
3.5 运算过程中保留五位有效数字浓度值报出结果取四位有效数字。
3.6 除另有规定外标准滴定溶液在常温(15℃-30℃)下保存时间一般不超过两个月,当溶液出现浑浊、沉淀、颜色变化等现象时应重新制备。
3.7 贮存标准滴定溶液的容器其材料不应与溶液起物理或化学反应作用,壁厚最薄处不小于0.5mm。
4、 标准滴定溶液的配制及标定
4.1 0.1mol/L盐酸标准滴定溶液
4.1.1配制
a.量取9ml分析纯浓盐酸,加适量的水并稀释至1000ml(本步骤在通风橱内进行),充分摇匀冷却。
b.溴甲酚绿甲基红混合指示剂:量取30ml溴甲酚绿乙醇溶液(2g/1L),加入20ml甲基红乙醇溶液(1g/L),混匀。
4.1.2标定
a. 精密称取约0.13g在270-300℃干燥至恒重的基准无水碳酸钠,加50ml双蒸水使之 溶解,加10滴溴甲酚绿甲基红混合指示液,用本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绿色转变为紫红色,煮沸2min,冷却至室温,继续滴定至溶液由绿色变为暗紫色。
b. 按上述方法两个人每人滴定至少4个样,要求同一个人滴定结果极差的相对值不超过0.15%,两个人滴定结果极差的相对值不超过0.2%,取其平均值计算。
c.同时做试剂空白滴定。
4.1.3计算
式中:C1——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mol/L;
m——基准无水碳酸钠的质量,g;
V1——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用量,mL;
V2——试剂空白滴定中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用量,ml;
0.0530——与1.00ml盐酸标准滴定溶液[c(HCL)=0.1000mol/L]相当的基准无水碳酸钠的质量,g。
4.2 0.1mol/L(1/2 H2SO4)标准滴定溶液
4.2.1 配制:吸取3ml分析纯浓硫酸,缓缓注入适量水中,冷却至室温后用水稀释至1000ml混匀。
4.2.2 标定
a.精密称取约0.13g在270-300℃干燥至恒重的基准无水碳酸钠,加50ml双蒸水使之溶解,加10滴溴甲酚绿甲基红混合指示液,用本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绿色转变为紫红色,煮沸2min,冷却至室温,继续滴定至溶液由绿色变为暗紫色。
b. 按上述方法两个人每人滴定至少4个样,要求同一个人滴定结果极差的相对值不超过0.15%,两个人滴定结果极差的相对值不超过0.2%,取其平均值计算。
c.同时做试剂空白滴定。
4.2.3 计算
式中:C2 ——硫酸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mol/L;
m ——基准无水碳酸钠的质量,g;
V1——硫酸标准滴定溶液用量,ml;
V2——试剂空白滴定中硫酸标准滴定溶液用量,ml;
0.0530——与1.00ml硫酸标准滴定溶液[c(1/2H2SO4)=1.000mol/L]相当的基准无水碳酸钠的质量,g。
4.3 0.05mol/LNaOH标准溶液
4.3.1 配制:
a. 称取120克分析纯氢氧化钠,加100ml水,振摇使之溶解成饱和溶液,置于聚乙稀塑料瓶中,密塞,放置数日,澄清后备用。
b. 吸取2.8ml澄清的氢氧化钠饱和溶液,加适量新煮沸过的冷水至1000ml,摇匀。
c. 酚酞指示液:1%乙醇溶液(1g酚酞加乙醇溶液定容至100ml)。
4.3.2 标定
准确称取0.25g在105-110℃干燥至恒重的基准试剂邻苯二甲酸氢钾,加50ml新煮沸过的冷水使之溶解,然后加2滴酚酞指示液,用本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粉红色,30秒钟不褪色即为终点。
4.3.3 按上述方法两个人每人滴定至少4个样,要求同一个人滴定结果极差的相对值不超过0.15%,两个人滴定结果极差的相对值不超过0.2%,取其平均值。
4.3.4 同时做试剂空白滴定。
4.3.5 计算
式中:C3—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mol/L;
m —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g;
V1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用量,ml;
V2 —空白滴定中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用量,ml;
0.2042 —与1.00ml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C(NaOH)=1.000mol/L]相当的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g。
4.4 0.1mol/LAgNO3标准滴定溶液
4.4.1 配制:a.0.1mol/LAgNO3溶液配制:称取17.5g硝酸银,加入适量的水使之溶解,并稀释至1000ml,摇匀,避光保存。
b.0.5%淀粉指示剂配制:称取0.5g可溶性淀粉,加入约5ml水,搅匀后缓缓倾入100ml沸水中,随加随搅拌,煮沸2min,放冷,备用。(此指示剂应临用时配制)。
c.荧光黄指示液配制:称取0.5g荧光黄,用乙醇溶解并稀释至100ml。
4.4.2 标定
a. 准确称取约0.13克在270℃干燥至恒重的的基准氯化钠,加入50ml蒸馏水使之溶解。加入5ml淀粉指示剂,边摇动边用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避光滴定,近终点时,加入3滴荧光黄指示剂,继续滴定混浊液由黄色变为粉红色。
b. 按上述方法两个人每人滴定至少4个样,要求同一个人滴定结果极差的相对值不超过0.15%,两个人滴定结果极差的相对值不超过0.2%,取其平均值计算。
4.4.3 计算
式中:C4——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mol/L;
m——基准氯化钠的质量,g;
V——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用量,ml;
0.05844—— 与1.00ml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c(AgNO3)=1.0000mol/L]相当的基准氯化钠的质量,g。
4.5 0.1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
4.5.1 配制:a. 0.1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配制:称取26克硫代硫酸钠及0.2克碳酸钠,加入适量新煮沸过的冷水使之溶解,并稀释至1000ml,混匀,放置一个月后过滤备用。
b. 0.5%淀粉指示剂配制:称取0.5g可溶性淀粉,加入约5ml水,搅匀后缓缓倾入100ml沸水中,随加随搅拌,煮沸2min,放冷,备用。(此指示剂应临用时配制)
c. 硫酸(1+8):吸取10ml硫酸,慢慢倒入80ml水中。
4.5.2 标定
a. 准确称取约0.15克在120℃干燥至恒重的基准重铬酸钾,置于500ml碘量瓶中,加入50ml水使之溶解。加入2克碘化钾,轻轻振摇使之溶解。再加入20ml硫酸(1+8),密塞,摇匀,放置暗处10分钟后,用250毫升水稀释。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至溶液呈浅黄绿色,再加入3ml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而显亮绿色。反应液及稀释用水的温度不应高于20℃。
b. 按上述方法两个人每人滴定至少4个样,要求同一个人滴定结果极差的相对值不超过0.15%,两个人滴定结果极差的相对值不超过0.2%,取其平均值计算。
c.同时做试剂空白滴定。
4.5.3 计算
式中:C5——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mol/L;
m——基准重铬酸钾的质量,g;
V1——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用量,ml;
V2——试剂空白滴定中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用量,ml;
0.04903 ——与1.00ml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c(Na2S2O3·5H2O)=1.000mol/L]
相当的重铬酸钾的质量,g。
4.6 0.1mol/L氢氧化钾标准滴定溶液
4.6.1 配制:a.称取6克氢氧化钾,加入新煮沸过的冷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ml,摇匀。
b. 酚酞指示液: 1%乙醇溶液(1g酚酞加乙醇溶液定容至100ml)
4.6.2 标定
a.准确称取约0.6克在105-110℃干燥至恒重的基准试剂邻苯二甲酸氢钾,加50ml新煮沸过的冷水使之溶解,然后加2滴酚酞指示液,用本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粉红色,30秒钟不退色即为终点。
b.按上述方法两个人每人滴定至少4个样,要求同一个人滴定结果极差的相对值不超过0.15%,两个人滴定结果极差的相对值不超过0.2%,取其平均值计算。
c.同时做试剂空白滴定。
4.6.3 计算
式中:C6——氢氧化钾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mol/L;
m——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g;
V1——氢氧化钾标准滴定溶液用量,ml;
V2——空白滴定中氢氧化钾标准滴定溶液用量,ml;
0.2042——与1.00ml氢氧化钾标准滴定溶液[C(KOH)=1mol/L]相当的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g。
4.7 0.5mol/L氢氧化钾乙醇溶液标准滴定溶液
4.7.1 配制:a.称取35克氢氧化钾溶于20ml水,加无醛乙醇试液至1000ml,静置几天后,摇匀。
b.酚酞指示液: 1%乙醇溶液(1g酚酞加乙醇溶液定容至100ml)
4.7.2 标定
a.准确称取3克在105-110℃干燥至恒重的基准试剂邻苯二甲酸氢钾,加50ml新煮沸过的冷水使之溶解,然后加2滴酚酞指示液,用本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粉红色,30秒钟不退色即为终点。
b.按上述方法两个人每人滴定至少4个样,要求同一个人滴定结果极差的相对值不超过0.15%,两个人滴定结果极差的相对值不超过0.2%,取其平均值计算。
c.同时做试剂空白滴定。
4.7.3 计算
式中:C7——氢氧化钾乙醇试液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mol/L;
m——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g;
V1——氢氧化钾乙醇试液标准滴定溶液用量,ml;
V2——空白滴定中氢氧化钾乙醇液标准滴定溶液用量,ml;
0.2042——与1.00ml氢氧化钾乙醇试液标准滴定溶液[C(KOH)=1mol/L]相当的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g。
5.常用试剂和指示剂的配制
5.1 常用试剂的配制
a. 不含二氧化碳的蒸馏水(中性蒸馏水):将蒸馏水注入平底烧瓶中煮沸半小时,冷却后保存在带有钠石灰管的玻璃瓶中。
检验:取水100ml,加2滴0.5%酚酞指示剂及1滴0.1N氢氧化钠溶液,红色应保持5分钟不褪。
b. 5%铬酸钾(K2GrO4)指示剂:5g铬酸钾,加95ml水溶解。
c. 0.5%铬黑T指示剂:先将一份三乙醇胺加二份蒸馏水配制1:2的三乙醇胺溶液。称0.5g铬黑T,溶解于75ml三乙醇胺中,用无水乙醇稀释至100ml。用棕色瓶保存,可用一个月。
d. 氨-氯化铵缓冲溶液(PH≈10)
称取5.4克的分析纯氯化铵,加适量的水溶解后,加入35毫升的氨水,再加水稀释至100毫升。
e. pH7.2磷酸盐缓冲液:
称取磷酸二氢钠(NaH2PO4·2H2O)31.2g,加蒸馏水稀释定容至1000ml,即成0.2M溶液(A液);称取磷酸氢二钠(Na2HPO4·12H2O)71.6g,加蒸馏水稀释定容至1000ml,即成0.2M溶液(B液)。取A液28ml和B液72ml,再用蒸馏水稀释1倍,即成pH7.2的磷酸盐缓冲溶液。
f. pH6.86标准缓冲溶液:取pH缓冲剂混合磷酸盐(pH6.86)一小包,剪开塑料袋,将粉末倒入250ml容量瓶中,以少量无二氧化碳蒸馏水冲洗塑料袋内壁,洗液一并移入容量瓶中,稀释到刻度摇匀备用。
g.pH9.18标准缓冲溶液:取pH缓冲剂四硼酸钠(pH9.18),按pH6.86标准缓冲溶液的配制方法进行配制。
h.3mol氯化钾溶液:称取55.91KCl,以少量水溶解,移入250ml容量瓶,定容至刻度,摇匀备用。
5.2 常用指示剂的配制
a.常用酸碱指示剂(18-25℃)
指示剂名称
变色PH范围
颜色变化
配制方法
百里酚蓝
(麝香酚蓝)
(第一变色范围)
1.2-2.8
红-黄
0.1g指示剂溶于100mL20%乙醇中
甲基橙
3.1-4.4
红-橙黄
0.1%水溶液
刚果红
3.0-5.2
蓝紫-红
0.1%水溶液
甲基红
4.4-6.2
红-黄
0.1或0.2g指示剂溶于100mL60%乙醇中
溴百里酚蓝
(溴麝香草酚蓝)
6.0-7.6
黄-蓝
0.05g指示剂溶于100mL20%乙醇中
酚红
6.8-8.0
黄-红
0.1g指示剂溶于100mL20%乙醇中
百里酚蓝
(麝香草酚蓝)
(第二变色范围)
8.0-9.0
黄-蓝
参看第一变色范围
酚酞
8.2-10.0
无色-紫红
0.1g指示剂溶于100mL60%乙醇中
百里酚酞
9.4-10.6
无色-蓝
0.1g指示剂溶于100mL90%乙醇中
b.常用混合酸碱指示剂
指示剂溶液组成
变色点PH
颜色
备注
酸色
碱色
三份0.1%溴甲酚绿酒精溶液
一份0.2%甲基红酒精溶液
5.1
酒红
绿
一份0.2%甲基红酒精溶液
一份0.1%四甲基蓝酒精溶液
5.4
红紫
绿
PH5.2红紫
PH5.4暗紫
PH5.6绿
6.常用酸碱溶液的配置
名称
浓度(mol/L)
配制方法
备注
浓盐酸
12
稀盐酸
6
取等体积的浓盐酸缓缓加入到预先装等体积蒸馏水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混匀。
通风橱内进行,开启及量取须戴耐酸的胶手套,在两层防漏装置里进行。
浓硝酸
16
稀硝酸
6
取浓硝酸381毫升,缓缓加入到预先装蒸馏水400毫升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稀释成1升,混匀
通风橱内进行,开启及量取须戴耐酸的胶手套,在两层防漏装置里进行。
浓硫酸
18
稀硫酸
3
取浓硫酸167毫升,缓缓加入到预先装蒸馏水833毫升的烧杯中,并不断的搅拌,混匀。
通风橱内进行,开启及量取须戴耐酸的胶手套,在两层防漏装置里进行。
冰醋酸
17
稀醋酸
6
取冰醋酸350毫升,缓缓加入到预先装蒸馏水400毫升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稀释成1升,混匀。
通风橱内进行,开启及量取须戴耐酸的胶手套,在两层防漏装置里进行。
浓氨水
15
稀氨水
6
取浓氨水400毫升,缓缓加入到预先装蒸馏水400毫升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稀释成1升,混匀。
通风橱内进行,开启及量取须戴耐碱的胶手套,在两层防漏装置里进行。
7 参考标准
GB/T 603—2002 化学试剂 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T 601—2002 化学试剂 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QA-T-001 Page 9 of 9 Edition:0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