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例谈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技巧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新的教学方式的实施,物理教学倡导探究式学习。在探究式学习中,培养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的能力是实施探究式教学的基础和前提。物理课堂中一个有技巧的提问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启发学生由表及里的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并最终引导学生进入知识的殿堂。
关键词:物理 教学 提问
新世纪呼唤新的教育理念和新的教育行为。现在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全方面地激活学生的思考,教师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那些有效果和有创造性的活动。要适应这种转变,教师应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
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统一。这种统一实质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在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问可以使学生一直处于主动的、积极的思维状态。激励思考,有问必有思、有思必有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物理课堂提问的功能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提问有以下几方面功能:
1.激发学生兴趣、赋予学习动机。提问可以引起学生对某一课题的兴趣,集中学生对这一学习课题的注意力,让学生明确要学习的内容。
2.诊断作用。通过提问可了解学生对日常生活的经验,对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现在的心理状态,对新知识的感知、理解与掌握等情况。
3.强化与评价作用。利用提问中学生的反应、应答,强化印象、强化学习,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
4.培养作用。在提问中为深入展开思路进行追问与反驳、通过再次追问,促使学生加深思考,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积极的学习行为。
5.促进相互学习。通过对话刺激学生对教师或其他同学发问,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敢于提出问题的习惯。同时通过对话,让学生得到从别人的立场出发来相互学习的机会。
6.通过提问。教师可直接表达关心学生的思想情感,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兴趣和发现的喜悦,利于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信息交流。
二.物理课堂提问的结构和过程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一个完整的提问过程包括引入、陈述、介入、评核四个阶段。
1.引入阶段,即教师用不同的方式使学生在心理上对其问题有所准备。引入要有明显的界限标记,教师要用语言显示出由提示转入提问。
2.陈述阶段,即教师陈述所要提及的问题,主要包括:①点题集中:教师引导学生并清楚地显示出将要提及的主题;②陈述问题:教师陈述提问的主题;③提示方式:教师预先提示问答的方向;④提名回答:教师指定某位学生作答。
3.介入阶段:即教师在学生不作答时才引进此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教师要以各种不同的方法,鼓励或诱发学生作答。这一阶段主要包括:①查核:教师查核学生是否明了所提问题;②催促:教师催促学生作答;③提示:教师提供资料,协助学生作答;④重复:教师重复所提的问题;⑤重述:教师以不同的词句变换重述问题。
4.评核阶段:即教师以不同的方法处理学生的答案。这一阶段主要包括:①查核:教师查核学生的答案,并看看其他学生是否了解;②重复:教师重复学生的答案;③评价:教师对学生答案的内容加以评价;④延伸:教师依据学生答案的内容联系其他有关资料,引导学生回答另一更深的问题;⑤更正:教师给学生正确的答案;⑥追问:教师根据学生的答案追问其中要点;⑦扩展:教师就学生的答案,补充新的资料或提出新的见解;⑧重述:教师以不同词句重述学生的正确答案。
三.物理课堂提问的种类与实例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提问按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不同的种类。结合当前物理目标教学的实际,依据布鲁姆认知领域目标分类方法,将提问分为六类。
1.回忆性提问。主要是使学生联想所见所闻的事或回忆已学过的物理知识。如:①回忆日常经验:我们坐在汽车上,当汽车突然刹车时,身体向哪个方向倾倒?②是与否的问题:匀速圆周运动是不是匀变速运动?③概念、规律、单位、常数等的回忆问题:加速度的定义是什么?
2.理解性提问。主要考查学生是否理解至今已学过的知识,让学生叙述、比较、说明等。如:①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试叙述速度概念的物理意义?②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中心思想:你能讲述一下表明光的粒子性的主要特性吗?③对比:电场强度与电场力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3.应用性提问。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技能解决一些简单的物理问题,如用学过的知识解释日常生活常见的物理现象。如:试用惯性的概念解释一下为什么当车突然开动时,车上的人身体会向后倾倒?
4.分析性问题。主要是让学生透彻地分析理解、推断事物或现象的动机与原因,援引有说服力的例子以支持自己的观点。如:“为什么农民常说雪是小麦的被子?”
5.综合性提问。主要是让学生寻求综合分析的方法解决问题。如:①要学生预见问题“假如物体之间不存在磨擦力,世界将会是怎样的?”②要求学生敏捷地表达思想和印象:“物体以一初速度在粗糙平面上运动和在光滑平面上运动分别会怎样?如果水平光滑无磨擦,物体将会做什么的运动?”
6.评价性提问。主要是寻求评价,征求判断或有根据的意见。如:①要求学生给出对争论问题的看法:你认为夏天应该穿黑色的衣服还是应该穿白色的衣服?②要求学生判断思想价值的问题:你认为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思想反映了什么问题?③要求学生判断各种解决问题方法优劣的问题:你谈谈在电磁学中运用场的分析方法与运用路的分析方法的优劣?④要求判断美学价值的问题:法拉第由电生磁想到磁生电的美学价值是什么?
对于评价性提问常用的开头语一般有:“你同意……,为什么?你认为……,为什么?你对……有什么看法,为什么?你喜欢……,为什么?你相信……,为什么?你觉得……,为什么?等等。
在这六类提问中,其中前三类回忆性提问,理解性提问和应用性提问属于低级认识提问。它主要是一些检查知识的问题,这类问题一般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后三类分析性提问、综合性提问和评价性提问属于高级认知提问。这类问题通常没有唯一的正确答案,可能是一些答案比另一些答案好一些,而且这类问题的解决办法仅靠阅读记住教学材料是无法获得答案的。回答这类问题要求学生组织自己的思想,寻找根据,解释或进行概括等。在目前的物理课堂中的提问有很大部分属于低级认识问题,这是急需改进的。有经验的物理教师,几乎在每一节课中,都要精心设计不同水平的形式多样的提问,选择恰当的时机,引导学生去回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等,并多以高级认知问题去鼓励学生求证其思维价值、观念和证据等,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与效率。
四.物理课堂提问的要求与技巧
在物理课堂提问中,遵循一定的要求,运用熟练的技能,才能取得预想的效果,提问的要求与技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与连贯。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所提出的问题首先要求十分明确,能让学生去确切理解。因此,要求所提出的问题要尽量集中在重点内容和关键性的问题上;应从实验现象或日常生活与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符合学生智能水平的问题;所提出的问题要能抓住教学内容的内在矛盾及其发展,确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所提出问题要恰当中肯,确能被学生清楚地理解。其次,所提问题要求表达连贯清晰、简明扼要,不要求提出模糊,很难说清的一类问题。因此,在拟定提问的问题时,要事先计划好,尽量事先写在教案中,并加以严格地推敲。
2.停顿与速度。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多数情况下提问后要停顿一会儿。有经验的教师常在提问后环顾全班学生,一些非语言的暗示也可告诉教师学生对问题的反应,如:学生举手则表明他准备回答这个问题。还有一些迹象表征学生对问题的反应,如当一个学生准备回答问题时,他便会嘴微张、身体稍向前倾,眼睛也睁得更大一些,或许会抬起头微笑,这表明他对回答这个问题比较有把握;而当听到问题后低头或躲避教师的目光者,则可能他对这一问题不会回答。因此,在教师提问后停顿期间,要寻找这些迹象。停顿时间长短对于学生同样也是一种信号手段。在重复问题或改变措辞提问前的短暂停顿,表明教师正在等待学生迅速地回答,较长的停顿(超过三分钟)表明在等待回答之前需要学生仔细地思考。提问的速度则主要是由被提问的种类所决定的。低级认知问题可以很快地提出,高级认知问题或较复杂的问题在提出之前应有短暂停顿,并缓慢地仔细提出,并且随后要有较长时间的停顿。如果以快节奏去提出一个复杂的问题,结果则会引起混乱。所以提问时要根据需要确定提问的速度。
3.指导与分配。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有经验的教师都了解,有些学生在课堂上比其他学生更愿意回答问题。这些学生通常比较聪明和吸引人,而教师也有意无意地把时间花在这些学生身上。久而久之,就会使那些不愿回答问题的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同时也会出现一些纪律问题,特别是坐在后排和旁边的学生往往会成为被遗忘的角落,这些学生更需要老师的关注。因此,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对特殊学生采取指导性提问,对全班学生要恰当地分配提问,同时组织好全体学生仔细倾听回答,参与确认和修正。如果一个问题没有被一个被提名者回答上来,可以停顿一会儿再向另一个或另一些学生提出,这样可使全体学生保持警觉和注意。巧妙地指导与分配能使学生更密切地参与提问。对不愿意回答问题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鼓励和表扬。
4.提示和探询。当学生对问题不能正确回答时,提示和探询是必要的手段。提示是指帮助学生而给出的暗示;探询则是引导学生更深入地考虑他的最初答案,并更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在物理课堂提问中要用提示帮助学生回答问题,并要能事先想到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敏锐地捕捉和及时纠正学生答案中的错误或不确切的内容,或者思维方法上的不足,对这些要及时给予提示。要善于运用探询的方法帮助学生更深入地思考,给出更完整的答案,要运用追问、释疑、解释等方式帮助学生回答。
五.指导学生如何正确回答提问
正如教师的提问存在技巧一样,学生回答提问也同样存在着技巧问题。在教学的提问中要指导学生回答,让学生了解对于一个优秀的答案一般要求学生检验以下几个方面:
1.我的回答标准吗?即回答中是否给出了正确的事实和数字。
2.我的回答清楚吗?即回答是否能被别人理解。
3.我的回答合适吗?即回答是否恰当的回答了被问的问题。
4.我的回答具体明确吗?即别人是否会明白答案内容。
5.我的回答中包含支持我的观点的内容吗?即回答是否给出了理由、事实或例证以支持自己的观点。
6.我的回答全面吗?即回答是否包括了问题的各个方面。
当然学生回答技巧的提高与教师提问技巧的提高是相互联系的,我们教师应该正确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过程,并不断对所提出的问题做进一步的探究实践,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体验,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加以训练,创新发展,逐渐培养和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能力,使新教材的改革落到实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