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从《红楼梦》大观园的盛衰看事物的发展.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7019517 上传时间:2024-12-2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红楼梦》大观园的盛衰看事物的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从《红楼梦》大观园的盛衰看事物的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本文档共2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2]》)之一,属章回体长篇小说,成书于清朝乾隆年间。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也是世界文学经典巨著之一。作者曹雪芹。现通行的续作是由高鹗续全的一百二十回《红楼梦》。 书中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爱情悲剧为主线,着重描写贾、宁二府由盛到衰的过程,全面地描写封建社会末世的人性世态及种种无法调和的矛盾。 《红楼梦》以其丰富的内容,曲折的情节,深刻的思想认识,精湛的艺术手法成为中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 而《红楼梦》出了其在文学上的艺术成就以外,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层次上亦是能给人些许启示的。或许这样说并不是很对,但是我们不能否认的是,通过看《红楼梦》,我们真的可以看见很多关于哲学的叙述。 《红楼梦》这本文学巨著如今已经有了更多的表演艺术形式,从舞蹈,评弹,甚至戏曲上,都可以看见它的身影。而越剧《红楼梦》的成就似乎也是可以和二十多年以前的电视剧版的《红楼梦》相媲美的。 越剧《红楼梦》力求体现“万艳同悲,千红一哭”的曹雪芹原作精神,既写贾宝玉、林黛玉、晴雯等叛逆封建礼教的不幸遭遇,也写了薛宝钗因顺从封建礼教而成牺牲品的不幸遭遇;既描绘了众多女性的悲剧痛苦,也描绘了贾宝玉总负荷了众多女性的悲剧痛苦,悲凉之雾笼罩着大观园,而呼吸领会之者,唯宝玉一人而已。 而从“大观园”的由兴转盛,继而又渐渐落寞的一个更替,我们也不难看出一些关于发展的哲学思想。 大观园是贾府为了迎接元妃即贵妃贾元春回家省亲而特地量地而起的,其中化肥的巨资尚且不谈,藕香榭、潇湘馆、怡红院、稻香村、蘅芜院、秋爽斋……这大观园也的确是个神仙居处一般的所在。 后来又因为贵妃宫中带出话来叫贾家诸位姐妹与贾宝玉进园子里来住着,免得荒废了这一片大好的景致。一时之间,贾宝玉、薛宝钗、林黛玉与探春、迎春、惜春诸位姐妹均搬进了大观园,群芳荟萃,亦是赏尽了春花秋月之景,做遍了风花雪月之诗。 说到大观园便不得不提王熙凤小产养护期间,她将管护大观园的职责下放给了庶出的探春妹子和外房的亲戚薛宝钗。因着探春之母一时的无理取闹,几个临时的当家女子竟就真的做起了大破园中弊病的壮举。其中一件便是对园中各处进行专人管理:“这一个老祝妈是个妥当的,况他老头子和他儿子代代都是管打扫竹子,如今竟把这所有的竹子交与他. 这一个老田妈本是种庄稼的,稻香村一带凡有菜蔬稻稗之类, 虽是顽意儿,不必认真大治大耕,也须得他去,再一按时加些培植,岂不更好?”而这段时期便可以说是大观园的全盛时期了,在这段时期,众家姐妹也和贾宝玉在大观园里面好生起了几次诗社,关于菊花,关于赏梅,也算是其乐融融了。 然而好景并不长,因着弊病难清,贾府的变故渐多,大观园也在这样的人事变故之中渐渐地衰亡了,至而走到了说“中秋节园中有鬼”这样的地步。大观园中几位青年女性们的种种不幸遭遇及悲惨结局,最后人亡、花谢、园冷、雪浓、风大、云沉,落了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贾府也在这个时候因为种种暗地里的活动被曝光而遭到查封,至此大观园的结局原本应该就这样到来了。 而事实是,《红楼梦》在最后又提到了“兰桂盛世”,是说李纨含辛茹苦带大的贾兰和薛宝钗怀有的贾宝玉的儿子贾桂在十几年之后在仕途上又将贾府带进了新一轮的盛世。 《红楼梦》的故事到这里便结束了,曹雪芹先生没能在有生之年完成这部小说,而高鹗先生也只是让故事终结在这里。但是我们很容易就可以想到,贾府的盛衰将会是一代一代传下去的,一个时代与一个时代的更替,事物的发展也便似如此。 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上说:事物的联系和发展都采取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和形式。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就像《红楼梦》中的大观园,实质上它的由盛转衰也是一个由量变向质变转化的过程。大观园的出现,是一个新事物的产生,而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大观园渐渐走向兴盛,而后因为种种其他事物的影响,大观园渐渐败落,直至最后终于无人问津,这便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大观园的兴盛直至败落,是一个持续性的变化,而在这种变化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便会产生质变。 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上还有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的概念。肯定因素是维持现成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因素是促使现成事物灭亡的因素。因为大观园在逐渐衰败的过程中,其肯定因素不再起作用,而其否定因素开始对自身进行自我否定,以致使大观园的最后灭亡。且否定又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使酒的大观园灭亡的同时,又有一个全新的大观园会因着贾府的再次兴盛而出现,这又是一个新的事物的生成。 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还说到了质变与量变的关系,即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大观园如果没有经历那个由盛转衰的渐变过程,可以想见就不会突然之间消失被淘汰;而在大观园的渐渐衰败中,也是可以想见其最后一定是会被淘汰掉的。而大观园的衰败中,其实已经是在为那个全新的大观园的产生做起了准备了。 《红楼梦》不仅仅是文学的艺术,更可以说,此书中也多多少少表现出了一些哲学的概念,而其中我们看得最明了的就是这个:从大观园的盛衰看事物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休闲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